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566

  四大天王悉数到场,那一刻,他们不是明星,而是普通观众。Beyond和达明一派的全体成员夹在人堆里,鼓掌跟唱着他们记不清的歌词。
  没有哨子,没有荧光棒,但全场都陷入不可思议的疯狂。
  为了避免骚乱,红馆是禁止集体起立和走动的。但上万观众不顾保安人员的阻止,他们离开座位,双足跳跃、挥舞手臂、疯狂嘶吼,竟把媒体人员和保安人员也带入了狂欢状态。
  到处都是光膀子的观众,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抱在一起欢呼呐喊,摇摆着身体激动流泪。
  这是港城开埠以来,空前绝后的演出,没有一场演唱会能如此疯狂。
  隔日,港台上百家媒体都以整版整版的版面报道演出盛况,标题无非“摇滚灵魂,震爆香江”、“中国摇滚,席卷港城”等字样。台下那些观看演出的港台巨星,无一例外全都成了陪衬,真正的主角只有三个:窦唯、张楚和何勇。
  魔岩三杰,傲视群雄!
  《资本家》关于宋维扬的专访,就是在这种时候出来的。它夹杂在魔岩三杰的报道中,没有被彻底淹没,反而借着“中国文化崛起”的话题更受关注。
  1997年前的港媒和港人,对一切有关大陆的新闻都非常敏感,同时情绪也极为复杂。
  港人迫切想要了解关于大陆更多的信息,港媒也千方百计的猎奇夸大。于是乎就造成如下结果:港城的各行各业,主动寻求与大陆的联系,邀请大陆的名人前去交流。许多大陆的严肃文学作家,都接连登上港城各大学的演讲台,并被港媒煞有介事的报道。
  商业领域更是如此,大陆这几年的知名企业家,在港城被翻来覆去的轮番报道,一时间炽手可热。
  具有大陆概念的红筹股,亦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爆炒、爆炒、再爆炒!
  特别是最近两年,由于大陆的私企上市困难,纷纷跑去港城运作上市。仅一年半的时间,中资收购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就占港城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5.9%,发展之迅猛让人瞠目结舌。
  不惟港城,美国同样如此。
  在92南巡之后,就有中国公司陆续在美国上市,全部暴涨,“华晨金杯”在两个月内,股价从16美元攀升至33美元。
  这是一波全球范围的中国概念热潮,一直延续到亚洲金融危机才结束。
  而中国的大企业家们,被境外媒体疯狂爆炒,个个头顶无数光环——如此这般,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开大碗面连锁店的退役军人,只喊了几句弄死麦当劳的口号,就能被美国几大新闻网轮番报道了。
  港交所。
  何国明端着一杯奶茶,腋下夹着一堆报刊杂志,优哉游哉地走进交易大厅。
  “明仔,早晨!”有熟人跟他打招呼。
  何国明微笑点头:“周生,早晨!”
  大家的心情都比较轻松愉快,因为港股的大牛市已经持续了六年之久,几乎买啥啥涨,连扫地大妈都整天讨论股票。当然,也有倒霉的,比如联想的股票在疯涨三个月后,突然因为巴统组织解散而暴跌,把无数港城股民坑得欲仙欲死。
  何国明是金融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以前在英资公司做事,如今辞职了一心炒股。他把全部家当都压在股市里边,几年间就赚了200多万港币,是散户圈子里非常有名的“小股神”。
  “明仔,今天该卖哪支?”旁人问道。
  “不急。”何国明扫了一眼电子屏,在散户大厅里找位子坐下。
  何国明玩的是中线投资,风格偏于保守,他喜欢坐在散户大厅感受气氛,同时花费大量时间用于阅读报刊杂志。
  在仔细翻看十多份报刊之后,终于轮到《资本家》杂志,封面赫然是一个青年男子的背影,并有大大的导读标题:《一年打下亿万资产江山,豪言与两可乐三分天下——本刊专访中国最年轻的富豪》。
  “又是大陆的企业家。”何国明摇头苦笑。他对大陆股可谓又爱又恨,从中赚了不少,也被联想套牢10多万。
  当然,跟喜欢关注商业新闻的许多港人一样,何国明也特别热衷阅读大陆企业家的故事。因为那些家伙一个比一个传奇,就说罐头换飞机吧,做中间商都能一次豪赚一个亿,这种事情在港城是不可能发生的。
  《资本家》显然选用了大陆媒体的相关报道内容,而且宋述民和嘉丰酒业的内容说得更详细。
  当看到宋述民拼搏十多年,手里掌控着价值数亿的公司,却一朝入狱、财产充公的时候,何国明不禁背心发凉,琢磨着港城回归之后自己的财产问题。
  不过,何国明很快就被后续内容吸引了。
  不满18岁的高中生,身负重债,偷家里几百块钱考察市场,一个月的时间把罐头厂扭亏为盈,用三款新品罐头攻占全国市场。接着还主导了公司转型,发起中国工商界抗战宣言,一举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大鳄之一。
  太爽了!
  何国明每次看到那些大陆企业家的报道,都感觉自己在读小说,恨不能自己成为主角。
  何国明身边的十多个股民,都是跟着他一起玩中线投资的,也在装模作样阅读报刊杂志,时不时再抬头看看屏幕上的数据变化。
  “这个宋维扬是神童啊,商界奇才!”
