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566

  当然,因为宋维扬“创作”了《追梦赤子心》,魔岩三杰还是没把他当成只有几个臭钱的暴发户。
  窦唯喝高了以后,拍着宋维扬的肩膀说:“宋老板,你这首歌嘛,歌词写得不错,但是不对我胃口。太假,太空,听起来热血沸腾,其实都在逃避现实,自己给自己灌迷魂汤。”
  宋维扬笑道:“有黑就有白,你们反应现实黑暗,就不许我歌颂光明、传递正能量?如果一个人遭遇挫折,情绪低迷,他需要外在力量加油鼓劲。有没有可能听了这首歌,他就奋发振作起来,甚至由此改变他的一生?”
  窦唯楞了一下,突然笑道:“也对,社会需要心灵鸡汤。”
  “说那么多干嘛,喝酒!”何勇举杯道,“来,宋老板,咱走一个,多谢你赞助开演唱会!”
  “干杯!”宋维扬微笑道。
  张楚则比较腼腆,全程不咋说话,几乎是问一句答一句,天生就不是做明星的料。
  或者说,这三人都不是做明星的料,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歌手。
  就何勇那暴脾气,说起来就吓人。他录制《垃圾场》时受了委屈,录完以后又不能马上推出,居然拎着两把斧头去找公司老板,想把自己录制的专辑母带给抢回来。
  这种人,其实很天真,把你当朋友的时候,能掏心窝子。
  一顿饭吃完,不仅照了几十张合影,林卓韵还得到王天后在港城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或许,是王天后主动给的。
  ……
  魔岩三杰的全国巡演声势浩大,娱乐媒体争相报道,非常可乐也被频频提起。
  偶像所带来的力量,就是他们的歌迷开始喝非常可乐,穿“中国心”海魂衫T恤。虽然窦大仙他们不喜欢《追梦赤子心》,但歌迷却大为追捧,飞快登上各大电台榜单。
  魔岩唱片公司对此非常兴奋,已经在筹划送三人上春晚了。以前这些摇滚歌手,尽唱些现实内容,负能量爆棚,现在终于有一首正能量歌曲,当然要利用机会扩大在主流社会的影响力。
  不过有些悬,因为春晚要彩排好几次,每次彩排都有可能遇到刁难。一次还能忍,如果超过两次,估计窦唯和何勇能够当场摔吉他骂娘。
  无论如何,非常可乐的旋风是刮起来了。
  而面对非常可乐发起的夏季攻势,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反应是什么呢?
  毫无反应!
  原因如下——
  第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属于巨无霸,就像纵横沙场多年的老将,没必要去接无名小将的战书。
  第二,它们无力应战。
  两可乐此时在中国的组织框架极度松散,它们跟中国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地方合资建厂,每年的广告促销费用需要这些合作企业平摊。短期之内,它们想协调各公司和灌装厂,并组织统一的宣传促销攻势,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至于,两可乐都没法请中国本土明星拍中国本土广告,都是直接拿美国原版广告配中文投放。当然,也有可能是特殊宣传策略,美国广告代表着美国身份,对国人来说天生就意味着一种潮流和洋气。君不见,好端端的国产品牌,非要请些洋鬼子打广告。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美国轰炸咱们的大使馆,美国身份突然不好使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了度过危机,全面改变宣传策略,才开始请中国明星拍摄中国本土广告。
  再来说说政策方面。
  90年代以前,中国虽然允许洋可乐内销,但一直限制它们的增长量。也即是说,有市场你也不能多卖,每年销售额的增长率是有规定的,这也是天府可乐能够占有中国可乐市场75%份额的原因之一。
  九二南巡之后,中国市场一下子就放开了,外资品牌开始大举入侵。
  但是,中国政府还是没彻底解除限制。就拿饮料来说,两可乐虽然合资吃掉中国七大饮料品牌,但他们不能把原品牌直接舍弃,必须保留至少30%的国产品牌。比如百事可乐与天府可乐合资,按规定,天府可乐必须占到合资公司所生产饮料的30%以上。
  结果洋鬼子是怎么玩的?
