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702

  戴季陶却是能屈能伸,微笑着返回自己座位,嘴里还乐哉哉哼唱小调。
  孔令侃坐回周赫煊身边,对隔座的张乐怡炫耀:“看到没有,本公子就是这么厉害,哪个敢不服就打哪个!”
  “厉害,厉害!孔大公子真是人中龙凤。”周赫煊赔笑奉承,脑子里想的却是继续看好戏。
  以戴季陶那不肯吃亏的性格,这场子肯定要找回来,而且不会等得太久。
  听到周赫煊的奉承话,孔令侃突然觉得很对自己脾气,心想:要是他肯主动把老婆献来,本公子就放他一马,以后给他点好处就是了。
  其他的嘉宾陆陆续续到场,各聊各的,似乎刚才大礼堂里什么都没发生。
  唯独薛笃弼感觉有些郁闷,他好端端的卫生部长,居然被安置到第二排去落座,这哥们儿还不知道自己的铭牌被孔大公子扔地上呢。
  “蒋委员长到,全体起立!”
  随着某人的唱喏,大礼堂中所有人齐刷刷站起来。
  常凯申举手微笑:“诸位请坐,请坐!”
  戴季陶突然做出惊天之举,跑到常凯申面前点头哈腰,叫道:“太爷爷好!”
  常凯申听得一脸懵逼,疑惑地看向翁文灏。
  翁文灏硬着头皮过去,在常凯申耳边嘀咕一阵。
  “娘希匹!”
  常凯申气得脸色发青,指着孔令侃说:“你,立刻,马上,滚出去!”
第731章【下棋与支招】
  常凯申走到主席台,试了试麦克风,开始发表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先生们,女士们:自‘九一八事变’发生已经快要五年,我们历经了东北孤军奋战,热河、察哈尔抗击强敌,被迫撤往察南,至此华北危在旦夕!”
  周赫煊感觉非常诧异,老蒋今天的发言,居然一来就讲国难和抗日。
  事实上,别看常凯申各种倒行逆施,还禁止报纸提及“抗日”字眼。但他在国党内部高层会议,特别是军校发言的时候,那是常把救亡图存挂在嘴边的。
  只听常凯申继续说道:“泱泱中华大国,百年来每战必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追本溯源,是我们的思想不够先进。思想落后了,科学和文化就跟着落后。德国的统一和崛起,首重教育;日本的发展和崛起,同样首重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力量,不光要看它的经济、工商和军队,更要看它产生了多少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
  “德国在这方面是很厉害的,爱因斯坦是德国人,普朗克是德国人,黑格尔是德国人,尼采是德国人,科赫是德国人……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能够说,德国战后的复兴,跟这些先生们很有大关系。”
  “我们中国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到了近代,学术界的伟人几乎没有。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地方!中国想要统一和崛起,想要抵御外侮,不光要在经济和军事上迎头追赶,也要在文化和科学领域跑步发展。”
  “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中国现在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日本没有,整个东亚的其他国家没有,这是我们比日本更强的地方。我相信,有一就有二,我们现在的教育搞得好,今后会拿到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是不比日本差的,文化科学是这样,经济和军事也是这样。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继承先总理中山先生的遗志,竭力完成统一大业,尽量维持和平现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十倍于日本,只要我们安心埋头发展,总有一天能够全方面超过日本。到那个时候,以煌煌之师,列堂堂之阵,足以称霸亚洲,扫平东边的蕞尔小国!”
  周赫煊狂汗,这尼玛又绕回来了,还是攘外必先安内那套啊。
  咱不玩套路行吗?
  老蒋的发言还在继续,足足过了20分钟,勋章授予仪式终于正式开始。
  周赫煊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走上台,一位工作人员捧着托盘而来。
  常凯申首先拿起勋章证书,翻开念道:“文学家周赫煊,因学问卓著、名扬海外、为国争光,今依中华民国勋章颁授办法规定,给予卿云一等勋章一座!中华民国主席:林森。行政院院长:常凯申。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二日。”
  把证书放回托盘,常凯申又拿起勋章,笑道:“明诚,恭喜!”
