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702

  张乐怡头都没抬,回道:“你领他进去吧。”
  “好的,”廖雅泉立即带人敲开办公室门,禀报道,“周先生,有位张先生找你。”
  “我知道了。”周赫煊点头说。
  廖雅泉自动离开办公室,跑去为客人冲茶。
  来者身材高大,带着眼镜,中分发型,年约30岁左右,他见面自我介绍道:“周先生好,鄙人张歆海,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
  “原来是张校长,快请坐!”周赫煊起身招呼道,心想:老子认识你,徐志摩的死党兼情敌嘛。
  徐志摩的日记当中,有一句“海与先生争花”。
  短短六个字,信息量极大。
  “海”就是张歆海,“先生”指的是胡适,“花”则代表陆小曼,整句话联起来即为“张歆海和胡适同时追求陆小曼”。
  是的,胡适也追过陆小曼。
  当时徐志摩跟陆小曼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胡适劝徐志摩出国避风头,结果徐志摩走后,他自己却跑去狂追献殷勤。而张歆海更加高大英俊,极讨陆小曼欢心,比胡适更加占优。
  不过徐志摩回国后,张歆海自动退出,胡适也表示不再掺和,最后陆小曼离婚嫁给了徐志摩。
  话说陆小曼那真是招蜂引蝶啊,跟徐志摩结婚后,都还经常写信给胡适。特别是后来徐志摩忙于赚钱,经常飞去北方,陆小曼寂寞了就各种勾搭胡适。
  胡适比较怂,而且跟徐志摩是朋友,吓得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去徐家,生怕陆小曼把他给吃了。
  周赫煊笑道:“张先生,我曾听小曼提起过你,久仰久仰!”
  张歆海脸色有些尴尬,他显然不想提陈年旧事,说道:“周先生,我这次来北方访友,正好顺路来拜望你。”
  “客气了,我跟志摩、小曼是朋友,大家以后有空常聚聚。”周赫煊说。
  廖雅泉端茶进来,笑道:“张先生,请喝茶。”
  “谢谢。”
  张歆海乱七八糟的胡扯一通,什么仰慕周赫煊才华,什么《大国崛起》让他眼界大开。直到廖雅泉离开办公室,他才低声问道:“周先生,你对南京政府有如何看法?”
  周赫煊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很钦佩他们的革命理念。”
  张歆海终于道明来意:“实不相瞒,在下已任职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此次来天津,是为邀请周先生去南方任职的。只要周先生点头,中国驻美副使的职务虚位以待。”
  张歆海的话其实没说完,他还去找过顾维钧。结果顾维钧一口拒绝,反正就是看不起南方政府的意思。
  周赫煊连连摆手:“张先生说笑了,我何德何能,又有何资历能够胜任驻美副使?”
  “周先生不必谦虚,”张歆海劝道,“你的《大国崛起》在美国引起轰动,美国人对你赞誉有加。依我看啦,就该任命你担任驻美公使,副使之职都有些屈才了。”
  周赫煊大笑:“老兄,南京方面,不会真相信报纸上写的那些鬼话吧?”
  张歆海说:“报纸上的新闻虽然有些夸大,但基本还是属实的。南方国民政府成立不足一年,各部门初设,各种官职都还有空缺,周先生可别错过大好机会。”
  “张先生,代我多谢南京方面的好意,不过我志不在做官,只能抱歉了。”周赫煊婉拒道。
  张歆海见他不似作伪,只能遗憾道:“周先生不肯就任,是我们的损失。如果哪天回心转意,外交部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告辞!”
  “我送你。”周赫煊起身道。
  名望很重要啊,这《大国崛起》在美国闯出一点点名气,南方政府马上就派人来征召了。
第185章【非主流美国将军】
  夜晚,书房。
  张乐怡和婉容兴致勃勃地谈着漫画,廖雅泉客串了丫鬟的角色。她帮大家冲泡咖啡,还弄了一些家常甜点,极为勤快地来来去去。
  周赫煊继续撰写着《枪炮、细菌与钢铁》,原著由于太过啰嗦,加上某些超时代的内容需要删减,所以近38万字的内容被周赫煊压缩到32万字。
  “呼!”
  周赫煊长舒一口气,收笔伸了个懒腰。这本书由于改动太多,写起来极耗精力,花费三个月时间终于把它给写完了。
  这次他没有选择连载,因为连载也不会有几个人看,还是直接出书比较现实。
  廖雅泉走过来问:“先生,这本书完稿了吗?”