  只1995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就一口气建了10家灌装厂,百事可乐同样疯狂建厂。合资公司有很多家,它们专门保留那些不知名的国产品牌,对知名国产品牌刻意打压雪藏,为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正当的商业利益。
  现在市面上依然可以见到天府可乐,但由于经常缺货断货,直接被各地经销商放弃,根本卖不出山城范围。而这些经销商留下的空白市场,则被百事可乐填补上去,就此偷龙转凤规避了中国政府的限制政策。
  这明显是违反政府政策和合同条款的行为,去年两可乐还战战兢兢,生怕被打脸。然后它们发现屁事儿没有,根本无人制裁,于是今年就变本加厉,目无法纪法规!
  喜丰的非常可乐,明摆着“偷了”天府可乐的配方。面对这种情况,百事可乐做贼心虚,自己一屁股屎没擦干净,居然不敢站出来状告喜丰侵权。
  非常可乐的定价跟两可乐一样,都是3元钱。
  但是,非常可乐的促销搞得有点凶,一瓶可乐一点积分,20积分便可兑换“中国心”T恤,80积分便可兑换收音机,3800积分便可兑换国产彩电。这导致非常可乐的瓶子成了抢手货,小孩子没事干就上街捡瓶子,只要凑足20个可乐瓶就能换T恤。
  有个家伙想钱想疯了,自己出资定制瓶子和瓶盖,然后跑去兑换特等奖(轿车),直接被扭送去派出所——每瓶可乐都有防伪标识和编号。
  几乎是全方位立体式的销售促销,再借着天府可乐的老口味、喜丰公司的固有渠道、全社会的爱国舆论氛围,非常可乐在上市的第一个月,就直接抢下3.5%的中国可乐市场份额。
  到第二个月,这个数据攀升至5.2%,第三个月直接上升至7%。
  媒体惊呼:中国可乐市场,已经正式进入“红白蓝”三足鼎立时代!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只能傻看着竞争对手蚕食市场,前面说了,它们没法搞宣传促销战,各大合作商有的不愿出广告费。而且,它们在电视台的广告费,一直是按照国产饮料的两倍收取。它们想搞全国性的促销活动,至少得花半年时间来策划协调。
  还有,它们的可乐原浆,一直是从国外进口的,运输和关税成本就占了很大比重。宋维扬要是疯了,可以直接打价格战,洋可乐在中国没有规模化的时候,它们打价格战都打不起。
  这就是本土作战优势,洋可乐为了保密,不可能在中国生产原浆。
  当然,宋维扬这边也有劣势,因为跟洋可乐合资的都是大单位,比如中粮集团。这导致高级酒店、重要场合、铁路和空运系统……非常可乐暂时无法参与,那是洋可乐的自留地。
第177章
圈子
  八月中旬,天气炎热。
  宋维扬回老家走了一趟,检查公司具体情况。杨信的管理能力非常出色,各方面都有条不紊,但还是存在少许问题——公司发展太快,在生产、运输和销售各环节都存在乱象。
  陈桃前段时间去了次京城,请央视广告部主任谭希松吃了顿饭。两个女人聊得还比较愉快,谭希松带着陈桃去拜访了几位领导,成功赞助央视王牌节目《曲苑杂坛》。
  《曲苑杂坛》的收视率超高,但商业营收却很低。因为这是一档制作人中心制的节目,什么都是制作人汪文华说了算,就连央视的台长都指挥不动。汪文华以前在中纪委工作,背景很硬,她拒绝节目商业化,想搞赞助的都被她撵回去了。
  但从去年起,央视就开始大规模商业化改革,这是大势所趋,《曲苑杂坛》的制作人也拦不住。
  陈桃足足拜访了汪文华五次,终于让对方口风松动。汪文华表示,冠名绝对不可以,谁都别想给《曲苑杂坛》冠名。
