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566

  《海马歌舞厅》由此诞生,所有剧组成员分文不取,全给马巍都打白工,靠卖电视剧把开歌舞厅的钱赚回来了。
  当然,马巍都真正被人所熟知,还是因为古董收藏,这位爷从当工人那会儿就开始淘古董。
  大清早,马巍都开着破车,前往跟张朝扬约好的地点。
  京圈儿的人都很仗义,当然,他们只对朋友仗义——反过来说,非常排外。怼人的时候一窝蜂全上,惹到一个就跳出来一堆。
  张朝扬自然没资格加入京圈,但既然一起吃过饭,而且也没利益冲突,那就勉强算半个自己人。
  马巍都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走进一家早餐店,直接喊道:“老板,两根油条,一碗豆汁儿!”
  张朝扬听到声音,站起来招手:“马先生,这边!”
  马巍都的眼神越过张朝扬,很快停留在宋维扬身上。他跟张朝扬握手寒暄两句,还笑呵呵对宋维扬说:“哟,今天喜气,居然出门就遇见小宋爷。”
  宋维扬笑道:“马馆长,我什么时候成小宋爷了?”
  马巍都说:“你还不知道?你当场打刘波脸的事情,已经传遍整个京圈了,大家都叫你‘小宋爷’。”
  “哈哈哈,”宋维扬大笑,“这绰号够威风,不过听起来有点像衙内。”
  许大美女就是京圈的人,刘波把她泡上手,除了觊觎美色之外,无非也是想打入京圈当中。但京圈的人喜欢装逼,又特别不喜欢别人在他们面前装逼,因此格外不待见刘波这个装逼犯。连带着,许大美女都被暂时排斥出京圈的核心圈子,直至小钢炮等人上位才重新当了京圈团宠。
  此时的京圈,掌握着大半个中国的文坛和影视圈话语权,刘波要是能成为其中一员,他卖书炒作绝对事半功倍,怎奈他的装逼被京圈视为傻逼行为。
  那天录制现场的作家,也有京圈的人,回去就把这事儿当笑话讲,分分钟传遍整个京城的影视圈和文化圈。
  马巍都喝着豆汁儿说:“这是咱们对宋先生的敬称,你打刘波的脸,不知道有多少人拍手称快。”
  “你们就那么不待见他?”宋维扬好笑道。
  马巍都不屑道:“整天穿布褂布鞋给谁看?还耍什么魏晋风度,搞什么曲水流觞,整个中国就他是文化人啊?”
  刘波想要加入京圈,必须得朔爷开金口。就王朔那张口闭口骂人“丫挺”、“傻逼”的做派,怎么可能容得下刘波?王朔只会有一种反应:你给爷装锤子文化人,丫的大傻逼!
  华谊的王氏兄弟,现在都只能在朔爷的饭局里陪坐呢,小钢炮更是朔爷的铁杆狗腿子。
  宋维扬笑呵呵说:“改天有空的话,还请马馆长介绍一下。我女朋友是王朔的书迷,想请他吃顿饭,弄个签名啥的。”
  马巍都说:“没问题。就凭小宋爷怒斥刘波这件事,老王肯定喜欢跟你交朋友。”
  宋维扬道:“我想买个四合院,年份很久的那种,马馆长推荐一个呗。”
  “没剩多少了,”马巍都感慨道,“这几年开发房地产,拆了一大片古建筑。最好的四合院已经成了保护单位,其他都被拆得差不多了。不过也有几处,勉勉强强凑合,但必须翻修重建。”
  “那就麻烦马馆长了。”宋维扬说。
  把油条和豆汁儿喝完,马巍都便带着宋维扬去看房子,张朝扬则直接去公司上班。
  “呵,你这车霸气,”马巍都指着悍马问,“多少钱买的?”
