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566

  而等到格兰仕取消代工合同,翻脸不认人的时候,就是欧美和日苯厂商的死期。因为他们已经解雇了工人,生产车间早就荒废了,甚至连车间管理人才都不好招。
  再来说芭比娃娃,北美零售价是20美元,而中国制造的芭比娃娃,离岸价只有1美元。这1美元当中,竟然包括了制造成本、渠道成本、各项税收、制造商和渠道商的利润,你让美国的同行怎么来竞争?
  中国崛起,是中国底层百姓,一滴泪一滴汗汇集而成的。
  日苯有个管理学家叫大前研一,他是“中国崩溃论”的提出者之一,2001年的时候还坚信中国会完蛋。到了2002年,这位先生直接出本书叫《中国冲击》,书中写道:“在飞临中国第50次以后,我现在成了中国经济繁荣论的最积极鼓吹者。未来十年,世界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与一个强大的中国相处。”
  大前研一的态度转变,不仅源于中国出口额迅猛增长,更在于中国吸收外资的速度也在增长。
  中国加入WTO,让各国投资者更有信心。仅2002年,就有3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吸引外资500亿美元,相当于之前十年总和的五分之一。或者说,相当于整个90年代,全亚洲吸引外资总和的十分之一。
  长达15年的入世谈判,没有让中国人失望,效果比预想中还更好无数倍!
  在一片举国欢腾当中,健力宝却已经走入死局。
  由于喜丰公司的强势崛起,健力宝比历史上更惨,今年上交利税只有不到1500万元。
  三水政府年中的时候就开会讨论,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而且绝对不能卖给李经纬。现在年终财报烂成那个样子,更加坚定了地方政府的决心,悄悄找到一家新加坡企业,打算作价3.8亿元打包卖掉100%的股份,其中包括工人和管理团队的股份,顺便把健力宝的品牌价值评估为零。
  李经纬得知消息以后,迅速联系媒体进行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这可是曾经的中国第一民族品牌,品牌估值为零是什么鬼?只卖3.8亿又是什么鬼?健力宝大楼的造价就不止3.8亿啊!
  三水的领导们扛不住舆论压力,只能放弃与新加坡商人谈判,并再次暗中联络喜丰和娃哈哈。
  李经纬亲自杀上门,先后跟杨信、宗老板沟通,以威胁的口吻劝喜丰和娃哈哈放弃收购。得到承诺之后,李经纬回三水跟领导们摊牌,决定以4.5亿的价格买下健力宝全部股份。
  就在李经纬志在必得的时候,他被领导们请去吃饭,然后被通知:“我们已经决定了,作价3.38亿元,把健力宝75%的政府股份卖给‘浙国投’。”
  李经纬气得差点吐血,然而领导们根本不想多聊,第二天直接登报宣布消息,并把正式签约的时间都定下来了。
  就在此时,李经纬接到一个电话:“李总,我是宋维扬,刚在报纸上看到消息,你怎么同意把健力宝卖给‘浙国投’?”
  “谁说我同意了?我一直在反对,但反对无效啊!”李经纬欲哭无泪。
  宋维扬说:“‘浙国投’从来没有做过饮料行业,他们自己都一屁股烂账,健力宝迟早会被他们搞死。你就忍心看到自己一手创立的事业,毁在那些资本投机者的手里?”
  李经纬道:“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宋维扬立即露出狐狸尾巴:“如果喜丰愿意接手健力宝,你能配合一下吗?”
  李经纬沉默半晌,咬牙道:“喜丰买下来,总比什么‘浙国投’买下来更好。我只有一个要求,就像喜丰收购银鹭一样,健力宝以后作为喜丰的子集团,你们可以派管理人员过来,但健力宝还是得由我来掌舵。”
  “不行。”宋维扬断然拒绝。
  “为什么银鹭可以,健力宝就不可以?”李经纬不忿道。
  宋维扬说:“喜丰可以随便调整银鹭的管理层,在健力宝可以这样吗?以你李总的性格,但凡是动了你哪个心腹,恐怕直接跑来找我理论了。在健力宝你是皇帝,一言九鼎,你让喜丰怎么派人来接收?”
  “我……”李经纬想要辩解,但突然说不出话来。
  宋维扬道:“你和你的团队,可以保留健力宝25%的股份。也可以用来换取等价的喜丰股票,更可以折算成现金,但是你必须离开管理层!为了给你留情面,我可以提名你为喜丰董事,没有投票权那种。也可以任命你为健力宝集团副总裁,同样也是没有实权那种。另外,我承诺不会雪藏健力宝这个品牌,而且还会把健力宝重新做起来,只要喜丰不倒,健力宝就会一直做下去。”
  李经纬口舌发干,咽着唾沫道:“我再想想。”
  宋维扬说:“离三水政府公布的签约日期只有几天了,供你考虑的时间不多。”
  “干,老子干了!”李经纬咬牙切齿道,“反正不能让那帮当官的得逞,也不能让‘浙国投’那帮孙子好受!”
