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566

  “那太好了!”胡润高兴得拍手。
  获得投资自然值得兴奋,更重要的是跟宋维扬搭上关系,以后做富豪榜单就更有人脉了。
  宋维扬告诫道:“不要透露我的投资信息,我怕招人嫉恨,但我可以介绍一些富豪给你认识。”
  “没问题,祝我们合作愉快。”胡润笑着起身握手。
第424章
空手套白狼
  胡润喜滋滋的离开,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一番。
  沈思却一肚子疑惑,好奇地问:“老板,你为什么给他投几十万美元?这些钱都够在中国买一家国营小厂了。”
  “因为他很能折腾啊,”宋维扬笑嘻嘻说,“你现在还不懂,再过几年就懂了。”
  沈思立即闭嘴,老板的哑谜猜不透,她也不好多问什么。
  仔细研究胡润此人的履历,就会发现他是个空手套白狼的高手,完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甚至把别人的资源当成自己的资源。
  首先,胡润制作出中国富豪榜,内容是全英文的。他将其定位为给西方人阅读的中国富豪榜,这就有市场价值了,因为99%的西方人对中国富豪不了解。通过这一点,胡润跟《福布斯》搭上关系,把富豪榜首先发布在《福布斯》杂志,并成为《福布斯》在中国的自由撰稿人。
  紧接着,胡润把这一期《福布斯》寄给中国媒体,还非常贴心的帮忙做了翻译。中国媒体把这当成稀罕玩意儿,自发的帮他大肆宣传,胡润一下子就在中国有名了。
  再然后,胡润扯大旗作虎皮,打着“福布斯中国首席调研员”的旗号,到处拜访中国亿万富翁。中国富豪们哪里知道底细,一看名头就肃然起敬,但他其实只是《福布斯》的普通自由撰稿人而已。
  在中国有了名气,又认识了一些富豪,胡润立马跑去英国吹牛逼,把自己包装成中国商业研究专家,顺势结识英国的权贵和富豪,其中包括英国首相、渣打董事长、劳斯莱斯总裁等等。
  在英国积累人脉之后,胡润再次回到中国,把这些英国权贵富豪的名片拿出来,顿时在中国变得炙手可热,中国富豪们抢着跟他打交道。
  这属于空手套白狼的基本操作,顺便给大家讲个套(段)路(子)——
  如果我是个美国老板,能够辗转见到比尔盖茨那种,我想跟比尔盖茨攀亲戚,还想拿到微软的订单。
  那么,我就千方百计混进比尔盖茨的酒会,对比尔盖茨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女婿。”比尔盖茨当然拒绝啊,因为他不认识我,更不知道我儿子算哪根葱。我立即说:“这个年轻人是渣打银行的副总裁,要不先接触一下?”比尔盖茨听说是渣打副总裁,态度明显缓和许多。
  于是我又千方百计找关系,见到渣打银行的总裁,对他说:“我给你们介绍个副总裁。”渣打总裁都懒得跟我说话,叫人把我赶出去。我连忙解释:“这人是比尔盖茨的准女婿!”渣打总裁一听,立马答应。
  从此,我就跟比尔盖茨成了亲家,也成了微软的合作商,儿子还娶到白富美。渣打银行收到大笔存款,微软则拿下渣打的软件订单,三方皆大欢喜,被拆穿了都无所谓。
  陈天桥当年就是这么操作的,他的公司一分钱不剩,员工下个月工资都发不起,只有一份国际代理合同,拿着这份合同到处忽悠,空手套白狼变成中国首富。
  再来说胡润,这家伙利用资源到了什么地步?
