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3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5/566

  “王总,你来得够早啊!”
  “第一次参加聚会嘛,是得郑重一些。”
  “段总,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刘总,幸会幸会!”
  “……”
  小县城的宾馆里,金牛会的成员们汇聚一堂,规模已经扩大到13人,分别是:宋维扬、宋其志、刘永航、刘永浩、李苏褔、郭光昌、蔡志平、段勇平、张旋龙、王传孚、曹德旺、吴国第和樊剑川。
  宋维扬怕樊剑川这个房地产商被歧视,主动挑起话题道:“樊总,这次日苯之行还顺利吗?”
  樊剑川点头道:“收获不小,淘回来几百本画册,有《历史写真》、《日支事变画册》、《北支事变画册》等等,都是日苯战时记者拍摄的图片。还有不少明信片和信件,都是侵华日军与亲友的通信,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纪念价值。最珍贵的,就是一些关于抗战俘虏的照片和资料,我正在整理当中,打算专门出一本书。”
  除了宋维扬之外,其他老板听得都有些迷糊。他们是不管金牛会事务的,也懒得去管,宋维扬说要拉两个新会员进来,众人想都没想就直接同意了。现在有一个居然是房地产商,而且还扯到抗战俘虏,都搞不清楚是什么鬼。
  樊剑川从背包里拿出十多本书,分发给大家说:“这是我今年出的。”
  书名叫《一个人的战争》,曹德旺瞟了眼封面,立即回想起来:“你就是那个专门收藏抗战遗物的商人,我看过你的新闻报道!”
  “失敬,失敬!”张旋龙立即握手。
  李苏褔竖起大拇指道:“好汉子!”
  宋其志、刘永航和刘永浩也连忙打招呼,表达了对樊剑川的欢迎。
  但其他人却依旧没有印象,只能边翻书边听宋维扬介绍,很快樊剑川就成为了众人的话题中心。
第481章
握手与拍肩
  今年陈桃没有主持金牛会聚会,她的事情太多了。刚刚协助杨信消化银鹭公司,喜丰又收购了两个小品牌,最近甚至还投资了蒙牛。
  蒙牛是去年才创建的公司,注册资本只有100万元,几个月时间内陆续加入8个股东。现在蒙牛一共有10位股东,而且最大的股东不是牛董事长,是粤省一家印务公司的老板(这家公司可生产包装盒)。
  就在两个月前,喜丰向蒙牛注资1000万元,成为蒙牛的第三大股东。
  但牛董在接受注资的时候有额外条件,即喜丰不得干涉蒙牛的管理运营。注资之后,蒙牛可以借助喜丰的渠道卖货,并按照市场行情支付经销费用。同时,喜丰派人帮助蒙牛建设智能化管理系统,而蒙牛则为喜丰提供奶源——喜丰即将推出奶制品和乳制品,都是饮料类型,跟蒙牛的产品没有冲突。
  杨信本来不打算做这笔交易,因为就喜丰那点饮料,根本不需要蒙牛帮助提供奶源。一个是香飘飘奶茶(宋维扬取名),另一个是AD钙奶(模仿娃哈哈),这两款产品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原材料。
  但宋维扬却强令喜丰入股蒙牛,杨信无法反对,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实在是太划算了啊,投资1000万元就能成为蒙牛第三大股东。如果是去年投资的话,当时蒙牛资金奇缺,投资300万就能成为第一大股东!