  “多谢!”周赫煊低头弯腰。
  一等卿云勋章自带特种大绶,常凯申举起宽大绶带,认真仔细的斜挂在周赫煊肩上。
  周赫煊看着胸前摇晃的勋章,心中暗暗祈祷:千万别掉下来,不然场面就尴尬了。
  民国时代什么奇葩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就说级别最高的采玉勋章吧。有些采用劣质玉石冒充和田玉不说,做工也时好时坏,甚至发生过颁发勋章的时候,玉石从勋章上边掉下来的奇事。
  这丢的是谁的脸啊?
  “啪啪啪啪!”
  全场掌声雷动,记者疯狂拍照,各种羡慕嫉妒的目光投在周赫煊身上。
  这是中华民国颁发的首枚一等卿云章,再加上是常凯申亲授,那意义实在太重大了,几乎相当于一块免死金牌。
  当然,遇到二愣子的时候不管用,比如那位孔大公子。
  勋章颁发完毕,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又上台主持了表彰大会,主要是为了表扬周赫煊拿诺贝尔奖,还煞有介事的奖励了周赫煊2000元钱。
  临近中午的时候,所有流程全部结束,周赫煊被记者们包围着接受采访。
  常凯申把戴季陶悄悄叫到一边,问道:“季陶兄,你怎么跟小辈闹起来了?不像话啊。”
  戴季陶笑道:“委员长,孔家的势头太猛,不是好事,该压一压了。”
  常凯申闻言猛地一愣,随即点头说:“明白了。”
  “陈氏兄弟那边也须敲打,否则必然尾大不掉。”戴季陶又说。
  原来戴季陶刚才的胡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常凯申劝谏。平常时候说得再多,都不如直接强怼孔家人有用,这样能够迅速的引起老蒋重视。
  有句顺口溜形容民国四大家族: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随着汪兆铭去职失势,以及孔祥熙主管货币改革,南京国民政府的派系平衡已经被打破。孔家和陈家现在分别控制着财权和政党,如果不予以打压,继续下去非常有可能威胁常凯申的独裁统治。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调整官职结构,一种是提拔新人掺沙子。
  但关键问题是具体执行,操作起来必须快准狠,否则就会引起孔家和陈家的不满和抵制。
  被戴季陶当着众人那么一闹,常凯申立即就警醒起来,认真思考着这个严峻问题,他下意识问道:“季陶兄有何良策?”
  戴季陶说:“已经有了大致方案,不过要等明年初的五届三中全会。”
  等待国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那就是要调整官制的意思,戴季陶显然是想发大招,一劳永逸的解决派系平衡问题。
  常凯申满意地点点头,他对戴季陶的忠心和能力都极为信任,完全可以放手让这位先生去搞。
  独裁统治就是这么一步步巩固起来的,先任用孔家和陈家排挤汪兆铭,等汪兆铭黯然下台,再提拔新一代的心腹压制孔家和陈家。甚至,以戴笠等人为首的特务系统,也在老蒋的打压范围之内。
  政局如棋局,老蒋是那个下棋的人,戴季陶负责站在身后支招。
第732章【请慢用】
  南京,玄武区。
  孔祥熙官邸。
  客厅里四个女人正在打牌,除了宋霭龄外,其他三人都是官家或富家太太。
  “太太,大少爷回来了,还有……还有……”下人支支吾吾过来禀报。
  “八万!”
  宋霭龄拍出一张麻将,回头问:“还有什么?说清楚点。”
  下人说道:“还有宪兵司令谷正伦,谷司令亲自押着少爷回来的。”
  “这小混蛋,肯定又闯祸了!”宋霭龄骂了一声却没动,继续坐在那儿打牌。
  这边刚说着呢,谷正伦已经把孔令侃带到客厅,笑着说:“孔夫人,委座让我把令公子带回来。委座有令,让令公子在家禁闭三日,然后立即启程前往上海,非是法定节假日不得擅离中信局。”
  “谷司令,有劳了。”宋霭龄不咸不淡的致谢。
  “在下告辞。”谷正伦说完就走。
  宋霭龄没好气地问儿子:“你又闯了什么祸啊?”
  “一点小事儿,姨父也太小题大做了,”孔令侃笑嘻嘻走到母亲身后,讨好道,“妈,你少打点麻将,不然肩头又要疼。我给你按按!”
  三个牌友立即开始奉承:
  “哟,孔少爷真是孝顺啊。”
  “那可不,有这么个好儿子,宋大姐就等着享福吧。”
  “我儿子就不懂事,整天连影子都见不着,还是孔少爷有孝心。”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