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702

  当然,其中也有文化、风俗、传统等因素影响,这些都是需要具体讨论的。
  等这些学生离开后,张伯苓握着周赫煊的手笑道:“周先生,你讲得太好了,让我茅塞顿开!”
  “哪里哪里,一点个人浅见而已。”周赫煊谦虚道。
  张伯苓说:“我带你去文学系和物理系挑学生吧,顺便再谈谈电台合作的事情。”
  南开大学是男女共校的,周赫煊非常轻松地招聘到三男三女六位播音员。由于他们平时要上课,因此每天轮换着做兼职主播,每人月薪只有15元。
  另外还招聘到几个无线电人才,这些学生主动要求不拿工资,反正就是借电台的设备来练手,一个比一个踊跃积极。
  紧接着,周赫煊又租赁录音设备,去相声园子里录制相声,去戏院里录制京剧,还弄了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唱片。
  就在周赫煊忙着筹备广播电台时,《枪炮、细菌与钢铁》一书也在继续发酵。
  人们喷归喷,但时下的诸多文人学者,还是对此书报以极大的重视。
  就连骂周赫煊最狠的鲁迅,也翻着前面30万字反复阅读。这本书让他眼界大开,许多以前想都没想过的问题,突然如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他面前。
  感受到最大震撼的,还是那些研究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民国学者。
  燕京大学教授李汉景,刚刚从定县做完农村社会调查回来。他看完《枪炮、细菌与钢铁》后,连自己的社会调查论文都顾不上写,就冲到校长司徒雷登那里:“司徒雷登先生,你看过这本书了吗?”
  司徒雷登一愣,随即笑道:“正准备读。”
  “此乃人类社会学的旷世绝作,一旦在欧美出版,必将轰动全世界。书中所展示的观点,发前人之未想,足以开创一个人类学的学科分支。”李汉景激动地说。
  “真的那么厉害?”司徒雷登惊讶道。
  “何止厉害,”李汉景对周赫煊推崇备至,“我在哥伦比亚和加利福利亚大学留学多年,还从未见到过这么杰出的人类社会学著作,它足以傲视全世界所有的同类作品。”
  “噢,买噶,”司徒雷登忍不住说起英语,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读了。”
  李汉景道:“校长先生,我听说周赫煊就住在天津,不如聘请他来燕京大学做社会学系主任吧。有他主持燕大社会学系,必然让社会学系的学术水平大大提高。”
  司徒雷登笑着摇头说:“你不知道他的身份吗?”
  “什么身份?”李汉景整天忙着做社会调查,对周赫煊的情况并不了解。
  司徒雷登道:“他是北大校长,怎么可能来燕大做系主任?”
  “啊?”李汉景惊诧说,“北大的校长不是蔡元培,代理校长不是蒋梦麟吗?”
  司徒雷登瞬间无语,好笑道:“李教授,你应该多看看报纸了。”
  李汉景挠挠头,又说道:“校长,我建议燕大专门为《枪炮、细菌与钢铁》设置一门科目,至少也要是辅修科目。但凡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的老师和学生,这本书都是必看的。”
  司徒雷登沉思片刻,最终表态道:“等我先把这本书看完再说。”
  “那好,我先走了。”李汉景还得忙着写社会调查论文。
  司徒雷登把书翻开,这本书的专业术语不多,普通人也能看得明白。司徒雷登只看了前面十万字,就已经对周赫煊惊为天人,他当即把燕大社会系主任喊来:“从下个学期开始,我决定把《枪炮、细菌与钢铁》作为社会学系的必修课。你去安排一下!”
