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2

  车上人不多,普通老百姓也舍不得坐这洋玩意儿,乘客多是些上班族和青年学生——其实车钱不贵,只需两个铜板,算下来才半分钱左右。
  几个男学生穿着改良中山装,看起来格外精神,就是发型显得很愚蠢,中分、偏分属于常态。女学生则基本上是短发,也有梳大辫子的,可惜现在天气冷,难以见到漂亮的学生裙和旗袍,她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袄。
  “琪君,你看报纸了吗?昨天日本军舰进入大沽口,炮轰了国民军,守军死伤十多个。”
  “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会不知道?这偌大的中国,整日遭受列强凌辱,军阀们却只知道你打我,我打你,内战不休,不晓得何时是个头。”
  “若是中山先生还活着就好了,前年多好的机会啊。曹锟被逐,北洋军阀群龙无首、互相忌惮,以先生的威望,肯定能平息各方争端,组建真正的国民政府。可惜他竟在最关键时病逝了!”
  “唉……”
  学生们心中的怨愤化作一声叹息,他们是当下最热血的青年,但面对混乱的时局只能干着急。
  周赫煊却没有那种感同身受,他仿佛是局外人,这个时代对他而言,永远都罩着一层纱,暂时还停留在历史书中。
  听着学生们谈话的内容,再联系如今的年份,周赫煊猛然想到一件大事——三一八惨案就要发生了!
  “先生,到地方了。”胡老三的声音打断了周赫煊的思绪。
  两人下电车之后,又步行几分钟,终于走到个胡同口,很快进了一栋四合院。
  四合院没有周赫煊想象中的娴雅幽静,院子里晾晒着不少衣服,湿哒哒的还在滴水。走进去就闻到股臭味,不知是谁家的马桶没倒。
  两个几岁大的小屁孩儿追逐打闹,前面那个一头撞在周赫煊腿上。他似乎有点怕生,抬头望了望便转身而逃,躲进屋子里不敢出来。
  房东姓单,名叫单成福,是个年约60岁的老者。身上穿着袄褂子,戴着瓜皮帽,双手都拢在袖子里,很典型的民国老人。
  他的儿子去了南方,只剩下老伴和儿媳、孙子留在天津。四合院的主屋是房东自家在住,西厢租给了一大家子,东厢还空着好几间屋。
  “先生留洋归来,是打算在天津长住吗?”房东单成福打听道。
  周赫煊随口胡扯道:“正是要长住,我明天就出门找工作。”
  这个时代的海归还是很精贵的,单成福毫不怀疑周赫煊的赚钱能力,他点头说:“长住就好,你若是有意,就在东厢挑一间吧,租金每月算你五块钱。”
  周赫煊常年环球旅行,早就习惯了讨价还价:“五块钱太贵了,能否再便宜点?”
  “一点都不贵,我这房子地段很好,看你是读书人才五块钱租给你,”单成福顿了顿又说,“这样吧,四块半,交三个月房租的押金。你愿意租就租,不愿意我也不强求。”
  周赫煊见这老头不似作假,点头道:“那行,我今天就搬进来。”
  民国时候租房子是要请保人的,没保人就只能交押金。连押金带房租交了18块钱,又给胡老三2角5分的中介费,周赫煊总算是在这个时代有了落脚点。
  单成福还是很热心的,在知道周赫煊没有行李后,就让老伴儿抱来两床旧棉被,生怕周赫煊晚上睡觉冻着。
  接着他又带周赫煊去认识邻居,敲开西厢房的门,里面出来个40多岁的中年妇人。单成福介绍说:“这是周家懿周夫人,川东长寿人,她的三个儿子要晚上才回来。”
  “周婶好。”周赫煊问候道。
  单成福又笑着说:“周夫人,这是周赫煊,东厢房的租客,刚从海外求学归来。你们还是本家。”
  周夫人体态偏胖,穿戴虽不富贵,但也洁净整齐。她似乎读过书,颔首还礼道:“你好,先生是留的哪国的洋?”
  “西洋,各国都走了一遍。”周赫煊没有撒谎,他是真把西洋都走了一遍。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就各自告辞回房了,毕竟他们才刚认识,而且都不是长舌多话的人。
  周赫煊回到自己屋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坐在床沿上无聊发呆,琢磨着自己以后该如何生存。
  眼下兵荒马乱的,肯定不能再到处旅游乱跑了,得找份正经工作先解决温饱。他当表所得的60元钱,交房租后就只剩下30多块,是经不住花销的。
  周赫煊完全没有作为穿越者的觉悟,更没想过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大学本科读的是历史,而且还没毕业,半点不懂政治、经济、理工和军事。
  若要说周赫煊的优点,他当然也有。他环游世界时学过英、法、德、意、日、俄等各国语言,其中英语和法语最给力,写散文和诗歌都没问题,其他几门语言只能进行日常交流。
  仅凭语言上的才能,周赫煊就能在这个时代找份好工作,比如去当翻译。
  周赫煊在旅游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读书,特别是文学和历史著作,各国历史、名著他都非常了解,以后剽窃抄袭几部作品还是很轻松的。
  上午折腾走了那么多路,周赫煊感觉有些疲惫,脑子里胡思乱想一通后,干脆裹着棉被倒头大睡。
  “咚咚咚!”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敲门声将他吵醒。
  周赫煊推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矮胖矮胖的。他很快反应过来,问道:“你是周夫人的公子?”
