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702

  “唉,这年头弄本杂志也破事一堆。”周赫煊必须插手了,不能再由着编辑部那些共党乱来。
第563章【通风报信】
  庐隐明显无法胜任一本抗战杂志的主编工作,她文笔虽好,也比较了解日本国情。无奈眼界太窄,而且缺乏领导能力,已经因为杂志内容的关系,跟朱湘吵了好几次。
  化名为“王剑秋”的南汉宸进入编辑部后,迅速脱颖而出,就连朱湘都对其服服帖帖。庐隐主动辞职让贤,打报告请求周赫煊任命南汉宸为《非攻》主编。
  从第四期开始,《非攻》杂志便一直由南汉宸负责,如今销量已经突破10万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非攻》杂志总编室。
  南汉宸把房门关好,掏出几块大洋低声说道:“佩琛同志,今天下午有位同志从上海过来。你负责去码头接人,然后帮忙安排住处,这些钱是你的办事经费。记住,那位同志带着白色礼帽,胸前插着两支钢笔,其中一支笔上系着灰色手绢。”
  “好的,”于佩琛问,“有接头暗号吗?”
  南汉宸笑道:“不用,就说是王剑秋派你去接人,对方自然就明白。我们半个月之后要开一个秘密会议,这些天来的人比较多,恐怕要辛苦你了。”
  于佩琛说:“为了中国,不辛苦。”
  南汉宸点头道:“去吧,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暴露自己。”
  于佩琛突然大声说:“王主编,那我就先走了,这篇稿件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改动,你随时联系我。”
  “不用修改,写得很好。”南汉宸赞许道。
  于佩琛转身离去,刚刚把门打开,就看到门外的周赫煊。她惊喜道:“周先生,你好!”
  “你好,”周赫煊点点头,“忙你自己的事情去吧,我找王主编谈些事情。”
  于佩琛道:“那周先生再见。”
  周赫煊抬脚踏进总编室,南汉宸连忙起身迎接,帮他倒水道:“周先生快请坐。”
  南汉宸此时穿着毛衣和西装,梳着大背头,乍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洋行职员。至于面容长相嘛,有点像年轻帅气版的于谦老师,笑起来和蔼讨喜。
  此人虽然貌不惊人,但却颇有些传奇色彩。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南汉宸年仅16岁,还在中学里面读书。他串联十多个同学跑去收拢义军,半个月便召集到2000多人的革命队伍,并组成敢死队跟清军干了一仗。
  可惜当时北方的清军势力很强大,南汉宸那2000多人很快被打散,他只好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接下来就是搞实业、开公司,然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在西北军里边大力发展党员。他还是杨虎城开办的军校校长,随即又担任县长、省政府秘书长。
  这样一个人才,跑来《非攻》杂志做主编,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
  南汉宸给周赫煊冲了杯茶来,笑道:“周先生,这期的稿件已经编好了,您需要过目吗?”
  “那就看看吧。”周赫煊说。
  南汉宸把一沓稿件拿来,周赫煊粗略翻阅了片刻,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这个要删掉!”
  南汉宸表情严肃地说:“周先生,这是东北抗联打胜仗的新闻,一定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我认为应该报道出来。”
  周赫煊苦笑道:“我的王主编,老蒋都已经让秘书给我拍电报了。再继续刊发关于东北抗联的文章,《非攻》杂志肯定要被迫关门,你还是悠着点儿吧。”
  “既然如此,那就删掉。”南汉宸立即将那篇文章抽出来。
  周赫煊告诫说:“王主编,《非攻》以后不要再给共党说好话。这是为杂志考虑,也是为你考虑,你懂吗?”
  南汉宸笑道:“明白。”
  “天津局势很复杂,日本间谍和国党特务都盯着呢,”周赫煊提醒说,“复兴社特务处的副处长郑介民(正处长是戴笠),已经亲自到天津来了,你们这段时间闹出的动静实在有点大。”
  南汉宸一听是郑介民亲自来天津,他顿时警醒起来:“多谢周先生提醒,我要马上出去一趟!”
  “请便。”周赫煊说。
  南汉宸飞快的跑出去,叫了一辆黄包车直奔码头。他把帽檐压得很低,生怕被人认出来,毕竟曾经在西北当过大官。
  码头上,于佩琛还在苦苦等候,南汉宸从于佩琛身边走过,压低声音说:“行动取消,立即回编辑部。”
  于佩琛面露惊讶之色,又很快镇定下来,若无其事地离开码头。
  南汉宸又前往《益世报》报馆,找到一位没有任何政治牵扯的副主编,以报社招人的理由前往码头接人。紧接着,他又来到一家照相馆,对老板说:“前段时间我拍的照片不着急用,你慢慢冲洗就行了,等下个月再说。”
  照相馆老板笑道:“好的,那我就把那些底片存好,不能让它们曝光了。”
  南汉宸这才把事情完全处理好,等回到《非攻》编辑部时已经快下班了。他见周赫煊还在自己办公室坐着,惊讶道:“周先生还没走呢?”
