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702

  张学良和冯庸吃惊地看着周赫煊,他们还从没见过周赫煊发这么大的火,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全是血丝,就像一头择人而噬的怪兽。
  张学良与周赫煊对视了几秒,突然低头道:“那就搬吧。”
  周赫煊又对冯庸说:“五哥,你的学校也要准备好,日本人是不会放过那里的。”
  冯庸豪气地笑道:“只要小日本敢来,老子亲自开飞机跟他们拼了,大丈夫唯死而已。”
  “冯庸大学有很多理工科学生,他们是国家民族的种子,不能轻易毁掉。”周赫煊说。
  冯庸点头道:“我会安排好的,愿意留下来跟小日本干仗的就留下,想要继续读书的,我就送他们去北平。”
  周赫煊再次劝谏说:“汉卿,我还是希望你能正面抵抗日本人。”
  “明诚,不必再劝了,”张学良说,“国内的情况你又不是没看到,哪里能够再打仗?我相信日本内阁,他们能够约束好关东军的行为,这次的事态完全可以用外交手段解决。”
  周赫煊气得不想再说话,头也不回的走人说:“那就先告辞了,不打扰你继续做梦!”
第438章【再劝】
  9月10日,当沈阳兵工厂已经开始搬迁时,周赫煊再次来到了张学良的北平官邸。
  张学良苦笑道:“又要来劝我吗?”
  “六帅,前两次是我太冲动了,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周赫煊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轻松迟缓些,“咱们今天不提出兵与否,先来讨论目前的局势,可以吗?”
  “你说。”张学良点头道。
  周赫煊问:“沈阳有多少兵力?”
  张学良也不隐瞒,说道:“北大营有8000精锐,沈阳城内还有警察若干,周边还有数千守备部队。”
  周赫煊点头道:“也即是说,沈阳真正能打硬仗的只有8000士兵,那整个辽宁省呢?”
  “奉天省的总兵力共有9万,但大部分是战斗力低下的守备军,精锐部队不足2万人。”张学良道。
  周赫煊又问:“奉军总兵力有多少?”
  “40万,但有十多万属于屯垦军,这些士兵都是老弱病残,跟农民没有太大区别,”张学良说,“奉军精锐大部分在华北,留在的东北士兵以地方守备部队为主。”
  “也就是说,如今的东北四省,至少还有20万可战之兵,一旦战争打起来,还能从华北调10多万精锐回去,”周赫煊问道,“日本关东军的兵力又是多少?”
  张学良对此非常清楚,他说:“满编的日本陆军第2师团,兵力1万零500人。但实际情况不止如此,东北还有乡军人(退伍职业兵)1万人,警察3000人,日本在东北的兵力约有2万3千多人。另外,日本还有驻朝师团(朝鲜师团)3万人可以迅速支援,总兵力超过5万人。”
  周赫煊道:“也就是说,沈阳一旦开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是8000奉军精锐加1万余地方守备队,对阵日本的1万零5百关东军。如果战事升级,就是10万奉军对付2万3千多日军。战事再进一步升级,就是30万奉军对阵5万多日本兵。你害怕打不赢吗?”
  张学良无语道:“不能这么算,奉军超过九成的主力精锐,都部署在华北地区。这些军队不能轻易调走,否则不但华北要出大乱子,西北数省也要跟着乱。”
  周赫煊说:“一旦奉军和日本开战,那就是打的国战,阎锡山、冯玉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添乱?”
