车神代言人(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59

  张一飞现在就是要客服之前的种种驾驶弊端,慢点不要紧,但最终一定要改正过来。
  这一点让他不由想起后世的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用了两年时间彻底更换自己的起跑动作,忘记以前的右脚起跑,过程中经历了无数失败跟挫折,成为他人生的低谷。
  但最终他克服下来,成功跑进了十秒,后来更是站上了亚洲巅峰。
  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只看你毅力够不够,张一飞现在要做的就是挑战自己。
  一个小时的卡丁车训练,随着卢宁平口哨声音响起而结束,张一飞缓缓把卡丁车停在了休息区,然后取下了头盔。
  这个时候张一飞头发全是湿的,哪怕有护颈来支撑,但超级卡丁车的速度,跟过弯带来的巨大G值,也是远远超过了之前125CC的改装卡丁车。
  更重要一点,就是这赛车服主要功能是耐磨跟阻燃,透气性只能说一般。而且港岛的冬天也不像北方那样寒冷,一场训练跑下来,张一飞衣服都被汗给浸透了。
  不过对于这些,张一飞脸上除了一点疲惫外,并没有过多的表示。因为职业赛车本身就需要穿着赛车服,这种体验其实张一飞都习惯了。
  “卢叔,怎么样?”
  相比较身体上的疲惫,张一飞更关心自己在车技上面的问题。
  “一般。”
  卢宁平面无表情回了句,没有夸奖也没有批评,随着训练压力的剧增,张一飞很多小问题开始展现出来了。而且很多问题在卢宁平看来,是非常顽固的本能习惯,这一点才是他最担忧的地方。
  要知道不会没有关系,以张一飞现在的悟性,最多几天就能学会。但是想要把坏毛病给改正,需要多少时间不知道,甚至可能永远都带有后遗症。
  这种坏毛病卢宁平不知道张一飞怎么来的,他只能归咎于张一飞山道跑多了,业余时候积累下来的习惯。认真来说,这也不能怪张一飞,不是每一块璞玉,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大师级雕刻,更别说这年头能从小搞职业训练的没几人。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卢宁平对于张一飞高标准的前提下,如果单纯把他跟这里的学员比较,张一飞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天才级别。
  只不过每一个能驾驭F1的车手,都是天才,这个词在方程式赛车里面很普通。
  听到卢叔的评价,说实话张一飞内心里面还是有点失落的,毕竟有着职业车技打底,而且这段时间都是碾压胜利。哪怕张一飞本身不是一个傲慢自大的人,长时间下来都会对于自己认知有点“飘”。
  现在一切仿佛都被打回原形,自己哪怕最强时候也不过就是中国顶尖,离世界最强那一批还是差的很远。
  看着张一飞脸上失落的表情,卢宁平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严厉了,于是他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今天才第一天训练,有点问题很正常,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说完卢宁平把刚才记录的纸板递了过去,上面详细写着张一飞过每个弯道的一些问题,以及能够改进的方面。这就是有职业教练的好处,能从更为直观的角度,看到车手过弯场景,从而找寻到问题关键所在。
  整个纸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十几条需要改进的点,而且这还只是起步阶段,未来张一飞是要跟其他卡丁车手同台竞技,在有其他车辆存在的情况下,刹车时机、路线选择这些难度更会成倍提升,可以预想到张一飞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压力将会很大。
  张一飞仔细看着纸板上面的问题,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卢叔,我知道了,问题既然这么多,那就继续训练。”
  “休息一下吧,你身体可能吃不消。”
  “没问题,这点压力我还是能扛住的。”
  张一飞没有选择长时间休息,而是把头盔重新戴上,F1职业车手一场赛事两个小时,他们的速度跟承受G值,都要远远超越目前阶段,所以一个小时并不是张一飞极限。
  这也算是张一飞的性格特点,他半路出家之所以能成为顶尖车手,就是因为他跑的比别人更多,同样天赋情况下,最努力的那个,就是最强的。
第086章
极限训练
  一圈圈的跑下来,张一飞无论是身体都精神都到达了极限,最终实在是撑不住了,他才选择休息。
  不过这并不是轻松的坐在一旁,而是卢宁平拿着战术板,跟张一飞把每个弯道都分段,来逐步分析操控过程,力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其实最初卢宁平,都没打算这样压榨张一飞的极限,毕竟今天只是第一天正式训练,哪怕时间很紧,张一飞也只是个虚岁才十七岁的孩子。
  但是一天下来,张一飞给出的惊喜越多,卢宁平就越想知道这小子的极限在哪里。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方程式最高殿堂F1,从来都没有一个中国车手染指,作为国内第一代职业车手,卢宁平很希望看到那面红旗,出现在F1的赛车服左胸上。
  下午四点,经历了一天的魔鬼训练,张一飞在卡丁车俱乐部洗了个澡,然后一起回到卢叔家里面。
  卢婶今天没有在家做饭,因为她并不是一个全职主妇,而是有着自己的工作。只是之前张一飞两次到来,她特地在家准备招待而已,现在张一飞都算长住,自然她也没办法每天都做饭等着。
  所以张一飞跟卢宁平两个人,随便找了一家馆子,买了份叉烧饭算是搞定晚饭。
  不得不说,港式叉烧饭很符合张一飞的胃口,而且快节奏的生活,来一份叉烧饭时间效率也很高。唯一一点让张一飞感到不满意,或者说不习惯的,就是服务员的态度实在不怎么样,可能这也是港岛的一种风格吧。
  休息了大概一个小时,张一飞换了一身运动服,就跟卢叔两个人一起去到健身房锻炼。
  其实卢叔随着退出职业生涯,他的体能锻炼强度已经降低不少,如果早上晨跑过的话,那么他一般晚上就很少再去健身房锻炼。
  毕竟现在不用上赛道,身体负担压力也小了很多,对于体能强度的需求不是那么高。但是随着现在张一飞的到来,哪怕就是起个表率作用,卢宁平也选择跟张一飞一起健身锻炼。
  来到健身房,两个人做着热身运动,这时候卢宁平开口问道:“一飞,今天驾驭超级卡丁车,你感觉颈部压力怎么样?”
