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02

  为了凑钱办婚礼,这段时间徐志摩四处接活儿,一个月下来要演讲七八场。
  “啪啪啪啪!”全场鼓掌。
  徐志摩朝台下弯腰敬礼,正待退去,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发问:“徐先生,你的诗歌可以救国吗?”
  这明显就是来抬杠捣乱的,徐志摩脸色有些不好看,他回答说:“诗歌虽不能救国,诗人却可以爱国。”
  又有学生问:“你对刀妃断发办教育怎么看?”
  徐志摩说:“对于刀妃,我深感佩服。”
  “南方革命军正在北伐,你认为他们能成功吗?”学生继续问道。
  徐志摩说:“今天只谈诗歌,不谈政治军事。”
  感觉不能再待下去了,徐志摩再次鞠躬,不给学生们提问的时间,直接退下台去。立即就有不少粉丝,捧着徐志摩的诗刊找他签名,其狂热程度不弱于后世追星。
  夏日天气炎热,徐志摩擦着汗离开学校,叫辆黄包车送喜帖去了。他在天津也有几个朋友,这趟过来正好亲自上门邀请。
  黄包车经过警察厅时,徐志摩见一群人围在路边,那里传出敲敲打打的声音。
  “嘛呢?”
  “在钉捐款箱。”
  “是刀妃!”
  “刀妃也来了,大家快来看啊!”
  “……”
  只见文绣站在警察厅门口的台阶上,指着旁边刚固定好的木箱子,挥舞小旗说:“这是希望捐款箱,里面的每一厘钱,都将用来兴办教育。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有一天,全中国的儿童都能上学读书……”
  “好!”
  叫好声四起,却没人肯捐钱,都围观看热闹呢。
  就在此时,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脏乱的乞丐,挤在人群中大喊:“让让,让让,我要捐钱!”
  “哈哈哈哈,叫花子也捐钱,这可稀奇。”
  “要饭的,你捐今天讨来的大馒头?”
  “这不是冯三儿吗?吃喝嫖赌败光了家产,现在当乞丐还发善心了?”
  “……”
  “叫花子咋了?叫花子咋了!”冯三扯嗓子尖叫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爷们儿今天捐定了!”
  他从怀里掏出十多个铜板,想了想又塞回去几个,剩下的全都放进捐款箱里。
  铜子儿撞击木箱,发出“剁剁剁”的声音,现场突然一片安静。
  “好!”
  “够爷们儿!”
  围观路人突然爆发出喝彩声。
  冯三朝众人抱拳行礼,咧嘴笑道:“我冯老三今天也是体面人!”
  “停车!”
  徐志摩看着那满身肮脏不堪、衣服破破烂烂的乞丐,突然间感触万分,有种想要作诗的冲动。他掏出钱袋子,数了十个银元走到捐款箱前,小心翼翼地投进去。
  “谢谢,谢谢两位先生!”文绣冲乞丐和徐志摩鞠躬道。
  冯三见文绣给他行礼,连忙作揖回礼,然后哈哈大笑:“看到没有,皇妃给我冯老三敬礼了!”
  “好样的,我也捐几个!”立即有人响应。
  陆陆续续大概有20多人捐款,但都是些铜板,加起来顶多一两块钱。
  现场还有记者拍照,徐志摩不想去掺和,默默地回到黄包车上,让车夫继续赶路。把几个朋友都拜访了,徐志摩又乘车赶往租界,直奔《大公报》的报馆。
  如今《大国崛起》的连载已经结束,俄国篇和日本篇引起极大争议。因为周赫煊在文章里头,预言苏俄将会崛起,并且讨论了日本的大陆政策。他还说苏俄和日本对中国威胁极大,正在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希望政府和地方军阀能够引起重视。
  持此观点的国人很多,但周赫煊却是经过深入分析,才得出的这一结论,文章读起来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
  亲苏派和亲日派,都或多或少对周赫煊表达了不满,一时间把周赫煊推到风口浪尖上。至于苏联和日本倒是没啥反应,毕竟周赫煊写的是学术文章,而且发表在英国人的报纸上,两国政府总不可能找英国抗议。
  如此风云人物,徐志摩虽不认识,但也想去拜会一番。除了送上喜帖,他还另有任务,那就是受郑振铎委托,邀请周赫煊加入文学研究会。
  “砰砰砰!”