  而蒙牛那边,根本无法拒绝喜丰的好意。资金且不提了,单是喜丰的销售渠道,就能帮蒙牛快速铺遍全国市场。
  如今陈桃正在大草原省,亲自帮蒙牛衔接喜丰的仓储、货运和销售系统。
  被陈桃扔过来负责聚会事宜的,是她的部门手下,属于绝对亲信,可见桃总不愿把金牛会交出来。
  第二天,13位金牛会成员,齐聚刚刚落成的希望小学。
  这里原本就有个老学校,地址位于乡政府附近。前年实行乡镇合并,乡政府直接被撤了,接着又是撤点并校,本乡的孩子都得去镇里的学校读书,乡校也随即荒废下来。
  学校始建于60年代,大部分校舍破旧不堪,只有一栋80年代新修的两层教学楼可用。金牛慈善会捐建之后,把这栋老教学楼和食堂翻新,又建了宿舍楼和一栋新教学楼,前后花费还不足400万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希望小学,还包括幼儿园和初中,只不过每个年级的学生数量很少。
  毕竟大部分是艾滋病家庭的孩子,有条件的正常人家,宁愿多花钱把子女送去镇中心校读书。只有比较贫困的本乡家庭,为了省钱(免费午餐),才把孩子送来跟艾滋病患者子女同校。
  通过“智行基金会”的宣传帮助,隔壁几个县的艾滋病家庭,也直接把孩子送来寄宿。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大喜讯,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又可以避免孩子感染艾滋病。
  就这样,学校终于凑足了500个报名学生,其中将近400个来自于艾滋病家庭。
  早上八点多,老师就领着学生们汇聚在操场上。泥地操场,铺着些碳渣,乡镇学校就是这样,不用提供太好的基础设施。
  大家都没想着做宣传,只来了几个本地记者。
  但官员却来得多,有共青团和青基会的干部出席,本地的市、县、镇官员也一口气来了十多个。主要是捐建对象太牛逼,全是大老板,随随便便交好一两个,都能让本地的招商引资工作迈一个台阶。
  仪式还没开始,宋维扬等人就被各种套近乎,无非是请某某老板来本地设厂。
  终于到了九点整,校长亲自担任主持人,宣布希望小学落成仪式开始。
  官员们挨个上台讲话,浪费了一个多小时,然后由宋维扬代表“金牛慈善会”致辞。
  宋维扬出的钱最多,而且是他发起的,做代表致辞没什么问题。宋维扬扫视台下,几百个学生穿着崭新校服,胸前都佩戴着红领巾,正用说不清楚情绪的眼神望着他。现场还来了一些家长和附近看热闹的百姓,其中有二三十个艾滋病患者被排挤,孤零零站在操场的最角落。
  “同学们,”宋维扬深吸一口气,他本来准备了长篇大论,但突然又说不出口,“知识改变命运,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今后读高中,读大学,走出小乡村,走出小县城,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我能帮助你们的很少,真正能帮助你们的,从来都是你们自己。努力吧!”
  没了?
  看到宋维扬转身下台,校长明显愣了愣,显然不适应这么简短的致辞。
  随即,金牛会全体成员被请上去,每人捧着一摞书,交到十多个学生代表的手里。至于神州科技还捐了30台电脑建机房,这个虽然没有特别提及,却成为本地记者报道的重点,毕竟乡镇小学拥有电脑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敬礼!”校长突然喊道。
  数百个学生齐刷刷抬起手臂,向宋维扬等人敬少先队礼。
  曹德旺本来就是信佛的,见此情形,不由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低叹一声。
  宋维扬径直走向操场角落,摄影和摄像记者连忙跟上。只见他来到被隔开的二三十个艾滋病患者面前,伸出手说:“握个手吧。”
  对方把手藏在身后,摇头道:“老板,我有脏病,会传染的。”
  “握手不会传染。”宋维扬微笑着说。
  这些艾滋病患者经过央视报道,相关人员来了一拨又一拨,他们当然知道握手不会传染。但从去年到现在,也只有几个医生,以及个别记者,愿意跟他们握手,其他人都把他们当瘟神一样躲避。
  这是个普通的农民,只为了补贴家用,去官办的血站卖血,却因此感染了艾滋病,他和全家的生活由此改变。去年秋天,政府终于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他的困境缓解了许多,现在孩子又能在这里免费上学了,他感觉生活稍微有了点希望。
  他非常坚定的朝宋维扬摇头,死活不肯握手,他害怕把这个捐建学校的老板传染了,即便他知道不会传染。
  “努力生活吧!”宋维扬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接着又一个个拍过去。
第482章
WTO的话题
  再再再重复一遍,艾滋病家庭的儿童,并非感染艾滋病的儿童,请不要再扯学校里的传染问题!