  “对,写完了。”周赫煊笑道。
  “我可以看看吗?”廖雅泉问。
  周赫煊故意说:“当然可以。我写的字缺笔少划,如果你有足够时间,可以帮我重新抄写一遍。”
  “真的?那太好了,我总算有正事可做了。”廖雅泉高兴道,她自然是希望从周赫煊的手稿中发现些有价值的东西。
  “拿去吧,全部抄好后,我会给你发薪水。”周赫煊用开玩笑的语气说。
  廖雅泉接过稿件,不着痕迹地打听道:“先生,美国明年真的会爆发经济危机吗?”
  周赫煊说:“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百分之九十还是有的。”
  廖雅泉问:“你为什么那么肯定?”
  “资料收集和分析。”周赫煊神秘一笑。
  “你怎么能接触到,而且记下那么多资料啊?”廖雅泉语气中带着崇拜。
  周赫煊得意地说:“你就别问了,我自有消息来源。”
  这话把廖雅泉听得心跳加速,但她点到为止,没有再继续追问,生怕周赫煊起了疑心。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响起门铃声。
  张乐怡还未站起来,廖雅泉就已经冲出去开门了。见到来人后,她诧异地用英语问:“你们找谁?”
  门外站着三个金发碧眼的洋人,两男一女,站最后面那个腰间鼓鼓的,多半是带着武器。
  为首的洋人男子身材高大,面容极为英俊,是个魅力中年老帅哥。他颇有礼貌地笑道:“美丽的小姐,我是美国海军陆战旅统帅,准将梅斯德利·巴特勒,专程前来拜访周赫煊先生。”
  “哦,快请进吧。”廖雅泉对来者的身份大为吃惊,心想:难道周赫煊跟美国军方有什么秘密联系?
  巴特勒准将挽着妻子走进房中,他身后的强壮男子寸步不离,应该是副官或保镖之类的角色。
  等见到周赫煊,巴特勒颇为绅士地施礼道:“周先生你好,我叫梅斯德利·巴特勒,来自美国海军陆战旅,这是我太太安娜。”
  “两位请坐,”周赫煊笑道,又吩咐廖雅泉,“雅泉,给客人冲些咖啡来。”
  廖雅泉微笑着点头说:“三位稍等。”
  周赫煊与那美国佬对坐,好奇地问道:“不知巴特勒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冒昧打扰了,”巴特勒毫无架子,而且态度十分谦恭,他说,“我刚带兵来天津,许多中国人对我还有误解。事实上,我对中国没有任何恶意,我也非常仰慕中国文化,特别佩服有才华有思想的中国人。”
  周赫煊面带笑意,暗含嘲讽地说道:“是吗?那我代表中国老百姓,欢迎巴特勒将军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天津。”
  巴特勒率领的真是精锐部队,人数只有4000人,却配备了军舰、坦克、野战炮和飞机,光是飞机就有20多架,足足一个完整的空战大队。
  为什么天津突然出现美国海军陆战队?
  都是北伐带来的影响。
  如今常校长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二次北伐,但南北双方的舆论战已经打响。
  国党派出上千的政工、间谍和宣传人员潜入华北,大肆宣扬北洋军阀的劣迹。华北人民早就对军阀怨声载道,现在被刻意宣传怂恿,民心立即倒向北伐军。
  甚至有许多红枪会组织,甘愿为北伐军做内应、先锋,里应外合赶走张宗昌和褚玉璞这两个王八蛋。
  北洋方面自然要进行舆论反击,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一旦北伐军攻破平津,就会把北平和天津的洋人全部杀绝。
  有“南京事件”的前车之鉴,虽然明知是北洋军阀在造谣,但洋人还是不敢不防。
  如今平津两地的外国租界,全都进入了戒严状态,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出入,包括张学良的侍卫队都要被搜身。英、美、法、意、日等国纷纷增派军队到津,所有洋人都必须在领事馆登记,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马上撤离。
  美国最牛逼,不但增派了4000人的海军陆战旅,还有常驻天津的一个步兵团,北平那边也有一支600人的海军陆战队特遣队。加上飞机、大炮、坦克和军舰等先进武器,真要参加作战的话,估计能把北伐部队的几个满编师打崩。
  如此多的外国军队,让始作俑者北洋政府都如临大敌。因为有南边的间谍散布消息,民间更是谣言四起,说什么“八国联军”又要侵华了。
  日本那边派来的增援部队极为嚣张,隔三岔五就要闹出些丑闻来,激得天津人民同仇敌忾,连日租界刚开的百货公司生意都冷清许多。
  美国的军队却刚好相反,不但纪律严谨,而且喜欢与民同乐,都整出军民鱼水情那套来了。
  这一切,都源于美军统帅巴特勒准将,他是个非常奇妙的人物。
  巴特勒来天津后,没有住领事馆,没有住在军营,也没有住豪华饭店,而是跟妻子一起住普通旅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