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702

  丘吉尔接过来翻了翻:“可惜我不懂中文。”
  “你可以找人翻译。”周赫煊笑道。
  丘吉尔随手把《菊与刀》放进包里,公文包的拉链都懒得拉回去,可见这个胖子已经懒到什么程度。
  丘吉尔的爷爷是英国公爵,外公是美国地产商,家里又有钱又有地位,以至于他从小就养成了少爷习惯。他除了点雪茄比较勤快以外,根本不愿做任何的琐事,甚至连牙膏都挤不到牙刷上,瓶子倒了绝对不会扶起来,打翻了茶杯也懒得擦桌上的茶水。
  这不,他一根雪茄还没抽完,就把烟灰抖得满茶几都是。
  像丘吉尔这种超级懒货,这辈子是别想减肥了。他能坐着的时候,绝不愿站着,怎么舒服怎么来。
  或许丘吉尔的性格,很大程度上遗传自他的美国老妈。那位地产商的千金小姐,性情狂野、豪爽、任性、不拘小节,挺着大肚子还跑去跳舞,跳完舞回家就把丘吉尔生出来了,怀胎七月——严重早产。
  因此丘吉尔也非常任性,甚至可以用固执己见来形容,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本来在保守党混,却因为反对首相的政策,被保守党取消党员资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又在没有内阁命令的情况下,自行下达海军总动员令,结果被自由党排挤。战后英国民众支持工党,丘吉尔又坚决反对工党的主张,于是把工党也得罪了。
  可以说,此时的丘吉尔就是英国政坛的过街老鼠,哪个党派都看他不顺眼。
  纵观丘吉尔的一生,从他踏入政坛到出任首相,从来都站在少数派那边,颇有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或许正是这样,他才能在悲观主义蔓延的二战当中,顶着伦敦大轰炸力挽狂澜。
  一支雪茄抽完,丘吉尔马上拿出另一支。就好像有点烟强迫症,他下意识地把雪茄点燃,夹在手指间也不抽,任其慢慢燃烧,说道:“纳粹党已经在德国国会占有230席,压倒性的成为德国第一党。希特勒很快就要全面掌控德国了,我估计五年之内,欧洲就要爆发战争。”
  周赫煊笑问:“你觉得德国的第一个目标是谁?”
  丘吉尔想了想说:“很有可能是……”
  “等等,”周赫煊打断道,“不如我们把答案写在纸上。”
  丘吉尔愣了愣,笑道:“有趣儿的游戏。”
  周赫煊找来纸笔,跟丘吉尔各自写出答案。郭泰祺连忙凑过来看,只见两人的纸上都写着——奥地利。
  “哈哈哈哈哈!”丘吉尔大笑不止。
  郭泰祺拍马屁说:“两位英雄所见略同,可谓知己。”
  周赫煊解释道:“其实这很好猜。德国和奥地利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欧洲大战(一战)结束后,德、奥两国都有合并的意图,只不过被英、法、意三国插手制止而已。希特勒如果想要对外扩张,奥地利自然是首选目标,他完全可以通过政治手段,兵不血刃地把奥地利吞并。”
  丘吉尔补充说:“现在英国和法国奉行绥靖主义,很可能不会阻止德奥合并。唯一的障碍是意大利,只要意大利不干涉,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已成定局。”
  丘吉尔感觉跟周赫煊聊天很愉快,现在整个欧洲都在反战,根本没人支持他扩军备战的主张。现在突然蹦出来一个人,跟自己的想法如此不谋而合,犹如茫茫人海中寻到知音。丘吉尔兴奋地问道:“周先生,如果希特勒成功吞并奥地利,他的下一步计划将会是什么?”
  周赫煊画了一副欧洲简易地图,圈出捷克斯洛伐克说:“苏台德区,这里居住着很多德语民族。希特勒完全可以用救助同胞的借口,出兵苏台德区,进而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并吞奥地利,可以让希特勒获得丰富的人力资源;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可以让希特勒军力倍增,因为这里有欧洲第二大和第三大的兵工厂。一旦希特勒完成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吞并,他就要枪有枪、要人有人,拥有挑战整个欧洲的底气。”
  丘吉尔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周先生,你的预言很可能变成现实。”
  郭泰祺如同在听天方夜谭:“德国这样肆无忌惮的扩张,英法诸国列强就不管吗?”
