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702

  施肇基说:“找周先生吧,事情是他闹大的,他应该知道怎么收场。”
  就在宋子文前往纽约找周赫煊商议时,孔祥熙突然不按常理出牌,急电美国外交部:中国即将放弃银本位,使币值与美元挂钩。中国愿意一年内向美国出售白银2亿盎司,换取美国对华贷款1亿美元,并提供一笔同样数额的备用信贷。
  恩,孔祥熙的意思很明确——美国不是想要购买中国白银吗?可以。我用白银换取美元,然后用美元作为货币改革的储备金,咱们双方的问题都解决了。
  正在美国搞事的周赫煊得知消息,只能用三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妈卖批!
第632章【阴险的瘸子】
  纽约。
  周赫煊、宋子文、范鹤言三人,静坐于酒店客房当中。
  周赫煊的脸色很臭,宋子文也好不到哪里去。
  宋子文破天荒的找周赫煊要了一根烟,吞云吐雾地看着范鹤言:“说吧,国内什么情况,你肯定知道的。”
  范鹤言有些尴尬地笑道:“宋先生,周先生,两位别急嘛。事情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了,大家都是功臣,回国后肯定受到褒奖。”
  “直接说,到底怎么回事儿!”周赫煊颇不耐烦。
  范鹤言这才解开谜题:“孔部长的美籍顾问杨格先生,已经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助手卜凯先生达成秘密协定,用中国白银换取美元和美国贷款,使得中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样一来,两国的问题就完美解决。对于这个方案,蒋委员长也是赞成的。”
  宋子文不满道:“为什么不跟我们知会一声?”
  范鹤言说:“秘密协定嘛。”
  宋子文摁下心头怒火,说道:“如果真能这样,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周赫煊笑道:“事情真那么简单,就不用签什么秘密协定了,更不用取消两国正式谈判,就怕美国又来个出尔反尔。”
  “周先生请放心,”范鹤言胸有成竹道,“这种事之所以不通过正式谈判解决,主要还是罗斯福总统面临的压力太大,他必须绕开国会。”
  周赫煊问宋子文:“宋兄,你怎么看?”
  宋子文点头说:“如果确实能用白银换取美元以及美元贷款,那么可行。”
  范鹤言道:“难道周先生有不同的见解?”
  “呵呵,可行?可行个屁啊!”周赫煊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罗斯福要是有诚意,他早就亲自接见我们了,何必绕一个大弯子,让美国财政部长的助手和中国财政部长的顾问秘密谈判?而且还是通过电报谈判。这种大事能用电报解决吗?”
  宋子文皱眉道:“我觉得这个方案能够解决问题啊,难道还会出什么差错?”
  周赫煊分析说:“罗斯福不愿解决中国白银危机,原因无非有两个。第一,白银集团的政治绑架;第二,日本的‘天羽声明’。用白银换美元的秘密协定,完美绕开了这两个问题。首先白银集团很高兴,美国向中国大肆进口白银,必然导致银价再度提升。其次,中国出售白银以后,美元或许是能拿到,但信用贷款肯定一拖再拖。到时候,中国一直无法凑齐保证金,甚至得不到法币挂钩美元的承诺,中国币制改革必然失败。这样一来,罗斯福把白银集团讨好了,也没有得罪日本。只有中国被坑得彻底!”
  宋子文听得目瞪口呆,瞬间就想清楚其中的阴谋,更能想到孔祥熙向美国出口白银所带来的后果。本来中国就银根紧缩,一旦大肆出口白银,金融市场就直接崩了,不知有多少工厂要跟着倒闭。
  “罗斯福这一手,真是厉害啊!”宋子文摊在沙发上,他除了感叹,已经无话可说了。
  周赫煊气得破口大骂:“常凯申和孔祥熙脑子里装的都是屎吗?这么简单的圈套都看不出来!”
  由不得周赫煊发脾气,当初说得好好的,要把英美日三国全都卷进来。现在可好,老蒋居然突然变卦,一口把美国人抛出的诱饵吞下肚。
  范鹤言听得也有点呆滞,弱弱地说:“事不至此吧,咱们也别把罗斯福想象成阴谋小人。”
  周赫煊气得发笑:“罗斯福要是正人君子,早被美国大财团吞得皮都不剩了。”
  宋子文仔细想想,说道:“事情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至少可以从英国人那边想办法。”
  “没用的,”周赫煊无奈的说,“常凯申已经吞下了罗斯福的诱饵,在罗斯福耍赖皮以前,南京方面肯定拒绝与英国人合作。罗斯福使出的这招一石四鸟,把日本、英国、中国和白银集团全都算计进去了。这死瘸子真是奸诈!”
  范鹤言没再说话,他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这个世界太凶险了,到处都是骗人的大坏蛋。
  宋子文猛地站起来:“不行,我必须给委员长发电报,把事情跟他说清楚!”
  ……
  南京。
  “委员长,美国急电!”
  常凯申默默读完电报,眉头很快皱起来。他是多疑的性格,很快意识到自己被坑了,趁着白银交易还没进行,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但是,常凯申的赌徒心理又在作祟了!
