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66

第024章
黑色幽默
  又是一周过去。
  深交所。
  跟宋维扬刚到深城时的冷清相比,此刻的深交所再次陷入疯狂。
  一片绿色当中,某只股票却飘红两天,在没有涨停制度的情况下,涨幅已经接近50%。
  “涨了,又涨了!”
  “先别出手,还能涨至少8个点!”
  “真牛气啊,早知道我昨天就下手了。”
  “……”
  大户室内,郑学红和陈桃紧张不已,他们的全部身家都已经压上去。
  “该卖了吧。”郑学红说。
  “嗯,”宋维扬命令交易员,“每过10分钟,卖出3万股,现在可以开始了。”
  交易员提醒道:“先生,现在卖有点吃亏,这支股票不可能跌。”
  “卖吧,见好就收。”宋维扬说。
  交易员立即开始操作,一个小时过去,宋维扬三人的16万股全部卖出,净赚60多万元。
  戴着假发、沾着胡子的宋维扬,立即带着同样乔装打扮的郑学红和陈桃离开深交所,直奔邮局而去——汇款之后就可以离开特区了。
  这年头异地转账极为麻烦,得先去邮局寄汇款单,收款人拿到汇款单再提钱。
  填完汇款单,郑学红心有余悸道:“太刺激了,我这辈子都不敢再来深城,怕被人认出来给打死。”
  “是啊,心惊肉跳的,这两天我都睡不着。”陈桃说。
  宋维扬问:“要不要吃了散伙饭再走?”
  郑学红说:“保险起见,到了花都再吃散伙饭。”
  通过发奖杯、开讲座班、企业咨询服务,以及刚刚在股市的收获,三人现在都已经成了小富豪。
  宋维扬分得108万,郑学红分得62万,陈桃分得19万。
  刚刚在股市玩的那一出,远比搞假协会的事情更大。若非怕被人盯上,宋维扬完全可以找君安证券玩杠杆,轻轻松松获利数百万都有可能。
  保险起见,小打小闹就可以了。
  ……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宋维扬在股市的操作吧——
  90年代初的中国股市,还处于一种非理性的蛮荒状态。
  就拿深交所来说,在中央迟迟不批的情况下,地方上自己就挂牌营业了。深城股市足足运转了4个多月,才终于得到央行的批准,之前交易所挂的都是假牌子,简直胆大包天。
  去年,特区发售新股认购证,立即引发“百万股民炒深城”的狂热场面。
  两天之内,只有60万常住人口的深城,一下子涌入160万股民。从花都到特区的车票,黑市价翻了6倍有余。还有更多人被困在铁丝网外,当地农民自发带路,冒着高风险帮股民钻狗洞赚钱。
  由于需凭身份证获得认购证,一麻袋一麻袋的身份证从各地寄来,深城各邮局网点近乎瘫痪。
  发售当日,武警、特警、海关集体出动,挥舞着电击枪、皮鞭、棍棒维持秩序。排队的时候,后者死死抱住前者的腰,稍不注意就要被挤掉。脑子聪明的就找来绳子,男男女女都把绳子绑手腕上,队伍串成一串,既可防止被挤开,还能防止有人插队。
  疯狂过后,有人因为没有认购到新股,竟然火烧街头车辆泄愤。
  股票是什么?
  大部分人都不懂,他们只知道,买股票可以赚钱。
  1992年,深城和盛海的股票市场,同时陷入极度狂热当中,又迅速在半年内冷却下来。
  到了1993年,两地股市都进入寒冬期,股民已经被搞怕了。
  于是,盛海那边想了个办法,从深城引入一条“鲶鱼”。一场惨烈的收购战随即打响,盛海股市再度狂热,那条鲶鱼被认定为“违规操作”,事后却只缴纳了100万元罚款,同时宣布收购有效。
  后来有股评家说:“宝延风波的裁决,奠定了中国股市的灰色基调。几乎所有人都领悟到了,这是一个强者第一、规则第二的斗兽场。”
  更荒诞的是“苏三山案”,一个被派驻特区的湘南小官员,挪用公款100多万、恶性透支1000多万瞎买股票。他不幸遇到了大熊市,于是私刻公章,给报纸发传真声称自己收购了“苏三山”5.006%的流通股(收购超过5%的流通股,必须登报告之股民)。报纸都没搞清楚情况就刊登消息,立即刺激到萧条的股市,“苏三山”在一天之内大涨40%。
  那个小官员自己都没料到会成功,手里握的“苏三山”并不多,只获利15万元而已。
  这货很快被抓了,被抓的原因更扯淡。
  他竟然是在自己老家的邮电局,通过关系使用邮电局的传真机,给报社发去收购股票的假消息。根据传件可以判断传真机型号,而那个型号的传真机全国仅4台。警方顺藤摸瓜,轻轻松松就把他逮捕归案。
