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代言人(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659

  所以不能说加入本田铃木学院,就相当于加入了本田的车队,丰田青训营也是亦然。
  这里将会试训来自亚洲各地的卡丁车手,但最终只有不到五个名额,能成为丰田青训车队的成员,甚至更进一步成为未来F1车队成员。
  张一飞最初的目标,只是试训通过进入青训营,这样至少自己未来的职业训练有保障。结果现在没有想到,自己能更进一步拿到丰田青训车手名额。
  成为签约车手,就相当于不用自己再自费训练了,而且就连方程式赛车,都将由丰田车队进行赞助。
  要知道卡丁车训练已经算花费不菲,但跟方程式赛车相比,那又是一个弟弟诞生。方程式赛车如果完全自费的话,花费将是天价。
  就单单拿轮胎来说,丰田内部供应价格一套四条不会低于五千块,一个星期训练强度大的话,单轮胎就要换四套,这就是两万块钱。
  也就是说,一个月轮胎费用就在八万,再算上油液损耗跟人工费用,那画面太美张一飞都不敢想。
  而且方程式赛车职业训练,支出远远不只是训练费用,因为你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基地训练,还要去参加比赛的。
  就好比之前张一飞参加卡丁车赛事,都要从港岛前往澳岛,方程式赛车的参加范围就更广,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
  这个时代方程式比赛要多少钱张一飞不清楚,但之前的卡丁车比赛,如果到欧洲参赛的话,一个分站赛事花费就在20万左右,这还只是一个分站而已,全程跑下来得准备两百万。
  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赛事花费里包含车手跟团队的生活支出,差旅费用跟赛车租赁运输费用,零部件的消耗等等。
  哪怕就是后世中国首位进入F1的车手马青骅,跑了一年方程式都因为资金的压力,不得不半途跑中国房车锦标赛赚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中国车手基本上都“全能”,拉力赛的能跑场地,跑场地的参加过方程式,有F1水准的结果反过来跑房车锦标赛……
  因为职业赞助环境太差,国内赛事又少。很多车手不得不“跨界”跑更多赛事,来赚取奖金跟不同品牌的赞助费。
  没办法,要恰饭的嘛,都是生活所迫……
  “很意外是吗,你刚才的试训最快圈速是1分34秒11,跟赛道的最快纪录差距不到十秒,这已经证明了你的潜力跟实力,所以我代表丰田青训车队,欢迎你的加入。”
  武田纯子再次发出了邀请,这次张一飞才回过神来,他将加入丰田青训车队,再次成为了一名职业车手。
  “谢谢。”
  张一飞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伸出手跟武田纯子握在一起,但是张一飞微微颤抖的手臂,透露出他此刻激动的心情。
  毕竟进入F1,是张一飞两辈子的梦想,哪怕青训车手距离F1正式车手还有很远,但至少自己终于步入了方程式赛车的职业范畴。
  之前在港岛练习卡丁车,虽然一直是按照职业模式训练,张一飞也明白卡丁车是方程式赛车的“摇篮”,但是那种感觉始终有点不对劲。
  第一点就是追风俱乐部的本质,其实就是港澳富豪们,为子女置办的大型“游乐场”,并没有那种真正的职业氛围。
  第二点就是卡丁车速度太慢,车手的年龄太小,让张一飞没有一种融合感。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他都有一种自己在殴打小朋友的感觉。
  丰田青训车队就完全不同,这是国际顶尖汽车厂商组建的职业车队,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人员配置,都是按照真正职业标准来打造的。
  只有加入这种车队,张一飞才算得上一名真正的职业车手!
第131章
合约达成
  “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去到之前的休息室,商谈具体的签约事宜。”
  武田纯子感受到张一飞的激动,对于年轻车手这种表现,她也不止见过一次,所以很能理解张一飞。
  “没问题,随时可以签约。”
  张一飞毫不犹豫的就答应,这就是他的选择。
  起身来到之前的接待室,等待了片刻之后,武田纯子拿出丰田车队的青训车手合同,交到了张一飞手中。
  合同有日语跟英文两个版本,因为哪怕就是日本厂商的方程式车队,其实也是以欧洲车手为主。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丰田训练营,基本上都是以英语对话为主,因为大环境就是如此。
  张一飞接过合同单独看了起来,没有转交给旁边的卢叔过目,因为卢宁平虽然在港岛五六年了,但英语也仅限于勉强听懂几句的水平。
  就这点水平,还是因为担当卡丁车教练,需要更好的参考学习欧洲经验现学的。所以合同文本,只能张一飞自己来看,最后把合同关键点转述给卢宁平。
  赛车合同张一飞上辈子签过不少,所以他不像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卡丁车手,很快就扫完合同文本,得到了其中一些关键信息。
  “卢叔,这份是一年期合同,如果签约的话,我将成为丰田青训车队的车手,他们将承担我在丰田青训营的全部费用,甚至去到国外比赛,也能得到丰田车队的技术支持。”
  “合同期限内没有底薪跟赞助分成,但是能分成赛事奖金,如果拿到雷诺方程式或者更高级别,比如说F3这种好成绩的话,还有额外奖励。除开这些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车手合同常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
  张一飞只讲了重点,因为卢宁平也曾经是职业车手,车队合同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
  而且青训合同相比较正式车手合同,内容也要简单许多,毕竟不涉及商业利润分成。