  中国煤老板兴起,但被人们视为暴发户。嘿嘿,胡润就搞时尚和奢饰品排行榜,帮煤老板们提升品位,顺便疯狂赚取奢侈品牌的广告费。
  中国人不是说“胡润百富榜”是“杀猪榜”吗?那好,胡润真就做了一个《杀猪榜》,专门给屠宰行业制作榜单,这波骚操作简直赚足了眼球。
  有段时间,中国富二代各种丑闻曝光。于是胡润又开始关心富豪的子女教育问题,顺势发布《胡润国际学校百强榜》。
  有段时间富豪裸捐闹得沸沸扬扬,胡润又开始做慈善榜,并各种举办慈善晚宴。
  此外,还有什么艺术榜、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区块链富豪榜。他还搞了一系列商业论坛、私人晚宴、名流晚宴、慈善晚宴、国际奢华旅游展,一边疯狂赚取赞助费,一边疯狂拓展富豪权贵圈的人脉。
  能够控制这个人,或者说跟这个人合作,很多时候做事情都更方便。
  这么说吧,2001年的时候,胡润通过售楼热线,联系到中国某位地产老板。地产老板说:“我们不希望进榜,如果要进,请务必排得更准确一些。”
  胡润立即懂了,他拿着赞助费,把这位地产老板排进前五名。地产老板瞬间名声大涨,拿地都更好拿了,个人资产节节看涨,从此跟胡润成了“铁哥们儿”。
  千万不要把胡润看作是媒体人,他属于中英之间的政商界掮客!
  别的不提,以后宋维扬如果要办什么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只需要自己露个面,剩下的串联交给胡润就能解决。
  当然,宋维扬不能暴露自己的投资信息。
  这个问题很简单,以小舅郭晓春的名义投资,胡润拿钱回英国注册。对外不公开股东信息,外界只知道胡润是法人,再以英国公司的名义在中国开公司。这特么又不是上市企业,即便真的有人想调查,也查不出来宋维扬的相关信息,顶多查到郭晓春那一层就结束。
  沈思就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她哪懂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即便给她讲清楚了,也无法理解胡润未来能够发挥的作用。
  沈思这边刚刚离开,陈桃就打电话来了。这姑娘有什么事情,都是直接跟宋维扬交流,语气慵懒道:“亲爱的,今年的金牛会聚会日期和地点都确定了。正好喜丰足球队在山城有比赛,所以把举办地点定在山城。”
  “你安排好了就行,提前给沈思打个电话,她到时候好订机票。”宋维扬说。
  陈桃道:“金牛资本这一年发展太快,谷歌融资又引人注意,咱们的金牛会已经被许多企业家知道了。”
  宋维扬说:“知道就知道呗。”
  陈桃笑道:“大家都想加入啊,刘总、吴总、段总、张总、蔡总、郭总他们,都有朋友想跟着来一起聚聚,其实就是想要加入咱们金牛会。”
  “让他们提交资料,”宋维扬说,“按规矩办事,只有90%以上老会员投票通过,才能接纳新的成员。”
  金牛资本在港城的一系列投资,并不惹人注意,但只凭对神州科技和谷歌两家公司的投资,就足以让那些老板们眼红。现在江湖上甚至有传说,只要加入金牛会,就能获得入股金牛资本的资格。
  这种说法很扯淡,但却有很多人相信。
第425章
金牛慈善会
  想加入金牛会的企业家很多,但金牛会的章程去年已经修改:每年最多吸纳三位新会员,需由三个以上老会员推荐,并得到90%的老会员投票认可。
  事实证明,主动请求加入金牛会的,90%都不怎么靠谱,而且以搞金融和房地产的居多。真正的实业家都在忙正事儿,企业越大,事情越多,哪有闲心跑来拉帮结派?
  李苏福今年就推荐了一个,还打电话给宋维扬、宋其志,希望得到宋家兄弟的联名推荐。
  宋维扬当即同意,又打电话给其他会员。大家一听说此人的名字,根本不用开会投票,直接在电话里就通过了——曹德望!
