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书(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313

  而青年乙也是点头,两人对视了一眼,眼神里尽是阴险。
  这两人都是京城中圆社里头专门踢蹴鞠的人,平日两人陪着这些公子哥们踢踢蹴鞠,也能赚得不少钱。而这会这个陈公子答应,只要他们两能赢了这会比赛,让对方心服口服,就给他们两人一人八十两银子。
  这两人便是辛苦踢一年的蹴鞠,都未必能有八十两银子,这会自然是竭尽全力地想要帮陈公子赢球。
  而这边的人显然还不知道呢,都在为陆庭舟的快速进球高兴。
  向南浔立刻说道:“林大哥,您刚才真是太谦虚了,就你这水平,只怕京城所有圆社里头都找不出您的对手。”
  他倒是完全忘了,刚才自己说的话,这会一个劲地夸陆庭舟踢的好。
  “好了,赶紧重新开始吧,”王渝西说了一声。
  再次开始之后,两个青年明显加强了对陆庭舟的防守,两人一左一右地跟着他,就是不让他有射门的机会。不过陆庭舟也并非一心要出风头之人,他迅速地朝场上扫了一眼,便发现谢清湛目前正处于无人面对的时候,于是他一脚直推,球便顺着路线直直地往谢清湛那边滚了。
  谢清湛接过蹴鞠之后,旁边的陈淮刚要堵上来,结果被他一个轻松地过人甩开。
  东川书院再进一球。
  “小船哥哥太棒了,好厉害,”谢清溪作为陆庭舟的脑残粉,永远是第一时间予以最充分地支持。
  结果谢清湛很无辜地朝这边看了一眼。
  谢清溪立即闭嘴,好吧,刚刚好像是六哥进的球,但是那球是小船哥哥助攻的,所以功劳小船哥哥也有一份。
  陆庭舟此时正好站在场边,虽然两人隔着一段距离,但他还是温和问道:“站在太阳底下热吗?”
  “不热,不热,”谢清溪赶紧摇头,不过此时已是五月了,但是太阳当空照在头上,对于清溪这样常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来说,还是有些晒的。
  因先前已说过,谁若是率先打进五球,便算赢了。
  结果就这样,在陆庭舟的帮助之下,东川书院又进了一球。应天书院的人显然也有些着急了,特别是陈淮,他看着自己找过来的两人,立即低声怒道:“不是让你们阻止他的吗?要是不行,直接弄断他的腿。”
  两青年互相看了一眼,可是眼中却有隐隐地犹豫。陈淮这边一看都是世族子弟,可对方那边丝毫不怕他们,可见定也是官宦出身的,说不定还有勋贵家的少爷。他们两人就是圆社里头的蹴鞠艺人而已,没钱没势的,若是真弄断了这些少爷的腿,只怕隔天就能送了自己的命。
  所以在他们看来,宁愿把这场球糊弄过去,那八十两银子不要了,也万不能干得罪人的事情。
  结果就在陆庭舟又带球准备射门了,陈淮见这两青年迟迟不动手,当即便上前用脚去铲陆庭舟的腿,而且是对准脆弱地小腿骨方向过去。
  “小心,”谢清溪只看见陈淮铲人的动作就叫了出来。
  而陆庭舟则轻轻勾起蹴鞠,整个人腾空而起后,凌空抽射一脚,蹴鞠球带着凌厉地呼啸声朝着球门径直而去。
  紧接着,就听陈淮一声惨叫,落下后准确踩在陈淮小腿上的陆庭舟,低头看了他一眼,突然轻笑一声:“对不起,没看见你。”
  当他下来之后,就看见旁边的人迅速地跑过来,而被人扶了起来的陈淮,痛苦地说道:“你,你有本事留下名字?”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陆庭舟,”陆庭舟淡淡地说道。
  “好,好,姓陆的,你给我等着,”陈淮一边指着他,一边痛苦的说道。
  倒是有个应天书院的人,只觉得这名字太熟悉,就是一时没想起在哪里听过。但又因陈淮叫的太痛苦,他们只得赶紧带着他去找大夫。
  “陈淮,你这次可是输了,下回记得看见我们东川书院的人,就绕道走啊,”向南浔还不忘痛打落水狗。
  倒是谢清湛有些担忧地说道:“你要小心些啊,陈淮乃是兵部尚书之子,他爹是出了名的护短。只怕他会寻上你家去告状的。”
  陆庭舟略思索了一下,:“我家如今是我大哥在做主,倒也不碍事。”
  “那就好,若是有事的话,你只管到谢府来找我,我可以帮你作证,是陈淮先下黑手的,”谢清湛认真地说道。
  旁边的向南浔也嘻嘻哈哈地说:“我也可以作证,就算我爹要打死我,我也会力挺你到底的。”
  陆庭舟有些苦笑不得。
  待众人要分别时,谢清溪将手中的玉佩和荷包递给陆庭舟,要哭不哭地说道:“小船哥哥,咱们下次什么时候见面啊?”