  周赫煊是坑苦了民国的大学生,不仅燕大将《枪炮、细菌与钢铁》列为必修课,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等南北方公立和私立学校,纷纷在未来几年内,将此书列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系的必修科目。
  北大此时虽然没有专门的人类学、社会学系,但却设有相关学科,同样把他们校长的新作给选进去。
  《枪炮、细菌与钢铁》被民主人士喷得狗血淋头,可接下来的几年,逐渐成为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的经典著作。甚至后来在欧美出版后,牛津、剑桥、巴黎、哈佛等国际知名大学,也将此书列为选修或必修课。
  30年代的时候,牛津大学人类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有句戏言:“可以不知道英国首相,但必须知道周赫煊先生。”
  欧美学界将此书奉为经典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争论。比如书中给出的各种数据资料,就被学者们批评没有专业依据,但经过多次国际学术交流,却渐渐发现许多都有考古实证。
  当然,还是有那么十多处,如今的人们无法辨别真伪,从而对此展开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多位学者毕生致力于对《枪炮、细菌与钢铁》的研究,欧美的相关专业学生们,也经常截取部分书中观点作为毕业研究论文。
  经过无数学者的共同努力,《枪炮、细菌与钢铁》居然真的衍生出一门全新的学科分支,名叫“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
anthropology)。
  后世学者对历史人类学的发展看法,普遍认为开山之作是马克·布洛克在1924年发表的《创造奇迹的国王们》,而真正的奠基之作则是周赫煊在1928年创作的《枪炮、细菌与钢铁》。
  从30年代到70年代,都是历史人类学的探索期。法国年鉴史学派为开拓这一学科,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逐渐完善了学科理论基础。直到1967年布罗代尔出版《物质文明与资本文明》,这本书成为历史人类学的又一代表作,宣告着历史人类学的最终成型。
  70年代以后,历史人类学在欧美和苏联多个国家迅速发展,周赫煊也算一代开派宗师了。
  二十一世纪周赫煊的百科资料,也多出一个耀眼的前缀头衔——历史人类学奠基者。
第197章【电台开播】
  天津城南,傍晚时分。
  修鞋匠袁三儿收摊回家,路过巷口的杂货铺时,他拿出瓶子准备进去打烧酒。刚走到门口,就见柜台前围满了人,里面传来字正腔圆的新闻播音。
  “昨日,南京伪政府常凯申通电全国,在徐州誓师,发布二次北伐总攻令。常凯申自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沿津浦线北进;冯玉祥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沿津浦、京汉两线间的鲁西、直南向北推进;阎锡山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由京绥、正太两线东进;李宗仁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袁三儿听到新闻的第一反应,不是又要打仗了,而是那说话的声音真好听。他稀奇地往人堆里挤,却见柜台上放着个小盒子,声音居然是从盒子里发出的。
  这是最廉价的矿石收音机,外观跟后世完全不一样。
  外部盒子是用硬纸包布糊成的,把上头的盒盖打开,可以看到许多个旋钮,以及一些像螺帽的玩意儿。旁边还有个小格子,放着一副耳机模样的扩音器。
  “真稀罕!”
  “你说这洋人的脑子咋就那么灵光,还能把声音装进盒子里。”
  “这是新式的唱机吗?咋看不到唱片?”
  “老板,你这是什么物件?”
  “……”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杂货店老板笑道:“这叫晶石收音机,美国货。”
  “那得要不少钱吧?”围观者问道。
  老板笑着说:“哈哈,也不贵,25块大洋就能买到。”
  “嘶,”袁三儿倒吸一口凉气,“25块还不贵?够我修大半年鞋了。”
  老板说:“其实这收音机,也不是我买的。是新孚洋行和中华广播电台做产品推广,暂时免费寄放在我这里,现在城内好些店铺都有。只能免费用一个月,下个月人家就要收回,再想听得用钱买收音机。”
  老板正说着,新闻播报突然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广告:“人马过直沽,酒闻十里香。义聚永记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结合传统津酒酿造法,生产出醇美甘畅的高粱酒、玫瑰露酒、五加皮酒,为天津酒业品牌之首……”
  听众们突然乐呵起来,有人说:“义聚永的五加皮我喝过,上次我女婿家里请客,足足五大瓶义聚永记,那酒是真的好啊!”
  旁者嘲笑道:“老李,几瓶酒的事,我看你要吹一辈子。”
  如今广播听众还很少,广告费低得可怜。就拿义聚永记酒厂来说,每月只给10元钱,一天就能播放三次广告。
  酒类广告结束,又是舞厅和墨水广告,店铺里的围观群众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起源于明朝华北地区,经过清代的发展日渐繁荣……下面请听张寿臣、陶湘如两位先生表演的相声——《文章会》!”
  相声还没开始,店铺里就嘈杂起来:
  “嚯,这洋人的收音机里还有相声!”
  “还是张寿臣,我以前经常听他说相声,说得那个好啊。可惜最近两年他进相声园子了,得花钱买票才能听到。”
  “都别吵,都别吵,安静听着。”
  “……”
  收音机里传出张寿臣唱的太平歌词:“那汉高祖有道坐江山,有君正臣贤万民安。那有一位三齐贤王名叫韩信,他灭罢了楚国把这社稷安……”
  “好!”
  “再来一个!”
  听众们轰然叫好,他们完全把杂货铺当相声园子了。
  “吁~~~~”
  “哈哈哈哈哈哈!”
  相声还在继续,众人不时发出起哄和笑声,热闹得就像在开堂会。
  等把这一出相声听完,袁三儿猛地发现已经天黑了,他猛拍脑袋喊道:“给我打半斤烧酒,快点儿,我还要回家吃饭!”
  “唉哟,我怎么把吃饭忘了。”
  “叔,你还不走?”
  “不急不急,我再听听。你先回去吧,叫你婶儿给我留点饭。”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