  徐志摩敲响社长室的房门。
  “进来!”
  徐志摩推门而入,扶了扶眼镜说:“周先生你好,鄙人徐志摩。”
  “原来是徐大诗人,快请进!”周赫煊感到颇为惊讶,不知道徐志摩找他做什么。
  徐志摩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扫了眼桌上的稿子问:“周先生又在撰稿?”
  “编课本呢。”周赫煊起身给徐志摩倒水。
  如今民国的教育极为混乱,连全国统一的教材都没有,各地方自行其是,甚至连教什么课程都是校长说了算。
  “周先生真是一心为教育,在下佩服。”徐志摩由衷赞叹道。他也是个爱国青年,当年受够了军阀混战才留洋的,最开始是想寻求救国之道,读的还是政治经济学,可惜念书念歪了,最后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上。
  互相聊了几句,周赫煊问道:“徐先生找我有何贵干啊?”
  “是这样的,郑振铎先生知道我要来天津,特地委托我邀请周先生加入文学研究会,”徐志摩说着又拿出一份请柬,“还有就是我10月3日结婚,如果周先生有空的话,希望能来北平参加我的婚礼。”
第054章【诗人周赫煊】
  说起民国的文坛,有两个团体必须提到:一是文学研究会,二是左翼作家联盟。
  大概在五年前,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新派和旧派文学争论不休,新派内部之间也有很多冲突,文学研究会因此应运而生。
  发起者抱有极大的野心,他们想把文学研究会打造成为中国作家工会。经过多年发展,成员包括郑振铎、茅盾、叶圣陶、许地山、周作人、冰心、朱自清、老舍等众多知名作家,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
  可以说,文学研究会是当下最权威,也是规模最大的中国作家团体,其机关刊物为《小说月报》。
  一般人可是没资格加入的,周赫煊苦笑道:“徐先生,我的《射雕英雄传》应该属于旧派文学吧。你们的文学研究会,是新派作家大本营,居然也同意我加入?”
  徐志摩愕然:“《射雕英雄传》是周先生写的?”
  “你不知道?”周赫煊也惊讶道。
  徐志摩摇摇头,好笑道:“邀请周先生入会,是因为《大国崛起》系列文章。我们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不仅仅只有小说家,还有诗人、学者、剧作家等等。”
  “好吧,是我搞错了,我同意加入。”周赫煊对此无所谓。
  “那太好了,”徐志摩完成委托任务非常高兴,说道,“周先生你文笔上佳,何必再创作《射雕英雄传》那种通俗小说,不如也写一两篇新派文学,投到《小说月报》上发表。”
  “看情况吧,严肃文学我还真不在行。”周赫煊笑道。
  徐志摩也是写过小说的,不过他更喜欢诗歌创作,很快就把话题转到这上面来:“周先生对新诗是否有研究?”
  周赫煊面对大诗人也毫不露怯:“写过一两首。”
  徐志摩道:“我现在是《晨报》副刊《诗镌》的主编,周先生如果有诗歌作品发表,尽可以投递给我。”
  周赫煊是要做大文豪的男人,自然要写几首诗装装逼,当即说道:“我正好有几首旧作,是在游历西方时写的,还请徐先生帮我斧正斧正。”
  拿过桌上的稿纸,周赫煊刷刷刷就写起来,一首文笔优美的现代诗就此诞生。
  徐志摩看着那缺斤少两的简体字,也没有太过惊讶。四年前钱玄同就在搞简化字,三年前胡适又呼吁简化汉字,现在许多学者都在研究这项工作。
  徐志摩拿起诗稿,轻轻地念道: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