  于是达成以下协议:喜丰冰茶每年赞助《曲苑杂坛》150万元,每期节目,主持人必须说一句“喝喜丰冰茶,看曲苑杂坛”。节目每隔3分钟,必须在屏幕右下方出现“喜丰冰茶”字样及商标30秒。
  喜丰冰茶的定位是“亲民”,所以请葛忧打广告并代言,现在又赞助《曲苑杂坛》,算是功德圆满了。
  跟陈桃一起玩了两天,宋维扬又前往山城,走访西康省中药研究所,这才坐着飞机回到盛海。
  等待他的,又是一场舞会,花旗银行安排的。
  “我就不用去了吧。”林卓韵最近迷上了磨制咖啡,天天跟店里的妹子研究探讨,其他服务员妹子都成了她们的试验品(品尝咖啡)。
  宋维扬把裙子扔给她:“换上吧,就当是去玩。”
  一个穿T恤牛仔裤,一个穿绿色连衣裙,就不像是去参加商业舞会的。
  等他们来到舞会现场,发现有人穿得更寒掺:一件白衬衫,挽着袖子,衣角塞进裤腰里,脚上踩着一双布鞋。这货没有半点土豪的样子,反而更像是身体发福的机关老干部。
  但是,此人却是全场的焦点,因为他叫牟其中!
  多年之后,冯小刚已经进化成小钢炮,他回忆起牟其中,如此说道:“在老板(牟其中)的带领下驱车进山,老板的手下沿途指着一座又一座山说:‘这是我们的地,这是我们的山。’导演张建亚多喝了几杯茶,途中尿急。我说:‘你忍着点吧,别尿在老板的地盘上。’他苦着脸说:‘谁知道老板的地盘有多大啊。’车行了约20来分钟,停在一道山口。张建亚说:‘应该出了老板的地盘,我实在憋不住了。’撒尿回来,问老板的手下:‘这还是你们老板的地吗?’手下答:‘这里还是,过了前面就不是了。’”
  今年,牟其中又往天上发了一颗通讯卫星,他计划三年内发射60颗,把地球全都罩起来。
  “牟老板你好!”
  “牟先生你好!”
  一个又一个过去跟牟其中握手,有外企高管,有本土企业家,也有驻盛海的欧美外交官。
  牟其中踩着布鞋,撸着袖子,跟这些人谈笑风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人太多,宋维扬挤不过去,干脆带着林卓韵躲角落里吃东西。
  隔壁不远就有两个老外和几个本土商人,他们正在谈论建立俱乐部的事情。可惜没人牵头,缺乏拥有足够号召力的人物,每次聚会都谈,俱乐部就是建不起来。
  如今中国已经有了两家富豪俱乐部,都在京城。
  一家叫做“长安俱乐部”,地址位于长安街10号,由港城的李超人和霍大亨发起,个人会员的入会费是1.6万美元,公司会员的入会费是18万美元,会员主要由商界人士构成。
  另一家叫做“京城俱乐部”,地址位于新源南路,由港城地产商徐大亨和李超人的儿子发起,个人会员的入会费是10万元人民币,公司会员的入会费是12.5万人民币(每月还需缴纳1350元),会员主要由外企总裁和领事馆人员构成。
  盛海这边,得等到两年以后,才会冒出来一个“盛海俱乐部”,会员包括本土商人、外企高管和领事馆人员。
  这些都是圈子,人脉为主。
  今天的舞会,除了一些特殊邀请嘉宾外,其他参与者都是要掏钱的。宋维扬没掏钱,不是因为他面子大,而是花旗银行想把他发展进这个圈子。商人只要多来几次,一般都会留下来,就跟吸毒一样,戒都戒不掉。
  眼下就有个进来办事的,到处发名片,甚至把名片发到了穿着普通的宋维扬手里。
  “你好,鄙人蔡志平,不知先生贵姓?”这人笑呵呵的递名片搭讪。
  宋维扬笑道:“免贵,姓宋。”
  最近非常可乐发展迅猛,到处都有关于宋维扬的报道。蔡志平立即反应过来:“喜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