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702

  鲁迅甚至对冯雪峰说过这样的话:“你们来到时(指建立新中国),我要逃亡,因首先要杀的恐怕是我。”他对未来的看法很明确,但依旧选择坚持斗争,因为他知道中国不变不行,而只有共党能成功的改变中国。
  欧阳予倩听了这两首歌,激动地问道:“为什么不请周赫煊加入我们(左联)?他这样的爱国者应该吸纳进来!”
  鲁迅笑道:“他不会答应的,他的想法我能理解,因为几年前我也那样想。”
  田汉突然说:“周明诚在美国和南京那边都有影响力,不如请他营救丁玲女士!”
  丁玲是去年5月份被特务逮捕的,如今已过去一年多时间,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营救,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丝毫进展。
  “他这人明哲保身,恐怕不会答应。”鲁迅说。
  欧阳予倩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鲁迅吸着烟,认真的想了想:“美国记者斯诺,这段时间正好在上海,不如请他去联络一下周明诚。”
  “这是个好主意。”田汉点头道。
第604章【禁歌】
  南京,外交部。
  行政院长汪兆铭先生,正在做一场主题为《破落户与暴发户》的演讲。他一手按着主席桌,一手举起伸出食指,风度翩翩地说道:
  “最近数月以来,国内思想界发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便是中国何以衰落到这样的地步……这个问题,自然是因痛心国难而起,因为痛心国难,进而求解救国难的方法……
  一部分人说,还是中国民族丧失了自信力,忘记了自己有四千多年的文化,妄自菲薄,根本提不起勇气……另一部分人说,这是中国民族缺乏反省,因为中国四千年的文化比起欧洲来,实在低下,中国民族应该痛彻反省……《独立评论》最近几期,胡适之先生对于此点,说得最为痛切。”
  汪兆铭扫视着外交部众官员,看到大家都在侧耳倾听,他继续说道:“中国古代的文化,比起欧洲古代的文化,是各有特色呢?还是低下呢?这个问题,让给研究古代文化史的人去比较,我们不欲讨论。但中国是有自己的文化,是无可疑的。我不欲与欧洲有文化的国家相提并论,只与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如日本,相提并论……”
  经过反复的比较,汪兆铭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国是破落户,日本是暴发户!
  然后,汪兆铭又引申下去,认为中国这个破落户,还生活在祖宗的荣光里,没有奋发图强的斗志。所以每到危急存亡的时候,仍然抱着听天命的观念,懒惰不堪,不以为耻。所以,一个破落户的子弟,远不如一个白手起家的人那么奋发有为——中国人不如日本人有斗志。
  又用无数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以后,汪兆铭说出最后一段话:“白手固可以起家,破落户何尝不可以中兴?只要除掉了骄傲的心理,比较得清楚,努力的去做,做成一个现代的国家,这是现在救亡图存的唯一方法,而发扬祖宗文明,也就于此解决了!”
  “啪啪啪啪!”
  全场掌声雷动,外交部的官员们集体起立,足足拍了五分钟的巴掌。
  这段发言很正能量,是在告诫国民,要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先进的思想和事物,努力去奋发图强。至于这段发言歪屁股的内容,比如无限推崇日本和德国,则被大家给无视了,或者说被大家认可了。
  汪兆铭带着微笑下台,外交部长张群立即迎上来,笑呵呵地说:“汪院长,部里已经准备好宴席,还请务必赏光。”
  “不必了,如今国难当头,我们这些当官的应该以身作则、厉行节俭。”汪兆铭大义凛然地说。
  张群连忙拍马屁:“还是汪院长境界高!”
  张群是常凯申的人,汪兆铭不想得罪,但也不想走得太近。他语重心长的叮嘱几句,让张群做好民国的外交工作,然后就带着人打道回府。
  小轿车载着汪兆铭从外交部出来,街边的露天广播正在播报新闻。突然间,只听播音员说道:“下面这一首歌,是著名学者周赫煊先生亲自创作并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汪兆铭刚开始并不在意,但当听到“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等歌词时,他立即勃然变色,生气道:“徐恩曾在搞什么?中央广播电台居然播放这种歌曲,会引起外交纠纷的!快给我掉头,去电台!”
  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聆听,好些人听完歌以后,已经激动得热泪盈眶。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这歌词写得好啊!”
  “周先生不愧是大诗人,写歌都写得如此豪迈。”
  “可惜长城抗战还是输了,唉!”
  “叹什么气?长城抗战虽然输了,但咱们中国有四万万同胞,日本鬼子敢打过来,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
  “说得好,只要小日本敢来,包教他有来无回。”
  “这首歌真好听,哪里有唱片卖的?”
  “你没听夜莺(播音员刘俊英,美名夜莺)说啊,那是百代公司的唱片,百货公司里有卖的。”
  “嘿,我要去买一张,这首歌听着有劲儿。”
  “……”
  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和中央广播电台,地址都在后世的南京鼓楼区。只几分钟时间,汪兆铭就坐车来到了广播电台,他怒气冲冲地走进去,兜头就问:“你们徐主任呢?让他出来见我!”
  徐主任就是徐恩曾,中央广播电台主任,也可以称呼为台长。
  台里的一位科长听到汪兆铭来了,忙不迭的跑来招呼,硬着头皮说:“汪院长,徐主任不在,你有什么吩咐吗?”
