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566

  比亚迪F3推出来之后,王传孚立即把这款车弄成电动的,一年之后便推出比亚迪F3e(电动)。
  一个只想卖汽车电池的企业家,就这样被中国糟糕的汽车产业,生生逼成了一个汽车公司的老板。
  咖啡喝完,合作也谈定了。
  宋维扬、王传孚和李苏褔各出资500万元,组建一个“特斯拉新能源技术研发公司”,各占三分之一股份。公司地址就设在吉利汽车厂内,由吉利和比亚迪派出技术人员,买来一辆通用电动车,共同研究电动汽车技术。
第461章
电动车领域的柯尼塞格
  造跑车难吗?
  很难。
  再问一次,造跑车难吗?
  不难!
  那得看你怎么造了,就像造电脑一样。如果你自己设计生产CPU内存,自己设计生产主板,那么非常非常困难。但如果你到处买配件搞组装,那么轻松得很,小学生都能组装出来一台电脑。
  历史上的第一款特斯拉电动跑车,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首先获得ACP的电动车核心技术授权,再买来一辆莲花跑车进行改装,把松下的三锂电池做成电池包塞进去,并重新设计这辆车的外型。OK,全球首款特斯拉跑车就这样问世了,当时特斯拉甚至都没有相对完善的电池控制系统。
  可惜这样的跑车,只能算是概念车,拿出来卖就涉嫌侵权。那怎么办呢?先是花钱采购莲花的底盘,接着找奔驰合作呗,直接用这两家的跑车技术就行了。
  问题是特斯拉的变速箱也有问题,怎么办呢?又买别人的技术呗。
  电动机也不合格啊,于是又找到一家弯弯企业,大家一起开发三相交流感应电机呗。
  缺哪儿补哪儿,要么直接买配件,要么获得技术授权,要么花钱请人开发,特斯拉其实就是跑车领域的“组装机”。
  早期的特斯拉,也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研发,但主攻方向都集中在如何让电池包安全工作上。因为特斯拉采用的是18650型三锂电池,是一种其他车企看不上的“老旧电池技术”,优点是功率大、价钱低,缺点是稍不注意就起火爆炸。
  特斯拉宣称自己的车子有多么安全,其实全是扯淡,从头到尾都各种出问题。曾经五个星期内发生三次起火事故,特斯拉ModelS成为美国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甚至被亏钱的美国股民起诉至法院,指控特斯拉故意发布误导性陈述,对其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所隐瞒,涉嫌证券欺诈。
  特斯拉能够做大,是因为用IT行业的模式造车:首先弄出环保和高科技概念,拼接改装做出样品,吸引投资人砸钱和政策倾斜,再把钱用于“研发”,其实这些钱很多都用于获得技术授权。不断购买别人的技术,不断推出概念车,不断获得融资,再拿钱去购买技术,用概念吸引顶级汽车公司合作,接着再疯狂宣传概念并上市融资,融资之后又吸引来大企业注资并合作。哇,咱终于不缺钱了,终于不缺名气了,那开始自主研发底盘和电动机吧,总不能一直用别人的技术啊。
  一个伟大的电动跑车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宋维扬说什么小打小闹,其实是准备弄一个造车小作坊。至少在三五年内,都只做电池和概念车,跑车底盘和电动机都花钱买,电动车核心技术也付费获得授权。
  这是新兴跑车品牌的固有套路,咱不说特斯拉了,就用“柯尼塞格”来举例吧。
  1994年,一个退役赛车手,带着几个设计师和工程师办起了汽车作坊。其实就是拿别人的车子做改装,同时还自己设计外型,用了整整四年的时候,做出一款既帅气又霸气的概念车,立即引起业界轰动。又用了四年,做出第二款概念车,再次引起业界轰动,终于开始量产跑车。
  说是量产,其实都几辆十几辆的卖,因为人手不够。即便后来发展了20多年,这个跑车品牌也才30位员工,剩下的全是临时招聘的兼职人员。但这并不妨碍“柯尼塞格”成为顶级跑车品牌,每次都全球限售百十来辆,还没开始生产,车子就已经预售完了,富二代们有钱都买不到。
  甚至样品展示车,都全球仅有一辆。欧洲展出之后运到美洲,美洲展出之后运到亚洲,无数车迷坐着飞机去看展览,有钱想买却只能干着急,因为他们听到新车消息的时候已经没货了。
