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702

  医生表情严肃地说:“罗素伯爵,你的肺炎更严重了,最好不要再熬夜抽烟。”
  “我会的,咳咳咳,”罗素难受地说,“请给我开最强力的药品,我实在不想再咳得像个肺痨病人。”
  医生想了想说:“最近有一种新药,叫做氨苯磺胺,对肺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我已经在几个病人身上验证过了。你需要来一点吗?”
  “新药啊,”罗素犹豫片刻,终于还是同意道,“那就来一点吧。”
  这是现阶段药品推广最难的地方,因为没有安全保障,许多病人都拒绝服用新药。
  罗素才不怕死呢,他10多年前在中国患上严重疟疾,以至于日本人都谣传他病死了,现在还不是照样活蹦乱跳。
  回到家中,罗素服用磺胺药片后立即开始写作。虽然他爷爷两度出任首相,他老爸曾经担任国会议员,他自己也有伯爵的爵位,可惜父母早死、家道中落,罗素如今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得不靠稿费来补贴家用——他得抚养前妻和现任妻子两个家庭,还要掏钱维持自己创办的实验学校。
  等把稿子写完,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罗素突然惊喜的发现,自己不咳嗽了!
  就像青霉素刚刚问世的时候一样,磺胺类药品放在30年代初,堪称包治百病的神药,而且见效速度非常快,因为还没有出现见鬼的抗药性。
  第二天大清早,罗素就跑去医院复查,结果医生告知他肺炎已经痊愈。
  罗素对此非常惊喜,找医生一打听,才知道氨苯磺胺是大名鼎鼎的东方巫师所发现,去年还在《柳叶刀》上发表了联合署名的论文。
  罗素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还曾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讲学,近年来写了不少关于中国的文章。他高兴之余,顺手就在新写的稿件当中,大力称赞这种名为“氨苯磺胺”的新药,声称这种药品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治好自己的肺炎。
  这篇文章问世以后,本来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却被费雯丽的老爹欧尼斯发现。
  欧尼斯意识到宣传磺胺的机会来了,连忙疯狂砸钱,找了十多家报纸对此进行大规模报道。
  罗素是谁?
  前英国首相的孙子,伯爵贵族,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这一长串的头衔挂出来,那还是很吓人的,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538章【磺胺的威力】
  《世纪神药问世,东方巫师的大发现》
  《一种包治百病的灵药,为伦敦市民带来福音》
  《罹患重病的罗素伯爵,被氨苯磺胺挽救了生命》
  《磺胺药物的发现,无疑是百年来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
  《奄奄一息的败血病人,奇迹般迎来新生》
  《氨苯磺胺——脑膜炎的克星!》
  《……》
  伦敦市民有读报纸的习惯,就连许多流浪汉都要捡报纸来读。人们大清早的起床,立即就看到铺天盖地关于磺胺的信息,文章还挪列了一大堆的磺胺药物可治愈疾病。
  特别是罗素伯爵的肺炎,被氨苯磺胺三个小时就治愈。这可不是胡编乱造的故事,罗素在自己的文章里就有提到,让人不得不相信。
  于是乎,各种病人主动要求医生开磺胺药。许多医生一脸懵逼,因为他们手里头根本没这种药,好在欧尼斯派出大量的推销员到医院推广。
  短短数天时间,就涌现出大量被磺胺治好的病人。
  特别是流行性脑膜炎、肺炎和败血症,目前这些疾病没有任何特效药,医治起来非常困难。但氨苯磺胺填补了这个空白,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欧尼斯专门雇佣了十多个记者,跑到伦敦各大医院采访医生和病人,然后将病愈案列写成新闻大肆报道。
  仅仅半个月,宣传费用就花去了1万英镑,这可是一笔巨款!
  但宣传效果非常好,不仅伦敦各大医院主动进购磺胺,就连英国的其他地区也纷纷发来订单。许多贵族和富商的家庭医生,也是出门必带磺胺药,甚至听说常年患病的老国王也在吃氨苯磺胺。
  一时间,氨苯磺胺在英国成为灵药的代名词。
  以制药厂现有的生产能力,磺胺药很快就供不应求。欧尼斯连忙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直接把磺胺的药价提升两倍,反正再贵也有人买。
  至于穷人买不起药的问题,关欧尼斯屁事啊,穷人死了就死了。
  磺胺药能卖得这么好,还要多亏了伦敦的环境污染。此时的伦敦有毒污水、有毒气体到处排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空气中弥漫着种种恶臭和硫磺味。
  长年从事有毒工厂生产的工人,很难活过40岁。即便是坐办公室的白领,也非常容易罹患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你出门不咳嗽两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贵的伦敦市民。
  后世北京的雾霾算什么?
  伦敦才是最正宗的雾都,天下第一,莫与争锋!
  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50年代,伦敦街头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短短四天就死亡4000多人,接下来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所以氨苯磺胺是伦敦人民的福音啊,因为有太多人感染肺炎,而磺胺又是治疗肺炎的特效药。
  伦敦的工厂越多、污染越大,磺胺药品就卖得越好!
