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702

  特别是对待周赫煊这种开洋车使洋枪的“野鬼”,胆子小的根本不敢碰,胆子大的也只是抢钱绑票而已。撕破脸对谁都不好,甚至有可能引来官府围剿。
  当然,这是在寻常年月,遇到荒年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1943年西北各省大灾,土匪们抢无可抢,干脆成群结队攻打县城,烧杀抢掠那是无恶不作。甚至许多土匪本身属于良民,饿得发慌了纷纷加入匪窝,这些新匪杀起人来比老匪更狠,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明天。
  回土匪窝的路上,那土匪头子亲自坐在副驾驶,拿枪指着周赫煊负责押送。
  至于婉容,则被土匪们赶去车斗里。
  周赫煊一边悠然开车,一边聊天道:“你们的装备不错啊,人人骑马拿枪。”
  土匪头子有些惊讶,问道:“你就不害怕?”
  “害怕有用吗?”周赫煊反问。
  “有点意思,”土匪头子笑道,“你肯定是大官吧,一般人早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周赫煊摇头道:“我只是个小官,来西北传递国府命令的。”
  土匪头子哈哈大笑:“你越这样说,我就越不信。你肯定是个大官,害怕说出来我们会杀人灭口。”
  周赫煊道:“那你们会杀人灭口吗?”
  “这可说不定。”土匪头子笑道。
  周赫煊说:“希望我们能和平解决。”
  土匪头子道:“说说看吧,你到底是什么人?我总感觉你不一般。”
  周赫煊说:“这个得跟你们大当家谈。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还挺讲规矩的,打劫起来也有些梁山好汉的作风。”
  土匪头子自吹自擂道:“那是当然,入伙之前,我和大当家都是刀客。你知道什么是刀客吗?杨虎城将军你知道吧,他以前也是刀客。我们刀客专门劫富济贫,为民除害,不是一般的土匪。”
  周赫煊笑道:“刀客也抢劫?”
  “我们抢的是为富不仁的奸商,和贪赃枉法的狗官!”土匪头子强行给自己洗白。
  刀客本来是陕甘一带的侠客统称,他们通常的身份是私盐贩子、无业游民和镖师,并渐渐结成帮会组织。说白了,其实跟青帮、袍哥没啥区别,但也确实出现了不少的侠客。
  干土匪行当的刀客被称为“伪侠”,俗称“贼愣子”——传统刀客叫“刀客愣娃”,抢周赫煊他们的这波土匪就是“贼愣子”。
  跟其他土匪比起来,“贼愣子”自称信奉侠义之道。虽说只是一层伪装,但装久了也成真的了,至少得做出一副劫富济贫的样子,不像恶匪那样随意杀害良民。
  西北真正让人害怕的恶匪,分别是:积匪、兵匪、会匪、烟匪和拐匪。
  顾名思义,积匪是几代人都为土匪,兵匪由溃兵纠集而成,会匪是帮会蜕变形成,烟匪的主业是经营鸦片,拐匪专攻人口买卖。
  这五种土匪轻易招惹不得,也是政府和军阀严厉打击的对象。如今除了烟匪以外,其他几类基本上都已经绝迹了。剩下来的都不成规模,两杆汤姆森冲锋枪就可以教他们做人。
第990章【土匪窝】
  在军阀混战最严重的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中国土匪数量超过2000万。如果按照四万万国民的数量来算,大概2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土匪,所以当时有些外国专家把中国称为“土匪王国”。
  国民政府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之一,大概就是剿匪了。
  特别是抗战时期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大土匪基本都被灭掉——主要手段是招安。但凡超过1000人规模的土匪都会被盯上,然后一封委任状发过去,土匪摇身变成正规军,许多还被送上了抗日战场。
  咱们说此时西北的土匪已经绝迹,指的是那些大土匪。小股土匪依旧数不胜数,三五成群为祸一方,能有100人规模的已经可以傲视群雄。
  在永登县西北的大石洼,地处金咀、通远和中堡三乡交界处,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十多年前,这里有以包海城、张衡为首的数十土匪盘踞,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直到中原大战之后才被清剿。
  包海城、张衡土匪团伙被消灭后,大石洼又很快被一群刀客占据,匪首叫做马永奎。在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甘肃地区,马永奎作为一个回人,手下居然有汉、回、蒙各族土匪和谐共处,不得不说他是个人才。
  刚开始,马永奎团伙只有六人,发展得极为缓慢。而且由于他坚决不吃窝边草,导致土匪们还时常饿肚子,中途有好些手下都不堪艰苦而退伙。
  直到抗战爆发,苏联援助需要通过大西北输入,政府加大了对沿途公路土匪的打击力度。大土匪消失,军阀兵力又被调去抗日前线,竟然使得丝绸之路重新繁荣起来。
  马永奎的春天来了,他专抢公路上的客商。
  为了防止被官府盯上,他从来不杀人,而且还会留下些食物饮水,让那些被抢的客商自己走回县城。团伙规模扩大到150人后,马永奎也不再招收新成员了,害怕人太多引来官府围剿。
  这家伙用抢来的钱,跑去内蒙购置马匹,又从军阀那儿弄来不少破枪,甚至还花重金搞来一挺马克沁机枪。
  不仅如此,马永奎还时常给土匪窝周围的三个乡镇分发粮食,搞得当地士绅和百姓都对他非常拥护,甚至连县里面来收税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依当地百姓的说法,马永奎是在“保境安民”,士绅百姓们自发的给他打掩护、传消息,从县长到镇长都在悄悄为他销赃。
  这种官匪勾结的现象在大西北很常见,因为这边实在太乱了。像马永奎如此“仁义”的土匪,绝对比官府更受欢迎,相比而言官府更加残暴虐民。
  马永奎正在和师爷庞攸下象棋,突然一个负责巡风的土匪进来禀报:“大当家,有好消息,司令弄来了一辆洋车!”
