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702

  就拿去年的上海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来说,堂堂的上海市政府和国党上海党部,居然连普通的劳资纠纷都无法解决,最后还是请出杜月笙才把事情搞定。
  所以说,有研究者把国党称为“弱势独裁政党”,因为它有独裁之心,却无独裁之力。
  这次的天津电车涨价风波,已经闹了差不多两个月。从一个普通外企涨价事件,演变为惊动河北省政府、天津市政府和比利时驻津总领事的外交事件。
  起因是去年日本人在天津搞暴乱,搞得天津人心惶惶,颇有些百业凋零的迹象。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因为业务减少,以及暴乱期间的电车停运,想要靠涨价来弥补公司损失。
  这就引起了市民的不满,紧接着天津各行会和总商会也卷进来。国党天津党部趁机插手,想要通过解决纠纷,扩大自己在天津政商界的影响力,结果把事情越搞越大。
  国党天津党部的立场完全没有问题,他们是站在人民群众那边的,但具体做法就有欠考虑了。在勒令电车公司恢复原价无果的情况下,国党天津党部居然组建纠察队,到处宣传所谓的“爱国精神”,并在每个电车站呼吁群众原价购买车票,甚至有激进者号召不买票白坐车。
  天津很多市民响应爱国号召,因为天津电车电灯公司本就不得民心。这家比利时的公司,不但垄断了天津的电灯、电车业务,而且还是天津最大是铜元兑换商——乘车必须使用铜板。
  由于铜元过多,天津电灯电车公司居然偷偷把中国铜元卖给日本人,运到日本国内熔铸成铜块,用来制造枪炮等军事产品。这件事曝光以后,引起天津市民的强烈反对,因此一直都有人在抵制天津电车。
  而且,铜元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天津电灯电车公司的做法,已经属于扰乱中国金融货币的犯罪行为。换做正常的国家,直接把这家公司搞破产都可以,但谁让中国政府无能呢?此事居然不了了之。
  比利时国家虽小,但它在华北的势力大得很。
  天津电车电灯公司的大股东是比利时通用财团,不但垄断天津的电灯电车市场,还享有陇海铁路和京汉铁路的修建权、开平煤矿的开采权,以及华北其他一些矿山的股份。
  天津电车电灯公司这次涨价毫无道理,这家公司的利润连年上升,如今每年的毛利润已经达到400万元,根本没必要涨价,只不过是想借机提高利润而已。
  面对国党天津党部的纠察队,电车公司居然挑动电车工人,以涨工资为诱惑,支使电车工人和党部纠察队硬拼,已经酿成两次流血冲突事件。其中一次甚至在国党天津党部大院,电车工人冲进去就殴打纠察队,事后反咬纠察队先动手。
  与此同时,比利时驻津领事馆也开始介入,顺带把河北省政府给牵扯进来。
  双方谈判了一个多月,根本没有谈出任何结果。中国民间组织见政府无力,只好继续依靠自身力量抗争,现在事情越闹越大,天津各行各业都卷进来,甚至天津教育界都联名公开支持民众的抗击行为。
  周龙光这个市长当得头疼不已,比利时领事馆找他麻烦,电车公司找他麻烦,国党天津党部找他麻烦,甚至连河北省政府都在找他麻烦。
  天津许多政商界人士,已经开始怀念张学铭了。因为张学铭当市长时很强硬,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到位,天津各界人士都服服帖帖。
  事情发展到上周,天津总商会公开致函张学良,希望能够迎回张学铭当天津市长,并请求让周龙光这个废物滚蛋。
  就像周赫煊说的那样,周龙光连褚玉璞都不如。褚玉璞执掌天津的时候,可是硬怼过电车公司的,虽然迫于外交压力没有完全成功,但也让比利时的电灯公司服软了。
  堂堂的天津市长,连外资公司涨价的小事都不能解决,留他有什么用?
