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566

  只有宋维扬比较随意,里面穿着羊毛衫,外面罩一件呢子风衣,举手投足间带着股自信与洒脱。
  众人来到上市发布会现场,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有一面铜锣。贵客嘉宾都在舞台两边,记者们排排站在台下,宋维扬与联交所的领导握手之后,拿起麦克风说:“感谢各种朋友,今天能来参加喜丰公司的敲锣仪式。同时也感谢消费者对喜丰的支持,多年来,我们认真做好产品……我希望喜丰公司能够越做越好,也衷心祝愿港城能早日走出经济低迷的阴霾。谢谢大家!”
  一通话只说了5分钟左右,宋维扬就把麦克风交给杨信。
  杨信说:“感谢董事长对我的信任,在我入职喜丰之后,他就把公司全权交给我管理。几年下来,如履薄冰,总算是没有辜负董事长的信任与厚爱……我在加入喜丰之前,当过副县长,做过国企厂长,也在琼岛炒过楼,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从没让我杨某人心服口服过。只有宋维扬先生,喜丰的董事长,他让我无话可说。什么困难和问题出现,我们一堆人商量得焦头烂额,他随便出个点子就能完美解决……我相信喜丰能越来越壮大,因为有董事长在,我只是公司大管家,他才是公司的头脑与灵魂……”
  郑学红越来越老谋深算了,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讲话,一直跟个弥勒佛似的在旁边看着。
  陈桃接过麦克风说:“各位朋友好,我是喜丰公司的首席信息官陈桃。下面,就由我来说说喜丰去年的营收和财务状况,以及上市之后的一些举措……”
  距离敲钟还有20分钟时间,一个记者提问道:“宋生,你估计今天喜丰的收盘价,能够达到多少?”
  宋维扬笑道:“这个不好说,我是大陆丁蟹嘛,技术方面也不懂,反正肯定会涨就是了。”
  “哈哈哈!”
  现场一阵哄笑。
  突然,一个来自大陆的记者说:“宋先生,喜丰公司是全中国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你想对国内其他民营企业家说什么?”
  “首先,港城已经回归了,算不上境外吧?”宋维扬笑道,“如果真要我对其他民营企业家说什么,就只有一句话:踏踏实实搞企业,认认真真做产品!”
  另一个港城记者不分场合,喊道:“宋生,今天是1999年的第一天,你预感今年港股的走势怎样?”
  宋维扬说:“大涨。从年头涨到年尾,大盘走势肯定不会跌,跌了我就不是大陆丁蟹!”
  “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笑声响起,记者陆陆续续问出各种问题,终于时间快到了。
  喜丰公司的高层、联交所的领导,以及几个到场嘉宾,纷纷上台站成一排,留足时间给记者合影拍照。
  电子钟一分一秒走着,宋维扬手里拿着鼓槌,瞅准时间敲了下去。
  “当!”
  清脆的钟声响起,意味着喜丰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了。
  接下来30分钟,是开市前的准备阶段。
  敲钟之后大概18分钟,询价区间上行到1.63—1.65港元,比前两天初步询价时还高出不少,并最终确定开盘价为1.65港元。
  宋维扬和杨信都有些吃惊,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整个上午,喜丰的股票刷刷往上涨,两个半小时便飙升到1.81港元。下午再继续涨,最高价位达到了2.09港元,收盘时回落至2.07港元。
  而喜丰股票的发行价,只有1.50港元,股票承销商们都高兴坏了。
  郑学红叼着烟说:“所以,我们这是赚了多少?”
  杨信说:“你和我手里的股份,都价值已经超过4亿了。”
  “多少?”郑学红目瞪口呆,嘴里的烟差点掉下来,不敢相信自己身价过4亿。
  宋维扬说:“喜丰公司的市值,现在已经有70多亿元。”
  郑学红道:“这赚钱速度也太快了吧?”
  杨信说:“确实出乎意料,涨势让我看不懂。”
  陈桃说:“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董事长在港城很有名,二是喜丰公司的特殊地位。此前,虽然有很多大陆企业在港城上市,甚至在美国上市,但那些都是国企、集体企业或者合资企业。我们喜丰公司,是第一家在大陆之外地区上市的纯民营企业!这几天我都在搜集资料,港城媒体报道最多的字眼,都是把喜丰定性为‘中国第一民企’。”
  “那就说得过去了。”宋维扬点头道。
  股票这玩意儿,很多时候的涨跌靠噱头。
  “中国大陆第一家境外上市民企”,这个噱头太足了,那些股票承销商也是如此宣传的。或者说,这个噱头就是承销商炒起来的,目的无非是疯狂抬高喜丰的股价。
  恰巧,又遇到港股整体回暖的大环境,有点闲钱的股民都在进场,这段时间炒股几乎可以说稳赚不赔。
  即便以发行价来算,喜丰也能圈到15亿港币,大大缓解公司的资金紧张问题。
  接下来,就是挥舞着钞票,到处跑马占地!
  收购一些在各地有名气,但又经营不善的饮料食品企业(包括国企)。真正的老字号品牌利用起来,其他品牌全部雪藏,大概用一年的时间来消化。
  与此同时,喜丰准备掀起价格大战。
  反正现在经济不景气,大家都库存积压,那就低价倾销吧。也不直接降价,就是隔三差五搞活动,买两瓶送一瓶什么的,绝对能逼死一大堆竞争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能活下来的才能争取胜利。
  还有,继续进行渠道下沉,争取在全国每一个县市,都有喜丰的销售网点。
  反正喜丰现在有的是钱,可以财大气粗!