  曹德望自己并不想加入什么会,是被李苏福硬拉过来的。两人属于正常的生意往来,李苏福的主业是造车,曹德望的主业是造车玻璃。早在十多年前,正是曹德望改写了中国汽车玻璃100%依赖进口的历史,几年时间就把日苯车玻璃赶出中国市场。
  山城,渝州宾馆。
  “大家鼓掌欢迎,又有新朋友了!”宋维扬带着众人起立鼓掌。
  由于是私人场合,不谈任何工作话题,曹德望今天一身居士打扮,手腕上还挂着一串佛珠。他笑得也跟个弥勒佛差不多,抬手道:“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大家都快请坐,谢谢诸位朋友的抬爱。”
  “曹老板不要谦虚,论及做生意,你是我们所有人的前辈。”刘永航笑道。
  曹德望说:“我只是比大家虚长几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曹德望已经五十多岁了,60年代他就跟着父亲倒卖烟丝,接着又批发水果,至1975年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5万元巨款。你没有看错,确实是1975年,那个时候还在闹运动呢,被逮到了估计能直接枪毙。
  1985年的时候,曹德望引进设备,搜罗人才,成功研制出汽车专用玻璃。其成本不到200元,售价2000元,还比日苯货便宜得多,当时圈内人都在说他是“印钞票的”。
  就在前不久,曹德望买断了自家合资公司的全部外资股份,并迫使法国圣戈班集团五年内不得进入中国市场。再过几年,曹德望就会成为第一个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人,相继打赢了美国和加拿大两桩反倾销案。随后,美国商务部长访问中国,点名约见曹德望,亲自下场协商解决问题。
  多年以后,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有70%都使用曹德望生产的玻璃,同时跟国外八大汽车厂商合作,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此人号称从不行贿,甚至“没有送过一盒月饼”。他还是虔诚的佛教徒,热衷于慈善事业,至2018年累计个人捐款80多亿元。
  当然,曹德望也有被国人“诟病”的时候,后来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媒体惊呼“曹德望要跑了”!
  曹德望对此没有过多辩解,非常实在的给记者算账:“在中国建厂,土地成本是美国的9倍,物流成本是美国的2倍,银行借贷成本是美国的2.4倍,天然气和电力成本是美国的2倍,蒸汽成本是美国的1.1倍,配件成本是美国的3.2倍,折旧成本是美国的1.7倍,税务成本不方便细算,在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而中国只有两个优势,一是人力成本低,二是厂房修建成本低。”
  ……
  陈桃看见曹德望一身居士装扮,而且手腕上还有佛珠,不由问道:“曹总忌不忌荤?要不我让宾馆给你换素食?”
  “用不着,”曹德望摆手道,“我虽然信佛,但不烧香不吃素,可以说百无禁忌。”
  段勇平笑道:“您这个佛,信得有点潇洒。就像电视剧里济公说的那样: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曹德望乐道:“我哪里能跟济公相比,他是人间活佛,我只是芸芸众生。但信佛这个事情嘛,一是内心虔诚,二是多做善事。你嘴上说自己信佛,见庙就入,见佛就拜,结果一肚子男盗女娼,那这个信佛就白信了,自欺欺人而已。”
  “说得好,”宋维扬笑着举杯,“酒也不忌吧?”
  曹德望说:“不忌,但也不多喝。”
  宋维扬说:“那我就敬曹老板一杯,正式欢迎你加入金牛会这个小团体。”
  “好说,好说。”曹德望一饮而尽。
  “说起做慈善,现在有个关于艾滋病的基金会……”宋维扬把中国农村艾滋病现状简单说了一下,“曹老板要是愿意,也可以捐一些进去。”
  曹德望惊讶道:“中国居然有艾滋病村?”
  宋维扬说:“是啊,一整个一整个村的染上艾滋病,都是卖血搞出来的,当地老百姓太穷了。特别是那些艾滋病孤儿,他们本身是健康的,却因父母患病而孤苦无依,还被当地学校所排斥。我去年捐了些钱,跟团里的青年基金一起搞了个学校,今年九月份就要正式开学了。另外,我还名义领养了一些艾滋病孤儿,负责他们今后的学费。曹老板也可以领养一些,出的钱不多,也不需要花费精力,这些钱慈善基金负责帮你处理。”
  “是得捐点钱才行,阿弥陀佛。”曹德望叹气说。
  金牛会的其他人,早就知道这件事,慈善学校他们也有份,现在也没有再说什么。
  张旋龙常年居住在港城,对慈善方面比较了解,说道:“不如我们也搞个慈善基金,每年定期捐一点,名字就叫‘金牛慈善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