  周龙光估计是在学上海市长,上海那边请杜月笙出面解决,他就跑来找周赫煊出面解决。因为周赫煊在外国人那里很有面子,跟天津的教育界、总商会也很熟,甚至还有张学良的因素(天津重要部门官员都是张学良的人)。再加上周赫煊的民间影响力,应该可以协调各方面的矛盾。
第458章【谈不拢啊】
  轿车在租界的街道上缓缓前进,跟去年比起来,路上的行人明显有所减少,各种商店里的顾客也没以前那么多。
  这一切都是日本人造成的,去年11月份的两次暴乱,搞得天津人心惶惶。许多有能力搬家的人,都选择离开天津,包括各租界的洋人,生怕天津会爆发战事。
  现在已经好了许多,12月到1月份更加萧条。普通老百姓除了必需品外,根本不买其他商品,而且纷纷取出银行存款准备跑路。
  天津的比利时租界,已经于去年正式归还中国,只剩下比利时领事馆还在继续显示存在。
  轿车在领事馆附近的一家酒楼停靠,周赫煊踱步走进去,随侍者来到一个包间。
  今天是周赫煊的私人宴请,比利时驻津总领事和天津电车电灯公司的总经理很给面子,接到邀请后很快答应来吃饭。
  周龙光早早就到了,如今正坐在包间里,他迫切地想要尽快解决此事。不得不急啊,民间都闹着要迎回张学铭做市长,让他赶紧麻溜滚蛋了!
  周赫煊优哉游哉的坐下,周龙光却显得比较着急。左等右等都不见洋人,周龙光忍不住问道:“这两个比利时人,该不会不来了吧?”
  “周市长请安心,别表现得太急躁。”周赫煊提醒道。
  “周先生说得对,受教了。”周龙光尴尬地笑起来。他以前是中央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城府和耐性还是有的,只不过最近被搞得焦头烂额。所谓关心则乱,他的智商已经快跌破及格线。
  两人等了将近20分钟,比利时驻津总领事卢贝雅,以及天津电车公司总经理范本克先后到来。
  卢贝雅看到周龙光也在,立即明白今天吃的是什么饭,他笑道:“周先生你好,久仰大名!”
  周赫煊拉家常说:“领事先生的中文很好,在中国住了很多年?”
  卢贝雅道:“是的,我以前在武汉工作,去年才调到天津。”
  周赫煊说:“比利时我去过,那是个很美丽的国家。我特比喜欢布鲁日,那里的古建筑保留完整,文化艺术尤为令人叹服。”
  “是吗?”卢贝雅道,“我就是在布鲁日长大的,下次周先生去布鲁日旅游,我可以给你做向导。”
  “哈哈,那可就说定了。”周赫煊笑道。
  两人就此开始瞎扯淡,从比利时的自然风光聊到文化艺术,接着又聊起欧洲近年来的局势,反正天南地北随便吹牛。
  周龙光和范本克坐在旁边,时不时地插上几句,都没有提起电车公司的涨价风波。
  等酒喝得差不多了,周赫煊才说:“领事先生,不知你准备如何处理这次的电车涨价风波?”
  卢贝雅打官腔道:“作为外交官员,我必须保障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周赫煊皱眉道:“但电车公司涨价毫无道理,如今天津民生凋敝,贵方却在这个时候涨价,必然激起天津市民的不满。事情越闹越大,如今的局面,恐怕贵方也不想看到吧?我今天希望做个调解人,大家协商解决,早点把麻烦给处理掉。”
  卢贝雅坚决摇头说:“我国公司涨价的理由合理合法,第一,当初签订的合同第13条规定,电车公司有涨价的权利;第二,日、法、意三国领事都承认加价为合法,中国方面不应该反对;第三,电车加价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到乘客反对;第四,电车加价是获得了天津市政府同意的。”
  周赫煊疑惑地看着周龙光:“天津市政府同意电车涨价?”
  周龙光尴尬道:“电车公司提高票价,确实在市政府有备案。但只有一个官员违规签署法令,并没有获得集体讨论通过,因此在手续上是不合法的。”
  “那个违规官员是怎么处理的?”周赫煊问。
  周龙光低声道:“那是张副司令的人,我不好处置。”
  周赫煊猛拍桌子,大声吼道:“不管是谁的人,这种徇私舞弊、出卖百姓利益之徒,必须彻查到底!你回去就给我查办,张学良要是不高兴,让他直接来找我!”
  周龙光愣了愣,随即咬牙道:“好,我一定彻查!”
