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659

  排名第四的是张一飞,他这次圈速比一练稍差一点,主要原因是在测试轮胎,来确保三停战术的执行。
  排在张一飞后面的,就是蒙托亚跟基米·莱科宁,他们两个人的差距都接近。特别是蒙托亚,一度有超越张一飞的机会,只是他选择的隐忍,可能是等待最终爆发的时刻。
  十月十三号,是周六三练跟排位赛的时间点,这次赛道上的观众席位,已经满员超过七成。也就是说意味着赛道上,将有高达七万的观众,来到现场观战。
  要知道这对于没有悬念的收官之战来说,算是非常高的上座率了,不出意外最后一天的周末正赛,铃鹿赛道十万人看台,将全部的满员!
  而且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多,张一飞的支持者数量,也是有了一个飞速的提升,看台上各种欢呼跟掌声,也愈发的响亮。
  “一飞的二练成绩好像倒退了,还能不能追上前面的车手啊?”
  “当然能,他可是创造奇迹的车手!”
  “但是张一飞的起步顺位固定了,跑的再快也没有意义啊。”
  “没有意义又如何?固定的只是发车顺序,而不是速度!一飞君能让整个世界,都见证我们的中国速度!”
  现场的很多中国观众,已经不在乎张一飞最终成绩如何,他已经在世界上,证明了属于中国车手的实力。
  上午的三练开始,相比较一练、二练更多是偏向于赛车调校,三练就更接近于实战的最快圈速。
  开赛没有多久,舒马赫就打破了去年由自己创造的1分32秒730赛道记录,跑出了1分32秒722的成绩。
  很明显,在张一飞的刺激之下,舒马赫打算在这条铃鹿赛道上,展现一下自己的统治力。要知道历史上2000年到2004年法拉利王朝时期,舒马赫在铃鹿赛道上四度称王,唯一一次失手,还是让给了同队的巴里切罗。
  可以说铃鹿赛道就是舒马赫的统治赛道,没有任何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
  巴里切罗也是死死的追赶着舒马赫的速度,距离打破赛道记录,也只有千分秒的差距。其实这条赛道上巴里切罗的实力也很强,不然也做不到从舒马赫嘴中“虎口拔牙”。
  最后的收官之战,巴里切罗为了提升状态也好,为了明年更高的签约费也罢,他不会像之前两场分站赛事一样低迷了。
  但是张一飞超越了拉尔夫·舒马赫,来到了第三的位置,他必须要探索超软胎搭配轻载油的极限速度,做到正赛中的疯狂超越。
  可能这在别人眼中是一个疯狂,或者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张一飞永远都会拿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战斗!
  “一飞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复杂的测试赛道能跑出这种圈速,代表着一飞君的基本功很扎实。”
  日本解说伊藤结生用着崇拜的语气说了一句,铃鹿赛道考验的就是车手基本功,必须要没有任何的短板,才能跑出足够快的圈速。
  事实证明,张一飞在硬实力,已经跨入了一流车手的行列,如此稳定的前排圈速,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日本解说偏向性的赞扬,布伦德尔都感到有点不适应,以往他的解说搭档,基本上都是对中国新人冷嘲热讽的,让布伦德尔都不得不放弃公正客观的立场,去做一下平衡。
  结果没想到,这一场比赛的解说,是张一飞的粉丝,基本上各种赞不绝口。布伦德尔很无奈,只能找出一些瑕疵,来保证解说的公平性。
  “确实飞的基本功很不错,但是其他车手圈速也不差,并且他距离舒马赫跟巴里切罗,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维修站起步加上罚停10秒,如果飞没有奇迹级别的操控,现在的成绩并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布伦德尔说的也是事实,张一飞现在所表现的一切,都只能算不屈的斗志,赛事结果是已经注定的。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车手,能从倒数第一发车顺位,成功逆袭成为冠军的。哪怕中国小子创造过许多奇迹,他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飞能展现出大魔王一般的实力,他会创造奇迹!”
  伊藤结生还是坚持自己的观念,他可以说是张一飞的脑残粉。
  “大魔王?只要舒马赫还在赛道上一天,就没有人可以取代他的地位!”
  布伦德尔是很看好飞,但是他更认同舒马赫,日本人都是这么浮夸的吗,就中国新人目前的成绩跟表现,也能被称之为大魔王?
第627章
收官之战
  两位解说的争议,只能让赛道上的成绩,来判断谁的预测更准。
  事实上,三练结束,张一飞确实没能超越舒马赫,甚至还稍稍落后巴里切罗。但是他也超越了去年舒马赫创造的正赛记录,以1分32秒657的圈速,名列第三。
  说实话,这个圈速成绩,对于一名F1新人来说,绝对是一种褒奖。上一位能在铃鹿赛道超越圈速记录的新人,还是巅峰时刻的维伦纽夫,后面这几年都没有人能达到张一飞的水准。
  不过还有一幕让人意外的成绩出现,那就是基米·莱科宁,居然超越了蒙托亚跟拉尔夫·舒马赫,来到了第四的位置。
  要知道今年后半赛程,基米·莱科宁都差不多在赛道上跑的人影都没有了。很多人都忘记,赛道上还有这么一位,开创了“三连跳”奇迹的超级新人。
  今天的基米·莱科宁,再次爆发出自己的极高上限,在这条展现硬实力的赛道上,跑出了目前第四快的圈速。
  事实上,基米·莱科宁的硬实力确实不是问题,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面,几乎创造了无数的训练赛最快圈速,甚至可以比肩当年的塞纳,不输于巅峰期的舒马赫。
  只是基米·莱科宁的蜕变太突然了,从上一年的默默无闻,下一年就能跟舒马赫平分秋色。唯一无法确定的,就是基米·莱科宁蜕变的时间。
  曾经张一飞认为自己改变了历史,那个历史上强大的“芬兰冰人”将会提前觉醒。事实上历史依然按照它原本的轨迹在走,基米·莱科宁的变化并不大,蜕变的时间也是遥遥无期。
  至于蒙托亚,内心的矛盾跟抉择,影响到了他的比赛状态。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必须要早早做出一个决定,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全力以赴。心中有杂念,对于赛车这种反应速度极限的运动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
  要么就是蒙托亚的状态得到一个升华,要么就是因此沉沦下去,作出最后的亡命一搏。
  三练结束之后,科塞尔根据赛道上的表现跟反馈,做出了更详细的战术安排,把张一飞的载油量继续降低了五分之一左右,来保持赛车的绝对轻量化。
  这个载油量基本上就是没有留任何的余地,把三停战术给执行到底。哪怕就是轮胎还有余量,燃油也不会给张一飞继续跑下去的机会,必须在二停精准圈数下进站。
  所以张一飞要保证轮胎磨损的恰到好处,既发挥出超软胎的速度优势,又不能太保守或者磨损过度,永远都是保持在抓地力峰值状态。
  可以这么说,铃鹿赛道上,包括张一飞在内的整支车队,都已经把计算给做到的极限。既然这本身就是测试赛道改建而来,那么自然就应该数据为王!
