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702

  褚南湘说:“当时褚玉璞还是土匪,不过跟当地富绅关系很好。他从不吃窝边草,还帮着富绅打其他土匪,富绅们念其好处,主动帮他搞枪搞粮。我们褚家和王家的子弟,褚玉璞都颇多照顾,我跟几个兄弟也终于有机会上小学堂。后来褚玉璞投靠张宗昌,又送钱给陈其美的亲戚,终于在上海光复军当了团长,愈发地风光起来。我由于读书成绩很好,褚玉璞在回乡的时候,对我非常看重,说我是褚家的千里驹。”
  “哈哈,”褚南湘说着惨笑起来,“褚玉璞是不能生育的,就把我接到他身边,当亲生儿子养育。不过后来他过继了兄弟的儿子,对我稍微有些疏远。直到七年前他兵败逃往奉天,我也去了国外留学,期间好几年都没有联系。”
  “四姨太呢?”周赫煊问。
  褚南湘说:“梨芳是我读中学时认识的,我们关系非常要好。甚至我们都已经约定,等我留学归国,就立刻上门提亲。”
  “结果等你回国后,发现她已经做了褚玉璞的四姨太?”周赫煊问道。
  “对,我当时万念俱灰,”褚南湘表情痛苦道,“一个是恋人,一个是养育我的叔叔,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主动留在叔叔身边做副官,就是为了能多看她几眼,多跟她说几句话。不过我们之间是清白的,从没有过逾矩的行为。”
  “她加入哪个党了?”周赫煊问。
  褚南湘说:“梨芳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但她不是党员,最多算学校里的积极分子,被我叔叔强娶以后,更是跟赤党那边没再联系。”
  周赫煊问道:“来天津后入党的?”
  “对,”褚南湘点头道,“她在天津听了场爱国演讲,稀里糊涂便跟赤党联系上。那些人知道她是直隶督军的姨太太,就怂恿她帮忙传递消息,连带着把我也拉下水了。”
  周赫煊笑道:“现在褚玉璞已死,你可以跟四姨太远走高飞了。”
  “人都死了,还怎么飞?”褚南湘惨然苦笑。
  听到这句话,周赫煊终于明白,为什么褚南湘要在关键时候开枪把褚玉璞给打伤。
  周赫煊问:“如果我放你离开,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不知道,”褚南湘表情有些茫然,想了想说,“刚刚留学回国的时候,我也是满腔热血。可在褚玉璞身边做了几年副官,这血反倒冷了。北洋政府不能救中国,南边的革命政府,看样子也差不了多远。有可能的话,我倒想加入赤党,看看让梨芳舍生忘死的组织,到底是怎么个样子。”
  “这想法不错,你可以试试。”周赫煊笑道。
  褚南湘盯着周赫煊看了几眼:“周先生也是赤党?”
  “不,我只是同情和认可他们而已,”周赫煊拍拍屁股起身说,“走吧,我送你回去,先把你腰上的子弹取出来再说。”
  赵云祥过来问:“周先生,这人放了?”
  周赫煊笑道:“放了,他是我朋友。”
  赵云祥皱皱眉头,没有再说话,他其实是想杀人灭口的。
  褚玉璞等人的尸体,已经被抛到海里,估计几天时间就能葬身鱼腹。
  十几箱大洋被放回牛车,照着原路返回天津。赵云祥已经派出两拨手下,共20人,提前出发打探情况,免得再出啥意外。
  周赫煊随着车队步行,边走边问道:“赵团长,兄弟们伤势如何?”