  为了赶快解决事端,周龙光也顾不上得罪张学良了,反正他是中央政府派来的人。
  周赫煊随即措辞严厉地对卢贝雅说:“领事先生,你说日法意三国同意加价,中国就不应该反对。究竟天津是中国的国土,还是日法意三国的领土?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否则我将公开质问贵国驻华公使!”
  “额,”卢贝雅突然不知该怎么接话,勉强回答道,“天津当然是中国的领土,但电车加价也影响到日法意三国租界。既然日法意三国没反对,说明电车加价并没有带来恶劣影响,因此中国也不应该反对。”
  当初双方谈判时,卢贝雅也拿日法意三国领事来吓唬周龙光。周龙光就是个怂货,根本不敢提领土问题,而是反驳说电车主要是平民乘坐,对日法意三国洋人影响不大,所以日法意三国的支持无效。
  周赫煊却死咬着领土问题不放,他斥责道:“领事先生,你有日法意三国领事的文件备书吗?如果有,请你拿出来。我以中国公民的身份,严厉谴责日法意三国领事违法干涉中国内政!”
  卢贝雅当然没有三国领事备书,理屈词穷道:“不管如何,电车公司涨价是符合商业合同规定的。”
  周龙光插话道:“可你们涨价没有走正规程序,这事必须市政府答应才行。”
  卢贝雅挑挑眉,笑道:“周先生,我们还是继续喝酒吧,没必要在这种事上纠缠不清。”
  周赫煊也感到很无奈,因为这件事利益牵扯太多了。天津市政府、国党党部、电车公司、天津各国租界、天津各行业工会、天津电车工会、天津总商会,全都在里面有利益牵扯。
  特别是天津各国租界,那是支持电车涨价的。因为各租界眼红电车公司的利润,早在多年前就强行要求收“过路费”——电车公司每年红利必须拿出一份给租界工部局。
  而且根据当初电车公司成立时的合同,如果天津市政府想要收回电车事业,必须支付给电车公司当年利润的15倍补偿款(收购费用另算)。现在电车涨价,电车公司每年可以增加30万元收入,如果天津市政府想要收回的话,就要多给450万补偿金。
  周赫煊对此事如此积极,只是想帮老百姓做点事而已,顺便帮市政府增加一些财政收入,毕竟这次洋人涨价太离谱了。
  可周赫煊除了一张破嘴外,也只有些微的影响力了,他冷笑道:“领事先生,经理先生,咱们走着瞧,我给你们准备了一点小惊喜。”
第459章【回应】
  周赫煊是真被比利时领事的话给气到了,什么叫“日法意三国领事都承认加价为合法,中国方面不应该反对”?
  这就好像有人蹲在你头上拉屎,然后说你的三位邻居都同意了,你不应该对此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这话是美国、法国、德国、英国、苏联,甚至是日本人说的,周赫煊都还勉强想得通,毕竟几大列强有嚣张的资本。
  但比利时算什么?
  国土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跟台湾省差不多大。人口更是只有800万(1930年数据),连中国的零头都挨不着。
  直到90年前,比利时才被荷兰承是一个独立国家,一战时更是被德国占领。这种蕞尔小国居然也能跑到中国来撒野,中华民国实在是有够窝囊!
  两人离开酒楼,周龙光叹气道:“周先生,虽然事情没有谈好,但还是很感谢你帮忙。”
  周龙光请周赫煊出面谈事儿,也不过是在抓救命稻草,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在原本的历史上,1932年的天津电车涨价风波,最后的结果是天津市政府做出妥协:中方同意比利时公司涨价,电车公司只是象征性的拿出几万块钱,捐出来做慈善事业而已——慈善捐款是为了平息舆论,给天津市政府一个台阶下。
  最搞笑的是,天津电车公司以涨工资为诱饵,支使电车工人和党部纠察队互殴。但事情解决以后,却立即翻脸不认人,死活不给自己公司的工人涨薪水。
  结果呢,外资公司涨价风波,迅速演变为外资公司的劳资纠纷。电车工人又开始闹事了,把周龙光这个市长搞得欲仙欲死,只能尽量督促协调电车公司履行承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