  丘吉尔嘲笑道:“那些愚蠢的政客,心里还抱着无比天真的幻想。只有战争真正爆发了,并且燃烧到自己的国土上,他们才会幡然醒悟。周先生,你继续说吧。”
  周赫煊又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接下来就是波兰,然后是丹麦、挪威、瑞典。只要控制了这四个国家,德国就拥有了海上战略基地和粮食、铁矿供应。”
  “有点意思,”丘吉尔看着那张地图,提笔画圈圈道,“英法两国的政客们再蠢,也不会容忍希特勒这样肆意扩张。有可能在德国进攻波兰或丹麦的时候,英法两国就要向德国宣战。”
  周赫煊笑道:“别忘了意大利,意大利和德国都属于法西斯政权,他们很可能会结成军事扩张同盟。”
  “苏联呢?”丘吉尔问。
  周赫煊说:“如果我是斯大林,我会选择坐山观虎斗,笑看几大资本主义国家拼得你死我活。甚至在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还可以跟希特勒分赃,趁机占领波兰的大片土地,然后悄悄支持德国进攻英法诸国。”
  丘吉尔点头道:“斯大林确实是这种人。到时候大战打起来,法国的土地又要成为绞肉机,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死伤惨重,苏联或许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好吧,丘吉尔的眼光再准,也绝对无法预料到法国佬投降那么快。他还以为要重复一战的惨事,交战双方在法国死拼到底,最后轮到苏联跑出来捡便宜。
  周赫煊当然不会明说,让英法吃吃苦头才好。更何况,就算周赫煊说出来,丘吉尔也是不会相信的,谁相信谁特么是疯子。
  两人热烈讨论着未来的战事,那张简易地图被画得乱七八糟,最后被打酱油的郭泰祺收藏。
  七十年后,郭泰祺的后人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夹在日记本中的地图,并高兴地拿出来拍卖。周赫煊的孙子出价800万美元,如获至宝的把地图连带日记本拍下,并在“世界反法西斯博物馆联盟”成立时捐出。
  每当有游客来参观,博物馆讲解员都这么讲述道:“这本日记,是联合国第一任中国首席代表兼安理会常任代表郭泰祺先生的遗物。郭老先生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丘吉尔首相和周赫煊先生的第一次会面,并留下两人聊天时所画地图悉心珍藏。从地图上的这些圆圈和路线可以看到,早在1932年,周先生和丘吉尔就预料到二战的爆发,并对德国的扩张进行了非常精确的推算……”
第503章【追更的丘吉尔】
  五天之后。
  费雯丽站在阳台上,看着远远驶来的轿车,非常不高兴地说:“他怎么又来了?”
  “哈哈,可能是闲得无聊吧。”周赫煊忍不住笑道。
  自从那天相谈甚欢以后,丘吉尔几乎每日都要跑来找周赫煊,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弄得费雯丽都已经吃醋了。
  两人聊天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未来战争,更多的是文学艺术和历史话题。
  丘吉尔是个狂热的科幻爱好者,非常崇拜英国科幻作家H.G.威尔斯,并多次在演讲当中“抄袭”威尔斯小说的名句。他去年给威尔斯写信开玩笑,说自己已经读完了威尔斯的所有作品,如果以此作为考试内容,他肯定能拿到优等成绩。
  丘吉尔不仅爱看科幻小说,他前段时间还自己写了一篇,题目叫《五十年后》,预言50年后的人类不愁吃穿。他认为人工合成食品将取得空前成功,比如人们想吃鸡胸肉或者鸡翅,直接在试管里培植鸡胸或者鸡翅部位就可以,根本不用荒唐的饲养整只鸡。
  丘吉尔对《泰坦尼克号》中的科幻内容非常感兴趣,最近两天他完全不提什么德国纳粹,只拉着周赫煊讨论人类未来社会。
  “嗨,周,我又来了,”丘吉尔自来熟的进入客厅,还取下帽子跟费雯丽打招呼,“玛丽,早上好!”