第388章
大陆首富?
  半岛酒店,喜丰高层集体下榻此地。
  不过今天晚上,杨信和郑学红都不在。两个中年男人化身为追星族,脸皮都不要了,主动跑去蹭港城市政局的宴席,只为了跟蔡琴聊聊天,顺便再要一个亲笔签名。
  就在前几天,蔡琴应港城市政局邀请,连续开了八场个人演唱会。
  最后三场,杨信和郑学红一场不落,天天晚上跑去听,掏钱献了好多花。
  夜里十一点,宋维扬跟陈桃为爱鼓掌一番,洗澡之后便在总统套房的客厅里喝红酒。
  房门突然开了,杨信率先进屋,双手犹如乐团指挥,不停起伏挥动。郑学红跟在身后,满面春风的哼着歌:“但愿那海风再起,只为那浪花的手,掐死你的温柔……”
  陈桃被逗得哈哈大笑:“你们两个这是焕发生命第二春了?”
  郑学红说:“我就喜欢两个明星,一个是邓丽君,另一个是蔡琴。以前没机会,这次好不容易遇上,肯定要跟蔡女士认识认识。”
  “蔡老师唱歌真不错,那女中音,实在是太赞了!”杨信陶醉地说。
  宋维扬说:“以前没看出来,你们居然还追星。”
  郑学红表情严肃道:“那得看追谁,蔡琴属于艺术家,不是普通明星可以比的。我以前练举重的时候,夜里躲在被窝偷偷的听邓丽君和蔡琴,有一次还背了处分,说我听什么靡靡之音。当时我就想啊,如果能跟这两位歌手吃顿饭,再聊上几句,那这辈子就活得值了。”
  杨信笑道:“我还好吧,单纯的欣赏而已。”
  喜丰在港城上市已经三天,在经过第一天的疯涨后,第二天依旧涨了13.6%,第三天涨了7.5%,喜丰市值直接突破95亿港币。
  仅按照喜丰股份来计算,宋维扬的个人身家便达到53亿港币。
  已经有港媒把宋维扬称为“大陆首富”了,再度登上好几份杂志的封面,标题一个比一个起得劲爆。
  《宋维扬股市狂卷20亿,大陆丁蟹变大陆首富》
  《23岁坐拥50亿资产,宋维扬跻身华人世界第一钻石王老五》
  《如何嫁给喜丰董事长?宋维扬的三大爱好不可不知》
  《经营管理与资本运作——再谈宋维扬的财富神话之路》
  《宋维扬声称喜丰股票还能再涨三年》
  舆论声势如此浩大,一半是港城媒体在瞎起哄,一半是喜丰股票承销商在推动。
  证券承销商们,抓住“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大陆民企”这个噱头,把股民们整得五迷三道,甚至一些小型证券公司都跑来跟风投资。
  照这个势头搞下去,喜丰市值很快就要突破100亿港元。
  当然,肯定不能无限上涨,估计一两个月后就要开始跌——实在是现在炒得有点邪乎。等经历过几波正常涨跌,喜丰的股价才能趋于真实,现阶段的注水状况有点严重。
  但无论如何,喜丰和宋维扬,是目前港城最热闹的话题之一。
  如今港股全线看涨,而喜丰股价又是涨幅最大的,直接给宋维扬头顶罩了一层镀金光环。
  甚至大陆媒体都在关注,《经济日报》如此报道:“喜丰公司自港城上市以来,股价连续三天大涨,总市值已经超过96亿人民币。这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代表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也体现了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民企的认可……”
  《羊城晚报》则更关注钱的问题:“喜丰股价连续三日大涨,诞生了一批私企富豪。其中,喜丰董事长宋维扬个人资产约54亿人民币,喜丰CEO杨信和COO郑学红个人资产约5.3亿人民币,喜丰CIO陈桃个人资产约3.7亿人民币,喜丰公司CFO郭晓兰个人资产约7.7亿人民币,喜丰股东宋其志个人资产约17.8亿人民币……另外,喜丰公司的中高层干部,诞生出一大批百万富翁,其中资产超过500万元的就有3个,资产超过100万元的有12个。另有约300名喜丰员工,个人资产超过10万元,而资产上万者不计其数……”
  《羊城晚报》的这篇文章,迅速在国内引起热议,主要是那量产百万富翁的消息,在1999年显得那么不可思议。
  人们不知道员工的原始股是有限制的,好几年内不能转让和出售,暂时只能老老实实拿分红,一切资产都停留在账面上。大部分人都以为,股票值多少钱,喜丰员工就有多少钱,连带着在喜丰工作的普通职员都更好相亲了。
  网上讨论的也不少,网民大都是年轻人,宋维扬早就成为他们的创业偶像。
  “宋维扬太牛逼了,身家50多亿啊!”
  “朋友你眼瞎吗?50多亿,那只是宋维扬在喜丰公司的资产,人家还投资了别的公司。”
  “喜丰上市都市值90多亿,要是健力宝上市该有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