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566

  宋维扬说:“没开始生产就好,把纯净水的包装改为天蓝色!”
第248章
题字
  全市动员搞卫生,风声鹤唳。
  喜丰总部外边有一段路,由于经常大型车辆来往,已经变得坑洼不平,现在全部撒上了一层细沙。
  公司全体高层站在行政楼前迎接,就连宋其志这个不管事的股东都来了。
  “你抖什么啊?”宋维扬笑道。
  郑学红还在全身发颤,尴尬说:“激动的,没见过这么大的领导。”
  杨信道:“其实我的腿也在抖。董事长,要是我待会儿脑子乱了,你可一定要帮我兜住。”
  宋其志说:“没事,稳住,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郭晓兰暂时没来,她还在茶场那边检查接待工作,因为大领导有可能会去茶场。
  陈桃快步走来:“我跟杨主任又检查了一遍,没问题。”
  “不要慌。”宋维扬安抚道。
  “不慌才怪,”陈桃说,“全市一小半的警力都调过来了,搞得跟要打仗似的。”
  天公作美,不是很热,反而像要下雨的样子。
  一辆辆车驶进公司大铁门,一水儿的大小领导下车,宋维扬连忙带人过去迎接。
  大领导没有电视里面那么严肃,格外亲切的跟众人握手,他拍着宋维扬的肩膀说:“不错,很年轻,有朝气。”
  “领导过誉了,我还需要继续进步。”宋维扬感觉自己的腿也有点抖。
  大领导让宋维扬跟在他身边,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行政楼,问道:“听说喜丰高薪聘请了一个外国人做总工程师?”
  “是的,法国人,年薪80万美元,目前正在浦东主持技术升级工作,”宋维扬道,“虽然一个外国工程师的工资,就抵得上1000号中国工人,但我认为很划算。喜丰公司计划在三年之内,初步实现自动化生产。在五年之内,初步实现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管理?”大领导问。
  宋维扬解释道:“就是通过电脑,把原材料购买、生产、运输、管理、财务、人事、销售等各个环节链接起来。第一步是区域性的智能化,第二步是全国性的智能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电脑和网络,在总部就能看到盛海那边的分公司和分厂情况,甚至是了解销售终端的情况。一切生产、管理和销售,通过这些信息实现智能化处理,做到企业和市场的有机统一。”
  大领导颇为惊讶:“国外大企业已经做到了吗?”
  宋维扬说:“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了,但限于如今的电脑和互联网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还不完善。喜丰公司首先要立足于国内,但也要着眼于国外,跑步追赶那些跨国大企业。”
  “年轻人很有想法,是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大领导赞许道。
  说话间,已经来到大型会议室。
  宋维扬在墙上挂出几幅地图,首先指着容平市的地图说:“这一片是青山茶场,正在扩大茶场规模。去年喜丰冰茶的产量是12万吨,产值为6亿元,在为国家上缴利税,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茶叶。容平市的青山茶场,只是我们的茶叶基地之一。以前那里属于国营,有好茶叶卖不出去,国企员工发不出工资,现在随着喜丰冰茶的畅销,这些问题都圆满解决了。这样的茶叶基地,我们在全国有两个,并还有四个签署了供应合同的合作茶场。仅冰茶一个项目,就能解决数千个茶场工人的吃饭问题,并为当地政府增加税收。”
  “容平市属于农业市,喜丰的水果罐头在欧洲很畅销,以前市里的黄桃和橘子经常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但现在却不成问题。每年喜丰罐头消耗的水果,就能为每个果农增收100到800元不等。不仅如此,我们在鲁省还有一个大厂,以前当地的大白梨由于不利运输,只能在市内贱卖。通过我们的先进工艺,完全解决了大白梨的销量问题。”
  “因为果树都是农民零散栽植,种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无法形成规模化。这就导致公司进货不便,农民增收也有限。喜丰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明年即将推出果汁饮料,对水果原材料的需求更加巨大。所以,这一块,这一块,还有这一块土地,我们已经跟七个乡镇基层政府谈好合同,联系农民打造大型水果生产基地。银行提供贷款,政府负责联络号召,喜丰公司负责收购并雇佣农技人员指导农民栽植。一旦水果基地走上正轨,就能为每户果农年增收1000元到5000元,甚至是更多。不仅是容平,鲁省那边,去年就已经开始打造大白梨基地……”
  “此外,我们的非常可乐,也正在省内打造药材种植基地。随着基地规模扩大,不但能提供可乐需求的药材,还能为药厂提供原材料……”
  “喜丰公司不但要为自身创造财富,还必须回馈社会。我们每卖出一瓶饮料,都能带动农业、造纸、塑料、运输、零售、传媒……各个行业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未来五年,我们打算……”
  大领导此行目的就是视察农业发展情况,他对喜丰搞的水果生产基地很感兴趣,问道:“水果基地的模式能说具体一下吗?”
  宋维扬解释说:“这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和农民的密切配合。首先,政府对农民进行政策宣传,并领导组建‘果农合作会’;其次,有意向的农民签字加入果农合作会;第三,基层政府进行协调,重新分配土地,把栽植水果的土地集中起来;第四,根据果农和土地的具体情况,由政府背书,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第五,政府需要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酌情减轻果农在未盈利前的农税负担;第六,喜丰公司聘请农技专家,与各地果农合作会对接,帮助果农栽培果树,特别是传授病虫害防治的知识;第七,果农合作会统一采购树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即可严格把控质量,又能降低采购成本。喜丰公司会派人帮忙对接,防止出现坑农害农的情况;第八,喜丰公司向果农合作会统一收购水果。”
  “很好的农业合作模式,你们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大领导赞许道,“农民增收,企业盈利,政府也增加了税收,还能发展当地的工农业。”
  有了这个评价,只要水果基地不搞砸,黄市长肯定要升官了!
