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702

  事实上在黎元洪当大总统的时候,新闻审查一度变得很宽松,引用了西方国家的“追惩制”。可惜“追惩制”存在时间很短,段祺瑞一上台,又重新恢复袁世凯的《出版法》,还颁布了更加苛刻的《报纸法》。
  张作霖当权后,又推行一系列补充条例,对新闻出版行业进行种种限制。如今在南方办报纸很舒服,在北方则步履维艰,仿佛是戴着镣铐跳舞。
  “罚钱就罚钱吧,只要不被查封就好。”周赫煊倒是看得开。
  胡政之叹息说:“我就怕哪天少帅的面子也不管用了。你看现在北方的报纸,除了咱们《大公报》,还有谁敢报道南方政府的正面新闻?”
  周赫煊强调道:“言辞可以委婉些,但该报道还是要报道。不党、不私、不卖、不盲,这八个字千万不能丢。”
  “哈哈哈,固我所愿也。”胡政之大笑。
  《大公报》的八字方针,确实赢得了北方知识分子的尊重。特别是如今万马齐喑,北方其他报纸很难看到南方的真实新闻,这就让《大公报》显得尤为可贵。
  就在上个月,《大公报》日销量已经接近四万份,超过北平的《晨报》,仅次于天津的《新天津报》,成为北方数省第二大报。
  销量和名气是有了,随之而来的麻烦更多。听说现在北洋政府的新闻审查人员,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审阅《大公报》,稍有不对的地方立即干涉,无非罚款和勒令更正内容。
  胡政之刚离开办公室,立即又有人敲门,这次进来的是个少女。
  “周先生你好,我叫崔慧梅,婉容皇后身边的宫女。”那少女自报家门。
  周赫煊笑道:“崔小姐你好。”
  崔慧梅似乎对周赫煊很感兴趣,好奇地看了他一阵,才说:“皇后有一封信交给你,说要听你的当面答复。”
  “请稍等。”
  周赫煊拆信阅读,婉容在信上说,她想学文绣离婚,但不敢跟娘家人说。她在天津没有别的朋友,只有周赫煊信得过,希望周赫煊帮她安排住处和请律师。
  周赫煊放下信纸,对崔慧梅道:“烦请转告婉容女士,我会帮她办妥的。”
  “那好,我就先告辞了。”崔慧梅说完便离开。
  周赫煊看着那信纸,摇头笑笑,划根火柴点燃了丢进烟灰缸里。
  一事不烦二主,律师还是请的上次那个,帮文绣写离婚起诉书的洋人。
  几天后,周赫煊正在报社编稿,乔装打扮的婉容突然闯进来,急道:“周先生,我来了!”
  “考虑清楚了吗?”周赫煊问。
  婉容郑重地点点头:“我在张园实在过得不痛快,只想早点解脱。”
  周赫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离婚起诉书说:“那你签字吧。”
  婉容终究还是没有魄力,提笔居然犹豫起来,反复思量道:“周先生,能只分居不离婚吗?”
  “为什么?”周赫煊问。
  婉容解释道:“离婚闹得太大了,他面子上不好看,我和家族的名声也毁于一旦。”
  周赫煊苦笑说:“那我帮你写一份分居协议,你自己照着抄。”
  周赫煊把协议写完,婉容看完后又修改增加了部分条款,大致内容为:溥仪和婉容自愿和平分居,两人依旧保留名义上的婚姻。分居后,婉容承诺不再另行结婚,而溥仪也不得干涉她的生活。另外,溥仪需一次性支付婉容五万元的赡养费,两人以后不再有经济瓜葛。
  当这份协议书送到溥仪面前,咱皇上整个人都懵逼了,听说连续好几天都不愿说话。
  溥仪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废后,化被动为主动;二是接受,答应婉容的要求。
  废后的程序太过复杂,可不是平民休妻那么简单。
  溥仪在张园设置了议政厅,每天都有“大臣”前来上朝参议国家大事,完全按照前清朝廷的模式运转。废后同样如此,各种程序都得走个遍。
  还有,现在衷心的遗老遗少越来越少,婉容的娘家人就比较靠谱。若是废后,溥仪等于又失去一批“忠臣”,在政治上得不偿失。
  思来想去,溥仪颓然哀叹。
  他把那个送假货古董当生日礼物的罗振玉叫来,毫无芥蒂地说:“罗爱卿,朕这有两副米芾和宋高宗的真迹,还有一方苏东坡的砚台。你找日本人问个价吧。”
  “臣领旨!”罗振玉高高兴兴的离开。
  溥仪靠什么过日子?
