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702

  最重要的一点,刘湘快撑不下去了。川军每年4000多万的军费实在太庞大,再遇到百年难有的大旱灾,若不尽快整军裁撤,到了下半年必然发不出军饷。
  似乎老天都在保佑中国,四川大旱虽然带来无尽苦难,却加快了川军的国家化速度。再配合西安事变,西北军、东北军和红军都在抗战初期,快速完成中央整军计划。
  这对抗战是非常有利的,至少在名义上和编制上,常凯申成功统一了中国军队,否则五花八门的番号打起来更头疼。
第798章【副使】
  周公馆热闹非凡,刘湘前脚刚走,何应钦第二天就来拜访。
  自从西安事变之后,何应钦算是军界第一红人了,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而实际上,他在事变期间,扮演的是“土木堡”于谦的角色,让老蒋和宋美龄非常不高兴。
  当初老蒋被扣,宋美龄吓得要死,写信命令何应钦立即停战。何应钦却代行老蒋的总司令职务,一边让军队向西安进发,一边联系川军、桂军等地方军阀,同时还把汪兆铭请回国主持大局。
  大概意思是让张学良赶紧放人,不放人就打,老蒋死了无所谓,还有汪兆铭继任当元首。
  老蒋对此能高兴吗?他恨不得直接把何应钦枪毙了。
  但面子总要做的,特别是常凯申回到南京以后,多次公开表扬何应钦,并说自己能够安然脱身,全靠何应钦对张学良施加军事压力。
  何应钦的军备部长位子虽然保住了,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半个月前,老蒋派他到四川商讨川军整编问题,何应钦十分卖力,恨不得马上就做出成绩立功。
  连续多日,何应钦都在川军各部视察,这两天又跑来了重庆。
  一到重庆他才发现,这里名声最响亮的并非刘湘,而是呼风唤雨的周神仙。不仅街头巷尾在议论,就连重庆的军队里面,大头兵们提起周赫煊都要交口称赞。
  遇到这种情况,何应钦觉得必须拜码头,说不定哪天周赫煊还可以帮他美言几句。
  周赫煊笑呵呵的迎接:“何部长大驾光临,真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明公客气,”何应钦感叹道,“我这半个月,在四川各地走了一圈,到处都流传着周神仙的故事。做人做到这番境界,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周赫煊无奈地说,“四川的旱灾依旧很严重,天公不作美,各地春雨不至,春粮歉收已成定局。只希望中央政府能够早早拨来赈灾款。”
  何应钦叹气说:“内忧外患,中国多灾多难啊。等我这次回南京,一定请委员长赶快赈灾。”
  “多谢了。”周赫煊抱拳说。
  中央赈济四川,那是跟川军整编连在一起的,老蒋对四川灾情坐视不管,活生生逼得刘湘只能选择低头。历史上,刘湘初步答应整编川军,南京立即拨来100万元赈灾款。等刘湘实质性开始整军谈判,南京又拨来1200万元赈灾款,地方灾情居然成了政治谈判的筹码。
  何应钦将周赫煊吹捧一番,突然说道:“明公,我这次来拜访你,其实还有一件正事。”
  “什么事?”周赫煊问。
  何应钦笑道:“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大典,在今年5月2号正式举行,南京中央已经决定派孔祥熙部长担任特使参加。前两天我收到电报,说英国王室点名邀请明公出席大典,我这次就是来给你送信的。”
  得,咱们的口吃王子要加冕了,作为朋友确实该去祝贺一下。
  “什么时候出发?”周赫煊问。
  何应钦说道:“马上中央要召开国党五届三中全会,我也要赶回去做报告。等孔部长开完大会,估计就要准备启程了,时间应该在3月底或4月初。”
  周赫煊点头说:“我一定前往。”
  “还请明公早日启程,中央决定任命你为副使,”何应钦详细解释说,“陈绍宽部长也是副使,这次要开着中国军舰过去,使团成员全部坐军舰,原则上不得单独行动。”
  “明白。”周赫煊笑道。
  陈绍宽是现任中国海军部长,因为历次战事都奉命“不得开炮、不许还击”,已经被老百姓骂得狗血淋头。陈绍宽本人也郁闷啊,感觉自己就是个摆设,几年来至少辞职了三四次。
  至于孔祥熙这个特使,任务并非只是去恭贺英国国王加冕。他还要去欧美各国谈判,找德国人买枪买炮,找英法美等国寻求借款,为即将爆发的中日全面战争做准备。
  历史上收获还不错,孔祥熙不仅弄来大量德国军火,还得到罗斯福的1500万美元贷款,并获准在伦敦发行3000万英镑债券,让抗战初期捉襟见肘的中国财政喘了口气。
  顺便说一句,法国佬很抠。人家英国和美国都答应帮忙了,只有法国佬死不松口,什么金融协定都没谈成,最后活该便宜了德国纳粹。
  中午,何应钦在周公馆吃了顿饭,立即坐船赶回南京开会去了。
  “又要出国?”张乐怡问。
  周赫煊点头说:“还早呢,4月份才出发,等过完元宵节我再去南京。”
  正说话间,小灵均快步跑进来:“爸爸,爸爸,你快看我写的春联!”
  周赫煊抱起女儿,夸奖道:“春风催万物,新雨润丰年。不错,不错,谁教你写的?”