  “是啊,我姓李,”小胖墩儿说,“我妈见你屋里没开伙,叫你过去一起吃晚饭。”
  “吃晚饭?”周赫煊这才发现,外面已经天色渐黑了。
  周赫煊常年旅游做背包客,也不懂得什么叫客气,人家喊他吃饭他就吃,当下便跟着小胖墩儿去了西厢。
  那边屋里一大家子人,个个都是微胖体型。
  周夫人介绍她的大儿子说:“这是我儿善基,他自己改了个名字叫李寿民。”
  周赫煊总觉得在哪儿听过李寿民这个名字,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当下握手道:“寿民兄好,我是周赫煊。”
  “赫煊兄,幸会。”李寿民用带着川音的国语说道。
第003章【仙侠宗师】
  李寿民又介绍了他的两个弟弟,分别叫李祥基、李守基。
  众人寒暄几句,才各自落座开始吃饭。
  这家人是很有规矩的,周夫人是长辈坐在主位,周赫煊是客人坐在右首,大哥李寿民坐左首,两个弟弟背对着门坐下首。
  桌上摆的都是些家常小菜,只有一个回锅肉是荤的,刻意放在靠近客人的方向。米饭有点糙,而且色泽发黄,看样子是三年以上的陈米。
  周赫煊只扫视饭桌一眼,就对这家人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门风家教很严,但经济并不富裕。
  李寿民主动问起周赫煊的情况:“听赫煊兄的口音很正,是直隶人?”
  “祖籍河北,”周赫煊开始编造自己的履历,“我幼时在南洋长大,后来家道中落随父母辗转各地。二老仙逝后,我就在西洋各国浪荡,前阵子才乘船回国。”
  李寿民只读过私塾,羡慕道:“赫煊兄是西洋哪所名校的高材生?”
  “说来惭愧,我虽然游历各国,却没有正式的文凭,”周赫煊苦笑说,“主要还是兜里没钱,能填报肚子就非常难得了。这次回国,我准备在天津先找份工作糊口。”
  周夫人突然插话说:“善基,你可以帮周先生留意一下。”
  周赫煊连忙问:“寿民兄在哪里高就?”
  “高就谈不上,只在《新天津晚报》有份差事。”李寿民简单地说了下自己的情况。
  他以前在北平内务部供职,算是个小公务员。后来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军阀胡景翼联合冯、孙倒直,李寿民便投靠胡景翼做了军中记室,辗转北方各地打仗,后又随部队进驻天津。去年4月份胡景翼病逝,李寿民失去靠山,便脱下军装进报社当校对员。
  李寿民的二弟祥基,去年才刚满20岁,在天津励力书局做小职员,三弟守基还在上学读书。
  周赫煊打听道:“报社薪资如何?”
  李寿民笑道:“那得看什么报社,销量越大的报纸待遇越好。怎么,赫煊兄有意进报社?”
  “我的文笔还行。”周赫煊模棱两可道。
  李寿民热心地说:“那我明天帮你问问,看我们报社还缺人不。”
  ……
  吃完晚饭,周夫人收拾饭桌洗碗去了,留下周赫煊等人继续闲聊。
  李寿民说了许多国内的情况,周赫煊则乱七八糟的介绍西洋各国风情。他不敢说太细,只能讲讲英、美、法的民俗风物,多亏了穿越前的环游经历,周赫煊对此还是有些了解的。
  “要说这意大利国,最有意思的当属威尼斯。整座城市都建在水上,老百姓上街坐的不是车马,而是靠划船,城里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周赫煊扯开话匣子说。
  李祥基惊异道:“那可稀奇了,城里全是水,潮气肯定很重。”
  李寿民笑道:“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
  周赫煊又说:“威尼斯的狂欢节特别有名,到那天每个市民都要戴上面具扮演他人。在这时,人们不再有阶级、贫富之分,伯爵可以装扮成乞丐,农夫也可以打扮成王子,平民与贵族尽情享乐,演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大戏。”
  “有意思,有意思,世上竟有这样的节日。”李寿民连连说道,他又问,“国外可有风光秀丽的山川险峰?”
  周赫煊说:“世界第一高峰,当属中国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峰居然在中国?”李寿民感到很惊讶,这种科普小知识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在藏区边境,常年冰雪覆盖,人迹罕至,至今无人能够成功攀登。”周赫煊说。
  李寿民最喜欢的就是登山畅游,幼时便三上峨眉、四登青城,后来又攀登了泰山、华山、祁连山、点苍山等名山。他憧憬道:“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去喜马拉雅山看看。”
  周赫煊继续说:“世界第二高峰是昆仑山的主峰,塔吉克语称之为‘乔戈里’,意思是高大雄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