  宋维扬道:“美国那边出厂价10万美元左右,我这车原厂改装过,改装费比车价还贵。不是我显摆自己有钱,而是原装车的减震效果不好,坐着硌屁股,空调也普普通通。”
  马巍都笑道:“那你买来图什么?”
  宋维扬说:“开起来牛逼啊。这车四个轮子全爆胎,也能安全行驶几十公里。泡水里一整天,捞起来都还能继续开。”
  “那是真牛逼,我都想买一辆了。”马巍都说。
  马巍都开着自己的破车在前面带路,很快就来到一片老街。
  胡同里很热闹,各种吆喝叫卖声。眼瞅着快过年了,还有些小孩儿满地乱跑放鞭炮。
  就是味道不好闻,一阵北风吹来,隐约带着屎尿和馊水味。
  汽车停在胡同里,马巍都指着两处院门说:“这两栋四合院,还有旁边那些建筑,统称为‘索家花园’,也叫‘绮园’,是晚清内务府大臣明善的宅子。当年绮园的面积很大,现在拆得只剩下这两处半了。以前里面还有假山亭台,20多年前地震,两座假山被移走,一座移到东单公园,一座移到景山公园。”
  宋维扬说:“这是保护单位吧?”
  “甲18号院是保护单位,只是区级,可以买卖,但不能擅自改建,”马巍都指着隔壁的四合院说,“其实文物部门的都是傻逼,隔壁的乙18号院才是绮园主体,住这儿的街坊邻居都知道,就那些当官的不知道,一拍脑袋就把偏院当成主体来保护。那块保护文物的牌子看到没有?内容都写错了,说这是索额图的宅子,明善虽然汉名姓索,但跟索额图八竿子打不着关系。更可笑的是,导游带外地人来参观的时候,还说这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姥姥家,婉容她姥姥根本就不住这里。”
  宋维扬笑道:“所以,作为绮园主体的乙18号院,现在只是普通民房,根本不是文物保护单位?”
  “就这意思,”马巍都说,“你把它买下来吧,不然过几年也会拆。”
  此时的乙18号院足有两进院落,共20多间房子,占地1000多平米。几年之后,门牌号改为37号院,被开发商拆了修停车场。结果刚拆一部分就被叫停,因为民间文物保护人士站出来说那是绮园主体,以前保护错了!
  但拆掉的也就拆掉了,还剩下15间房,被富豪买下来修缮一新(审批过后能修),再转手时叫价2亿人民币。
  宋维扬问:“现在房产证在谁手里?”
  马巍都笑道:“都是分配的集体房,每进四合院住着十户左右,你得出钱让他们全部搬走才行。”
  “大概需要多少钱?”宋维扬问。
  马巍都问:“乙18号院的两进四合院全买?”
  “全买。”宋维扬说。
  马巍都算了算说:“至少200万往上,出钱少了,人家不肯搬。要是遇到几个犟老头,250万都得花进去。”
第398章
四合院拿下
  观复博物馆。
  马巍都指着一个白釉瓷壶,亲自给宋维扬做讲解道:“看到它的开口没有?像和尚的帽子,所以这种就叫僧帽壶。这种壶型最早诞生于元代,但元代的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比较粗,壶流比较短,咱们这件就明显不是元代的物件儿。它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壶流略长,其他特点跟元代壶相仿。到了清代就又不一样了,清代把壶颈拉高,壶腹略瘦,所以整体看起来更修长……”
  “那这件呢?”宋维扬指着旁边的瓷瓶说。
  马巍都道:“这支瓶子的全称叫‘珐华缠枝牡丹纹梅瓶’,珐华又名法花、粉花,是一种低温釉陶,它无论是从工艺还是釉色来看,都跟琉璃极为相似,所以珐华有时候也被泛称为琉璃。至于梅瓶,顾名思义,它就是用来插梅的。但插梅是明代以后的事儿了,在宋朝,梅瓶又称经瓶,是用来装酒的器具,就算明代也经常拿来装酒。”
  宋维扬问:“那这瓶子又是什么年代的?”
