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566

  “那您觉得,这跟您的首富地位相符吗?”记者不怀好意。
  “慈善富豪榜第一名,去年捐了2个多亿,他的公司总资产才多少?这些捐款是否暗含利益输送?”宋维扬冷笑着问记者,“这话我敢大声问出来,你们报社敢登出来吗?真要是刊登出来了,你们总编第一个炒你鱿鱼!所以,请滚一边去,我不喜欢被人采访设套。”
  那记者的脸色阴晴不定,站在原地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宋维扬突然掏出钥匙遥控开启车门,笑道:“记者朋友们,今天我就是来推销跑车的,有兴趣的可以上车体验一下。”
  记者们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人太无耻了,要不要说得这么直接!
  最无语的是论坛主办方,好好一个企业家论坛,被宋维扬搞成跑车展览会。许多住在酒店里的企业家们,听说首富宋维扬在楼下广场,于是纷纷下楼过来打招呼问候,然后就被宋维扬拉去欣赏跑车。
  不管是借机跟宋维扬拉关系,还是真的对特斯拉跑车感兴趣,还真有几个富一代当场承诺要买车。王石头更是钻进驾驶室不出来,一个劲儿的捣鼓中控显示屏,他显然被这车的高科技给吸引到了。
  等到这个企业家论坛闭幕,特斯拉便接到了26个订单,还有人一口气买了两辆。
  现在唯一的忧虑,就是特斯拉那边生产不过来,因为大量操作都是纯手工的,造车速度慢得一匹,特斯拉根本没有自己的生产线。
  别觉得这有什么离谱,另一个时空的美国特斯拉也是如此。从2003年创建品牌,中途进行了好几次融资,也卖出了不少的车子,但都是小作坊手工打造的。直至2008年才开始量产(2000多辆),但这批车子也是借用别人的生产线,因为自建汽车生产线太贵了,销量没达到一定程度铁定亏本!
  宋维扬现在制定的卖点,其中一个就是手工打造,接到订单后为客户量身定制。至于售后保养维修,客户一个电话打过来,工作人员立即坐飞机上门服务……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逼格就瞬间高起来了,更何况还是首富同款车,企业家、暴发户、富二代们完全可以开出去装逼。
第629章
大家都太难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会下楼跟宋维扬套近乎,顶级那一拨自有其矜持和傲气。
  王石头也不是从楼上跑来的,他就住在高尔夫球场旁边的别墅里,一路散步来到会场酒店,正好碰到宋维扬拉着众人看车,于是也过来凑热闹打发时间。
  此人这几年过得极为潇洒,因为患上心血管疾病,被医生断言下半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于是疯狂爱上能扩张心血管的登山运动。他先是登上了非洲最高峰,接着又登上北美最高峰,去年甚至在珠穆朗玛峰登顶。
  然后,王石头就从一个企业家,彻底变成了社会名人。中国移动、摩托罗拉、大众汽车先后请王石头代言,其社会知名度堪比娱乐明星,而逼格则碾压所有的明星。
  此时的王石头,与未来那位川总统齐名,因为他们都喜欢作秀瞎折腾,于是经常被中外媒体拿到一起比较。
  王石头完全成了一个甩手掌柜,经常两三个月都不回公司。但他离公司越远,对公司的影响力和品牌贡献就越大,万科这牌子莫名其妙就有了“无所畏惧”、“勇攀高峰”的浪漫气质。
  王石头本人来也开始“无所畏惧”了,前段时间他参加一个企业家论坛,在讨论企业道德的时候说:“万科诚信守法,从来没有行贿!”
  大会主持人也是个铁憨憨,直接问现场的企业家们:“谁敢说你们没有行过贿?没有行贿的请举手。”
  数百位公司老总面面相觑,被主持人这个问题搞得有点懵逼。过了好一阵,才有几个慢吞吞举手,剩下的老总们根本不想接茬——这事儿能拿到公开场合讨论吗?都特么有病吧!
  来到楼上会场,宋维扬恰巧跟联想的杨总碰见,他主动上前握手道:“杨总,恭喜恭喜!”
  “宋老板客气了,我何喜之有啊?”杨总笑道。
  宋维扬也笑着说:“我是提前恭喜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杨总诧异道:“宋老板怎么知道?”