  当然是变卖古董,他还没被赶出宫前,就让内务府的官员盗运出1200余件书画精品。其中包括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曹娥碑》、《二谢帖》,还有钟繇、怀素、欧阳询等人的真迹,甚至还包括司马光《资治通鉴》原稿。
  这些文物,后来大多数遗失在东北,被日本人得去了。
  四年前,仅是估价卖给汇丰银行的珍贵古董,就有80多件。
  由于溥仪倒卖文物事件闹得很大,他现在已经不敢明目张胆了,于是就需要中间人。罗振玉这个古董贩子经常和日本人交易,自然成为溥仪的“理财”帮手。
  婉容很快就拿到五万元分手费,她如今暂居在周赫煊隔壁。一个人住六间房子,每月房租100元,还专门雇了两个女仆伺候,另有两个仆妇,分别负责做饭和洗衣。
  皇后嘛,当然要生活得风光,她才不像文绣那样能过苦日子。
  自由是自由了,可婉容发现她高兴不起来。因为整日孤独寂寞,无所事事。以前参加宴会派对,都是溥仪带她去的,她搬出来住根本无人邀请。
  似乎,婉容闲得只剩下数钱玩了。
第113章【画画】
  英租界,咖啡馆。
  “你真的和溥仪分居了?”陆静嫣惊讶地望着婉容。
  “嗯。”婉容点点头。
  陆静嫣缓了好半天神才说:“这事若传出去,肯定比去年刀妃革命还轰动。”
  婉容忧虑道:“所以我才不敢离婚,万事都有回旋的余地。”
  陆静嫣问:“那你现在住哪儿?”
  婉容倾诉说:“外面租的房子。挺自由的,就是有点冷清,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
  “那你平时可以来找我啊,”陆静嫣笑道,“对了,下个月9号我和子权在国民饭店举行婚礼,你一定要来参加哦。”
  “他……会不会也去啊?”婉容问道。
  陆静嫣的父亲陆宗舆,是民国初年响当当的卖国贼(二十一条、巴黎和会),老家甚至召开万人大会,公开剃除陆宗舆的乡籍。此人属于安福系政客(段祺瑞派系),后来投靠汪精卫当了汉奸。
  陆家这时跟溥仪走得也很近,所以婉容才有此一问。
  “你说溥仪先生?我当然邀请他了。”陆静嫣说。
  婉容立即摇头:“我还是不去了,改天提前送你新婚礼物。”
  陆静嫣又说:“那我另外单独开一个舞会,只请几个要好的朋友,这样总行了吧?”
  “嗯,可以的。”婉容其实心里有点恐惧。她性格内向又软弱,不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没有男人陪着不敢参加公开活动。而且她的心态也没转换过来,总是丢不下皇后的头衔,不知道该以什么身份示人。
  两女闲聊片刻,又结伴去逛了会儿百货公司,这才各自分别回家。
  婉容走到家门口时,突然折道前往隔壁的小洋楼,敲响周赫煊家的房门。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周赫煊正在吃饭,他开门热情地说:“郭小姐请进,还没吃饭吧?”
  “嗯,”婉容和随身侍女走进房内,她拿出一个盒子说,“今天下午逛街的时候,随手买了一副领结,周先生你看看喜不喜欢?”
  “谢谢,非常漂亮。”周赫煊笑道,其实他从不戴领结的。
  婉容开心地笑了:“我不太会买东西,你喜欢就好。”
  周赫煊指着饭桌说:“一起吃饭吧。”
  “那……好吧。”婉容犹豫着答应。
  两人对桌而坐,侍女则去厨房跟刘吴氏搭伙。
  婉容的吃相很文静。捉着筷子轻轻将菜夹起,然后用手遮掩放进嘴中,慢慢咀嚼吞咽。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一丝声音,甚至连牙齿都没露出丁点儿。
  周赫煊笑言:“你这样的吃法多别扭啊,又没有外人在,何必拘谨?”
  “吃饭不都这样吗?”婉容诧异地反问。
  “你看我的。”周赫煊夹起一块肉放入嘴中,刨饭大口嚼着,转眼间就吃了小半碗饭。
  婉容顾忌道:“你是男人,当然可以狼吞虎咽。我一个女子,这样吃饭多难看啊。”
  周赫煊怂恿说:“别管难不难看,你试试再说。”
  “那我试试。”婉容犹豫道。
  她刚要再吃,周赫煊就打断说:“把你的左手放下,别总遮着嘴。吃个饭而已,又不是什么难以见人的丑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