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702

  而今日寇侵略中国,是为不义战争。中国奋起反抗,则为正义自卫。
  非攻者,应当是我四万万中国同胞,共志成城、齐心协力,将日寇赶出华夏国土,这才是赢得和平的正确途径。一味的退让,一味的不抵抗,只能激发日寇之狼子野心。
  一个强盗闯入家中,你让他只搬走客厅的财物,这可能吗?强盗必然穿堂入室,把你家里的东西全部抢走。甚至于,他还要霸占你的屋宅,奴役你的妻儿,摇身变成这个家的主人。
  东北四省的土地,能够填满日寇的欲壑吗?不能。
  日寇侵占我台湾,侵占朝鲜半岛,现在又侵占了东北四省之地。他们不可能停下侵略的脚步,如今已在蚕食察哈尔和河北。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整个华北地区,然后是西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
  若一味忍让,神州大地尽为日寇所据。若一味忍让,我四万万同胞,皆成亡国奴!
  本杂志之宗旨,是号召全民抗战。
  无论阶级、无论老幼、无论男女,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只有反抗侵略,才能赢得宝贵和平。”
  1933年7月1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国分会会刊《非攻》,正式在天津创刊发行,同时开始连载《黑土》的第一章。
第541章【黑土】
  周末,北平。
  陈德馨做好了早餐,冲里屋喊道:“小珏,小琰,快起床吃饭了!”
  “来了!”卧室传来少女迷糊的声音。
  马裕藻穿着长衫来到楼下,打开自家的收报箱。里面除了平时订阅的几份报纸,还有两封信件,以及一本厚厚的杂志。
  他先是仔细看了看信件,一封是老朋友钱玄同写来的,另一封的收信人则是女儿马珏。
  “岂有此理,真是胡闹!”马裕藻气得直接开骂。
  从第二封信件的寄信人地址来看,明显是从北大校园中寄出的。那么这封信就很容易猜到了,肯定是北大学生寄给女儿的情书。
  马裕藻现在的外号是“北大岳父”,不知有多少男学生这样悄悄喊他。就连学校的某些老师,也经常用“岳父”的称号来跟马裕藻开玩笑。
  那帮小兔崽子,在学校胡闹就够招人烦,现在居然敢把情书寄到他家里,这让马裕藻气得肺都快炸了。
  回到客厅,妻子陈德馨已经把早饭摆上桌,两个女儿也洗漱完毕等待开饭。
  马裕藻基本的涵养还是有的,他不会私拆女儿信件,更不会悄悄的扔掉。他把信递过去说:“小珏,你的。”
  “哦,谢谢爸爸。”马珏顺手把信拆开。
  马琰连忙凑过来瞧热闹:“姐,快让我看看!”
  马珏展开信纸,边看边点评道:“文笔还不错,是一篇抒情散文,可惜太过卖弄词藻。”
  马珏常年跟周赫煊、鲁迅保持通信,文学眼光高得吓人,一般的文章她自然瞧不上。而且,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追求文笔华丽的少女,文风渐渐被周赫煊和鲁迅影响,追求的是文以载道,喜欢那种有趣味、有深度、有思想的文章。
  “写得挺好呀,这个男生很有才华。”马琰评价说。
  马珏笑道:“喜欢你就拿去吧。”
  马琰撇嘴道:“我才不要你的情书,我自己也收到过不少。”
  “咳咳,”马裕藻咳嗽一声,“吃饭!”
  姐妹俩连忙噤声。
  马裕藻一边喝着稀饭吃着油条,一边拿起报纸浏览新闻。
  马珏则捡起桌上的杂志,稀奇道:“咦,这本杂志好厚的,名字也很古怪。”
  马琰突然指着封面惊呼:“姐你快看,封面上有导读标题,周先生的新作《黑土》正式连载!”
  马珏闻言,连忙翻到目录页,然后飞快地照着页数直奔《黑土》。只见标题下边写道:“这是一个发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故事,全篇有五个部分:闯关东、日俄战争、辛亥风云、五四革新和九一八。”
  看到这里,马珏还以为是历史小说。结果读了一部分正文,她才发现讲的是发生在民间的故事。
  《非攻》这本杂志属于月刊,每期的页数很厚,因为光是连载的《黑土》就多达2万5千字。
  马珏都忘了吃早饭,完全沉浸于故事当中,一口气将《黑土》开篇的两万多字读完,然后心里沉重无比。
  因为故事的基调太黑暗了,刚开头就是山东大灾荒。清政府非常高姿态的调粮赈灾,结果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贪污,赈灾粮都进了贪官奸商的口袋。
  不但如此,地主士绅还联合无良商人,趁机抬高米价,逼得老百姓卖儿卖女卖屋卖地。一场悲惨的天灾,变成更加丑恶的人祸,百姓的苦难,却成为贪官污吏、地主商人们的饕餮盛宴。
  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只能买到一点点粮食。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土地,被地主士绅趁机霸占,整个山东已经成为人间地狱。
  更加毁灭马钰三观的是,作为受害者的底层百姓,也暴露出各种人性的丑恶。
  比如作为主角的钟家,居然为了几十文铜钱和三斤小米,就在闯关东的路途中,残忍杀害了邻居的马家两兄弟。
  钟家接下来的淘金,也充满了各种血腥与残暴。他们先是被矿主和工头欺压,流尽了辛酸血泪,可一旦获得反抗的机会,立即联合淘金工人杀死矿主。钟家从被剥削者,摇身变成了剥削者。而且他们变本加厉,比以前的矿主更加残暴,动辄将淘金工人毒打致残致死。
  这次连载的内容,结尾是马家的孤儿寡母,被马匪头子救回去做了老婆和养子。
  “呼!”
