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2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566

  “没印象。”宋维扬说。
  郑学红提示道:“回忆一下,我们认识是什么时候?”
  “五年前,火车上。”宋维扬道。
  “带我们打劫匪那个解放军同志,记起来了吧?”郑学红说。
  宋维扬道:“哦,是他啊。”
  郑学红笑道:“他现在手里头有三千兵,负责好长的一段堤坝。我借着送水送粮的机会,问了一下那些当兵的,你猜怎么着?嘿,人家以前只是指导员,现在已经做团政委了。军级直属团,3000人的大团,职务升得好快!”
  “是挺快的。”宋维扬说。
  郑学红又道:“喜丰公司捐赠物资的新闻,已经登上《长江日报》了,在江城这边反响不错,连带着冰茶和可乐都销量看涨。你觉得,是不是该借机宣传一下?”
  宋维扬说:“不要太刻意,顺其自然吧。我们不主动宣传,但遇到记者采访,也可以尽量展示一下。”
  郑学红道:“对了,今天有个省里的大秘,约我明天去面见领导。具体情况,那位大秘故意透露了一些,大概是只要喜丰继续提供纯净水,全省的灾后重建工作,都会优先订购喜丰的产品。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能把咱们积压的方便面和饼干全部清空。”
  “还有这种好事?”宋维扬颇为意外。
  郑学红笑道:“我听说啊,前两天某位大领导视察灾情,在好几处地方都看到喜丰食品的包装,还遇到了我们的一组志愿者。当时,喜丰公司江城销售分公司的志愿者旗帜就插在那里,大领导看到志愿者旗帜,突然就产生了兴趣,亲自过去跟志愿者交流。问明白情况之后,大领导当场口头表扬:喜丰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
  宋维扬说:“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郑学红道:“这叫好人有好报,我们这几天捐的物资,总价值已经超过300万了。好了,我先挂了,这几天好累,我要一觉睡到天亮。”
  ……
  浴室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林卓韵还在洗澡。
  宋维扬挂掉电话,百无聊赖的泡着聊天室,现在聊天室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水灾。甚至有人开始现场直播,几点几分,大水又涨到他家外面什么地方。
  此时还没到最危险的时刻,再过20多天,江城即将告急,社会舆论急切到要求炸堤分洪的地步。
  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主动炸开堤坝,某县变成泽国,40万人无家可归,造成15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一是继续死守,但江城有被淹没的危险,损失得用万亿来计算。
  而且一些专家预测,很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洪峰,只要洪峰形成,江城大堤多半就守不住了。
  中央选择了死守,抗洪总指挥说:如果大堤决坝了,我会承担一切责任,从那儿跳到江里去。
  万幸,天佑中华,最后一次洪峰没有出现。
  宋维扬把《三体》第一部的最后一章传到网上,很快就有大量的评论回复:
  “第一部就结束了?你逗我玩呢!”
  “搞什么东东,半个月不更新,现在更新一章就说第一部完结?”
  “作者你自己算算,你今年一共更新了多少字?要是超过两万字,我马上到长江边上堵大堤去!”
  “大家别埋怨了,当心作者不写第二部。”
  “谁知道作者家的地址,我给他寄刀片去!”
  “……”
  宋维扬乐呵呵的看了一阵评论,登陆电子邮箱,赫然发现里面躺着封未读邮件。
  拉里在10分钟前发来的,算算时间,美国那边还是上午:“宋,谷歌发展良好,巴金斯和美洲杉两家风投公司,都希望能够投资1000万美元,他们对谷歌的估值是3000万美金。”
  宋维扬立即回复:“你觉得呢?”
  拉里道:“我觉得可以接受,但谢尔盖说还要再等等。”
  宋维扬道:“那就再等等吧。”
  拉里道:“当然可以,随时保持联系。”
  由于有宋维扬的种子投资,以及搜索广告方案,谷歌远比历史上要发展快速得多。
  另一个时空,拉里和谢尔盖因为没钱,谷歌第一台服务器的外壳是用乐高积木搭建的,安装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就这样混了两三个月,由于谷歌服务器占用了斯坦福大学的大量带宽,被学校的IT部门给踢出去,他们只好把公司搬到沃基西奇的车库。
  车库的主人沃基西奇,便是后来YouTube的负责人。
  又混了一段时间,谷歌终于弄到10万美元,并继续在车库里面艰难发展,最困难的时候服务器都养不起。
  现在则不同,谷歌在创立之初,就有自己的写字间,而且服务器也要好得多。甚至还雇了八个话务员,天天电话营销拉广告,并在各大门户网站投放了谷歌的链接广告。
  半年时间过去,谷歌凭借其精准的搜索引擎,获得大量网民的青睐。在流量节节看涨的同时,广告费也赚翻了,7月份的营收已经达到60万美元,并以300%的速度在不断增长。
  相比起来,同样模式运作的搜狗就非常尴尬,中国互联网环境比美国差太多,广告客户很难拉到,至少还要发展一两年才行。
  正因如此,谷歌创立不到半年时间,就吸引来巴金斯和美洲杉两家顶级风投公司。
  林卓韵穿着浴袍出来,隐约露出诱人的锁骨,笑嘻嘻说:“亲爱的,帮我吹一下头发。”
  宋维扬立即扔掉鼠标,拿起吹风机就走过去。
  林卓韵道:“今天来店里发请帖的是谁啊?”