  李经纬这段时间一直在筹款,想要买下75%的地方政府股权,“浙国投”突然杀出来等于背刺,他不恨得牙痒痒才怪了。反正都是卖,何不卖给自己看得稍微顺眼的,让自己不爽的家伙全都吃屎去吧!
第552章
马博士亲自出面
  风云诡谲又乌烟瘴气的90年代中国证券市场,酝酿出不少威名显赫的庄家,其中以凯地系、德隆系和中科系最为知名。
  德隆系大佬唐万新,如果只看他90年代的操作,颇似一个重生小说的主角。他花钱请了5000人到深城“旅游”,给每人每天发50元钱和一张小板凳,轮流排队购买股票认购证,这一桶金赚得是盆满钵满。接着又大肆认购国企的原始股,仅“西北轴承”的1000万法人股,就让他半年之内净赚3000万元。
  在刚刚过去的2001年,德隆系不断进行整合重组,各种释放利好消息,靠操作股市获利52亿元,成为中国大陆影响力最大的庄家。
  然而,德隆系缺钱。
  那些所谓的大规模产业整合,只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戏,每年需要耗资10亿元来维持高股价,又需要30亿元用以支付融资利息。而且其融资手段也是非法的——地下私募,已经被证监部门明令禁止。
  非法融资—虚假炒作—抬高股价—收割股民—偿还利息—非法融资……就是这套把戏不断循环,三年之后,德隆系打出GG,唐万新进了监狱吃公家饭。
  而另一个庄家中科系,则在2001年就玩崩了,万人追债导致内讧撕逼。“K先生”被合伙人推出来背锅,但“K先生”不愿背锅,主动爆料中科系的违规内幕,只等着公安机关把他抓走。因为牢房明显比外面安全,他害怕不能进去坐牢的话,待在外边会被人直接砍死。
  可惜,“K先生”还是没能如愿蹲监狱,在公安机关抓他之前,这位老兄就神秘失踪了,从此杳无音信。外逃的可能性很小,他是个文化人,比较“守法讲规矩”,很多人猜测他可能是被埋尸某地。
  《百万股民炒深城》那边报道,就是“K先生”当记者时的作品,后世提起92深城认购证事件,百分之百会引用他这篇文章。正因为目睹了股市的疯狂,“K先生”才会从社会记者变成财经记者,再变成股市分析专家,最后成了中国证券市场三大庄家之一的掌舵人。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最后一位庄家:凯地系。
  张海是一个“神童”,他读初中的时候就开了“天眼”,具备神妙无比的特异功能。
  18岁的时候,宋维扬已经开始创业,而张海则开办了密藏健身中心。半年之后,某省社科院创办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年仅18岁的神童张海被请去当所长。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虔诚的信徒,这当中许多人都成了他的商业合作伙伴,25岁便担任中国高科(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一个27岁的年轻人,突然找上门说,自己愿意出资收购健力宝。听到这个消息,三水政府的领导们持怀疑态度,因为此人的年龄实在太小了:又不是人人都像宋维扬,这么年轻的家伙能拿出足够的资金吗?
  张海立即甩出自己的名片,那张名片属于超大号,因为太小了印不完他的头衔:东方时代董事长、中国高科董事长、方正科技董事、港城达康控股董事长、港城慧德基金董事局主席、深城亿众投资公司法人代表……
  一长串的职务头衔,三水领导们随便查验几个,发现居然都是货真价实的!
  遇到如此有实力的买家,那就赶快卖呗。
  双方签署协议:收购健力宝的3.38亿元,可以分三次付清,第一次出资额为1亿元。
  然而,身兼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张海,其实连1亿元现金都拿不出来。
  “老祝,事情办得怎么样?”张海打电话询问。
  老祝是一个商人,也是张海的信徒,他说:“对方已经答应拆借,但必须一个月内还款,你有把握能按时还钱吗?”
  张海大笑:“老祝,你知道吗?我已经提前调查过健力宝的情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健力宝每个月都有2亿现金进账。只要我拆借到这1亿元把健力宝买下来,立即就能获得大笔现金,还钱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我跟你说,3个亿单买健力宝大厦都值了,更别提还有其他的产业!”