  当宋维扬读到这个案例时,简直被此人给蠢哭了,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异想天开。
  所以宋维扬补足漏洞,依葫芦画瓢也玩了一把。
  反正是一锤子买卖,大家上当一次,以后就不可能再上当了。就算宋维扬不这么搞,再过半年那个小官员也要做,当是为中国股市完善规则、提供教训吧。
  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宋维扬立即戴上假发、贴着胡子,花高价在深城某邮电局使用传真机。接着,他又用街头的公用电话联系报社,确认对方已经收到了传真。
  一切就绪,开户买股票即可。
  于是就疯了,深城股市已经冷清半年,只在4月份有小幅涨势,到现在又是一片绿。
  报纸上的假消息一出,不知买啥好的股民立刻闻风而动,证券公司和有钱大佬们也推波助澜。第一天股票就涨了30%,第二天又涨了17%,看样子还会继续涨,而宋维扬选择提前收手跑路。
  荒唐,滑稽,黑色幽默。
  吃一堑长一智,就算股民依旧懵懂无知,那些大报社也不会再犯傻,居然没搞清楚情况就登报乱发假消息。
  多年后,当股民们再回忆起这件事,只剩下啼笑皆非和无限怀念。
  怀念他们的青春,怀念中国股市的青春,怀念一个躁动的、浪漫的狂野时代。
  又是一个夜晚,宋维扬背负行囊,掩着月色钻过狗洞,家里还有个烂摊子在等着他。
第025章
散伙,合伙
  花都,某宾馆。
  陈桃已经恢复了女工打扮,两条大辫子搭肩上,清纯可爱,跟在深城时的那个女骗子完全不沾边。
  郑学红也穿回了松垮的土西服,他举着啤酒瓶说:“来来来,先干一瓶!”
  “随意就行,我酒量不太好。”宋维扬是个极度理性的人,即便是谈生意,他都很少有喝醉的时候。
  “马大哥随意,我干了!”陈桃举起酒瓶,仰脖子咕噜噜把一瓶啤酒直接喝完。
  “桃子豪爽!”郑学红竖起大拇指,也跟着干完一瓶。
  宋维扬笑了笑,只喝一口,然后伸筷子夹凉菜吃。
  这仨骗子做贼心虚,不敢在外边喝酒,既是怕遇到抢劫的,也是怕遇到熟人——毕竟《羊城晚报》的高记者也在花都。
  他们抬了一整箱啤酒回宾馆,又买了不少炒菜和凉菜。分别在即,都有些怅然,喝酒的速度亦快了许多。
  郑学红一看就是个酒缸子,几瓶啤酒下肚,就跟喝开水似的,感慨道:“老弟啊,去深城之前,我是什么都不知道,跟个傻子一样。要不是遇到你,可能我现在正睡特区大街上,然后被联防队抓去当苦力修路。真的,我老郑这辈子佩服的人没几个,你是其中之一。”
  宋维扬举着酒瓶说:“老哥客气,没有你跟桃子帮忙,我也是不好赚钱的。”
  “对,还有桃子,小姑娘有灵性,是个做大事的。”郑学红说。
  陈桃的酒量并不好,已经摇头晃脑晕乎乎了,白皙的脸蛋上泛起酡红,醉眼迷蒙道:“我……我不行,我就跟着两位大哥演戏。遇到马大哥的时候,我没身份证,没暂住证,身上的钱只够买几个馒头。当时我就想给人做保姆,一个月赚1000块钱就知足了。呵呵,呵呵呵呵呵……没想到,我现在成了小富婆。马大哥,来,我敬你一瓶!”
  这姑娘貌似要发酒疯。
  “不能喝就少喝点,”宋维扬举瓶轻碰,问道,“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
  郑学红摇头说:“不知道,可能是回去继续当副局长吧,我职务还挂着呢。出门之前,老子雄心万丈,到了特区完全不是那回事儿。社会上的水太深,还是机关单位更容易混。反正已经有几十万了,存银行吃利息都足够。”
  郑局长还是眼界太浅,小富即安。
  陈桃歪坐在椅子上,偏偏欲倒,一脸傻笑:“刚考上中专那会儿,我就想当一辈子工人。等到下岗了,我只想打工赚钱养家。现在真有钱了,反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有钱真好,想买什么买什么。”
  宋维扬也感觉很奇妙,如果不是他重生回来,眼前这两位的人生轨迹,肯定就完全不一样了。
  郑学红可能因为没有通行证,在花都火车站时就打道回府,继续当他的副局长。也可能冒险钻铁丝网过去,在一脸懵逼当中,或是头破血流,黯淡收场,或是进化变强,成为草莽英雄。
  至于陈桃,大概她真的会去给人做保姆。碰到好人就算了,若是碰到坏人,欺负她一个没身份证的弱女子,简直随便拿捏。不知这姑娘在另一个时空吃了多少苦,最终洗去纯真,给台商做小三,蜕变成不择手段的蛇蝎女强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