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702

  刘长春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说了什么?
  可不仅仅是开幕式的那点讲话,还有闭幕式上的讲话,他说:“诸位比赛结束可以回家,我等东北队员却是有家难回。我希望,下次中华民国全国运动大会,能够在沈阳北陵运动场举行。下次全运会之总锦标,为恢复东北河山之颜色。”
  这话说得一语双关,“下次全运会之总锦标,为恢复东北河山之颜色”,可以理解为比赛锦标旗的颜色(锦标相当于奖牌),更可以理解成收复东北国土者方为冠军。
  当时闭幕式的观众纷纷流下热泪,高喊“抗日救国,还我河山”的口号。事后引起日本驻华公使的强烈抗议,对方要求严惩刘长春,取消其比赛成绩。
  全运会筹委会因此受到行政院的批评,刘长春本人也受到严重警告,勒令他不得再公然喊出破坏外交关系的口号。
  这事情很可笑,但确实发生了,日本人就这么小心眼儿。
  更恶心的还有明年的华北运动会,当时南开拉拉队500位学生高举旗帜,排列出“勿忘国耻”四个大字。就这样的举动,居然引起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的抗议,随即还向天津市政府交涉司发出外交照会。
  尼玛到底谁是受害者?谁是侵略者?
  南开校长张伯苓先生还是很萌的,他把学生领袖们叫来,严厉的批评道:“你们很讨厌!你们讨厌得好!下回还这么讨厌!但要更巧妙的讨厌!”
  学生们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诚恳地接受了校长的批评,然后回去认真地研究“更巧妙”的技巧。
第552章【商业运作】
  广东代表队那边,光是女子游泳队员就占了半桌。
  杨秀珍、杨秀琼姐妹虽然居住在香港,但她们却是以广东运动员的身份参加比赛。另外与杨秀琼齐名的刘桂珍、陈焕琼、梁泳娴都是广东人,她们在这一届全运会上表现惊艳,被并称为“中国游泳四女杰”。
  杨秀琼突然放下筷子,低声说:“姐姐,周先生过来了。”
  杨秀珍连忙擦掉嘴角的油渍,还特意整理了自己的头发,端端正正地坐着。
  同桌的其他女运动员也是如此,她们毕竟都还是少女,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今晚来参加宴会一个个都打扮得很靓丽。
  “周先生好英俊啊,而且还高大强壮。”梁泳娴小声说。
  陈焕琼立即取笑道:“阿娴,你不会对周先生有意思吧?我可以帮你一把哦。”
  “去你的,就知道胡说。”梁泳娴脸色羞红。
  “咳咳,”刘桂珍咳嗽道,“别说话,周先生已经过来了!”
  周赫煊端着酒杯过来,笑道:“诸位巾帼女英雄,你们在聊什么呢?说得那么高兴。”
  杨秀琼突然蹦出来一句:“在聊你呢,周先生。”
  周赫煊笑道:“原来是在悄悄的说我坏话。”
  “没有,没有,”杨秀珍连忙道,“我们在赞美周先生为体育捐款的义举。”
  周赫煊跟几个女运动员说了几句,又跟同桌的男运动员聊天,这才举杯道:“诸位运动健儿,我敬你们一杯,祝愿你们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也敬周先生。”众人连忙起身碰杯。
  周赫煊这才发现,在座的女子游泳运动员都长得很高,个个都是大长腿。就连年龄最小的杨秀琼,也有接近1米7的身高,最高的刘桂珍甚至超过了1米75。
  这种高度放在后世的中国不算什么,但现在却非常稀罕,毕竟大部分国人的营养都跟不上。
  不仅如此,她们的身材还非常好,既健壮,又苗条。苗条指的是整体感觉,健壮则指她们强健有力,胳膊往往比普通的成年男子要粗壮许多。
  周赫煊跟众人碰杯之后,又告诫杨秀琼:“杨小姐,你现在是广受媒体赞誉的宠儿,希望你不要因此受到影响,必须更加刻苦训练才行。”
  杨秀琼连忙道:“谨记周先生的教诲。”
  一个作家、一个科学家、一个运动员,最怕的是什么?