  金牛慈善会捐建的这所学校,应该是全中国最重视健康的学校了,每学期开校都会组织师生进行体检。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食堂承包商以次充好,食堂墙壁上贴着好几个电话号码。只要师生发现免费伙食有问题,可以立即打电话举报,青基会那边承诺第一时间进行调查。
  除此之外,学校里还有24个艾滋病孤儿,都是自身健康,父母却因艾滋病死亡。宋维扬“认领”了其中4个,资助他们直至长大成人,剩下的也被老板们认领了。一切费用交给“智行基金会”处理,按期发放给孩子们,不需要宋维扬等人抽出时间照顾。
  这三年以来,宋维扬总共“认领”了80多个艾滋病孤儿,都由“智行基金会”负责一切流程。虽然基本上不跟孩子们见面,但每逢期中期末,都会收到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并在信中附带了考试成绩。
  年龄最大的一个已经14岁,学习非常刻苦,但成绩始终排在中游。暑假期间宋维扬还收到来信,这孩子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打算初中毕业之后去学技术。宋维扬让沈思执笔回了封信,让孩子好好完成初中学业,两年之后可以资助他去新东方学烹饪。
  成绩最好的一个孩子才12岁,转到县城小学读书之后,由于师资力量比农村好得多,这孩子爆发出惊人的学习天赋,三年之内跳了两级。当然,也有可能是父母双亡,让孩子提前懂事,激起了他自身的斗志,因为这孩子以前是很贪玩的。
  这聪明孩子叫浦志华,宋维扬对其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每次他都把全部试卷寄来,除了作文和阅读理解被扣分,其他题目几乎全都是满分。
  可惜部分农村地区入学晚,浦志华小朋友8岁才上小学,即便跳了两级也只刚刚念初一,并没有跟同龄人拉开年级差距。不过以他的聪明劲和刻苦程度,只要这么继续下去,还是很有希望考上名校的。
  参加完希望小学的落成仪式,宋维扬等人立即逃回省城。实在是当地官员太热情了,各种邀请他们吃饭考察项目,被黏上了就甩不开。
  这地方真没啥好投资的,特产也就几种农作物,而且还是芝麻、烟叶、红麻、高粱之类的。
  宋维扬反复看了对方给的资料,答应派人来做实地考察。因为此地和周边县市有一种特产梨,可以牵头搞水果基地,但前提是要地方上把公路修好,现在的路况太糟糕了。即便搞水果基地,也只能搞这种特产梨,因为土质太差,其他水果种出来口感稀烂。
  嗯,等这边的梨子挂果之后,喜丰也该推出“冰糖雪梨”了。
  另外,刘氏兄弟也答应在此兴建饲料厂,这里农产品丰富,劳动力成本也低,也算为当地农民谋福利了。
  至于其他老板,那是真帮不上忙,根本没有投资的可能性。
  省城,酒店。
  八位大老板正在玩三国杀,剩下的在旁边看着喝茶。
  “咱们去年和美国签署双边协定,今年又和欧盟签订双边协定,恐怕加入WTO的日子不远了吧,”段勇平打出一张牌,“顺手牵羊,嘿,还偷到个桃。”
  刘永航说:“估计明年,也有可能是后年。”
  吴国第喝着茶说:“我估计是明年。美国和欧盟都谈定了,剩下的那些国家不算什么,他们都是欧美国家的跑腿小弟。”
  “就怕加入WTO之后,跨国企业一下子杀进来,把中国工商界搞得尸横遍野,”郭光昌担忧道,“我是做药品生意的,中国的制药公司,哪干得过那些跨国大企业啊!”
  宋维扬问:“制药行业是什么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5/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