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702

  确实很热烈,在原配和歌妓撕逼时,观众们都义愤填膺的骂出声来,后来一家人破镜重圆,观众又拍着巴掌大声叫好。
  众人结伴离开戏院,前往附近的饭店吃晚饭,席间开始讨论正事。
  罗明佑拿出一本计划书说:“周先生请过目,这是公司的详细计划书。”
  既然决定要投资电影公司,那么就得事先把情况问清楚,毕竟10万元不是什么小数目。
  周赫煊首先翻看公司的结构,发现即将组建的联华影业颇具现代化,跟眼下民国普遍的家族式管理大不相同。首先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股东只负责投资和分红,总经理享有公司的绝对管理权。总经理下辖制片、总务和营业三个部门,三部分又分别管理各个执行科室。
  周赫煊对此感觉很满意,至少公司结构看起来非常科学。
  接着,周赫煊又扫了一眼现有股东名单,果然发现有何东、于凤至等人的名字。另外梅兰芳也是股东之一,还有报业巨子张竹平,前司法、外交部长罗文干,印刷公司经理黄漪蹉等人。从政治靠山,到宣传、发行、制片等领域的大人物都有,这个公司还是很有前途的。
  但联华影业的制作模式,却让周赫煊感觉很有问题,公司明明属于大片厂构架,采用的却是独立制片模式。合并前的几家制片公司,合并后改称联华一厂、联华二厂、联华三厂和联华四厂。拍电影的钱由总公司支出,具体的制片却由分厂负责,而且采用的是导演中心制,导演享有无限大的权利,并没有设制片经理来限制导演。
  这家公司是个超级大坑!
  周赫煊不动声色的把公司计划书交还给罗明佑,笑道:“罗先生,我对电影行业不是太懂,投资入股就算了吧。不过《神女》的剧本我会写出来,只限于普通的商业合作。”
  罗明佑皱眉道:“有什么不妥吗?”
  “贵公司拍电影不做预算的?”周赫煊反问。
  罗明佑笑道:“预算哪里说得准,把拍电影的钱定死了,那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导演会束手束脚,根本拍不出好的作品。”
  周赫煊也笑道:“在联华影业当导演太幸福了,导演权利无限大,还没有制片经理管着。我如果当导演,肯定会精益求精,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钱,也不在乎用多少时间。反正电影拍出来,名声是我这个导演的,亏了钱算总公司的。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导演的品行。”罗明佑道。
  周赫煊又说:“即将组建的联华影业,有制片公司,有电影院线,还养着一大帮导演、演员和摄影师,这明显属于大片场制度。大片场制度,需要非常细致的运作规划。而在制片方面,你采用的却是独立制片模式,这好像很有矛盾吧。”
  罗明佑道:“没有矛盾啊,我这是综合了大片场制度和独立制片模式的优点。”
  周赫煊无语道:“我们把大片场制度,比喻成苏联的计划政体,把独立制片模式,比喻成美国的自由政体。你现在综合了两种制度,相当于是苏联的国体,却在搞自由民主,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哈哈哈,”罗明佑大笑道,“周先生,你不懂电影,说的都是行外话。”
  罗明佑这话一出,周赫煊已经看清他的性格,四个字可以概括:散漫,自负!
  从公司运行设置可以得出结论,罗明佑是个非常散漫的人,他不想费心思去管控制片。而丝毫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还说别人不懂行,透出一股浓浓的自负味道。
  这种人,做朋友非常适合,脑子一热说不定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合伙做生意嘛,张嘉铸这个公子哥都比他强,活脱脱的败家子儿脾气。
  周赫煊没有看错,历史上的罗明佑还真是这样的,联华影业只存在了七年就倒闭。
  由于公司的制片管理漏洞,导致制片分厂经理和导演随意挥霍股东的钱。导演为了拍出好电影,完全不管时间和金钱,一部电影拍两年那是常有的事,一场戏可以用去好几千元。著名电影《渔光曲》拍了一年多,花费十多万,广告费又用去几千元。
  一部电影投资十多万,这可是民国啊!
  最搞笑的是罗明佑此人,有一次电影拍到一半没钱了,他说自己去香港筹钱,结果到了香港之后游山玩水,最后竟然跑去东南亚旅游,把制片部门的职员气得够呛。
  总的说来,联华影业制作的电影全是精品,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还非常卖座。但制作周期太长,投资太大,根本就无法回本,百分之百的亏本经营。
第377章【红颜薄命】
  “周先生真不愿意入股?”罗明佑感觉颇为遗憾。他邀请周赫煊加入,其实只是看中周赫煊的名气,电影上映时挂一个“文学监督周赫煊”字样,宣传搞起来会方便很多。
  周赫煊仔细考虑后说:“不如我们换一个合作方式。”
  “什么方式?”罗明佑问。
  周赫煊解释道:“我个人成立一家电影公司,要拍电影时跟联华影业合伙投资,我提供剧本创意,租用联华影业的人手和设备。上映时由两家公司联合署名,并且依靠联华公司帮忙宣传发行,所获利润双方彼此协商分配。”
  就是电影工作室啦,而且还属于皮包性质的。
  罗明佑想了想,笑着说:“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同意。”
  “那就,合作愉快。”周赫煊举杯道。
  “合作愉快!”罗明佑笑道。
  罗明佑骨子里就是个公子哥,他出身于广东世家大族,有资金有人脉,完全不把钱当钱。他每个月都会往返于北平、天津、上海和香港四座城市,名义上叫视察公司,说白了就是坐船玩儿。
  这家伙还是个拖延症患者,已经到了拖延癌晚期。每次坐船都踩着时间出门,经常到码头时轮船已经起航了。他也不着急,也不生气,笑嘻嘻地看着船离开,然后该干嘛干嘛。
  罗明佑宣称自己要创造“东方好莱坞”,还说要进口有声电影设备,结果一拖好几年,黄花菜都特么凉了。
  周赫煊投资电影只是玩票而已,才不管罗明佑是啥样人,等抗战时期拍几部爱国电影,也算是为国家民族做了好事。
  一顿饭吃完,众人各自离去。
  周赫煊走出饭店大门,孙永振已经让司机把车开过来。他还没来得及上车,便看到一个青年从街边窜出,跑到阮玲玉面前说:“阿阮,你总算下来了。快给我几百块,急用,急用!”