  “忙完了?”周赫煊笑问。
  “已经妥当了,非常感谢。”南汉宸由衷说道。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于佩琛迫不及待地问:“王主编,是不是出什么意外……呃,周先生也在啊。”
  南汉宸笑道:“都是自己人,进来说吧,把门关好。”
  于佩琛连忙把房门关上,好奇地问:“原来周先生也是我们的同志?”
  周赫煊笑道:“都是为了国家,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同志吧。”
  历史上,南汉宸在华北的几年时间里,一共发展了40多个地下党,还团结了一大批倾向共党的学者。他见情况已经摆明了,试探性地邀请道:“周先生有没有想过加入我们?”
  “我如果不加入贵党,其实还更方便做事,王主编觉得呢?”周赫煊笑道。
  南汉宸也笑道:“确实。”
  以周赫煊现在的能力,可以悄悄传递各种情报信息,比如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的消息。还可以为地下党提供经费和药品,甚至可以收容地下党,给这些党员安排正当的工作职位。
  一个有影响力的党外人士,其作用非常巨大,远比直接入党更有好处。
  就比如“暗杀大王”王亚樵,前两年共党的地下出版社被查封,王亚樵立即掏钱帮忙购买印刷设备,还给共党提供了一处新的印刷工厂。
  周赫煊怎么也比王亚樵的作用更大吧。
  南汉宸好奇地问:“周先生,你怎么知道郑介民来天津了?”
  “因为他给我投了拜帖。”周赫煊笑道。
  戴笠倒卖磺胺药品赚大发了,作为副手的郑介民当然眼红。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第一件事就是给周赫煊投帖子,似乎也想弄点磺胺的份额。
第564章【怕死和不怕死的】
  周赫煊离开以后,南汉宸在总编室走来走去,突然说:“佩琛同志,周先生这边缺一个专线联络人,你有没有信心把工作干好?”
  于佩琛不解道:“我们就在周先生的杂志社工作啊,随时都能见面,根本不需要专门的联络人。”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南汉宸摇头说,“我在西北从军从政多年,又参加过北伐战争,天津租界很多寓公都认识我,随时可能暴露身份。《非攻》杂志又被日寇所不容,被全国百姓聚焦关注,而且在老蒋那里也是挂了号的。一旦哪天出现问题,我要么被捕,要么只能逃走。而周先生对党组织非常重要,必须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联络他。”
  于佩琛点头说:“我明白了。”
  南汉宸继续道:“你以后要停止一切地下活动,不要跟党组织有任何牵连。即便我跟其他同志被捕,你也必须置身事外,你的任务是做周先生和党之间的沟通渠道。”
  “我该怎么做?”于佩琛说,“我平时也不常见到周先生。”
  南汉宸笑道:“我会推荐你做周先生的秘书。”
  于佩琛问:“周先生会同意吗?”
  南汉宸自信道:“他肯定懂我的意思。但你要注意一点,你的身份是联络员,不要对周先生指手画脚。即便他做的事情跟你理念不和,即便他说了党的坏话,你也不能站出来干涉。你应该获取他的信任,而不是引起他的反感,毕竟谁都不愿意身边留着个情报工作者。”
  “周先生真的可以绝对信任吗?”于佩琛问,“我知道他是爱国知识分子,但他同样也是资本家,而且似乎也不愿加入我党。”
  “没有谁是能够绝对信任的,”南汉宸说,“包括我在内,我也不知自己是否能够经受住严刑拷打。所以我不该知道的绝对不问,我来天津已经快半年时间,还没有跟天津本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就算哪天我被捕入狱,受不住拷打而招供,也绝对不可能把党组织暴露出来。”
  “我记住了。”于佩琛用佩服的眼神看着南汉宸。
  南汉宸本来逃亡日本,是被吉鸿昌拍电报请回天津的。他来到天津之后,没有直接和天津地下党联络,而是自己另起炉灶,已经发展了5名地下党,同时结交了一些同情共党的党外人士。
  因为南汉宸搞的事情太大,他要串联寓居天津的西北军高层,组建反蒋抗日联盟。这种事情很容易引起日本和国党特务的注意,历史上的吉鸿昌就是因此而死,南汉宸怕连累了天津本地的党组织,所以坚决不和天津的党组织有所牵连。
  南汉宸又说:“周先生一直以来的表现,还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他和国党的许多高层都有交情,能够获得宝贵的情报信息。但你要记住,绝对不能向他透露党的任何秘密。人是会变的,谁也不能预测到以后的事情,记住了吗?”
  “嗯。”于佩琛郑重点头。
  南汉宸撕下一张稿纸,写了两行小字交给于佩琛,说道:“前面一个地址是我建立的联络站,如果我哪天出了事,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以后就把消息传到那边去。如果联络站也被国党特务捣毁,你就联系后面一个地址,那是天津本地的地下党联络点。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接触后面那个联络点。”
  于佩琛连忙把写着地址的稿纸收起来。
  南汉宸却说:“把地址记在脑子里,然后烧掉。”
  于佩琛又把稿纸掏出来,认真记熟内容,张口直接把纸吞到肚子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