  宋维扬笑道:“IBM也跟神州科技联系过,我没那么多钱,就直接拒绝了,还是比不上联想财大气粗啊。”
  “宋维扬太谦虚了,神州科技的生意那么红火,怎么能说没钱呢?”杨总的笑容有些僵硬。
  事实上,IBM去年就开始跟联想接触了,到今年夏天终于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然后联想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所有股东全票反对收购案,柳总不得不亲自出马,一票否决了全体股东的反对票,终于促成联想与IBM的这桩婚事。
  等到收购案尘埃落定,柳总在北大MBA总裁班上课时,问有多少人看好这次并购。结果,全班93个学生(都是公司高管),只有三人举手,其中两人还是联想的部门经理。
  不能说柳总和杨总愚蠢,也不能说他们做错了,他们就是在进行一场豪赌。这场豪赌让联想赚尽了面子,让联想获得空前关注和支持,但也为联想埋下无穷的后患。
  大家见过蛇吞象吗?
  现实当中,经常出现蟒蛇生吞羚羊、鳄鱼等大型动物的情况,有时候蟒蛇还会被撑破肚皮。即便没有撑破肚皮,也只能原地躺着不动来消化食物,这时候随便有人拿块石头都能把蟒蛇砸死。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就是这样,不但抽干了联想所有资金,还让联想置换了部分股票,并欠下一屁股的债务。本来资金极其充裕的联想,在接下来数年内都只能像饱食的蟒蛇一样,把所有精力全部用来消化新收购的PC业务,错过了无数的投资机会,也错过了最关键的转型期。
  如果能够消化还好,可愣是消化不掉,吐不出来、拉不出去,一直憋在肚子里难受得要死。
  收购案发生之后的十年里,让联想倾家荡产买来的IBM业务,仅仅只有一个月在盈利,剩下的时间全部在亏本。联想不得不把从中国市场赚来的钱,日复一日的拿来养欧美市场,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将欧美市场盘活。
  最致命的还不是这些,收购案直接把联想的发展路线绑死,那就是——国际化!
  本来好好的“柳、杨、马”三驾马车,因为执行国际化发展路线,“柳马”二人直接隐退,挖来不少外国佬担任联想高管。结果呢,联想不但国际化没有做好,反而在洋人高管的领导下,把本土市场策略搞得一团糟,被戴尔和惠普疯狂抢占中国市场。
  因此引发的恶性循环,犹如滚雪球般壮大。
  海外市场不断亏本,本土市场也在亏本,怎么办呢?联想就把不赚钱的业务,一股脑儿甩给渠道商,渠道商再想方设法的从客户那里坑钱。客户心里有怨气,渠道商同样有怨气,这些怨气,在积压五六年之后迎来大爆发。
  杨总当时已经镇不住场子了,退休多年的柳总不得不重新出山,让联想的洋人老总直接滚蛋。柳总自己当董事长、杨总当CEO,又提拔本土少壮派担任业务大总管,一年之内进行了两次改组,疯狂搞大裁员来节省开支。
  当时正逢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拨款四万亿提振内需。联想也不喊什么国际化了,借着这股东风“送家电下乡”,说白了就是承认国际化高端路线失败,重新回到了90年代中后期的低端抢市场路线,连21世纪初主打中端市场的逼格都没有。
  嗯,联想市值也被打回90年代末的水平,还不足收购案之前巅峰市值的六分之一(2010年数据)。
  联想后来变成那个鬼样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IBM收购案,是“蛇吞象”带来的严重后果。
  并且这种后果一直存在,柳总重新出山之后,因为把重心移回本土市场,各种营销手段搞得飞起,联想那一年的利润同期增长148%。然而靠在中国回血稍微缓过劲来,联想又继续搞它的国际化路线,因为不得不这样做。
  还是那句话,东西吃到肚里,吐不出来、拉不出去,必须要强行消化了才舒坦——划开肚子清除异物,一不小心是要死人的,何况那些异物由于沉积多年,已经跟内脏融为一体了。
  杨总今天的兴致明显不高,一直耷拉着脑袋坐在会场,轮到他发言才换成了笑脸。
  这没办法,杨总自执掌联想以来,所有投资项目全部扑街,本土市场又被神州、惠普、戴尔、TCL等品牌蚕食,今年初还搞出一拨大裁员的操作。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在联想内部的威望,杨总都已经下降到极点,直到收购IBM的PC业务才挽回脸面、直接登顶。
  以前都把神州和联想作比较,什么“南宋北柳”、“南沈北杨”。现在媒体只说“南宋北柳”,已经不提“南沈北杨”了,因为沈复兴带领神州科技蒸蒸日上,杨总却把联想搞得一日不如一日。
  相比杨总的精神不振,王石头一如既往的活跃,站在台上大谈特谈企业家精神。他还把今年的经济大震荡,比作登山时遇到暴风雪,说只有咬牙坚持才能活下来,犹豫不决只会冻死在半山腰上。
  联想、万科、海尔都创立于1984年,今年是他们20岁的生日。
  海尔那位张总也应邀上台讲话,历数他20年来遇到的困境,畅谈他20年来的心得教训,一时间威风八面、光彩照人。事实上,张总前不久被郎咸平喷得很惨,而且海尔由于在海外扩张太快,此时的资金链极度紧张,可以说得上是负债累累。张总的心也很累,如果要说句真心话,那肯定是:我太难了!