  “不在台里?嗯,混账!”汪兆铭生气道。
  那位科长赔笑道:“徐主任确实不在,您有事就吩咐我。”
  汪兆铭还真不敢拿徐恩曾怎么样,因为徐恩曾是CC系的,是陈果夫、陈立夫的心腹。徐恩曾不仅是中央广播电台的台长,还是国党中组部总务科科长兼调查科科长,他曾经诱使顾顺章叛变,差点把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连根拔起。
  怎么说呢?
  等到明年军统成立,徐恩曾的地位甚至在戴笠之上,前者是第一处处长,后者是第二处处长。后来有了中统,徐恩曾甚至一度成为中统和军统两局的总负责人。就连常凯申要对中统和军统下命令,文件上也只写“中统局徐副局长恩曾”字样,要拿给徐恩曾亲自批示后才行动。
  一直到1945年,徐恩曾才彻底失势,总管国党的秘密战线(主要是中统方面)长达15年。
  如此受老蒋器重的心腹,汪兆铭还真不敢招惹。他愤怒地看着那个科长,质问道:“刚才你们播放的那首歌,叫什么《万里长城永不倒》,谁批准你们播放的?”
  “是……是吴副主任。”那科员忐忑地回答道。
  “吴副主任?呵呵,吴道!我知道这个人,”汪兆铭厉声斥责道,“你给我听好了,这首歌是禁歌,容易引起国际纠纷,以后不许播放!”
  那科员傻眼道:“禁歌?可是禁不得啊,百代唱片公司送来的,他们的老板是英国人。”
  汪兆铭听了顿时一愣,随即说道:“别的我不管,反正中央广播电台不许播放!”
第605章【斯诺采访】
  在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当口,南京国民政府却要禁一首爱国歌曲,这听来似乎像是天方夜谭。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自从“淞沪之战”结束后,南京政府就一直避免激怒日本,刻意压制国内的排日活动。到了“长城抗战”失败,中日两国秘密签署《塘沽协定》,南京政府取缔民间排日运动的意图就更加明显。
  再过半年,也就是1935年2月,常凯申和汪兆铭甚至会联名发布《严禁排日运动令》,随即国党中政会向全国报纸、通讯社发布通告:禁止刊登排日和抵制日货的消息。
  在南京政府的这种思想指示下,《万里长城永不倒》和《松花江上》两首歌,绝对属于必须禁止的歌曲。包括周赫煊那本《非攻》杂志,通篇都在宣传抗日思想,最多到明年2月份就会被彻底查封。
  到时候塞再多钱都没用,因为严重违背了常凯申和汪兆铭的国际外交方针。
  然而百代唱片公司是个例外,历史上,这家公司发行了许多抗日爱国歌曲,没有一首被南京政府封杀过。原因很简单,百代唱片公司的背景太复杂了,主要股东来自于英国、法国和美国。
  英法美三国都是爸爸,百代公司是三位爸爸的产业,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都不敢对百代唱片公司下手——最多也就抗议警告一下。
  也别觉得汪兆铭的表现太怂,一听到是英国公司就吓尿,即便换成常凯申,同样也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民国时期,中国方方面面都被列强控制。最大的矿山股份被洋人控制,最大的茶叶公司被洋人控制,最大的渔业公司被洋人控制……除非南京政府彻底撕破脸,强行接收这些外资产业,否则只能乖乖的喊爸爸。
  当然,汪兆铭虽然不敢直接下令封杀唱片,但他还有其他手段。比如,禁止国内一切广播电台播放周赫煊的歌,禁止在公开场合播放相关唱片等等。
  这些手段是非常有效的,本来有两部电影想使用《万里长城永不倒》做主题曲,现在政府的命令一下,电影公司立即放弃了这个想法。还有即将举行的华北运动会,主办方打算将《万里长城永不倒》作为入场式歌曲,如今也只能作罢。
  南京政府越是这样封杀,《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唱片就卖得越好,或许是民众被激起了逆反心理。
  仅仅几天时间,只是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万里长城永不倒》就卖出2000多张,《兰花草》也卖出600多张,如此爆棚的销量走势把百代唱片公司乐坏了。
  英国佬才不管什么中日关系,也不管你中国人爱不爱国,他们只希望唱片越卖越多,把真金白银赚到手。
  各大报纸虽然被南京政府警告,不得刊登关于这些歌的讨论文章。但地下刊物却不管那么多,许多地下杂志刊登了完整的歌谱,发行到东北、日本,甚至是东南亚地区,使得《万里长城永不倒》和《松花江上》迅速传播,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爱国歌曲。
  特别是已经沦陷的东北四省,许多抗日队伍专门请人教唱,将士们含泪唱着这两首歌英勇杀敌。
  ……
  海格路,周公馆。
  埃德加·斯诺与周赫煊相对而坐,他拿着速记本笑道:“周先生,最近你的诗和歌都流传很广,你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歌曲创作者。”
  “最伟大谈不上,中国有很多伟大的人物,我只是稍微有点名气而已。”周赫煊说。
  埃德加·斯诺是一个青年帅哥,当然,再过几年就要变成秃顶大叔了。他是《纽约日报》的驻华记者,还兼任燕京大学的新闻系讲师,采访足迹从中国东北一直延伸到东南亚、日本。
  斯诺笑道:“你太谦虚了,我见过的中国人很多都是这样。”
  周赫煊说:“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那种毫无文化底蕴的国家和民族,才会得势就猖狂,比如日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