  而黄市长为了自己的前途,肯定狠抓此项目,任何想从中牟利搞歪门邪道的家伙都属于严厉打击对象。
  接下来,宋维扬又跟随大领导去巡视车间,茶场那边的视察备案被取消。
  中午,大领导主动跟工人们一起食堂聚餐,随机找了几个工人询问情况。这些都是临时起意,把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德喜吓坏了,生怕有哪个工人乱说些不该说的话。
  好在没出现异常情况,宋维扬还厚着脸皮求字。大领导提笔一挥,写下“创造财富,回报社会”八个大字。
  这八个字当然要裱起来挂在墙上,同时,杨信让人立即物色一块大石头,刻字于石,伫立在公司大门到行政楼的必经之路。
第249章
别人家的孩子
  大领导离开之后,黄运生单独会见了宋维扬。
  “黄书记,你好!”宋维扬问候道。
  黄运生握手微笑,纠正说:“代理的。”
  宋维扬笑道:“都一样。”
  容平市的领导班子,今年下半年即将换届。范正阳春节之后病愈,本来想再坚持大半年,结果前不久又住院了,暂由副书记、市长黄运生代理。
  黄运生现在最怕的是什么?
  怕年底空降一个书记过来,或者是把他调任去其他地方。
  黄运生说:“喜丰公司这次为容平市涨了大脸啊,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带动地方工农业取得长足健康的发展。”
  “一定。”宋维扬点头道。
  “政府决定打造一个工业园区,”黄运生道,“就建在喜丰公司的附近。我上次到省城,亲自拜访了东材集团的董事长,他们原意并购容平市塑料厂,专门为喜丰的产品生产PET塑料瓶。一旦东材集团落户容平,就让他们搬到工业园区里来。同时,政府还决定引进一家大型造纸厂,也一起建在工业园区内。”
  “这是好事啊,黄书记用心良苦,为了容平市工业发展真是操碎了心。”宋维扬奉承道。
  黄运生说:“都是应该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但是吧,”宋维扬突然语气一转,“塑料厂和造纸厂都是高污染企业,环保问题需要严格把关。”
  “这个你放心,我会盯紧的。”黄运生说。
  宋维扬颇为强硬道:“不是盯不盯紧的问题,而是现在国内大部分企业,都不关注环保问题。我估计这些厂子到了容平,也舍不得花钱搞环保。这样的话,我希望工业园区离喜丰公司越远越好,而且必须建到喜丰公司的下游地带!”
  黄运生似乎有些尴尬,他说:“政府的意思,是把喜丰公司也并入工业园区。”
  这人为了政绩已经疯了,居然想把饮料食品公司和化工企业搞一块儿,打造一个所谓的工业示范基地。
  宋维扬半眯着眼睛笑起来:“其实吧,盛海和深城两地政府,一直希望喜丰把总部迁过去。对了,巨人大厦也准备易手,巨人的史总跟我谈过,只要投资8个亿,就能建起亚洲第一高楼,改名为喜丰大厦还是很划算的。我当然不愿意啊,我是容平人,喜丰也诞生在容平市,这怎么能说迁就迁呢。黄市长,您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黄运生也突然大笑:“哈哈,宋老板的决定很正确。这样吧,工业园区的选址,政府会再考虑,尽量往更东一边靠。”
  “黄书记英明。”宋维扬连忙说。
  两人交流融洽,谈笑风生。
  宋维扬离开公司之前,特地把杨信叫来告诫:“水果基地在收购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检测。而且事先要给果农宣传好,距离摘果多少天内不准打农药,一旦发现不合格,相关水果拒收,并且下调该果农合作会的信用等级!”
  “我知道,”杨信苦笑道,“去年在鲁省吃亏吃大了,出厂质检的时候,有好几批苹果、白梨和黄桃罐头不合格。幸好没卖去欧洲,否则必然把出口业务搞砸!”
  宋维扬说:“以后所有水果,在收购的时候就要严格抽检!”
  “已经在做了。”杨信道。
  农民很苦,农民也很黑!
  三聚鹿为什么变成毒奶?根源就在那些奶农身上。
  三聚鹿傻逼了才会自己添加有害成分,是奶农为了让自己的奶蛋白质含量虚高,才往里面使劲加东西。最终奶农被枪毙了三个,无期一个,有期三个——大部分添毒的奶农都逃脱了法律制裁,因为范围太大,查也不好查清楚。
  三聚鹿当然有责任,他们多半是知道有问题的,但为了利益不闻不问,也没料到事情会搞那么大。
  就拿本市的例子来说,前两年县郊有个奶牛场,专门给县里的客户供应鲜奶。那奶牛场是私人投资的,饲养技术非常原始,每天都要向附近的农民收购鲜草。农民为了每斤草多卖几厘钱,就提前往鲜草里面浸水,又重又水灵,卖相特别好。
  然后奶牛吃了拉肚子,死了一大片,把那老板赔得倾家荡产。而附近农民为了贪小便宜,也失去了卖草的稳定收入。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他们可怜又可恨。
  ……
  宋维扬隔天就坐飞机回学校,还能赶上四堂考试,至于耽搁的几科,那只能下学期补考了。
  《新闻联播》给了宋维扬1.5秒的出镜时间,一晃而过,观众都来不及看清楚。但这好歹算宋维扬的媒体首秀,那张帅到灵魂深处的脸,终于暴露在大众的面前。
  于此同时,樊馨曼给宋维扬拍摄的记录片,也在《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播出,比预期的播出时间晚了一个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