  “哦,什么样子的洋车?”马永奎问道。
  巡风土匪说:“就是那种运送苏联物资,屁股后面拖着大车厢的洋车。”
  师爷庞攸笑道:“那叫卡车。”
  “对对对,就是卡车,”巡风土匪说,“已经开到山下了,司令还抓回来几个肉票,其中有个女人长得特别水灵。”
  马永奎皱眉道:“能开卡车的人绝对不一般,该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甘陕这边的商队,大部分使用骡车和驴车,少数走远路的使用骆驼。至于卡车,那基本上都跟政府和军阀有关,常常伴有士兵押送,土匪是不敢去招惹的。
  庞攸问:“那些肉票什么来头?”
  巡风土匪摇头道:“不清楚。”
  马永奎转头道:“庞师傅,你怎么看?”
  庞攸捋胡子道:“把人带上山来,再搜搜他们车上和身上有什么文书。如果真是国府大员,那就礼送放还。如果是县里或者省府的大商人,那就趁机捞一票!”
  马永奎当即拍板:“照师爷说的办!”
  又过了大半个钟头,周赫煊四人被带到,全身捆绑着被塞椅子上坐着。
  抓周赫煊上山的土匪头子叫张德彪,他拿来一个蓝色小本本走进来,说道:“大哥,师爷,这是从那家伙身上搜出来的。我不识字,你们看看是什么东西?”
  马永奎接过来一扫,差点没拿稳,只见小本本封面上印着七个大字:中华民国,将官证。
  马永奎强自镇定着翻开,右边写的还是中华民国将官证,左边是孙中山的头像。头像上边写着“天下为公”,两边分别写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再继续翻开,是周赫煊的编号、姓名、籍贯、年龄、民族、将种、职务等信息。
  将种:陆军航空兵。
  任职:副委员长。
  马永奎咽了咽口水,把将官证递给庞攸:“庞师傅,陆军航空兵的副委员长是个什么官?”
  庞攸往证上瞟了一眼,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再看,顿时吓得浑身瘫软。他扶着椅子站起来说:“快,快给周委员长松绑!快啊,还愣着做什么?”
  “快松绑,快松绑!”
  马永奎也知道招惹了大人物,他低声问道:“庞师傅,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庞攸苦笑道:“航空委员会的委员长是常凯申,指导长是宋美龄,你说副委员长是什么来头?这位爷是中国空军的副总司令啊!”
  马永奎两脚发软,连忙奔到周赫煊身边,亲自解绳子道:“哎呀,周将军,搞错了,搞错了,怎么把你给抓来了?我还以为是日本间谍!”
  周赫煊笑问:“我长得像日本间谍?”
  “不是,不是,”马永奎扇了自己一耳光,赔笑道,“你看我这嘴,就是不会说话,该打!哈哈,该打!”
  张德彪走到庞攸身边,小声说:“师爷,这么个大人物,不能放回去啊,干脆杀掉灭口算了。”
  “杀……不对,杀不得。那是周赫煊,是报纸上那个周赫煊。”庞攸突然想起什么。
  “怎么就杀不得?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知道是我们干的。”张德彪冷笑道。
  庞攸气呼呼的说:“你知道个屁!那是周赫煊。”
  张德彪问:“周赫煊是谁?”
  庞攸道:“杆首平时看的那本《射雕英雄传》,就是周赫煊写的,你不也听说书先生讲过郭靖黄蓉的故事。”
  张德彪道:“原来是写书的,也没什么了不起。”
  “读书人的事你不懂,”庞攸摇头晃脑道,“以周先生现在的地位,搁前清时候就是天下文宗,人家本事大着呢。现在中国搞史学研究的先生,至少有一半都是他的门徒,都依着他的理论做学问。文曲星下凡你懂吗?”
  张德彪道:“我只知道状元才是文曲星下凡。”
  庞攸无语道:“那你就当他是状元。”
  两人窃窃私语的时候,马永奎已经亲自为周赫煊四人松绑,一个劲儿在那赔礼道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