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566


第435章
废话的作用
  《古老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喜丰的企业精神发人深思》————《人民x报》评论员文章。
  《新时代的企业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喜丰董事长宋维扬在财富年会的演讲》——《光明报》。
  《饮料三巨头齐聚盛海,喜丰宋维扬广受关注》——《明报》。
  《财富年会纪实:一个中国青年的商业传奇》——《泰晤士报》。
  《谷歌第一大股东现身财富年会,与花旗银行CEO密谈合作》——《华尔街日报》。
  《史上最年轻的财富年会主讲者,他年仅23岁!》——《世界报》。
  《中国企业家的易经哲学》——《朝日新闻》。
  在全世界对财富年会的报道夹缝中,宋维扬登上了无数海外报纸。他当然不可能是主角,因为量级根本不够,但却是个非常抢镜的配角,23岁的年龄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咱们抛开国外不论,且说国内,宋维扬那真的是风光无限。
  一篇财富年会演讲稿,不但被各大官媒全文刊登,还有《人民X报》的评论员文章:“……中国的古老哲学,曾经闪耀东方世界,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菁华。喜丰董事长宋维扬,就在《易经》当中找到自己做人和做企业的准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学习。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商业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这是商业道德的缺失……一时的违法获利不能长久,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只有认认真真做企业,才是长远发展的正确途径……”
  《长江日报》则使用一整个专版,再次报道喜丰在洪灾中的慈善行为。捐赠价值3000多万元的物资用于抗洪救灾,成本价出售近亿元物资用于灾后重建,这些新闻内容迅速传播到全国,让喜丰的品牌形象上升到全新高度。
  这么说吧,今年的世界体操竞标赛在津门举行,喜丰公司一直想要赞助,但竞争者不少,主办方迟迟没有做出决定——领导更倾向于健力宝,但健力宝自己闹幺蛾子,中途突然退出合作,把主办方搞得措手不及。
  财富年会结束没几天,津门方面主动打电话过来,答应喜丰成为体操世锦赛官方赞助商。
  与此同时,喜丰果断出击,顺利通过检测,喜丰纯净水成为xxx的接待饮料之一,瞬间就变成了“国水”。
  喜丰非常低调,没有打着“国水”的招牌做宣传,但却在各地通行无阻,拿下好些地方单位的长期订单,就跟联想卖电脑一样好卖。
  港城那边,喜丰股价再度暴涨,市值猛然攀升至220亿港币。
  这就是宋维扬那一通废话演讲,所带来的持续影响力,在境外没什么屁用,但在大陆和港城却效果显著。
  李超人这次也参加了财富年会,但他跟世界500强比起来,依旧属于小弟弟,根本没法引起关注。宋维扬就更是弟中弟了,却凭借惊人的年龄优势,以及小组研讨会的主讲者身份,迅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从而导致销量和股价的暴涨。
  甚至三水政府的官员都跑到了喜丰总部,想要卖掉健力宝75%的政府股份(剩下25%为集体所有),报价仅为2.5亿元。
  真是见鬼了,仅是刚刚落成的健力宝大厦,价值就不止那2.5亿元。
  “三水政府是穷疯了吗?”这是杨信的第一反应,随即大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三水政府刚刚完成换届,许多支持李经纬的领导都退休或转岗了,酝酿多年的政企矛盾一股脑儿爆发。
  事实上早在去年,三水政府就加强了对健力宝的资金管控。李经纬想开发一款新品,都必须通过政府审批,即便通过审批,还得等政府做财政预算,接着又要慢慢等经费划拨,目的是防止李经纬打着开发新品的幌子转移资产。
  这还真不是地方政府多想了,因为李经纬就是在转移资产,并非往自己口袋里转移,而是往花都那边转移,他想把整个集团都搬到花都去。而李经纬搬迁总部的原因,则是三水政府太碍事,什么政策都不如花都那边宽松。
  政企双方就这样耗着,历史上一直耗了好几年。三水政府找到新加坡企业,想要3亿多卖掉,遭到全国舆论质疑。随即,三水政府又找到娃哈哈,宗老板自然是乐意买下的,但被李经纬亲自找上门,最终放弃了收购计划。最后,健力宝被卖给一个大骗子,那个骗子各种许诺,其实连1亿资金都拿不出,借健力宝的名头在股市圈钱才完成收购。
  杨信激动一番,突然冒出个念头:这人是骗子吧?
  资产几十亿的企业,突然有人找上门,说2.5亿就卖掉75%的股份,除了骗子之外还真没别的想法,因为即便是傻子都不会这么玩。
  杨信笑呵呵的跟对方聊天,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初步确定这人不是骗子,更不是傻子,这特么是天上掉馅饼了。
  随即,杨信亲自前往三水,确认对方的身份,并跟地方政府实质性接触。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健力宝一直被李经纬牢牢掌控着,地方政府仅收回了部分财务大权,人事权、行政权和运营权都在李经纬手中。喜丰收购健力宝75%的股权也没屁用,连一个干部都别想安插,更别说进行各种企业改革了。
  杨信也试探性的接触了李经纬,看看是否能达成合作,即把健力宝收购为喜丰的下属集团,并吸纳李经纬作为喜丰的高层之一。但两人仅谈了十多分钟便不欢而散,双方找不到共同语言,经营理念更是天南海北不着边。
  李经纬属于家长式管理,健力宝的所有干部,都被他视为子侄辈,任何人都不得质疑他的决策。
  喜丰如果真的出钱收购健力宝,只有一个结果:花2.5亿元得到75%股份,然后等着每年的分红,平时别想拿到一毛钱——三水政府是依靠官方施压,才获得健力宝部分财政大权的。
  而喜丰如果以大股东的身份,强行拿回所有权力,赶走李经纬及其心腹,那健力宝绝对直接瘫痪,至少要梳理一年才能正常运转。而且过程恐怕不会太顺利,因为李经纬和其他员工,拥有25%的集体股份,这些股份根本没有法定界限,更分不清该是谁的,完全就是一笔糊涂账。
  杨信打电话给宋维扬,语气非常惋惜,就跟金元宝摆在面前不能捡一样。
  宋维扬安慰道:“再等两年吧,那位李总现在威信太大。等健力宝慢慢僵死的时候,他的威信就该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即便是他的心腹,也巴不得我们把健力宝买下来。”
  宋维扬此时在干什么?