  费雯丽虽然对丘吉尔极为不满,但还是微笑着说:“早上好,丘吉尔先生。”
  周赫煊笑道:“请坐。”
  丘吉尔跟朋友见面的习惯性动作,就是掏出一支雪茄扔过去,然后拿出火柴自顾自的点燃。他舒爽的吐出一口烟雾,抱怨着糟糕的天气:“今天可能又要下雨,真希望伦敦天天都晴朗。”
  周赫煊说:“你可以让科学家制造一种机器,按照人类的意愿控制气象。”
  “不错的想法,”丘吉尔点头赞同,“不过我对你提出的机器人设想更感兴趣。如果科技发展到那种程度,打仗都不需要人了,直接派机器人打仗就行。”
  周赫煊道:“或许在几十年后,地球上不再出现大的战争。人类发明了一种终极炸弹,一颗炸弹就能炸毁整个伦敦,于是掌握着这种炸弹的国家,只能互相忌惮着保持克制。因为一旦开战,就是同归于尽的下场。”
  “哈哈,周,你总是有无数的奇思妙想,”丘吉尔乐道,“如果你改行做科幻小说家,我一定支持你的每一部作品。”
  “如你所愿,我改行了。”周赫煊递过去一叠小说稿件。
  丘吉尔惊讶道:“你什么时候创作的?”
  周赫煊道:“昨天和前天,写了两个晚上,这只是小说的开头。”
  “我先读一读。”丘吉尔道。
  完全不理会周赫煊的反应,丘吉尔就当场阅读起来——
  “公元2801年,人类的政治统一中枢,由太阳系第三行星地球,迁移至金牛座α系第二行星德奥里亚。在那里发表银河联邦创立宣言的人类,同年改元为宇宙历元年,并开始向银河系的深处及边境,无止境的拓展开来。而到了公元3700年之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战乱迭起和秩序荡然,导致人类对外的发展完全停顿,就像是快要爆发的能量,深刻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
  作为资深科幻小说迷,丘吉尔很快就沉浸在这个前所未有的科幻故事当中。刚开始,他对小说里提出的各种未来技术颇为着迷,比如“星际旅行三美神”——亚空间跳跃航行法、重力控制技术和惯性控制技术,可以让人类畅游浩瀚的宇宙。
  读着读着,丘吉尔突然就笑起来,因为小说里出现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暴君“鲁道夫·冯·高登巴姆”。
  这个人物明显带有希特勒的影子,比如他颁布“劣质遗传因子排除法”,试图杀死所有的“劣等人类”,并选出所谓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全都是白人,还加封了古日耳曼风格的姓氏——明显就是在影射和讽刺希特勒的极端种族主义。
  而小说里流传的那句黑色幽默:“不想被判死刑,就去让警察逮捕。被社会秩序维护局捉到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则是用“社会秩序维护局”,来暗指希特勒的“纳粹冲锋队”。
  前面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正文的主菜一来就是星际战争。虽然周赫煊“生造”了有许多“科幻术语”,比如空间跳跃、电脑等等,但丘吉尔还是依靠注解读得津津有味。
  特别是恢弘的星际战争,人类使用的星际战舰,让丘吉尔自发的代入英国皇家海军。
  丘吉尔暗想:把战斗放置在宇宙中,军舰穿梭于浩瀚的星际,使用激光束代替炮弹,这真是个天才般的构思。
  丘吉尔迫不及待地往下读,结果一翻稿子,后面没有了……
  周赫煊只写了三章,一个序章,两章正文。前所未有的星际战争,让丘吉尔这个资深科幻迷欲罢不能,他心里跟猫抓一样,忍不住问道:“没有了吗?”
  “是的,没有了。”周赫煊点头道。
  丘吉尔又问:“莱因哈特和杨威利两人,到底谁才是主角?”
  “你猜。”周赫煊笑道。
  丘吉尔无奈地耸耸肩:“不说就算了,我只希望你快点把小说写完。”
  周赫煊道:“恐怕很慢,因为这是个长篇故事。”
  “有多长?20万字吗?”丘吉尔问。
  周赫煊说:“或许可以再乘以10。”
  丘吉尔扶额道:“噢,200万字,你打算写传世名著吗?”
  “哈哈哈。”周赫煊大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