  小灵均笑道:“茀姨教的,她说要有个好兆头,希望来年雨水充足。”
  孟小冬拿着联纸和毛笔走进来:“煊哥,你是家主,大门的春联要你来写。”
  春联就相当于许愿,周赫煊提笔想了想,写道:泽雨润神州,年丰民富;东风荣大地,兵强国安。
  “贴上吧。”周赫煊有些萧索,感觉只能写春联自我安慰了。
  院子里,佣人们正不停忙碌着,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总算可以感受到一些年味。
  “灯笼歪了,挂左边一点!”廖雅泉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指挥,脸上得意之色毫无遮掩。
  廖雅泉又怀孕了,这让其他几个女人很不高兴。因为周赫煊觉得儿女够多,一直采取避孕措施,鬼知道是怎么中奖的。现在廖雅泉再度怀上,其他姐妹也纷纷拉着周赫煊造人,非要再整出来一个不可。
  崔慧茀过来问道:“过年要不要请戏班子唱堂会?”
  “没必要,自家庆祝就可以了,”周赫煊说着突然想起什么,立即把于珮琛叫来,“你去联系赈济会,让他们请戏班子到几个粥场演出,让灾民们也高兴一下。还有咱们的各大工地,除夕和初一停工两天,让建筑公司准备好年夜饭。”
  “好,我马上去。”于珮琛高兴地离开,她喜欢做这种事情。
  1937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而明年春节,就要伴着日本人的轰炸度过。
第799章【战争预警】
  春节期间,周赫煊都在家整理书稿,于珮琛和崔慧茀负责抄录帮忙。
  抢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周赫煊认为应该做个总结,把他以前发表的诗歌、时评、杂文、演讲稿集结出版。
  诗歌仅有寥寥几篇,其他却出乎意料的多,共有时评75篇、杂文21篇、演讲稿13篇。其中那75篇时评,主要发表于《独立评论》和《非攻》两本杂志,还有部分是《大公报》的总编社论。
  周赫煊懒得花心思取名字,直接命名为《明诚文集》。可惜鲁迅先生已经去世了,否则他会请鲁迅作序,对此只能深表遗憾。
  除了鲁迅,此时中国文坛以胡适名气最大,但周赫煊从来没考虑过胡先生。
  《明诚文集》的100多篇文章当中,超过一半是讨论日本的,带着浓重且坚定的抗日色彩。而胡适呢,现在仍旧坚持着“主和论”,跟周赫煊的观点截然相反。
  等把《明诚文集》编撰修订完毕,已经是正月十六了。
  重庆大学的校长胡庶华,亲自来邀请周赫煊,前往重大参加新学期的开学典礼。
  此时重庆大学的校址,已经从菜园坝迁往沙坪坝,并不在主城区之内。周赫煊坐船绕过朝天门码头,沿嘉陵江航行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在学校附近的码头登陆。
  “周神仙”的名号在沙坪坝依旧响亮,但真人和名字对不上,直到他走进校园才被认出来。
  整个大学都轰动了,师生们纷纷前来握手问候,还有许多找周赫煊要签名的。每个人的眼神当中,都带着无穷敬意,这跟学术和名气无关,而是他倾力赈灾的结果。
  远的不说,沙坪坝这边就有一座粥场,负责安置从川东北逃难过来的灾民。许多重庆大学的学生,都自发前往粥场做义工,亲眼目睹了灾民的实际情况。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周赫煊提供粮食,这些灾民的境遇会有多么凄惨。
  开学典礼上,胡庶华大概做了20分钟的发言,随即便邀请周赫煊上台演讲。
  “啪啪啪啪!”
  周赫煊一只脚刚踏在石阶上,都还没走上主席台,操场里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先生好样的!”
  “周先生万岁!”
  “……”
  周赫煊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拿起铁皮喇叭说道:
  “老师们,同学们,很荣幸今天能来重庆大学做演讲。如今大家最关注的事情,肯定是四川大旱,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我也希望诸位关注一下更远的消息。”
  “就在八天之前,日本组建了新一届内阁,首相叫做林铣十郎。林铣十郎是什么人?九一八事变之时,林铣十郎主动配合关东军,擅自出动军队进攻东北,被国际媒体称为‘越境将军’。所以很明显,这一届的日本内阁,是名副其实的军人内阁。内阁成员当中,只有一人来自众议院,还是脱离昭和会以无党派身份入阁的,其余阁员皆为军人!日本首相林铣十郎,甚至公然叫嚣,说他的内阁要排除政党!”
  “军人内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战争!”
  “春节前夕,日本贵族议院长撰文讨论了中日问题,希望消释中国对日本的猜疑,并表示对中国建设予以同情及实际帮助。这是非常难得的来自日本的和平声音,但是,日本天皇已经忍不住了!”
  “日本天皇下令让宇垣一成组阁,宇垣一成也是军人,而且是积极策动侵华的军人。宇垣一成在日本军人当中,还稍微有点脑子,他的内阁保留了部分政客。可日本天皇不高兴,日本军部也不高兴,他们都疯了,连带着日本内阁也必须丧失理智。”
  “于是乎,宇垣内阁刚刚组建就被迫解散,换成了纯军人的林铣内阁。日本想要干什么?不言而喻,他们要打仗了,他们要全面侵华了!战争日期就在今年,绝不会拖到明年,从日本新内阁的组建就知道他们已经迫不及待!”
  “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