  是出名。
  出名之后,各种各样的荣誉加身,数不清的应酬等着他们。于是乎,作家没有心思创作,科学家没有精力搞研究,运动员没有时间做训练,从此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
  历史上的杨秀琼更是如此,她明年将在远东运动会上击败他国选手,拿到女子游泳项目的四块金牌,名气和成就瞬间达到顶点。
  远东运动会一结束,立即受邀回南京做比赛演出,并得到汪兆铭的亲自接见。再加上杨秀琼外形靓丽,从此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隔三岔五就要出席各种宴会。
  杨秀琼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渐渐迷失在无边的荣耀当中,把训练时间都拿去享乐和交际。结果在随后的全运会里,失去了50米自由泳的金牌,又在柏林奥运会拿到零蛋。
  连续的失败终于让杨秀琼惊醒,重新投入到艰苦的训练当中,一举拿下全运会的八块金牌。然后就遇到范哈儿……
  周赫煊说的那句话,只是想给杨秀琼提个醒而已。他忍不住扭头看向另一桌,那边的马术运动员陶伯龄正在吃肉——真是个可怜的家伙。
  陶伯龄的名气也很大,人称“北国第一骑师”,四年后会跟杨秀琼结婚。
  两人的婚礼引起不小的轰动,一个是“北国第一骑师”,一个是“南国美人鱼”,堪称金童玉女、珠联璧合。
  可惜他们结婚不足半年,范哈儿就棒打鸳鸯,把杨秀琼给强行霸占了。
  唉,到时候能帮就帮一把吧,周赫煊心想。
  ……
  第二天,早晨。
  周赫煊来到王正廷家里拜访,开始商讨组建国家队的细节。
  王正廷拿出一张策划书,说道:“周先生,这份计划书是我让人精心准备的。由于资金有限,我觉得不是所有项目都要支持,应该重点培养咱们的强势项目。”
  周赫煊笑问:“中国体育有强势项目可言吗?”
  王正廷解释说:“所谓的强势项目,就是这一届全运会上,打破了远东运动会纪录的那些项目。比如男子短跑,比如女子游泳等等。只有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才能办出大事。”
  “这个想法很好,但为什么不扩大资金呢?”周赫煊道。
  “唉,”王正廷叹息说,“周先生,你又不是不知道,中央政府不可能给体育事业投钱。纯靠社会捐赠,财力实在有限,我这个会长也很难做啊。”
  周赫煊笑道:“为什么不进行商业运作?”
  “商业运作?”王正廷万分不解。
  此时的体育跟商业完全不沾边,至少还要等两三年,才有商人想到可以做广告,在知名运动员的身上贴商标。
  周赫煊解释说:“我看这次全运会的赛场上,周边的围栏都是空荡荡的,运动员的服装上只印了各自省市的名字。为什么不能拉广告呢?”
  “怎么拉广告?”王正廷还是不明白。
  周赫煊笑着说:“比如明年的华北运动会,可以事先寻找赞助商。由赞助商掏钱,在赛场的围栏上贴商标,或者在运动员的比赛服上贴商标。”
  王正廷迷糊道:“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周赫煊说,“一场大型运动会,怎么也有好几万观众,而且还有很多报纸会报道。一旦在现场投放广告,对商家来说效果非常明显。特比是运动员身上的广告,如果这位运动员得奖,记者必然会拍下领奖照片。如果服装上印着某个商标,那这个商标就会随着获奖照片,让所有报纸都进行报道,这多划算啊!”
  “似乎可行,”王正廷有些意动,连忙说,“周先生,你再讲细一点。”
  周赫煊道:“还可以让商家找体育明星做代言。比如一种饮料,就可以让刘长春、杨秀琼做代言,告之大家说这两位运动员之所以获得金牌,就是因为喝了他们家的饮料。这些都是商机,也是促进体育发展的长久之策,万万不能浪费掉!”
  王正廷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周先生果然有商业头脑,难怪能赚那么多钱!”
  周赫煊不能做“中国奥运之父”,但肯定能做“中国商业体育之父”。
第553章【丢人现眼】
  王正廷拉着周赫煊谈了一上午,主要就是关于商业运作的细节。
  周赫煊虽然对此了解不深,但他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啊,当即把后世的许多玩意儿都说出来。
  两人还敲定下许多规则,比如某产品请体育明星代言,应以一年以上为限,在代言期内,该运动员不得再代言同类产品。并且,体育明星不得代言烟酒类产品,因为这些产品有损体育精神。
  这些规则本应该政府来制定,但南京政府显然是个大坑,周赫煊和王正廷只能自己费脑筋。
  一直聊到中午,王正廷起身说:“周先生,咱们先去吃饭吧,边吃边聊。今天,我来请客!”
  “那就要让王主席破费了。”周赫煊笑道。
  王正廷以前当外交部长时,住的是政府安排的官邸。现在失去了官员身份,他在南京期间,只能暂时租住民房。
  两人结伴外出,叫了两辆黄包车,打算随便找一家饭馆解决。
  半路上,突然一辆马车奔腾而来。
  只见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穿着白色太极丝绸短褂,亲手执鞭甘当马夫,拉着缰绳大喊:“驾,驾!”
  车上坐着杨秀珍、杨秀琼姐妹,姐姐兴奋地朝路人招手,妹妹则一脸的不耐烦。
  马车在南京城内招摇过市,所到之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并对驾马车的褚民谊指指点点。褚民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兴之所至直接站起来,洋洋得意的挥舞马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