  老祝说:“等把健力宝买下来,我想要做总裁。”
  张海安抚道:“没问题。不过关于健力宝的舆论声音很大,我先让你进董事会,等发展平稳了再让你做总裁。”
  历史上,老祝真的做了健力宝两个月总裁。
  当时张海正在三亚玩潜水,上岸后突然接到老祝发来的短信:“经董事会决议,您不再是健力宝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
  这家伙居然悄无声息的反水了,而且把张海彻底赶出健力宝。不但如此,凡是疑似张海心腹的人,全都被老祝干掉:辞掉采购总监,逼走营销副总,整个高层都被他清洗一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张海虽然做正经生意技术很烂,但至少还真推出了不少新品,而且疯狂砸钱打广告,想把健力宝重新做起来。这个老祝清洗完管理层之后,仅两个月时间,就把健力宝转手卖掉套现,其无耻的程度让张海都自叹不如。
  ……
  就在张海等着1亿元拆借款到账的时候,天涯论坛突然出现一片帖子,标题为:张海收购健力宝的背后,是海外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渗透与控制!
  发帖者自称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业内人士,他说:“年仅27岁的张海,从年龄上而言,是仅次于宋维扬的成功商人。但很多人都有疑问,这位先生是如何风生水起的,他的特异功能难道能把白纸变成金钱?”
  “我们且不论凯地系在90年代的操作,试着从2000年以后说起。2000年4月,凯地收购中高科第一大股东‘东方时代’70%的股权,请问张海从哪里找这么多钱来收购?而在接下来一年之内,凯迪先后染指六家上市公司,请问这些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
  “张海先生的头衔有一大堆,他最自鸣得意的就是中高科董事长职务,因为有至少超过两位数的重点大学校长,都是这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但是,张海频频在证券市场收购的倚仗,既不是中高科,也不是他的凯地投资集团,而是其背后的海外基金!”
  “这个海外私募基金,据我所知,其资金来源有港城慧德基金、巴林银行、英特尔旗下某系统集成商、港城某家上市公司。而我所不知道的,恐怕还有更多,这样才能为张海提供大量资金用于疯狂收购。”
  “凯地系为什么首先收购东方时代?因为东方时代控股中高科,而中高科又是由36所大学共同发起,并且现在已经增加至近100所高校的股权构成。由于股权过于分散,正好给了凯地系入局的机会,其背后的巴林银行、英特尔等海外公司,则可以透过凯地系控制东方时代,从而扼住中国近百所高校参与、由教育部直接管辖的中高科!”
  “凯地系的操作,就是借收购中高科打出名号,继而方便之后的一系列收购和炒作,张海活动海外资本,疯狂坐庄中国股市,不断收割股民的血汗。”
  “凯地系现在又来收购健力宝,其收购价格还不够买下健力宝大厦,只要他买下来就赚钱了。但资本家都是贪婪的,张海买下健力宝之后,肯定寻求上市融资,再不断炒作拉升股价,从而在股民身上再割一波以套现。”
  “可怜的中国第一民族品牌健力宝,不但要被外资控制傀儡资本家张海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将成为外资收割中国股民的工具。在健力宝落入张海之手的瞬间,这个民族品牌就已经死了。历数张海的发迹过程,他从头到尾只会骗钱和操作资本,根本没有任何发展实业的经验。他也根本不会去发展健力宝,他的目标就是圈钱。”
  “而从凯地系如今的状况来看,恐怕是拿不出那么多现金的。因为这两年来的疯狂收购,已经让凯地系资金紧张到极点。如果凯地系近期内不宣布大规模套现,那么我能够肯定,张海收购健力宝的资金,绝对是找人借来的。健力宝虽然陷入危局,但资金链非常健康,张海是用健力宝的现金来收购健力宝,他从头到尾一分钱都不用出!”
  “我想问问三水的领导们,你们知道张海的底细吗?你们知道张海拿不出钱吗?你们是否又知道,张海想用健力宝的钱来买健力宝?”
  这篇帖子,当然是宋维扬发出来的,而且他还知道什么叫水军!
  甚至根本不用找水军!
  只需要请一两个黑客,利用肉鸡不断进行发帖回帖顶帖,连IP地址都没法查出来。
  仅两个小时,这篇帖子就有5万多点击,6千多回复,直接成为遥遥领先的热门贴。随即,搜狐、网易、新浪三大门户网站转载,中华网等多家网站跟着转载,早就联系好的多家纸质媒体,在第二天进行全文转载,有的报纸还刊登社评文章。
  即便网友们自发转帖讨论,但宋维扬还是不满意,让临时组建的水军疯狂造势。论坛、博客、聊天室、校内网、QQ转发……到处都是这篇帖子,其热度前所未有,让明眼人忍不住怀疑其背后有黑手操作。
  随即,李经纬吐血住院的新闻传出。这位李总在医院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接受记者采访,他说:“我宁愿把健力宝卖给喜丰、卖给娃哈哈,也不愿卖给外资控制的汉奸资本家。健力宝是中国的民族第一品牌,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不能成为资本家收割股民的工具。我不甘心啊,我好难受啊……咳咳……噗!”
  一口老血喷出,记者感同身受,义愤填膺的回去写文章抨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