  “明代,”马巍都指着瓶子说,“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而且肩部上抬,看起来饱满而有力……宋代瘦长,长得跟鸡腿儿差不多;元代继承了宋代样式,但肩部更丰满,而且经常带有瓶盖;清代的肩部更加丰满,腰部以下收得比较直……”
  马巍都是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但暂时还没担任馆长,宋维扬喊他“马馆长”只是敬称。
  在博物馆溜达一阵,宋维扬点头笑道:“古玩还蛮有趣的,什么时候我也买几个练练手。”
  马巍都说:“练手可以,别沉迷进去,也别想着捡漏。从刚入行到略有心得,至少需要十年时间,就我前几年还打了眼。宋老板肯定是不缺钱的,如果确实想搞收藏,最好真金白银在拍卖行买几件玩玩,至少相对来说有些保障。地摊捡漏也行,三五千块对您来说只是小数目,但叫价上万的地摊货就别碰了。”
  宋维扬笑道:“哈哈,我就算买到真货,自己也没时间打理,直接送你博物馆里算了。”
  马巍都说:“可以啊,寄存在博物馆展出,我们帮您保养,只收少量的管理费。”
  “我在盛海认识一位老爷子,叫杜维善,杜月笙儿子,”宋维扬笑道,“马馆长要是去盛海,可以跟杜老爷子聊聊,你们肯定很有共同话题。”
  马巍都说:“那敢情好。杜老爷子我知道,古钱币研究专家,只可惜一直没机会当面交流。”
  宋维扬说:“他在盛海博物馆的5楼,你到了直接问就是,老爷子很喜欢跟人聊天。”
  “下次去盛海,我一定要拜访。”马巍都道。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来,宋维扬接通电话道:“什么事儿?”
  电话是喜丰京城分公司职员打来的,宋维扬不好亲自出面买四合院,就让分公司的中层干部帮忙跑一趟。这人说道:“老板,250万都拿不下,至少要280万到300万才行。”
  宋维扬问:“坐地起价?”
  喜丰职员说:“倒也不是,主要是不愿搬。四合院里的住户,基本都在附近工作,但我们给的价钱,只够他们在二环买很小的房子。如果他们在二环外买房,年轻人上班又很不方便。老年人就更不乐意了,他们在四合院住了一辈子,很难劝他们搬走。”
  宋维扬笑道:“所以,还是钱的问题?”
  “对,”喜丰职员说,“至少要让他们能在二环内买房,这些住户才愿意搬走。即便如此,也还要劝那些老人,毕竟人家在胡同里生活了一辈子。”
  宋维扬说:“给你300万,你给我搞定这件事,记住别乱来啊。”
  喜丰职员说:“300万够了,我尽快在过年前谈定。不过,让这些人全部搬走,恐怕要拖到四五月份了,毕竟买房子搬家也需要时间。”
  “没问题。”宋维扬道。
  1999年的京城楼市还不算离谱,二环内的房价在1500元—3500元之间,具体价位得看地段和房屋质量,这比盛海的房价要便宜得多。但明年就会开始不断增长,好的二手房单价能涨到4000元,普通的基本也在2000元以上。
  至于京城二环外的房子,随便买,能有2000元月薪,你就可以考虑按揭三环的大户型期房。
  马巍都站在旁边也大概听明白了,笑道:“250万肯定能拿下四合院,不过要拖时间。那里的住户,一家几口挤在小房子里,年轻人恨不得早点换地方,老人最后也只能听年轻人的意见。”
  “能花点钱尽快解决就好,没必要耗费太多精力。”宋维扬说。
  真拖到明年,京城房价大涨,那些住户恐怕要得更多。
  ……
  帮宋维扬谈价钱的喜丰分公司职员名叫翟庆华,这家伙早就摸清了老板的心思,不在乎钱多钱少,只在乎让住户尽快搬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