  当然是参观50周年大阅兵啊。
第436章
大阅兵
  “鲁总,久仰久仰!”
  “宋老板,我对你也是久仰大名啊。”
  “哎呀,张老板,好久不见。”
  “……”
  这两天,京城二环内的酒店和宾馆都爆满了,多家国营宾馆更是停止对外营业。
  仅观礼台上的嘉宾就有3000多人,不少世界500强的CEO也没离开,直接从盛海飞到京城,几乎每人都带着一套商务团队,必须住豪华套房才行。
  宋维扬和各省的工商界代表,被统一安排在某酒店内。这些人当中,有集体老总,有私营业主,甚至还有个体户。挑选的标准并非是企业规模有多大,而是看此人的社会影响力,又或者是跟地方政府的亲密度,反正大哥宋其志就没有收到观礼邀请。
  当天晚上,工商联的经主席亲自莅临,搞了一次工商界小晚宴。
  整个金牛会就属刘永浩最牛逼了,人家现在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跟经主席的关系极为亲密,甚至在圈子里的威望超过了联想柳总。
  别看宋维扬在社会上名气很大,但到了这里还得低调,圈子里的弯弯绕绕太多。
  李经纬借着酒兴,手拿酒杯来到宋维扬身边:“宋老板,我敬你一杯!”
  “李总客气了。”宋维扬起身笑道。
  两人碰杯之后,李经纬突然低声说:“喜丰想要收购健力宝,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你千万别被三水政府给蒙骗了。”
  宋维扬笑道:“健力宝是民族饮料品牌的骄傲,李总也是我一向敬佩的老大哥,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多合作。”
  “好说,只要喜丰别来蹚浑水,我老李就交你这个朋友!”李经纬拍胸脯道。
  单论性格,李经纬还是很仗义的,只要他把你当朋友,什么事情都好办得很。
  当年体操王子李宁比赛失误,全国舆论唾骂,李经纬不但站出来力挺,还出钱帮李宁开服装公司。健力宝总共投资了1600万元做服装,等李宁公司做大以后,用赚来的钱分三次还清,李经纬甚至没有索要增值部分。
  这也是三水政府痛恨李经纬的原因之一,明明健力宝是集体企业,居然拿去做私人的人情。
  其实,李经纬话里有话,没有直接说明而已。
  喜丰要是敢收购健力宝,估计会闹出群体性事件,李经纬一句话就能让工人造反。而且还造反有理,毕竟有25%属于集体股份,不把这些股份理清楚,根本别想进行任何改革措施。
  这也是历史上娃哈哈不愿收购健力宝的根本原因,只有那个玩金融的骗子张海,敢真正接手健力宝的盘子,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健力宝的死活。
  喜丰还是要脸的,稍微使用过激手段,以前攒下的良好声誉就毁了,只能等时机成熟了再下手。
  第二天,大清早。
  一辆辆豪华大客车前来接送观礼嘉宾,宋维扬来到停车场的时候,正巧碰见港城观礼团也下楼了。
  来自港城的观礼嘉宾足足有400多人,占到嘉宾总数的八分之一,李超人、李大亨、郑老板、邵六叔这些人都在。至于霍先生嘛,呵呵,人家都不在观礼台,而是直接被请上城楼,就站在大领导们的身边。
  宋维扬他们刚准备上车,突然又来了一群青年,年龄都在30岁左右,这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其中一个青年快步走来,主动跟宋维扬打招呼道:“宋老板你好,我叫李彦洪!”
  “李先生,你好,我可是经常听到你的大名啊!”宋维扬道。
  李彦洪惊讶道:“宋老板居然认识我?”
  宋维扬笑道:“我既然投资了谷歌,又怎么可能不关注业界的知名工程师?”
  又有一个女青年走过来说:“宋老板好,我叫黄劲,是‘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考察合作团’的团长。”
  “你好,黄小姐。”宋维扬点头致意。
  这些青年全都是留美博士(个别硕士),个个学霸,比如眼前的黄劲。这位女士15岁考上电子科大,现在拥有双料博士文凭,还是AVANT公司创始工程师之一,她很快就要成为中国的网络教育领航者。
  整个‘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考察合作团’共有25人,百度、中星微、虹软科技、安博教育……这些公司的创始人都在其中,后来被评选为院士的就有好几个。
  他们在美国那边组建的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协会,跟中国官方取得联系,这次被邀请来组团观看大阅兵。半年之后,这25人大部分选择回国创业,剩下的也决定在中国设立分公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