  “难受,但是可以坚持。”
  今天有了护颈的存在,把头盔的重量分担了一部分到肩膀,但是因为速度的提升,其实感受到的压力跟上次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张一飞头部依然是带着十来斤的重量在跑圈。
  如果未来换成F1速度的话,可能这个重量单位,还要被换成公斤。
  “目前健身房锻炼,主要是强化身体肌肉,颈部肌肉等过段时间我找格斗教练给你特训。”
  “格斗教练?”
  “嗯,格斗赛事颈部肌肉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头部抗打击能力,主要是看颈部肌肉支持,所以目前颈部肌肉最专业跟完整的训练方式,是在格斗项目上。”
  “我明白了。”
  对于这点张一飞不算陌生,只要看过格斗比赛的,都能感受到格斗运动员的脖子几乎跟脑袋一样宽,特别是一些重量级选手,说他们没脖子都能接受。
  相比较赛车的体能训练,格斗就要更加专业,所以请格斗教练来特训也没错。
  一个半小时的体能训练过后,张一飞感觉自己简直要被榨干了,上辈子好歹是成年后循序渐进的方式,这辈子直接就是压榨,强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的。
  但张一飞也知道,方程式已经在起跑线上落后,就只能压榨潜能从其他方面追上来,不说成为世界顶尖F1车手,好歹也要比日本车手强,搞个亚洲顶尖吧,不然自己两辈子经验顶不上别人一辈子,也太没面子了。
  训练完毕回到家中,卢婶跟卢宁静都已经回家,可能是昨天被张一飞给摆了一道,卢宁静看到张一飞只是“哼”了一声,然后就回到自己房间。
  至于卢婶就拉着张一飞嘘寒问暖的,想要了解他能不能适应卡丁车训练,饮食方面能不能适应,甚至晚上睡的好不好也问了一遍。
  这种“老母亲”似的唠叨,开始时候张一飞还觉得挺温暖的,毕竟他两辈子都没有体验过。但是时间一长就感觉有点扛不住,难怪很多叛逆年轻人都没耐心沟通,确实唠叨多了有点可怕。
  还好这个时候有卢叔帮着解围,张一飞敷衍了两句后也回到自己房间,今天一天实在是太累了,他躺倒床上一闭眼就追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基本上都是这个节奏,张一飞每天的训练跟健身计划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同时在车技训练上面,张一飞也是不断克服着自己的一些缺陷,不得不说卢宁平的经验跟执教水平展现出来了,他对于张一飞细微问题观察的非常透彻,让张一飞训练效率提升很多。
  这一天晚上,张一飞独自一人从健身房回来,除去最开始的肌肉酸痛,他已经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
  来到卢叔小区门口,一个男人双手抱在胸前,正倚靠在路灯下。看到张一飞过来,他站直了身体,把目光锁定在张一飞身上。
  “又见面了。”
  这个人就是谢天成,今天他没有开自己那辆日产300ZX,只是单独一人在这等待。
  “你知道知道我在这?”
  张一飞不解的问了一句,港岛这么大,他可不相信这会是什么巧合。
  “你妹妹告诉我的。”
  “我妹妹?”
  突然听到这个词,张一飞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自己什么时候有个妹妹了?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所谓的妹妹不就是卢宁静嘛,她怎么跟谢天成联系上的。
  转念一想,卢宁静跟林少是同学,那小子又是混港岛地下赛车圈子的,自己又公开称呼卢宁静为妹妹,谢天成只要稍微打听一下,找到自己也不足为奇了。
  “我们之间还有一个约定,你没忘记吧?”
  听到谢天成这句,张一飞忍不住开始吐槽。
  “我靠,你要不要用这种词来形容,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跟你搞基。赛车就赛车,别说什么约定好吧!”
  搞基这个词目前还没有流行开来,港岛一般称呼为玻璃,但是看张一飞反应,谢天成也明白他什么意思。
  于是他脸上表情很无奈的继续说道:“大哥,年前就说好年后跑一场,现在你人都来港岛了,总可以兑现了吧。”
  “放心,我这个人不会赖账的,怎么跑你说吧。”
  听到张一飞步入正题,谢天成的脸上露出喜色,港岛的车手他基本上都跑过,能跟张一飞这样的超级新人过招,也算是谢天成所期待的事情。
  “时间你定,地点就放在大帽山的荃锦公路,我跟你跑山道!”
第087章
带我一起
  谢天成在港岛一直都是以公路车手示人,从来都没有主动跟人跑过山道,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会跑山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