  他不想因此得罪美国,同时还抱有一丝侥幸,或许罗斯福不会反悔耍赖。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用中国白银换取美元和美元信贷,从而完成中国币制改革,这是最完美,也是最快捷的解决方法。
  常凯申把侍从秘书叫来,给宋子文回电道:“子文勿虑,我已有通盘考虑,你在美国一定要配合行事。”
  电报发出去以后,常凯申又觉得美国佬靠不住,于是把张群叫来,让外交部继续跟英国人谈判,但不要轻易做出承诺。
  常凯申的算盘打得很好,如果美国佬不耍赖,就跟美国佬合作。如果美国佬不认账,那么再找英国人合作,如此万无一失,皆大欢喜。
  问题是,中国跟美国的白银交易,一拖就是好几个月。到时候不用罗斯福耍赖,中国的经济就自己撑不住了,再找英国人合作时,特么黄花菜都凉透了。
  常凯申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连忙又叫来孔祥熙。他让孔祥熙别急着把白银运出去,交易之后把银子放在上海的银行里,一方面可以稳定金融市场,一方面可以警告美国佬。
  咱们的蒋委员长真是天才,考虑问题面面俱到,可惜全都无关痛痒,根本没有触及核心关键点。
  孔祥熙也把胸膛拍得砰砰响,保证不让美国佬白捡便宜。他还提出了补救措施,说如果把银子卖给美国后而白银储备不足,可以再找英国佬买白银,这样就能稳定金融了。
  两个天才儿童!
  他们的这套解决方案,至少要让上海和天津三分之一的工厂破产,因为把币制改革最关键的几个月白白浪费了。
  周赫煊在美国搞那么多事情,全白瞎。
  终究还是斗不过罗斯福啊,特别是有猪队友存在的情况下。
第633章【改变计划】
  连续两个月的京剧巡回演出,再次让美国人民疯狂,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21世纪的熊猫来到美国。
  梅兰芳已经稳坐伟大戏剧艺术家的宝座,孟小冬和费雯丽的名气也急剧上升。
  孟小冬用自己的实力征服观众,已经跟卓别林等好莱坞明星交上朋友,在美国戏剧界和电影界颇受欢迎。而费雯丽在美国大众间的影响力,甚至反超梅兰芳和孟小冬。
  就京剧表演技巧而言,费雯丽也就刚刚出师,勉强可以登台的水平。但没办法啊,人家是西方人,而且还是大美女,而且还是唯一“精通”京剧的白人。
  这种种优势累加到一起,导致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不自觉的将费雯丽当做演出主角。为了销量,为了抓住读者,美国各大报纸疯狂的给费雯丽造势,她的风头完全盖过了孟小冬。
  “伟大的东方戏剧表演艺术家”,这就是费雯丽现在的头衔。
  纽约,百老汇。
  当费雯丽走上舞台的瞬间,全场近半的观众突然起身欢呼:“薇薇安!薇薇安!”
  费雯丽念完一段口白,轻挥衣袖,美国观众顿时喝彩:“好!”
  恩,这个“好”字是用中文喊出来的,美国佬们已经学会了。
  宋子文坐在观众席跟着鼓掌,低声对周赫煊说:“明诚兄,果然不出你所料,委员长已经下定决心跟美国合作。”
  周赫煊问:“你没有劝他做两手准备吗?”
  “两手准备有屁用,”宋子文忍不住爆粗口,“罗斯福根本用不着耍赖皮,只需要一个‘拖’字诀,把白银交易拖半年,那就什么都完了。我估计,南京那边至少要被拖三四个月,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才能真正的跟英国展开实质性谈判。”
  周赫煊又问:“南京政府的币值改革准备得如何了?”
  宋子文说:“几年前就准备好了,只可惜国库空虚,一直拿不出足够的准备金。事实上,我在1929年就准备货币改革,当时是国库最有钱的时候,结果一场中原大战全打没了。我只能零敲碎打慢慢来,前两年的‘废两改元’,就是我在为货币改革做准备。”
  周赫煊道:“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准备金,中国就能马上进行货币改革?”
  “是这个意思。”宋子文点头道。
  周赫煊笑问:“有没有兴趣,跟我去英国走一趟?”
  宋子文惊讶道:“你有把握说服英国人?”
  周赫煊点头道:“就现在的局面来看,英国和中国有太多利益共同点,估计他们已经拿出了实质性的方案。只不过嘛,英国必须顾及日本和美国的感受,所以他们也想拖一拖。”
  “拖?”宋子文有些不明白。
  周赫煊道:“就是拖,拖到中国的经济进一步恶化,那时英国再站出来,日本和美国就不能说什么了。特别是,现在日本和美国已经掐起来,美国虽然在骗中国,但同时也得罪了日本。等局面僵持不下,就是英国入局的时机,英国人会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既能赢得中国的友谊,又缓和了美国和日本的矛盾。”
  宋子文吃惊地看着周赫煊,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他心悦诚服道:“明诚真是外交天才,这么复杂的局面,都被你抽丝剥茧分析透彻。”
  “知道归知道,可惜我不能做主啊,”周赫煊摇头苦笑,“蒋委员长和孔祥熙虽然走了一招臭棋,但总体情况还没彻底偏离轨道,跟我们原本的计划相差不大。罗斯福想拖延时间,英国人也想拖延时间,蒋委员长答应白银交易,正好同时符合美国和英国的策略。而中国这边是甘心被骗,只有日本有苦难言,我估计嘛,现在最着急的就是日本人了。你可以拍个电报给蒋委员长,让他借此机会,好好的敲日本人几竹杠。”
  宋子文笑道:“这种好事,委员长肯定愿意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