  马珏长舒一口气,似乎想把心中的郁闷都吐出来。她对接下来的情节非常期待,或许马匪会替天行道,杀死钟家人为马家兄弟报仇。又或许那个马家幸存的幼子是主角,长大之后成为英雄豪杰。
  好在这个故事并非全部黑暗,也有一些人性的闪光点。比如某个配角为了给妻儿留口粮,在生病之后选择自杀;又比如一次矿难,某个工人为了救朋友,毅然决然牺牲了自己;还有几家闯关东的农民互相扶持,在穷山恶水间开荒种地,一点点的变得富足起来。
  马珏看到的,是晚清时期的世态百相,一副底层贫民死中求活的血泪画卷。
  “爸爸,你快看这篇小说,周先生的新作。”马珏把杂志递给父亲。
  马裕藻接过来细细阅读,他的人生阅历远比女儿丰富,在读小说时自然想得更多更深。许多故事情节,犹如一把把尖刀戳刺着心脏,读完连载内容,马裕藻感慨道:“周明诚这是要写一本传世巨著啊。”
  《黑土》可不仅仅只讲三个家族的故事,期间穿插着无数历史背景,以及来自于各个阶层的配角人物。这些事件和人物被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置身于1850年代的山东和东北,就像是真的发生过那些故事一般。
  事实上,周赫煊写的那些小人物的故事,都是来源于现实。他通过对东北流亡群众的多方询问、打听、记录,各种真实故事就写了二三十万字,这些都是他的创作素材,稍加改动就写进小说当中。
  这次仅仅连载了两万五千字,故事还没完全展开,关家都没来得及出场,就已经足够让人震撼。
  热泪、汗水和鲜血,浇灌了人们脚下的黑土,上演着一出出悲欢离合与恩怨纠葛。
第542章【应聘】
  北平陆军监狱。
  狱卒来到一间女监,敲着铁栏杆说:“于佩琛,你可以走了,有人保释你。”
  于佩琛缓缓的吐了口气,对同监的女犯人说:“同志,保重!”
  “保重!”那女犯人点头道。
  狱卒不耐烦地催促:“快点,快点,再不走就别走了!”
  于佩琛这才加快脚步,随狱卒去领回自己的财物。她被收缴的钢笔和几块大洋,已经消失不见,可能是被某个狱卒拿走,只剩下刚进监狱时的一身衣服。
  快速换上自己的衣物,女犯人再次变成女学生。于佩琛心情茫然地走出监狱大门,她已经被北师大开除,以后不知该何去何从。
  监狱门口站着两个中年男人,其中一个关切地问:“小于,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还好,谢谢张叔叔,”于佩琛点头微笑,又扭头看向另一个中年男人,喊道,“爸爸。”
  于父脸色阴沉道:“让你老老实实的读书,偏要整天跟乱党混在一起,现在知道好歹了吧!要不是你爹有几分薄面,你现在都还关在里面出不来!”
  姓张的中年男子劝道:“好了,于兄,没出大事就好,你就少说两句吧。”
  于佩琛低头不说话,她看不起自己的父亲,更不可能听父亲的劝告。
  于佩琛的祖父叫于式枚,同治年间的科举榜眼,出任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广东学台,相当于广东教育厅长,力主废科举、办学校,属于晚清时的洋务派,还给李鸿章当了十多年幕僚,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于佩琛的外公也是个名人,叫岑春煊。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唯一带着2000人前来救驾的岑春煊,其历任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等职,当时和袁世凯并称为“南岑北袁”。
  如此显赫的家世,已经被于佩琛的父亲败光了。
  直到现在为止,于佩琛的父亲都没有正当职业,整天想着如何变卖家产。
  就在前几年,于家的房产、古董、字画被变卖殆尽,居然连于佩琛四姐妹的学费都无法筹措。于佩琛只好在北师大对门的厂甸摆摊,给人代写书信和对联,以此来维持自己和三个妹妹的学费。
  这两年家里的生活愈发困难,于佩琛的母亲,被迫带着几个弟弟妹妹搬去上海的外公家,而于佩琛自己则住在北师大的学生宿舍。
  如此不着调的父亲,于佩琛怎么可能听他的话?
  这不,于父没说几句,就潇洒地准备走人:“既然你没事,那为父就先走了,朋友还等着我打麻将呢。”
  于佩琛翻了翻白眼,懒得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