  “褚玉璞那王八蛋枪法真准,”赵云祥咒骂道,“黑灯瞎火的,隔那么远都能打中。我手下的弟兄有六个中枪,其中一个还被打中前胸,能不能活下来只能看天意了,希望没伤到心脏要害。”
  “钱呢,有多少?”周赫煊又问。
  “粗略的清点了一下,”赵云祥喜滋滋地说,“现大洋有七万块,另有银票、存折和汇票总计146万多。”
  周赫煊指着牛车,低声道:“赵老弟,那几箱银子,你跟兄弟们分了吧。”
  “这个……似乎有点不太好。”赵云祥颇为心动。
  周赫煊怂恿道:“也不能让弟兄们白跑一趟,更何况还有负伤的,怎么也要拿点医药费。”
  赵云祥点头说:“周先生所言有理。”
  两人随即嘿嘿直笑,有银子大家一起赚嘛,反正都是些不义之财。
  周赫煊又说:“银票我也帮赵老弟保管着,帮你在天津租界置办一栋小洋楼。”
  “那得要好几万吧。”赵云祥惊道。
  “几万块算什么?”周赫煊冲他眨眨眼。
  “明白。”赵云祥笑起来。
  两人心照不宣,自然是要虚报数目,把孙良诚的银子私吞一些。
  周赫煊说:“赵老弟,你改天在洋行开个专属的保险箱,我把房契给你存进去。”
  “如此,就有劳周先生了。以后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说话,云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赵云祥对周赫煊印象大好,他就一穷当兵的,以前给孙良诚做手枪队队长,现在刚刚提拔成团长,手里头真没几个钱。
  如果能在天津置办房产,相当于留一条后路,就算哪天吃败仗下野也好有个住的地方。
第221章【买房】
  从驴驹河返回天津,一路顺风顺水,只出了点小意外。
  赵云祥派出去探路的士兵,跟几个半夜摸黑的私盐贩子撞个正着。双方都吓了一跳,私盐贩子以为他们是缉私营的,扔下两百多斤私盐就跑,让人哭笑不得。
  民国初年,由于海关被洋人控制,盐税占了中央税收的很大比重。
  全国盐税约占中央税收的24%,而长芦盐税又占了全国盐税的24%。所以说,褚玉璞一截留长芦盐税银子,立即把北洋政府财政弄崩溃。
  整个河南、河北私盐情况很严重,特别是天津地区。
  这里的土地多为盐碱地,春秋两季气候干燥时,非常适合制造土盐和硝盐。由于盐碱地庄稼收成不好,农民纷纷把地闲置,刮土淋晒以造硝土私盐。
  这种私盐味道苦涩,难以下咽,但胜在价格便宜,是底层穷苦百姓的首选。
  “给人留下吧,都不容易。”周赫煊看着路边的盐袋子笑道。他以前还想过,运用科学方法帮天津农民治理盐碱地,可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立即打消了这个计划。
  治理盐碱地投入太大,而且特别麻烦,农民自然更愿意刮土晒盐。
  赵云祥偷偷把一把票据塞到周赫煊手里,低声说:“周先生,这48万是你的。”
  周赫煊埋头细数,发现总共有61万。
  也即是说,赵云祥截留下26万大洋,跟周赫煊每人平分13万,这些钱不会让孙良诚知道。
  另有七万现大洋,则分给50位出力的士兵,每人能分到1400块,够他们当十年兵了,还得是不被长官扣军饷的情况下。
  这事就算被孙良诚知道,他也不会说啥,因为这家伙能白捡72万。
  众人等待天亮,安稳通过租界关卡。
  赵云祥把受伤的士兵和褚南湘送进医院,便回到旅店跟手下分银子,一个个乐得喜笑颜开。
  周赫煊回到租屋,廖雅泉立即迎上来,问道:“周大哥,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北大想留我多住两天,我拒绝了。”周赫煊笑道,他这次消失的借口,是说要去北平看朋友。
  廖雅泉自然是不信的,她亲眼看到周赫煊从山东来了几十个兵回来。可惜她属于长期潜伏间谍,不能随时跟踪打探,心中十分好奇周赫煊这两天都干了些什么。
  “乐怡呢?”周赫煊问。
  “张姐姐还在电台。”廖雅泉道。
  “那你在家待着吧,我出去一趟。”周赫煊说。
  “哦。”廖雅泉只能答应。
  周赫煊手握巨款,左思右想不敢放在家中。于是直奔洋行,花钱租下一个银行保险箱,专门用来存放银票。
  存完东西,周赫煊开始琢磨着如何花钱。
  这年头比较流行玩金融债券,周赫煊可不想去沾,里面的水太深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当寓公适合,先买几栋房子再说。
  打定主意,周赫煊立即找来房屋中介,直说道:“我想在租界买住宅,哪里有合适的?”
  中介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他笑着说:“周先生,在英租界的海大道买房最方便,而且价钱也比较实惠。”
  “你讲讲具体情况。”周赫煊道。
  中介详细介绍道:“英租界海大道毗邻墙子河,隔壁就是法租界。东边早年为美租界,后来并入英租界后,长期得不到开发,地皮一直闲置着。前几年沙俄闹革命,大量沙俄贵族逃难至天津。英国先农公司和天主教会瞅准商机,在此地区开发兴建大片住宅和铺面,形成白俄人聚集的小白楼商品区。”
  “也就是说,如果我在那边买房子,邻居都是白俄人?”周赫煊问。
  中介笑道:“那些白俄贵族惯会享受,又不事生产,坐吃空山哪里能长久?这还没几年呢,一个个就把钱用光,穷得是叮当响。小白楼商品区里近半数的房子,如今都等待出售,你付了钱马上就能搬进去住。”
  周赫煊皱眉道:“听你这么说,那地方似乎有点偏?”
  中介连忙解释:“以前是比较偏僻,不过这两年繁华得多了。旁边有礼和洋行、先农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基督教女青年会,保证安全便利。先农公司你知道吧?美国候选总统胡弗,都是先农公司的股东!”
  “先农公司不是英国企业吗?跟美国候选总统也能扯上关系?”周赫煊笑道。
  中介笑嘻嘻地说:“那我就不清楚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