  “大陆的奇才真多。”
  “有奇才很正常,问题是这个人太年轻了。”
  “喜丰公司要是来港城上市,我肯定买他家的股票。”
  “别又是一个联想。”
  “联想属于意外,巴统组织成立了几十年,谁知道说解散就解散。”
  “对,联想暴跌不是公司不行,是国际环境有变化。除了联想以外,哪个大陆股不是一直涨?买大陆股准没错!”
  “……”
  港城股民们热议着商业神童宋维扬,渐渐把话题又转到大陆股概念,期盼着包括喜丰在内的更多大陆企业来港城上市。
  何国明放下报纸,叼着香烟,笑着对这些人说:“元旦以前,把手里的股票都卖了吧。”
  其他人目瞪口呆,纷纷问道:“明仔,你也觉得港股要崩?”
  “迟早的事情,”何国明笑嘻嘻的大步走开,“大陆很好玩,我打算把股票都卖了,去大陆那边看看。”
  连续六年的牛市,让无数港人疯狂的同时,也有无数人预测港股崩盘。
  何国明刚刚从报纸上的蛛丝马迹,觉察到李超人的异动,他认为收手的时候到了。这次港股肯定要大跳水,至少一年之内没有投资价值,何国明抱着玩乐的心态打算游历大陆。
第149章
元旦舞会
  1995年,元旦。
  宋维扬从箱子里找出一套西装,扔给彭胜利说:“老彭,赶快换上!”
  彭胜利捧着西装,又看了看宿舍里的其他人,吞吞吐吐道:“我……我就不去了,又不会跳舞。”
  “不会跳我教你啊,保证五分钟就能学会。”周正宇笑着说。他已经完全融入集体,在外面高冷傲娇,回了宿舍就自动改变言行模式。
  丁明笑嘻嘻说:“去吧,就算不跳舞,也可以找个女同学聊天,舞场里的女同学可多了。”
  李耀林直接扔出一双皮鞋:“穿我的鞋,我跟你最合脚。”
  自从开学以后,彭胜利就是“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四点一线,偶尔坐公交车去城里进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现在,宿舍小卖部一个月能盈利30多元,基本解决了彭胜利的吃饭问题,但他的性格依旧有些自卑。
  “那我就去看看。”面对室友的盛情,彭胜利也有些心动,他到现在连女孩子的手都没牵过。
  七条汉子都穿好战袍,风风火火的杀向舞厅。
  复旦的南区研究生舞厅,是此时五角场周边最出名的跳舞场所,上大、上外、上财、同济……好些学校的学生,每逢周末专门跑来跳舞,有的甚至要坐两三趟车。
  中国高校跳舞热潮,就是这些学生掀起的。
  那还是1978年的时候,中国刚刚恢复高考,盛海团市委搞了个五四青年节中外大学生联欢活动,现场还有专人录像。中国大学生跳的是手拉手找朋友集体舞,而且必须男女分开,外国大学生就教他们跳交谊舞和华尔兹。
  团市委领导吓得不轻,直接把电闸给拉了。学生们以为是停电,就点起蜡烛,用录音机(电池)伴奏,跳嗨了整整玩大半宿。
  第二天,团市委领导直接把情况汇报给市领导,市领导笑着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在延安就跳舞,总理舞姿很潇洒,主席也很欣赏。”
  于是,盛海市电视台播出了这场舞会,中央电视台也播出了,从此大学校园里掀起跳舞热潮。
  在电视台播出以前,复旦学生就开始疯了,顶住压力各种办舞会,复旦就此成为盛海各大高校的跳舞中心。
  “伤痕文学”也是复旦学生搞出来的,77级中文系的卢新华从来没写过小说,写作课老师布置作业,他就交了一篇《伤痕》。这可把老师给吓坏了,直接上报给校长,校长苏步青不但没批评,反而把小说送去《文汇报》,《文汇报》当即为这篇小说加印150万份。
  伤痕文学由此诞生!
  305的七兄弟来到南区舞厅时,这里已经热闹非凡。
  舞厅门口站着不少男同学,有的在等女伴,有的在物色落单的女学生。也有一些校外的学生,一路打听到这里,然后欢欢喜喜地进去。
  王波、聂军和彭胜利都没有女伴,直接杀进舞厅,剩下四个哥们儿则慢慢等候。
  不多时,周正宇的学姐女朋友来了,两人手拉着手进去。紧接着,丁明和李耀林的舞伴也相继到来,都是大一的女同学。
  宋维扬优哉游哉等在门口,风吹着有点冷,突然一个女生过来问:“同学,你有舞伴吗?我是财大的,约了朋友,但他临时有事不来了。”
  “有,”宋维扬微笑道,“不过我可以介绍我朋友给你做舞伴。”
  “那算了。”女生尴尬离开。
  猛然间,只听好几个学生大喊:“蒋昌建,蒋昌建来了!”
  超级天皇巨星、复旦在读博士、狮城舌战的最佳辩手蒋昌建阔步走来,他身材瘦弱,但格外精神,分分钟被仰慕者们包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