  “下次带你去骑马如何?你不是想着骑元宝的吗?”陆庭舟笑着说道。
  可谢清溪又问:“你不是说元宝气性很大,除了你之外,都不让人骑的吗?”
  陆庭舟认真思索了一下:“你不一样。”
  ☆、第102章
专业坑女
  第一百零二章
  十年香樟成木,百年白首相约,千年古风相传,乃铸两厢厮守!
  江南有这样一个民俗,家中若有女儿出生,便在庭院之中栽种香樟树一棵,待女儿出嫁之后,便将香樟树砍掉,制成两个大箱子,并放入丝绸,取作“两厢厮守”之意。
  当谢树元亲自让人打的箱子送来时,谢清溪站在院子门口看了许久。萧氏亲自将准备好的丝绸放进了箱子里头,站在旁边想上前搭手,但又因萧氏没吩咐不敢上前的方姨娘,此时已是泪眼汪汪。
  即便这些日子的忙碌和喧嚣,可这的确是谢清溪第一次真实又真正地感觉到,她的大姐姐,同她生活在一处已经十几年的姑娘,终于要离开这个家,日后要成立自己的小家了。
  九十八抬的嫁妆已经弄的妥妥当当,就放在萧氏的院子里头,待到了成亲那日,便会有人抬着前往谢家给谢明贞陪的那个小院子里头。
  突然谢清溪才发现,谢树元对于她这个姐姐是真的尽到最大的心了,蒋苏杭虽没有家世傍身,可是上不用伺候父母,下不用讨好小姑子。
  如今又是探花,也算得上是京城里头的青年才俊了。如今蒋苏杭已经被授了翰林院编修的职位,虽然是个七品芝麻小官,可谁都知道他们这些正经进士出身的,日后的前途可是无量的。
  谢清湛依旧还在自己院子里关着禁闭呢,兵部尚书的小儿子的腿骨险些被人踩断了,结果他回家一告状,说踩他的人叫陆庭舟,还叫嚣着让他爹上门去找人算账。
  陈尚书这会在家坐着,这祸从天降,当即就进宫要给皇上去请罪。不过这话头自然就是,小儿顽劣,不识恪王爷庐山真面,这才得罪了王爷,我作为他爹那是万死不辞的,还请皇上莫要怪罪。
  皇帝一听也觉得有些意思,说实话,陆庭舟是真不象年轻人的模样,平日里他若是不去衙门里头,就是待在恪王府里养养花种种草。
  二十一岁的俊美王爷,既不成婚身边也没有妾室通房之类,明明是天潢贵胄,不过活的却跟苦行僧没区别。
  所以皇帝还特别叫他进宫,问他怎么有兴致去跟一帮小孩踢蹴鞠的。陆庭舟只皱着眉头说道:“见着以大欺小,不顺眼而已。”
  两人又说了会话,陆庭舟就被太后又叫去了。
  其实太后叫他过去,无非也就是为着一件事情。这寿康宫中处处都花团锦簇的,如今太后年纪大了,就爱这些红啊绿的,特别是她平日待的捎间里头,对面摆着一个双面刺绣,是正宗的蜀绣,色彩艳丽,色泽清亮,外面的阳光朝里头这么一照,更是五光十色的。
  “过两日皇上就要给皇子们选妃了,大皇子如今都二十岁了,皇上必是要给他指婚的。你这个做叔叔的倒也不好落在亲侄子的后头不是,”太后这话说的婉转。
  这两日的事情她也听说了,再一听那里头就有谢家的小儿子在,便更觉得儿子这是为了给那小儿子出头的。
  她不知自己儿子怎么就能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小那样多的,可是看着他坚决的态度,太后就更觉得这个谢家的小女儿是给他吃了什么迷药一样的。
  “大皇子早日大婚也好,这样母后也能早些抱上皇孙了,”陆庭舟不紧不慢地同她拉家长。