  “那可说不准,”张学良道,“明诚你别忘了,阎百川这次是坐日本军用飞机回山西的。另外,我已经得到情报,南方的粤桂联军,很可能已经和日本陆军部有密约了。”
  周赫煊劝道:“就算彻底放弃西北,再放弃一部分华北地盘,那也只是兄弟阋墙。而失去东北,则是丧师辱国,孰轻孰重,请六帅三思而行。”
  张学良拍胸脯道:“不会的,明诚且安心。从现有的情报显示,日本陆军部被内阁斥责警告后,已经放弃了阴谋计划,关东军方面这些天也很安静,甚至都不再主动挑事了。”
  “事出反常必为妖啊,六帅相信一向跋扈的关东军,会变得那么乖吗?这是在麻痹你!”周赫煊说。
  张学良道:“关东军得不到日本内阁的支持,他们是没有久战之力的,至少军事补给就有极大困难。你提议搬迁兵工厂的计划,我反复思考后觉得属于良策,只要关东军无法获得弹药补给,他们就没有扩大战事的能力。”
  好嘛,张学良答应搬迁兵工厂,居然是不想关东军有后继之力。
  这特么算歪打正着?
  周赫煊问道:“如果日本军方发动政变,推翻内阁政府呢?”
  “怎么可能?国事岂是儿戏,哪有说政变就政变的道理。”张学良完全不相信这个预测。
  不仅是张学良,除了周赫煊这个穿越者之外,恐怕现在没人会相信日本军方能够搞出政变来——连日本陆军部自己都不相信,政变是一小撮少壮派军官搞出来的。
  这让周赫煊如何解释?
  未卜先知也要别人肯信啊。
  周赫煊的劝谏陷入了一个死结,他和张学良之间的分歧,在于日本内阁是否会支持关东军。
  如果日本内阁始终反对关东军的计划,那么局势就会按照张学良的设想发展,东北方面最多再出卖一点利益而已。可按照历史轨迹来看,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半个月后,日本内阁就被军人政变吓破胆,转而开始一定程度上支持关东军的行动(并非全部支持)。
  政变属于小概率事件,无法用来作为论据说服张学良。
  周赫煊转换思路道:“六帅,咱们换个方式来考虑。关东军如果制造事变,你坚决抵抗回击的话,日本内阁见得不到好处,必然继续反对压制军方行动。而你如果选择不抵抗,关东军就能在沈阳获得大量资源,日本内阁见有利可图,极大可能会转变态度支持军方啊!日本国内分为主战派跟主和派,你这边打得越凶,日本主和派就越占优势。所以,不管如何,都必须迎头痛击!”
  “不妥,不妥,”张学良连连摇头,“回击只能给关东军继续出兵的借口。这十多年来,日军多次出兵东北、天津和山东,只要中方妥协退让,他们都会自行撤退的。即便要痛击日本人,也需要等华北地区稳定下来,到时候再战不迟。”
  张学良说得好有道理,周赫煊竟无言以对。
  如果此刻换成老蒋,多半也不会听周赫煊的谏言,毕竟谁也无法预料日本内阁会发生政变。但老蒋很可能开始不听劝,等发现日本人无限度扩大战事,老蒋的腰杆必然会硬起来,而不是像张学良那样一退到底。
  周赫煊无奈地说:“六帅,那我就先走了,等关东军完全占领沈阳后,我再来劝你,希望你不要一误再误。对了,你最好把沈阳银行里的真金白银转移,免得被关东军白捡了。”
  “放心吧,我早有安排。”张学良自信地笑道。
  周赫煊摇头叹息,自己说了那么许多,希望情况比历史上更好吧。至少张学良已经有所警觉,不至于被人占了老窝还茫然不知所措。
第439章【国耻】
  9月18日,傍晚。
  “司令,沈阳急电,关东军有异动!”副官胡若愚拿着张电报纸进来。
  张学良愣了一下,开口道:“念!”
