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702

  吕碧城道:“净土宗。”
  周赫煊笑着说:“何须奢求往生西方净土?只要人人努力,人人奋斗,中国也能成为人间净土。”周赫煊颇为装逼地指指天上,又指指自己的心脏,“净土不在极乐世界,而在你我的心中。心中有净土,则阿鼻地狱亦为净土。心中有地狱,则西方极乐亦是地狱。”
  吕碧城莞尔道:“周先生说的是禅宗思想,跟净土宗还是有些区别的。”
  “佛与佛有区别吗?”周赫煊问。
  吕碧城顿时讶然,这个问题别说是她,就连那些大德高僧都不好回答。
  周赫煊又问:“既然佛与佛没有区别,那禅宗和净土宗又有什么区别?”
  吕碧城开始思想混乱了,她是两年前才开始皈依佛教的,佛家的理论和修为都还较浅,怎么想得通这种高深问题?
  沉默了好半天,吕碧城合掌说:“周先生,我修行不精,无法回答你的问题。见笑了。”
  周赫煊说:“不管是人,还是佛,都应当有大慈大悲之心。如今国难当头,兰清先生为何不回国倡导和平?这也是修行。地藏王菩萨发下大宏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眼看中华大地就要沦为人间地狱,修行之人又怎能只想着自己往生极乐呢?如今弘一法师也在修行,但他的修行没有避世,而是积极为中国呼吁。他常说:念佛不忘爱国,救国不忘念佛。兰清先生以为如何?”
  吕碧城的思想越来越混乱,终于起身道:“我明天就回国,向弘一法师请教佛理!”
  周赫煊微笑着不再说话,这番忽悠可是废了他不少的脑细胞。
  周赫煊没想到的是,他的脑细胞还得继续受煎熬,第二天突然又有三位大师来拜访:弗洛伊德、罗曼罗兰和爱因斯坦。
第471章【小白鼠】
  阿姆斯特丹街头,三个老头儿晒着太阳悠闲前行。
  爱因斯坦看看旁边拄拐杖的弗洛伊德,低声对罗曼罗兰说:“你怎么把他也招来了?真是个麻烦事。”
  罗曼罗兰笑道:“你可以不喜欢他的理论,但不可否认他的学说。”
  爱因斯坦皱着眉头不说话,虽然在反战事业上,他和弗洛伊德展开过合作,但却极为反感弗洛伊德的学说。
  特别是弗洛伊德好几次写信给爱因斯坦,说想给他做心理分析。爱因斯坦感觉自己就像个被怪物科学家盯上的小白鼠,都快产生心理阴影了,他写信回应:“我很遗憾不能满足您的愿望,因为我想在一个还未被分析的暗处呆着。”
  对于爱因斯坦所取得的成就,弗洛伊德总说是走运。
  爱因斯坦表示很不爽:“你不了解我,怎能说我走运?”
  弗洛伊德反驳道:“因为你研究的是数学物理,不像我研究的心理学,人人都可以插嘴。”(爱因斯坦的物理成就摆在那里,没人可以质疑。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则被广泛批评。)
  几年前,门格博士和作家茨威格给许多人写信,号召支持弗洛伊德拿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回信给门格说:“出于对弗洛伊德先生的杰出成就的敬慕,我决定不掺和这件事。”
  综合以上的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互相看不顺眼,但却常常保持联系,他们对彼此的成就既感到不屑,又给出了肯定和尊重。
  至于罗曼罗兰,他和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好朋友。
  弗洛伊德最著名的著作是《梦的解析》,但这本书卖得很糟糕,一直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弗洛伊德才渐渐被学界承认。
  而最先认可弗洛伊德学说的,不是欧洲医学界,而是欧洲文学和艺术界。
  从20年代开始,弗洛伊德就跟法德奥等国的文学家、艺术家走得很近,经常写信探讨心理学在文艺作品中的作用。
  至于这次,爱因斯坦和罗曼罗兰,是来阿姆斯特丹出席国际非战会议的,而弗洛伊德却是来海牙出席欧洲医学会议,三个老头儿莫名其妙就碰到一起。
  “我对周赫煊很感兴趣,”弗洛伊德道,“他的《神女》当中出现了各种梦境和臆想,能写出这样作品的人,他的心理活动应该很奇妙。”
  爱因斯坦吐槽说:“你是想给他做精神分析吧?”
  弗洛伊德点头笑道:“是有这个想法。”
  “真是个令人讨厌的喜好,”爱因斯坦说,“我敢肯定,周赫煊绝对不喜欢被你研究,正常人都不喜欢。”
  弗洛伊德指着罗曼罗兰:“他就愿意被我研究。”
  爱因斯坦道:“所以他不是正常人。”
  罗曼罗兰哈哈大笑:“你们每次见面都要争吵,我已经习惯了。”
  爱因斯坦掏出一盒雪茄,递给罗曼罗兰一支,又故意对弗洛伊德说:“你要来一支吗?”