  卢宁平仔细听着张一飞所说的合同内容,他感到很满意,说实话,这份合同的条款,比他之前心里预期要好得多。
  最初卢宁平的心理预期底线,就是张一飞只要能试训通过,进入到丰田的青训营就可以,哪怕最终需要自费都没关系。
  毕竟大多数车手学院,包括欧洲那些顶尖学院在内,都是这种招收标准。车手在试训之后才能进入到车手学院,不过赛车费用什么的还是自己出,就跟进入学校交学费的模式差不多。
  同样跟在学校一样,最优秀的那一批车手,将会得到“奖学金”,这笔奖学金的数额很庞大,可以抵消在车手学院的学习费用,也算是车队对于潜力车手的培养。
  其实认真来说,中国职业赛车的落后,除了本身汽车工业发展落后外,还有就是对于车手培养体系的赞助不够。
  众所周知赛车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完全靠着车手家庭自费支撑,其实是很难的。而欧洲发达国家这方面补贴很高,就拿英国来说,只要跑到英国雷诺方程式前三,那么政府将给予赛车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补贴。
  如果再加上车队跟赞助商补贴,车手几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跑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赛车运动如此发达的原因。
  哪怕就是赛车运动的“发展中国家”,比如说俄罗斯跟墨西哥,都有很强悍的赞助商体系。
  俄罗斯的SMP银行,墨西哥电信这种行业巨头,他们直接挖掘有潜力的小车手,全额赞助送往意大利比赛,这方面国内就很少有行业巨头愿意赞助青少年车手发展。
  其实培养车手以及开发赛车运动,如果运营得当的话,烧钱是烧钱,但其实并不会亏本,只赔不赚的话,F1车队早就全都倒闭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掉脑袋的事情都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往小的方面说,全球观众这么多,花钱赞助广告效果很明显,否则车手服跟赛车上那些“小广告”,就不会要价惊人。
  往大的方面说,赛车运动对于提升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很有帮助,能让汽车厂商去研发更尖端的技术,也能提升本国车企在世界的地位。
  八十年代日本车系的崛起,就跟各种参加国际赛事有关系,让世人产生了实力强悍的印象,从而成为了跟德系、美系三足鼎立的架势,这也是一种品牌效应。
  “我觉得这份合同很有诚意,没什么问题。”
  卢宁平不是什么商业鬼才,他觉得合适就直接说了出来。以他的职业经验来看,丰田车队的条件,对于一名毫无成绩的新人卡丁车手来说,已经足够的优厚了。
  张一飞也是这种想法,说实话他都没有料到丰田车队的合同这么优厚,一般情况下能免费培训就很不错,这样能为自己节省一大笔钱。
  但最吸引张一飞的地方,是丰田答应为以后的职业赛事提供技术支持。
  也就是说张一飞未来赛车,可以获得丰田赛车团队的帮助,这不单单是金钱上面的节省,专业团队带来的技术优势,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丰田车队现在对于潜力车手可谓是求贤若渴,开出的条件让张一飞这样的新人潜力车手简直无法拒绝。越是如此巨额投入,就越能看出丰田在F1上面的野心,难道他们打算复制八十年代本田六连冠的辉煌?
  所以张一飞没有提出什么异议,直接就签订了跟丰田车队的合同,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面,他将以丰田青训车手的名义训练,以及征战世界各地的赛场。
  合同签订之后,当天晚上丰田青训车队还为张一飞举办了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上面,还出现了三名在张一飞到来之前,就已经试训通过的车手。
  这三人中有两人是日本的本土卡丁车手,不是每一个日本卡丁车手,都有佐藤琢磨的实力,他们的实力很一般,只获得了青训学员的身份,未来训练都将自费。
  另外一位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卡丁车手汉克,曾经获得过澳洲卡丁车锦标赛亚军。他就是之前试训成绩最好的车手,只比张一飞的圈速慢了几毫秒,他的成绩是1分34秒57,也拿到了丰田车队的青训车手合同。
  这几个人的年龄都在15到17岁之间,最小的就是这个澳大利亚卡丁车亚军,年龄才15岁。但可能是白人长的比较老成,张一飞感觉说他25岁都有人信。
  而且相比较其他人的祝贺,这个白人家伙感觉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傲慢,好像高人一等似的。
  这种态度就让张一飞心里面有点不爽,你跑的圈速还不如我,装什么逼呢?
第132章
正式职业训练
  这只是一场小型的欢迎仪式,基本上就跟吃顿饭差不多,所以结束时间也很早。
  结束之后张一飞并没有去到丰田训练基地提供的单人宿舍,而是跟卢宁平回到了之前入住的酒店。
  因为现在试训已经通过,卢宁平也没有办法在丰田青训营呆下去,他的使命已经算完成,将搭乘第二天早上的飞机回到港岛,继续他在追风俱乐部的教练生涯。
  “一飞,我的能力只能照顾你到这一步,接下来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收拾东西的时候,卢宁平略带伤感的说了一句,以后的职业生涯道路,就将由张一飞一个人走,他在方程式赛车上面无法提供更多帮助。
  “放心吧卢叔,我自己没问题的。”
  说实话,这次离别张一飞也有些伤感,下次再见到卢叔可能要一年半载之后。
  而且想要让卢叔再次成为自己的教练,估计得到打造自己赛车团队的时候,这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6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