  胡若愚说:“关东军有一只部队离开驻地,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具体意图和目标未知。”
  张学良吩咐道:“勒令北大营和地方守备部队,如遇关东军挑衅,不得应战,不可给日军大规模出兵的借口。”
  “是!”胡若愚领命离开。
  从今年初开始,关东军就在东北各种挑事,张学良对此都快麻木了。
  春天时,有个叫赫永德的中国人,骗取万宝山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非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种植水稻。朝鲜人开挖水渠,截流筑坝,严重损害当地农民的利益。200多农民上告政府,吉林省政府勒令朝鲜侨民出境。日本人却派警察阻止,到7月份时,当地农民忍无可忍,联合起来拆了朝鲜人的水坝。
  随后,朝鲜记者歪曲事实,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在朝鲜半岛掀起大规模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日本政府却诬陷中国人伤害朝鲜侨民。
  此为“万宝山事件”,刚开始属于偶然,后续发展却是关东军在策划安排,目的是为了制造出兵东北的舆论。
  接着是“中村事件”,关东军大尉中村震太郎,在兴安岭搞秘密军事调查,被当地屯垦军副团长抓获,并下令将中村震太郎秘密处决。日本借机宣称东北军谋财害命,杀死了关东军士兵,威逼中国交出副团长关玉衡,并大肆在日本民众中制造舆论煽风点火。
  不止张学良对这些事件很警惕,就连常凯申都不敢放松,专门把蒋作宾调回来当驻日公使,想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东北危机。
  蒋作宾还是很给力的,他很快跟日本外交部门达成共识,并通过日本内阁向陆军部施压,一切矛盾似乎都消失于无形。正因如此,张学良和常凯申才一致认为:东北局势虽然在恶化,但只要有日本内阁帮忙,肯定不会爆发大事变。
  前阵子,关东军甚至在沈阳附近搞军演,炮火连天瞎逼乱炸,但并没有发生什么过激行为。
  夜晚,十点半左右。
  张学良正准备睡觉,副官胡若愚再度进来报告:“司令,关东军炸毁了柳条湖小段铁路!北大营请求指示。”
  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离奉军的北大营非常近,关东军相当于在奉军眼皮子底下乱搞。
  张学良心中一震,想起周赫煊连日来的警告,他深吸一口气说:“勒令北大营官兵,严守营房,不必理会关东军挑衅。”
  胡若愚快步回到电报室,都还没来得及让电报员把命令发过去。电报员就突然愣住了,惊道:“胡副官,北大营急电,关东军正在猛攻北大营,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请求司令指示!”
  胡若愚连电报纸都顾不上拿,疯狂的飞奔回去说:“司令,北大营遭到攻击了!”
  张学良如同听到晴天霹雳,事情果真如周赫煊预料的那样,关东军竟然在阴谋暴露后,提前发动了入侵计划。他的脸色变幻不定,沉思数秒后说道:“勒令北大营各部,不得抵抗,全部撤退转移!”
  8000奉军精锐中的精锐,负责镇守的北大营,就此被关东军500人攻下。
  张学良已经坐不住了,亲自跑去电报室,下令道:“给南京政府、日本外交部和驻日公使馆发电,告知他们关东军擅启事端,无故无理入侵沈阳北大营!”
  常凯申是被人从床上叫起来的,他跟张学良的想法一致,连忙密电张学良不要抵抗,尽量避免事态恶化。同时又命令驻日公使蒋作宾,立即质问日本外交部,并联系日本内阁妥善解决此事。
  日本内阁的反应非常快速,异常愤怒地斥责了陆军部,勒令关东军必须马上撤兵,日本的政客和军人吵成一团。
  就在日本国内争吵之际,9月19日凌晨时分,关东军分别向沈阳、营口、凤凰城、安东、长春、二道沟、南岭等地发起进攻。到上午十点钟,日军先后攻占包括沈阳在内的18座城镇。
  那速度太快了,张学良和常凯申根本反应不过来。他们想要用不抵抗的方式,换取日本内阁和英法美等国的支持。可仅仅半天时间,奉军的老家沈阳便丢了,而日本政客和军人还在继续争吵当中。
  长春那边的守军自发进行了反击,但守备部队战斗力低下,艰苦战斗一天一夜,长春城还是被关东军攻破。而吉林的边防军副司令熙恰,这家伙本姓爱新觉罗,直接投敌做了汉奸,关东军轻轻松松拿下吉林全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