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702

  廖雅泉命令道:“以后我还是你的女朋友,别让外人起了疑心。不过嘛,得找机会把我赶走,我还要接近周赫煊。至于军火,自然有人会找你接洽,但要记住,军火的事与我无关,也别跟日本人提起我。”
  “是是是,俺记得了。”褚玉凤点头哈腰。
  廖雅泉讥讽道:“真是一条狗!”
  褚玉凤闻言立即叫唤:“汪汪汪!”
  “咯咯咯咯。”廖雅泉捂嘴笑起来,她是真被逗乐了。
第177章【玄洋社】
  天津,日租界。
  这里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别的不说,整个天津就只有在日租界开大烟馆合法,此地仅妓院便有200多家。
  井上医院,创办于1904年,地址在日租界花园街。
  医院问诊室里,一身白大褂的妇科医生三井次郎,面冷如水地说:“你不该把真实的计划告诉褚玉凤,作为特务人员,这是非常致命的错误!”
  廖雅泉辩解道:“我非常了解褚玉凤的性格,此人贪生怕死,很好控制。”
  “你能保证他不酒后失言?你能保证他不说梦话?”三井次郎责怪道,“廖小姐,你太没有经验了!”
  廖雅泉无言以对,良久才道歉说:“三井君,是我错了。”
  三井次郎,正是廖雅泉在天津的单线联系人,也是天津玄洋社的重要人物。
  玄洋社比黑龙会成立时间还早,创始人为头山满,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十年前,便跑来中国开办东洋学堂,专门培养侵华间谍人员。他们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上海,后来由于李鸿章长期在天津办公,玄洋社随即在天津扩张间谍势力。
  从甲午战争爆发,一直到战争结束,清政府的所有军事计划,全都被日本人打探得一清二楚。甚至连军机处官员和李鸿章身边的亲随,都被日本间谍收买,清军各营枪炮弹药数量,日本人知道得比李鸿章还详细。
  玄洋社还支持过孙中山革命,辛亥革命能够成功,日本间谍组织是帮了大忙的。
  但中山先生毕竟是爱国主义者,他在革命成功后,一口拒绝出卖国家利益,甚至连以前许下的承诺也翻脸不认账——孙中山说不要东北土地,只是为了骗取日本人支持而已。
  玄洋社因此排斥孙中山,转而支持袁世凯,后来又扶持段祺瑞和张作霖。
  见廖雅泉诚心悔过,三井次郎道:“军方那边,我会帮忙联系,一两百万的军火完全没有问题。但廖小姐,请你记住,这里不是间谍学校。你在学校里毕业成绩再优秀,到了谍报战场上,你也只是一名新兵。你太过自大了,认为能完全控制褚玉凤,就把自己的真实任务说出来。这是极为危险的,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没有谁能彻底控制一个人。就连养一条狗,它都可能反咬主人,更何况是人类!”
  大冷天,廖雅泉被说得额头冒汗,跪地拜服在三井次郎面前。
  三井次郎挥挥手说:“回去吧,别在我这里停留太长时间。以后除非有重要情报,也别来这里跟我见面。”
  “哈依!三井君,我告辞了。”廖雅泉诚惶诚恐地退出问诊室,表情瞬间恢复正常。
  坐在电车上,廖雅泉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她确实有些自大了,而且也没有任何的实际经验,思维还停留在间谍学校中。
  突然一个声音将廖雅泉的思绪打断,只听电车上有位乘客端着报纸大骂:“他妈的,张翠山和殷素素居然死了!”
  “你也在看《倚天屠龙记》?”另一个乘客接话道。
  “可不是嘛,现在就追看两本小说。一本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另一本就是金勇的《倚天屠龙记》。”
  “太巧了,我也在看这两本书。”
  “《倚天屠龙记》都写的什么玩意儿。刚开始一直描写张三丰和郭襄,我还以为他们是男女主人公。接着又写张翠山和殷素素,现在这两个人也死了。真是气死人!”
  “我猜真正的小说主人公,应该是他们的儿子张无忌。”
  “管他是谁,反正老子不看了,这报纸也不订了。”
  “哈哈,朋友真不想看了?”
  “额,看还是要看的,不过别想我每期订阅报纸,老子明天就蹭报免费看。”
  “我倒对接下来的情节很期待,这个张无忌小小年纪就有严重内伤,还身负血海深仇,又有张三丰做师父,以后肯定比郭靖和杨过厉害。”
  “你这么一说,是蛮有意思的。”
  “写武侠小说啊,也就金勇先生写得最好,只要他肯往下写,我每天都要追下去。”
  “听说金勇就是那位大善人周先生?”
  “可不正是他吗?周先生不仅写的小说侠肝义胆,自己为人也侠气,救活了多少灾民啊。对了,你看过他写的《狗官》没有?”