  许多有钱的贵族和商人,甚至把氨苯磺胺当成保健品,放在家里没事儿就吃几片。
  结果可想而知……
  磺胺类药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难以分解,服药之后必须不断喝水、不断排尿,才能把残留在体内的药物排出去。但这种情况谁都不清楚,包括研究者、制药厂和医生都不知道,自然也不可能提醒病人注意。
  于是乎,长期服用氨苯磺胺的笨蛋,经常撒尿时疼得怀疑人生。轻松的还只是腰痛、鸡儿痛,严重的直接尿血、尿路闭塞,甚至是撒不出尿来。
  直到氨苯磺胺诞生大半年后,人们才意识到它有强烈的副作用。这种情况如果放在几十年后,药厂估计都会告到倒闭,但如今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法律又没规定药厂必须告知副作用,至于见鬼的副作用,没有副作用还叫药品?
  只要吃不死人,一切都无所谓。
  这是资本家的黄金时代,为了赚钱,死再多人都无所谓,更何况只是撒不出尿来而已。
  欧尼斯不但没有被舆论指责,反而在解决副作用问题后,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他经常跟着艾伯特王子出入上流社会,成为风光无限的大商人,听说还趁机勾搭了几个贵妇。
  没办法,欧尼斯长得太帅了,标准的极品老白脸。他甚至都不用主动出手,就有贵妇跑来倒贴,听说甚至有两个伯爵夫人为他争风吃醋。
  氨苯磺胺由于极佳的杀菌效果,很快就从英国传播到整个欧洲。以至于连遥远的美国、日本和中国,都知道英国诞生了抗菌神药,纷纷发来越洋订单。
  而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除了苏联以外,全都被周赫煊注册了磺胺类药物的专利。为此,周赫煊派人在全球16个国家购买了房产,比如他在东京郊外就有一套小别墅。
  或许,只有爆发战争后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才能肆无忌惮的山寨磺胺药。
  嗯,苏联老大哥是个例外。人家跟中国一样,根本不懂巴黎公约是啥玩意儿,也不承认你的国际专利。
  只在1933年,氨苯磺胺的净利润就高达30万英镑(130万美元)。这还只是开始,随着产药量的扩大、以及销量的增加,明年的净利润能够轻松突破50万英镑,或许60万、70万英镑也完全有可能。
  医药行业,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属于暴利。
  不仅欧尼斯高兴得找不到北,艾伯特王子也把嘴都笑歪了。他只是随便投资了一点小钱,现在就有千百倍的利润回报,这种生意比抢钱还快啊。
  艾伯特王子再没有自信,再没有存在感,那也是一个王子。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艾伯特自动站出来担任药厂的保护伞,让那些胆敢觊觎磺胺的资本家们全部滚蛋。这相当于给磺胺开具了一本皇室认证,拥有不可亵渎的神圣地位。
  随着药厂利润的扩大,艾伯特王子甚至公开表示:“磺胺是英国的骄傲,是人类战胜病魔的最强武器,是医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
  听说,艾伯特王子还主动给名流学者们写信,给各大医学机构写信,希望能提名周赫煊和奥德里奇这两个磺胺发现者,入围明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
第539章【忧患】
  咱们把目光重新放回中国。
  3月中旬,红军打破国党的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红军迅速壮大到8万多人。
  南京国民政府焦头烂额,常凯申和汪兆铭再次会商,下定决心全力“剿匪”。常凯申甚至宣布说:“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的处罚。”
  3月底,东北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事件,事件的主角是个叫伊田助男的日本人。
  伊田助男在关东军间岛辎重队服役,他的隐藏身份是日本共党。他用汽车把关东军的10万发子弹,偷偷运给我党的抗日游击队,随即自杀身亡,留下遗书写道:‘我很想和你们见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恶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送贵军,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东满抗日游击队将伊田助男先生掩埋,并举行了追悼会,把马家大屯小学改名为伊田小学。
  这件事情在左翼刊物上大肆报道,但其他报刊杂志只能有意识的忽略掉,因为很容易被当局查封。即便如此,伊田助男的义举,还是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赞誉。
  周赫煊也是感慨不已,虽然大部分日本国民,都需要为侵略战争负责。但还是有那么一小撮日本友人,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贡献了力量,这些日本友人值得我们尊重。
  5月初,张学良基本上戒掉鸦片,携夫人于凤至前往欧洲考察。
  南京国民政府顺势成立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以加强对华北各省政务的控制。说白了,常凯申和汪兆铭想要控制华北,拼了命想要挖张学良的墙角。
  被派去华北夺权的关键人物叫黄郛,同盟会出身,当过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长,以及北伐期间的外交部长。此君是常凯申的拜把子兄弟,因为‘济南惨案’而背锅撤职,现在属于重新启用。
  黄郛此行有两个任务,一是抢夺华北的民政事务,二是稳住华北的内外局势——说白了,就是靠出卖国家利益,换来日本不要再大规模出兵,同时分化控制晋绥军和西北军队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