  “我姑姑。”宋维扬说。
  “你姑姑?”林卓韵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爸是盛海人……”宋维扬也不再隐瞒,简单解释了一遍。
  林卓韵问:“那你去吗?”
  宋维扬说:“去看看吧。”
  表妹李亭亭拿到录取通知书了,盛海财大,今天宋卫红到咖啡厅发请帖,说是要请亲朋好友摆酒庆祝一下。
  吃完这顿酒,宋维扬就准备去港城,跟在国家队屁股后面咬索罗斯一口。
第359章
非常无聊老套狗血的情节
  宋卫红一家所住的地方,距离神州科技公司所在的长阳谷并不远。
  那里是盛海自行车厂的地盘,厂区内还有幼儿园、子弟校、派出所、电影院、医院等下属机构,可见它当年是有多么风光。
  别说当年,就说90年代初吧,在1990年到1992年之间,就累积生产自行车1000万辆,其中有18%左右出口到海外市场。1993年还国企改制上市了,1995年被评为“全国最畅销国产商品”,并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嗯,永久牌自行车。
  姑父李成功就是盛海自行车厂的工人,80年代福利高得很,属于全国人民羡慕眼红的对象。
  十年前,宋卫红和李成功甚至还有钱走关系,把儿子李超英送进出租车公司。1988年的时候,李超英开出租车每月能赚1000元以上,收入碾压当时的普通白领阶层。
  李超英给公司开了三年出租车,便辞职单干。他通过父母找人借钱,再加上自己和家里的积蓄,买来一辆国产面包车,挂靠在出租车公司旗下,每天只需交一点份子钱,剩下的收入全归自己。
  1991年的时候,李超英的月收入已经达到3000,有时甚至能够超过4000元,主动上门说亲的不知有多少。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降临。
  那天下雨路滑,又是夜里看不清。打车的客人不断催促赶路,李超英只能狂踩油门,结果突然遇到横穿马路的。等他看见行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只能踩死刹车猛打方向盘,面包车滑行侧翻,先是撞歪了路边的电线杆,接着滚下斜坡,连人带车掉进苏河。
  耗尽家里所有存款买的面包车,就此彻底报废,还要赔偿打车客人的医药费。
  而李超英自己则双腿骨折,休养好几个月才痊愈。并且他永久性破相了,一只眼睛被碎玻璃扎破,谈好的婚事也跟着告吹,直到现在32岁了还没结婚。
  李超英自暴自弃了整整一年,终于走出心理阴影,开始重新找工作。他只会开车,但出租车公司不肯要,独眼龙谁会要啊?出去绝对把打车的客人给吓跑!
  好在盛海郊区有很多私人小厂,李超英属于残疾人,手脚麻利还能占残疾指标,很快就被私营工厂录用(工厂招收一定数量的残疾员工,可以获得政策性减税)。但他的工资很低,还不够当初开出租车的零头,只能这样累死累活的混日子。
  宋卫红和李成功两口子,花了将近四年时间,才把当初买面包车的欠款、以及车祸的医药费还上。眼瞅着家里的日子好过了些,嘿,没等两年又遇到下岗,而且是夫妻双双下岗。
  ……
  洪伟国开着破车从神州科技公司出发,十分钟不到,就已经抵达盛海自行车厂。
  曾经风靡一时的永久牌自行车,从两年前就开始销量锐减,去年已经没有什么盈利,到今年变成持续性亏损。东南亚的出口市场彻底完蛋,国内市场也供大于求,数不清的自行车积压在仓库里,这是很多中国公司今年的真实写照。
  厂里工人不复以前的欢声笑语,他们虽然还能领到工资,但福利什么的几乎没有。再这么下去,拖欠工资也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还随时面临下岗的风险。
  “就是这里吧?”洪伟国问了好几次路,把破车停在一家饭馆门口。
  阿慧便民餐厅,很朴素的名字,估计是职工家属开的。
  宋卫红听到外面的汽车引擎声,快步走出来,满脸笑容道:“小木,快请里面坐。”
  “好的,阿姨。”宋维扬应道。
  两人都没戳穿亲戚关系,一切还得等宋述民表态,暂时就当是普通交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