  下午的排位赛,张一飞还是保持了三练的圈速,排名也没有多大的变化。因为发车顺位是固定的,张一飞在排位赛过程中,过多是注重自己的走线精准度跟轮胎油量消耗,而不是一味的跑出最快圈速。
  十月十四号周末,这是一级方程式2000赛季的最后一场正赛,也是正式的收官之战。
  十万人级别的铃木赛道,已经座无虚席,看台上至少有五万张一飞的支持者存在,全场挥舞的旗帜,已经让人感受不出来这是一条日本的赛道。
  赛道媒体采访中心,五名采访车手已经坐在采访厅,分别是舒马赫、库特哈德、张一飞、蒙托亚跟基米·莱科宁。
  前两位不用说,今年F1赛季的冠亚军,毫无疑问是这个赛季的最大赢家,必然参加赛前发布会的资格。
  至于张一飞,今天更是坐在了中间的C位上,不是因为他比舒马赫跟库特哈德强,而是作为目前最火热的超级新星,赛道上最强的亚洲车手,来到了铃鹿赛道上,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蒙托亚其实单论成绩来说,这一站是没有赛前采访资格的,毕竟美国大奖赛他被撞出赛道,没有比赛成绩。但是赛前新闻发布会看的不是成绩,而是话题性跟火药味。
  作为张一飞的老对手,甚至是互相撞过的“仇人”,没有谁比蒙托亚更适合坐在这里。
  基米·莱科宁的出席,倒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毕竟他今年的表现太差了,哪怕铃鹿赛道上有点回暖,依然不足以出席赛前新闻发布会。
  不过基米·莱科宁算是今年新人战争的发起者,巴里切罗跟小舒马赫,并没有多大接受采访的意愿,所以收官之战就让他来个结束。
  这种相当于凑个数的安排,其实对于基米·莱科宁来说,相当于是一种轻视跟羞辱。但是他依然来了,逃避羞辱才是懦夫的行为,直面并且反击回去,才是强者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在基米·莱科宁心中还有一点不愿意承认的是,那就是这种回应,他是在张一飞身上学来的。
  就是这个中国新人,哪怕就是面对数十万人的冷眼与嘲笑,他也展现了出以一人之力,去独自迎战的勇气跟决心。用征服印地方程式圣地赛道的方式,把所有的羞辱都狠狠的还击了回去。
  至少在美国大奖赛之后,基米·莱科宁就很少在美国媒体上,看到那些公开对张一飞的轻视跟嘲笑,最多也就是抱着阴暗的心理去讽刺。
  但那又如何,能做到让质疑闭嘴,就是对张一飞胜利最好的褒奖!
  五名采访车手到齐之后,台下是数百位媒体记者,作为收官之战,基本上全世界主流媒体都派了记者过来报道。毕竟今年的F1赛季,算是近几年相当精彩的一届。
  不但涌现出诸如张一飞、蒙托亚这样的强悍新人,还引发了一场方程式战争。更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名中国车手,最终站在了胜利的巅峰。
  首先获得采访提问的,是来自日本共同通讯社的记者,它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半官方通讯社,相当于中国华新社的地位。
  “张一飞先生,作为美国大奖赛的冠军,印地500赛事的获胜者,你对自己新人赛季的评价如何?”
  对自己评价如何?
  突然听到这个问题,张一飞都有点意外,一般这种赛前发布会,都是询问关于本场比赛的东西。
  不过转念一想也正常,这场比赛是收官之战,相当于一个赛季的终结,会有一些总结性的提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如何回答,让张一飞又有点犹豫了,吹吧,自己强势吹捧自己,感觉有点那么不合适。但是不吹吧,又感觉对不起自己狂妄、嚣张的形象。
  犹豫了一下,张一飞就做出了决定,不吹白不吹!
  “我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最强新人,没有之一。”
  这句话说出来,旁边的蒙托亚跟基米·莱科宁,都把目光下意识的放在了张一飞身上,脸上的表情很复杂。
  他们想要反驳,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但是让自己接受的话,又是那么的不甘心!
  但是当这句话说出来,看台上的观众却沸腾了,因为这里面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一位中国车手可以在F1赛前采访,如此自信跟霸气的一面,而且还没有人敢反驳。
  “霸气!也只有张一飞敢说这样的话了!”
  “没错啊,以前从来都不敢想象,咱们中国的车手,敢在F1围场上称自己是最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