  “当然看过,听说这本书在山东被封禁了,里面有影射张宗昌的情节。”
  “影射得好,那个混世魔王就该骂!山东现在遍地红枪会起义,如果红枪会的豪杰能把张宗昌赶走,那才真该放鞭炮庆贺。”
  “我看难,张宗昌有枪有炮,哪里是几杆红缨枪能对付的?”
  “……”
  廖雅泉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越来越猜不透周赫煊的身份。明明有能力获得《田中奏折》那么机密的情报,却不从军从政,甘于做一个无用的文人。
  在接近周赫煊之前,廖雅泉不仅了解过所有关于周赫煊的资料,而且把周赫煊的全部著作都精读过,包括周赫煊写的那几首新诗。
  廖雅泉不得不承认,这位周先生确实厉害,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学识渊博。特别是那部《大国崛起》,听说有大臣献给天皇御览,天皇拜读之后感叹:“如此优秀之学者,可惜不能为我大日本帝国效力。周先生一人,可抵一支精锐军队。”
  如今日本国内多所大学,学国际政治外交的,都把《大国崛起》列为必读书目。你没读过《大国崛起》,你都不好意思毕业。
  就连廖雅泉从间谍学校毕业时,都补学了《大国崛起》一书。哈尔滨那边的关东军特务机关,整天有人抱着《大国崛起之俄国篇》研究,以此来辅助他们制定对抗苏联的计划。
  “你究竟是什么人?背后又有着什么组织?”廖雅泉心中默默想道。
  通过上级提供的资料,廖雅泉知道周赫煊加入过美国洪门。但美国洪门的情报人员,不可能打入日本国内高层,幕后肯定还有一个更为神秘且恐怖的组织。
  廖雅泉的好胜心非常强,越有难度的任务,她执行起来就越兴奋,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第178章【开业酒会】
  1927年的最后一个月,冯玉祥犹如战神附体,连战连捷,毫无败绩,把孙传芳、张宗昌和褚玉璞围困于徐州城内。
  何应钦也奉常校长命令,沿津浦线北上,与冯玉祥合兵攻城。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12月16日徐州城被攻破,孙传芳、张宗昌和褚玉璞率领残部仓皇北逃。
  南方战局,崩了!
  张作霖焦头烂额,但却无计可施。事实上,他在两个月前,为了获得日本人的支持,就签订了叫做“满蒙新五路协约”的卖国条约。
  日本人怕张作霖又翻脸不认账,强逼他在秘密协约上签字。张作霖没有办法,只得勉强写了个“阅”字,作为同意卖国的证据。
  但日本人在这种事上吃了太多亏,还是不肯信任张作霖。因而迫使张作霖与日本公使交换函件,希望把之前的个人密约,改换成中日两国间的正式协定。
  张作霖又不是煞笔,这种条约一签,他就真没法翻身了。于公是卖国,背负千古骂名;于私是卖家,他在东北老窝的利益将严重受损。
  就在双方交涉的时候,张作霖故意泄露消息,一时间舆论哗然,南方政府更是把张作霖骂得狗血淋头。
  张作霖趁机让杨宇霆发表声明,宣称那是假新闻,张大帅从来没有跟日本签秘密协定。
  日方大怒,多次发函质问张作霖。
  张作霖转过身来又装孙子,说自己也是迫不得已,反正千说万说,就是不肯把私人秘密协定转为两国正式合约。
  日本人被张作霖的无赖行径弄得恶心坏了,但又怕他不肯履行之前签署的协议,只得捏着鼻子认账。
  张作霖的伎俩虽然得逞,但却彻底激怒日本人,日方许多激进人士都叫嚣着要弄死张作霖,以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东北问题。
  孙传芳、张宗昌和褚玉璞年底吃败仗,南方战事全线崩溃时,张作霖整天都被日本人骚扰,逼他赶快履行刚刚签署的私人卖国协约。
  面对危局,张作霖这次是真卖国了。
  谁料卖国之后,日本人居然也出尔反尔,不但不帮张作霖对付北伐军,反而劝他放弃关内地盘,老老实实的退回东北。
  可想而知,咱们的张作霖张大帅,一天要骂日本人多少句“妈拉个巴子”。
  但仗还得打,张作霖不再管当缩头乌龟的阎锡山,调奉军主力去京汉线对抗冯玉祥,派张宗昌、褚玉璞把守津浦线,又安置孙传芳在山东西部,共同对付常校长的北伐军。
  如此,战局稍微稳定下来。
  ……
  就在交战各方舔伤口以备再战时,天津长高了。
  高达61.6米的天津百货大楼,终于落成开业,老天津人称之为中原公司。
  中原公司本来计划在法租界开百货商店,但遭到英国先农公司哄抬地价,只得转而另选地址。由于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导致日租界市面冷清,日本驻津领事为了繁荣经济,许下种种优惠条件,与中原公司一拍即合。
  于是天津的第一高楼,就此在日租界建成。
  开业这天,整个天津的头面人物都收到邀请函,周赫煊自然也不例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