  弗洛伊德盯着雪茄直咽口水,随即连连摇头道:“不抽,不抽,活命要紧。”
  爱因斯坦潇洒的点燃,吸着雪茄感叹道:“吸烟真是一种享受啊。”
  弗洛伊德顿时急了,摊手道:“快给我也来一支。”
  “你不是不抽吗?”爱因斯坦得意地说。
  “我是不抽,还不能含着?”弗洛伊德郁闷道。
  “哈哈哈哈!”
  爱因斯坦和罗曼罗兰同时大笑。
  弗洛伊德还真只能把雪茄含在嘴里,不敢真抽。他是个老烟枪,抽雪茄抽出了口腔癌,现在不得不把烟戒掉。
  貌似搞学术研究的都喜欢抽烟,爱因斯坦也是个烟鬼,还说什么“烟斗让人思考”。
  心理学研究史上,烟瘾最大的是铁钦纳,他甚至说:“一个男人若不会抽烟,就不要指望成为心理学家。”他不仅自己抽,还带着学生抽,结果不抽烟的学生也被逼着做样子抽几根。铁老师的课题研讨会上,常年吞云吐雾,你要问女学生怎么办?嘿,人家根本不允许女学生参加。
  至于弗洛伊德抽雪茄,人家是有专业解释的。他认为爱抽烟的人都很可怜,因为在婴儿时期未能充分的吸吮母乳,所以长大以后才用抽烟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是本能欲望的满足。
  三个老头儿终于慢吞吞来到旅店,弗洛伊德叼着没有点火的雪茄,拍门用德语喊道:“周先生在吗?”
  周赫煊开门看到这老头儿,顿时感觉很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再往外一瞧,终于发现爱因斯坦和罗曼罗兰,这是欧洲大师组团旅游吗?
  爱因斯坦介绍道:“周,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这是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周赫煊连忙说道:“三位先生快请进!”
  旅店客房里只有两张凳子,罗曼罗兰和爱因斯坦各坐一张。弗洛伊德年纪较大又身体不好,直接坐在舒适的床沿上,周赫煊帮他放好了拐棍,在旁边陪这老头儿坐下。
  爱因斯坦一开口就笑道:“周,我上次见到波尔,把你那个量子猫实验说出来,顿时让他哑口无言。现在欧洲研究量子理论的物理学家,都在思考量子猫实验,他们把实验定名为‘周赫煊的猫’。”
  周赫煊狂汗道:“我也就是异想天开而已。”
  罗曼罗兰说:“我非常喜欢你的《神女》,那本书充满了对人性的拷问,以及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道主义作家。”
  “哪里哪里,”周赫煊说,“我只是个小作家,您是‘欧洲的良心’。”
  罗曼罗兰笑道:“我如果是欧洲的良心,那你就是亚洲的良心。”
  在座四人都没有想到,罗曼罗兰就那么一说,以后还真有人把周赫煊称为“亚洲的良心”。
  罗曼罗兰又说:“周,对于中国所遭遇的一切,我表示非常同情且愤慨。这次国际非战会议上,我一定帮中国说话,号召全世界一起谴责抵制日本的战争行为!”
  “多谢!”周赫煊由衷感谢道。
  两人刚说了几句,弗洛伊德就忍不住出声:“周,我也对你的《神女》很感兴趣,我可以帮你做精神分析吗?”
  周赫煊愣愣地看着他:“……”
第472章【修身、治国和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学说是颠覆传统的,把数千年来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碾得粉碎。
  《梦的解析》出版以后,八年时间总销量只有600本,可想而知其推广难度有多大。《性学三论》的出版,欧洲社会更是把弗洛伊德视为满脑子淫邪思想的下流胚,医学机构甚至联合起来抵制他,导致弗洛伊德成为学界最不受欢迎的人。
  直到弗洛伊德都快满60岁了,终于收到美国克拉克大学的邀请,在美国举办了一系列讲座,他本人的学说因此被美国主流社会认可。
  弗洛伊德当时是很兴奋的,辛辛苦苦几十年,终于熬出头了。
  但也仅此而已,美国的认可,并不代表欧洲的认可。因为美国是科学和艺术的蛮荒之地,欧洲三流学者过去都被奉为上宾,弗洛伊德在欧洲依旧属于歪门邪道。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促进了欧洲心理学研究的繁荣进步,弗洛伊德才终于媳妇熬成婆。
  为什么弗洛伊德的学术生涯如此坎坷?
  很简单,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的欲望,更不愿承认自己“肮脏”的一面。
  周赫煊同样如此,他才不想被精神分析,那就好像赤条条展现在别人眼前,什么隐私都曝光出来了。他笑嘻嘻地说:“等我出现精神疾病时,再来请你做精神分析吧。”
  弗洛伊德说:“周,你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精神分析并不一定要有精神疾病,健康的时候依旧可以进行,它能调整人的思想和情绪状态。就像定期看牙医一样,这是对健康的维护保养。我每天都坚持给自己做精神分析,所以我的精神一直很健康。即便我已经患了口腔癌近十年,经历过多次痛苦的手术,但我却能以平常心对待癌症。”
  “抱歉,我还是不希望自己的精神被人研究。”周赫煊婉言拒绝道。
  爱因斯坦插话说:“我坚决支持周,人可以自我调节,并不一定需要心理学家来帮忙。”
  弗洛伊德耸耸肩:“好吧,我放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