  郎咸平今年喷了很多人,也因此声名鹊起,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被誉为“明星经济学家”。
  六月份他喷TCL的李总,说TCL股改是为了稀释国有资产,李总因此获利10多个亿。他却不想想,李总进入TCL的时候,那只是一家小作坊厂,人家20多年的心血就值那点工资?不股改怎么跟高管们交代?公司还怎么做下去?继续搞纯国营企业,能保证下一任老总不胡来吗?
  八月份他又喷海尔的张总,罪名仍旧是侵吞国有资产,并且马不停蹄的逮着科龙顾总开喷。
  被喷的三人反应各异,TCL李总选择保持沉默,海尔张总只回复了一句:“抱歉,海尔不是国企,郎教授你喷错人了。”
  科龙的顾总是个暴脾气,他觉得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直接选择跟郎咸平隔空论战,把舆论搞得越来越大,全民都加入大讨论当中。三大门户网站甚至搞了投票,90%的网民都认为顾总有问题。于是,国家审计署介入调查,科龙股票应声下挫,顾总后来一审被判10年,终审被判5年。
  顾总出事的原因并非管理层搞MBO,而是他在收购其他国企的时候骚操作太多。说白了,TCL李总改制是在整理自家公司,顾总则用这种方法吃别人的公司,而且吃了不止一家,他的手伸得太长了。
  嗯,今天的企业家论坛,把四处开喷的郎教授也请来了……
第630章
白日做梦
  郎教授正在台上高谈阔论,阐述自己这几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即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来防范国有资源流失。
  可问题是,台下四分之三的与会者,都是比较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今天跑来说这个干嘛?
  宋维扬全程面带微笑聆听,小马哥侧身凑过来,低声说道:“都说郎教授只破不立,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但他刚才说的内容很有水平嘛。”
  “是有些水平,但操作难度太大,贸然全面推行必然引发大乱子。”宋维扬道。
  小马哥仔细想想,点头道:“确实如此。”
  宋维扬笑着说:“而且这个观点也并非他率先提出的,早在2002年,中央就颁布了《2002-2005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初步提出探索与制定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体系。中央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尝试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前两年几十所大学同时设置EBMA班,你以为是突然冒出来的吗?中国大学设置EMBA班的目的,一是为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民营企业培养精英骨干,二就是为国企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储备人才。这位郎教授今天的发言,中央早就在做初步尝试了,哪有什么新鲜的?”
  小马哥惊讶道:“两年前的普通政策文件,你居然都记得这么清楚?”
  “当然记得。你平时不看《新闻联播》和《人民x报》吗?”宋维扬反问。
  小马哥说:“不怎么看。”
  “是几乎不看吧?”宋维扬问。
  “差不多吧。”小马哥笑得有些尴尬。
  在2015年的时候,吴小波接受采访时说:“无论是马小云也好,小马哥也好,他们的公共性都差很多……这是跟整个这一代人成长是有关系的。老柳、王石头的阅读量肯定比马小云大得多,马小云是不怎么读书的人,小马哥在社科领域的积累也很低……当整个话筒交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也会忙不择言,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东西。他们对公众话题的关注度不够,但他们变成意见领袖了。当一个人变成意见领袖,大家会问他所有的公共性问题。他什么问题都要回答,这时候就会发现,这一代人的人文素养相比前一代人一定有落差。”
  小马哥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出过一些洋相,但他很快就懂得收敛了,整个人变得越来越低调。
  马小云则热衷于担当意见领袖,以至于说出996是福报这种鬼话,都被吴小波给提前预料到了。至于马小云出门随时包里带书,那些书要么是武侠小说,要么是老庄类的神秘玄学书籍,他的社科类文化积淀真的很差。
  “下面有请宋维扬先生上台发言,大家掌声欢迎!”
  这次的企业家论坛为期三天,第一天是回顾中国公司20年发展历程,第二天是讨论企业家面临的各种困境,第三天属于分小组进行自由讨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