  宋维扬要做的不是“特斯拉”,而是电动车领域的“柯尼塞格”。初期专门研究电池,其他核心技术全靠买,然后做一个下属品牌,专门卖电动自行车圈钱,接着再招退役赛车手、设计师和工程师做概念跑车。
  无知者无畏,宋维扬对电池一窍不通,他甚至都不知道特斯拉采用的是易燃易爆炸的“落后电池技术”。
  于是,当宋维扬、李苏褔和王传孚合作建厂后,使用的并非“松下镍钴铝酸锂电池”,而是“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的价钱更贵,安全性能更高,但可提供的能量却更低一些。
  不过管它呢,能用就可以了,比亚迪的专家很快行动,把几千块电池连起来使用。结果当然是问题百出,一次次改进电路,然后发现仅靠电池专家无法解决问题,只能找来计算机专家编写控制程序。
  这个就够花时间的,一年之内都得跟电池打交道,研究车子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老板,你这样造车真能造成吗?”沈思好奇的问。
  宋维扬说:“试试看呗,失败了也无所谓。现在三人合计投资1500万元,足够让几个专家霍霍一年了,等一年之后再看项目进度。”
  沈思笑道:“李老板和王老板都当真了呢,他们要知道你是这个想法,肯定后悔这一次的投资。”
  “王传孚肯定不会后悔,”宋维扬道,“等国家新能源汽车计划正式实施,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新兴电池市场,比亚迪百分之百要进军汽车领域。现在初期研发,都是在积累电动车技术,比亚迪多半会直接把研发成果买过去。而我跟李老板也不会捏着不卖,卖了还能得到一笔资金,不卖就挺伤和气的。而且负责技术研发的,还有比亚迪派来的人,比亚迪肯定能直接获得技术,花钱购买只是为了合情合法。”
  沈思说:“那吃亏的就是李老板啰。”
  “他怎么可能吃亏?”宋维扬说,“你看着吧,李苏褔肯定会打着新能源汽车的幌子,迅速获得小轿车的生产牌照。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小轿车牌照看似无关联,但只要操作得当,又有人脉关系,两者就能变成一件事。我为什么说特斯拉以后不做大众车型,就是为了给李苏褔留下操作空间,也是为了不跟王传孚造电动汽车产生摩擦。即便特斯拉项目亏钱了,他们以后也会感谢我。”
  “还能这样理解?”沈思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
  宋维扬笑道:“你以后就明白了。”
  沈思只能放下疑惑,说道:“明天早上八点半的飞机,官方已经把酒店定好了。”
  “嗯,明天一起过去。”宋维扬点头说。
  宋维扬还是挺忙的,马上又要飞去京城领奖——五四青年奖章。
第462章
专家云集
  宋维扬每年都要领好几个奖,但只有省级以上的,他才会亲自在现场露面。
  五四青年奖章,不得不去,有大领导接见啊。
  第一届五四青年奖章的获奖者只有五个,职业分别是:工程师、工人、农民、军人、老师,他们的共同点是:党员。
  到第三届的时候,获奖者已经增加到16人,大部分都属于党员,只有一个是民盟人士。恰好,大家都认识这位民盟人士,他就是金牛会的会员郭光昌先生。
  今年属于第四届,除了宋维扬之外,其他全部都是党员。
  一般来说,这种评选需要有单位推荐,而这次团里和工商联共同推荐了宋维扬,否则他再等一万年都不可能被选上。
  宋维扬中午抵达酒店,刚好赶上吃午饭。
  在前往餐厅的电梯中,一个30多岁的男子伸出右手,笑着跟他打招呼道:“宋老板,好久不见啊。”
  “孙董,幸会!”宋维扬热情握手道。
  这位是西康省路桥公司老总孙运,两年前跟宋维扬一起被评为省里的杰出青年,也算有过一面之缘。这位老兄是技术型官员,桥梁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省里那条高速公路具体由他来负责,因此宋述民跟孙运也是比较熟悉的。
  宋维扬和孙运属于老乡,一路上说着家乡方言,迅速热络起来。
  宋维扬问:“孙董,连接容平的那条高速公路,什么时候能够全线通车啊?”