  太后一听就更是气笑了,她道:“这皇孙我倒是不担心,左右大皇子他们这几个一成婚,只怕年底就能有个好消息。倒是你,这次皇上选妃,画像必是有的。你若是不愿去看,我便让人将画像送过来,你在我这里瞧瞧也是一样的。”
  陆庭舟不愿提这事情,反正这届秀女里头,并没有他期待的那个人。所以这会他只笑道:“儿臣倒是不敢劳动母后替自己这般操心,若不然日后可不敢来寿康宫叨扰母后了。”
  太后见他还是这般推三阻四,心底愈发火,可是又知道陆庭舟的性子,便还是压住性子好生劝道:“你若是坚持,母后也不拦着你。只是这会选妃便挑选两位侧妃入府,待日后你若有喜欢的,再选正妃也不迟。”
  其实按着太后的性子,是想替陆庭舟决定了的。可他若是真能听了自己的,这大婚之事便也不会拖到这般了。
  还记得他十九岁那会,太后想替他选妃,人选都找好了。结果他直接住进了寺庙之中,说是昨夜惊梦,佛祖点化他,要渡他成佛。
  太后一听这话,吓得险些昏过去,后来更是要亲自出宫。还是皇帝劝阻了她,又带着人去庙里同他好生谈心了,后来就保证若是他不愿意,绝不会随意替他定了婚事。
  “正妃未娶,何来侧妃之说,况且儿臣喜静,不愿家中多些陌生人,”陆庭舟依旧是一片云淡风轻的模样,一张玉面越发温润,犹如经过长时温养的暖玉。
  太后听了他的话,险些要气绝过去。听听这话,什么叫不愿家中多那些陌生人,这些天潢贵胄家中,谁人不是妾室成群,皇上后宫这些妃嫔,成王家中那样多的妾室。
  “小六,母后并非要逼迫你,总是你总要成婚啊,要不然母后到了地下见了你的父皇,也不知如何同他交代啊,”太后打算走温情路线感化陆庭舟。
  谁知,陆庭舟却是霍地一下抬头看她,方才全身的温雅消失殆尽,深如夜幕的眸子一下子染上寒霜。
  也许是他的反应太过激烈,就连太后都被唬了一跳。
  过了好一会,陆庭舟才收敛身上的冷冽气息,他说:“儿臣叨扰母后这么久,想必母后也累了。儿臣便先告退了,待日后再来给母后请安。”
  太后见他要走,便也不好拦着,又嘱咐了两句,这才放他离开。
  待陆庭舟头也不回地走到寿康宫的殿门外,他突然顿住脚步,回首看了一眼寿康宫,可是那偌大的殿门,如同张开罪的怪兽,似乎随时能吞噬掉人。
  五月中旬,这准备了半年之久的选妃便要开始了。而早在四月底就从全国各地来到京城的秀女们,也怀着期待和激动在等待这天的到来。
  京城的秀女只需在选秀当日出发便可,方姨娘早早地便替明芳打点好了一切。虽然萧氏也给明芳做了衣裳和首饰,但江姨娘却还觉不足,又拿了自己贴己的银子给她到城中珍宝阁买了银子。
  自从蒋苏杭中了探花之后,别说谢府的下人,就连二房的闵氏都好几次似笑非笑地说,萧氏就是有识人的才能,要不然怎么就能独独挑出探花郎呢。
  江姨娘如今更觉得萧氏偏心与大姑娘,如今谢清溪还没到说亲的年纪,她便什么好的都只想着大姑娘。所以临行前一晚,她便可着劲地教导明芳,一定要好生表现,要给自己争个前途,要不然这家里头是没有能为她考虑之人的。
  明芳虽不愿听她说这些丧气的话,但一想到最后还是要让她失望,也就忍了过去。
  倒是谢明岚也坐在旁边听了好一会,待江姨娘又去替她检查明日要带的包裹时,明岚才看着她笑着说道:“二姐姐明日便要进宫学规矩,妹妹便在此祝二姐姐一飞冲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