  “你不是去做生意了吗?怎么连几百块都没有?”阮玲玉脸色难看道。
  青年长得还是比较帅气的,就是身子骨单薄,瘦得颧骨凸起,而且还有明显的黑眼圈。他有些尴尬地笑道:“那个嘛,我把钱都用来进货了,手里头缺现金。快,快,我忍不住了!”
  阮玲玉狐疑地看着青年,终于问道:“你把钱全都糟蹋光了?”
  “没有的事,”青年不耐烦道,“快给我几百块,再不抽上两口,我就要难受死了!”
  阮玲玉没有给钱,而是质问道:“你肯定把钱都败光了,对不对!那可是我所有的积蓄啊,两万多块钱,半个月不到你就用完了!你还骗我说要拿去做生意,你就不想想以后怎么过日子吗?”
  青年刚开始还在装,可鸦片瘾犯了浑身难受,很快便暴露原形,大吼道:“快点,把钱给我!”
  “我不,给你钱,你又拿去吃喝嫖赌。”阮玲玉握紧手包。
  “臭婊子,给脸不要脸!”青年猛地扑上来,把阮玲玉推倒在地,然后把那个手包抢走。
  阮玲玉撞在饭店台阶上,额头都磕破了,无助的坐在地上低声抽泣。
  青年从手包里搜出一堆银元,骂骂咧咧道:“册那娘则B,才十几块钱,吃顿饭都不够。”
  周赫煊有点看不下去,正准备过去帮忙,罗明佑拉着他说:“别管了,清官难断家务事,帮了这回,也帮不了下一回。”
  “别拉着我,放开!”周赫煊瞪了罗明佑一眼。
  罗明佑放手叹息道:“真没用的,我上次就帮过了,阮小姐让我别插手。”
  周赫煊懒得理他,迈着大步朝那个青年走去。
  青年拿到钱后,把手包甩在路边,招手大喊:“黄包车!”
  “黄尼玛个逼!”
  周赫煊冲上去就是一记飞腿,直接把那青年踢翻,然后按在地上啪啪啪连扇几个耳光。
  刚刚还逆来顺受的阮玲玉,见此情形立即跑来,拉着周赫煊的袖子说:“周先生,别打了,要把人打坏的。”
  周赫煊无语道:“你还向着他?”
  “我我……”阮玲玉欲言又止。
  青年用手挡着脸,又惊又怒地吼道:“你谁啊,快放开我!”
  “垃圾,呸!”周赫煊一口痰吐在青年脸上,放开这家伙去捡地上的银元。
  阮玲玉连忙去扶青年,那青年却不领情,一把将她推开,扯着周赫煊的衣服说:“这是我的钱,快还给我!”
  “啪!”
  周赫煊又是一耳光扇过去,下令道:“永振,给我狠狠的揍,打死了人我负责!”
  孙永振早就已经摩拳擦掌,听到命令立即过去,一拳揍在青年肚子上,接着劈头盖脸一顿乱打。
  青年疼得哇哇直叫,阮玲玉哭泣着拉架,场面好不热闹。
  周赫煊问罗明佑:“这家伙是谁啊?”
  罗明佑说:“阮小姐的同居男友,叫什么张达民。”
  果然是他!
  周赫煊看过传记电影《阮玲玉》,对阮玲玉的一生遭遇有些了解。
  张达民以前是富家少爷,而阮玲玉的母亲则是张家的女佣。张达民见阮玲玉年少貌美,便展开疯狂的追求,两人很快就走在一起。这桩恋情被张家老爷知晓后,立即把阮玲玉母女赶走,张达民却悄悄的金屋藏娇。
  等到张家老爷去世,张达民更加肆无忌惮,干脆和阮玲玉同居起来。只是这位少爷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几年时间,便把老爹留下的十多万遗产全部败光,反而还要阮玲玉来养活。
  前段时间,张达民甚至把阮玲玉拍戏赚的钱,以做生意为借口给骗走,两万多大洋居然很快就花个精光。
  历史上的阮玲玉,后来又爱上一个富商,富商帮她摆平了张达民,却又移情别恋常常家暴。张达民每次花完钱,又死皮赖脸地缠上来,富商还接二连三的打她,再加上八卦小报添油加醋的报道,阮玲玉终于承受不住选择自杀。
  一代红颜,香消玉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