  “省内的路段快了,最迟后年底就能通车,”孙运说道,“山城那边才是真的麻烦,隧道都要打二三十个。幸好现在我不负责山城的项目了,以前在山城修桥的时候,经常愁得我直掉头发。”
  宋维扬笑道:“要致富,先修路,孙董是咱西康省的致富带头人。”
  “哈哈哈,”孙运乐得大笑,“宋老板,你说话太漂亮了,我要把这句话当成奋斗目标,希望以后能带着更多人致富。”
  两个说笑着来到餐厅,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朝宋维扬招手:“宋老板,这里!”
  “张院长,你也来啦。”宋维扬快步走过去。
  这位的名字叫张文君,也是搞技术出身的。当初宋维扬决定创建神州科技公司,跑去请上交的专业人才帮忙,就已经和张文君打过交道。此人当时的职务是上交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现在已经是院长了,以后还会做上交的副校长了。两年前,他主导研发出中国第一套数字高清电视功能机(全球第三套),算是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化的技术奠基人之一。
  今年这一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竟然有一半以上属于技术人才。博导就有好几个,有搞卫星发射的,有搞图像通信的,有搞模式识别的……另有四人来自国企,三人是国企老总,一人是国企主任,全部拥有“高级工程师”的职称。
  从这种评选标准就能看出,国家更加重视科技研发,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了。纯粹的行政官僚很难拿到五四青年奖章,甚至今年被选上的某饲料站站长,都拥有“高级兽医师”头衔,英国阿伯丁大学硕士和荷兰农大博士出身。
  宋维扬跟这些人比起来,文凭拿不出手啊,一水儿的专家大牛。
  “哟,美女来啦!”宋维扬突然笑道。
  大佬们纷纷起立迎接,也不论什么博导,不论什么高级工程师了,一股脑儿的跟这位美女握手,甚至还有直接掏小本子要签名的。
  这位美女是乒乓球运动员王楠,两年前在亚运会拿到大满贯,马上就要去参加奥运会了。她本来在外地集训,这次专门赶回京城来领奖,距离奥运会仅有四个月时间。
  宋维扬对这届奥运会的乒乓球印象深刻,除了男单之外,其他决赛全是中国人打中国人,颁奖的时候至少要升起两面五星红旗。不过羽毛球的女双更牛逼,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中国队包揽冠亚季军。
  对于王楠来说,其他人都很陌生,也就对宋维扬熟悉一点。她直接坐在宋维扬身边,不像别的运动员那么内向,性格豪爽而风趣,不时跟在座的大佬们聊天逗闷子。
  宋维扬和王楠年龄最小,成为大家打趣的对象,说他们两个才是青年,剩下的都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
  一个地方矿务局的女领导,说话八面玲珑,四处敬酒套近乎,很快就把酒桌气氛推向高潮。除了王楠只象征性抿了一口,在座的都开始推杯换盏,没过一会儿就都有些醉意了。
  宋维扬对其中两个人最热情,一个是上交的张文君,另一个是中科院的谭铁汼。
  前者主导中国的数字高清电视项目,后者主导中国的模式识别项目。数字高清电视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神州科技以后也可能涉及这方面;至于模式识别,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文字识别等等,神州科技今后做智能手机也会用到。
  当天下午和晚上,宋维扬主动跑去两人的房间,认真请教不怎么听得懂的高科技知识,顺便聘请他们担任神州科技的荣誉顾问。
  能不能用得上先别管,必须把关系搞好。只要时机成熟,神州科技就组建相关实验室,这两位都能提供巨大的帮助。
  第二天颁发奖章和证书,随后获得某领导的特别接见,并且有一半的获奖者被央视请去录节目。
  宋维扬也去央视了,老熟人嘛,必须给面子,以后还要在央视打广告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