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66

  嗯,宋维扬现在的身份,是盛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他们要拍的片子,也是为祖国的45周岁生日献礼,以表达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明年要在各大电影院播出。
  宋维扬亲自担任男主角,很快就换上了病号服。
  “不行,你还需要化妆,病得快死的人可不是这样。”靳鹏道。
  宋维扬说:“嘴唇和脸颊弄得苍白一点就可以了。”
  靳鹏道:“拍出来糊弄鬼呢?”
  曾主任问:“这个角色患的是什么病?”
  靳鹏说:“白血病晚期。”
  曾主任道:“那得剃光头发。”
  宋维扬:“……”
  靳鹏说:“那就剃光头发,听医生的。”
  宋维扬无奈解释:“艺术源于生活,但也要高于生活。”
  “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现实。”靳鹏道。
  宋维扬懒得再说:“行行行,我剃光头,接下来几天就戴假发。但我也有个要求,把嘴唇和脸色弄苍白就可以,别给我整什么病痨鬼的样子,观众不爱看!”
  靳鹏问曾主任:“医生,白血病晚期的病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曾主任道:“因人而异,有的瘦得不成人形,有的看不出来什么异常。但有个特点,经过长期的病痛和化疗折磨,都表现得跟憔悴,很疲惫。”
  “就按这个来,医生说了算。”靳鹏道。
  曾主任的工作很单调乏味,从来没有接触过拍电影。他发现自己居然可以指导拍摄,顿时兴奋起来,补充道:“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剃光头,化疗很贵,很多病人都选择保守治疗。而且能够做化疗的医院也不多,整个盛海只有两家而已。”
  “我明白了,”靳鹏虽然看宋维扬不顺眼,对曾主任却很尊重,“多谢医生指教!”
  “不敢当,不敢当,都是为祖国献礼嘛。”曾主任笑道。
  为祖国献礼?
  什么鬼?
  靳鹏也不多问,开始观察病房,然后和摄影师、灯光师一起讨论拍摄方案。
  等宋维扬把光头剃好再回来时,靳鹏连这场戏的分镜头都设计好了。
  “哈哈哈,你的脑袋真圆,像个剥了皮的煮鸡蛋。”林卓韵盯着宋维扬的脑袋直乐。
  宋维扬懒得理她,直接躺病床上,闭上眼睛不说话。
  这组镜头,同样分为两种风格拍摄,宋维扬是不愿吵闹耽搁时间,靳鹏则无所谓——反正不是浪费他的胶卷钱。
  从选择场地再到拍摄结束,一共4分钟的MV,足足折腾了半个月。
  宋维扬带着毛片直接跑去电影厂,找专业剪辑师帮忙,自己全程蹲在旁边提意见。而想要参与剪辑的靳鹏,直接被宋维扬无视了,那家伙都还不知道已经开始剪片。
  直到剪辑的时候,发誓不用“垃圾”镜头的宋维扬,也不得不说一声“真香”。
  有些靳鹏执意要拍的镜头,宋维扬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加进去了,甚至将自己坚持的风格给牺牲掉。
  嗯,靳鹏这人很烦,还死脑筋,不过有真本事,下次有机会还可以再合作。
  非常简单的MV,4分钟,足足耗费了宋维扬5万元制作费,其中胶卷就烧了2万多。
  ……
  一回到厂里,宋维扬就把MV和歌曲的母带扔给张国栋,吩咐道:“两个任务。第一,联系各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把MV和磁带免费送给他们播放。什么音乐漫步啊、什么金曲十分钟啊,这些节目能上就上,实在没有,那就花钱点歌,点歌内容为‘喜丰罐头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联系盗版商,争取多弄些盗版的磁带和录像带出来,我要让这首歌的盗版满天飞。盗版商要是不愿意,那我们就花几十万定制盗版,然后免费送给各地的音像制品经销商!”
  张国栋已经看过了MV,顿时惊喜道:“马博士这招厉害!”
  点歌和盗版太给力了。
  不管是电视台还是广播电台,点歌费用虽然贵,但相比广告费却便宜得多。到时候,每点歌一次,就相当于给喜丰罐头做广告。
  而盗版呢?盗版是正版销量的上百倍,一旦让盗版商觉得有利可图,他们就会自发的帮着罐头厂做宣传。
  这一招在90年代初很新鲜,没人能想得出来,大家对盗版只有痛恨,哪知道还能把盗版当宣传工具?
  未来大学的媒介营销课程里,有一个经典案例,那就是《蓝猫淘气三千问》。
  这部动画片又臭又长,却常年在各大少儿频道播出,有时候甚至能把爱看动画片的小朋友给烦死。
  为什么会有几十家电视台,连续一两年反复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
  很简单,并非这部动画片有多优秀,而是因为它免费。
  制作方花大价钱把动画片给做出来,主动提供给电视台免费播放,生生打造成爆款,然后靠卖蓝猫的周边商品赚钱。
  宋维扬现在的做法,就是要把《千纸鹤》打造成爆款,而罐头属于这首歌的周边产品。
第064章
马俊豪死了
  时间进入十一月下旬,宋维扬的头发已经长出来,但依旧显得太短。
  把陈桃叫到办公室,宋维扬问:“小说写得怎么样了?”
  “已经快写完了。”陈桃道。
  “拿来我看看。”宋维扬说。
  陈桃连忙送来两个稿本:“算格子应该有8万字,还差一个结尾。”
  宋维扬翻了翻,意外发现居然写得很通顺,虽然文笔直白,跟流水账似的,但作为通俗爱情小说已经合格。
  “可以,都不用找人润色了,赶快把结尾写完。”宋维扬道。
  “要联系出版社吗?”陈桃颇为兴奋。她也是文学青年,不过她只看爱情小说和鸡汤散文,诗歌、哲学什么的能把她看睡着,跟林卓韵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
  宋维扬道:“联系出版社太麻烦,直接找盗版商,先印两万册。每个省派一个人过去,在当地雇佣人手,把盗版小说免费送给租书店。对了,书里还要印千纸鹤的传说和折叠方法,再打上喜丰罐头的商标。嗯,扉页上就写,喜丰罐头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正规出版啊?”陈桃有些失望。
  宋维扬说:“你要是想出版,我可以帮忙送去出版社。但以出版社的速度,等正版上市的时候,盗版小说已经满天飞了。”
  陈桃笑道:“那也行,只要能出版就可以。”
  陈秘书是有钱人,不在乎那几个稿费,她只想达成自己的文学梦想。
  ……
  又是半个多月过去,新厂房已经快要建好了。
  而郭晓兰和杨信也谈判成功,只耗费280万元,就买来两条完整的水果罐头通用生产线,另外还附赠了几个多余的分瓣机、剥核机和高温锅炉。一旦这些设备调试完毕,罐头日产量就能提升至60吨以上,不用再忙着找那些小厂搞联营了。
  杨信立了大功,此举至少能为罐头厂节省800万资金和宝贵时间。
  要知道,到国外引进生产线需要外汇,而外汇又是此时中国所紧缺的。真老老实实跑去国外买设备,美金首先就不好搞,中间操作会非常令人头疼。
  “董事长,幸不辱命!”杨信微笑道。
  宋维扬拍着他肩膀说:“杨总,你是公司的大功臣啊!对了,汕州那边没出什么意外吧?”
  杨信道:“能出什么意外?汕州罐头厂早就停工了。”
  “海霸王呢?”宋维扬问。
  杨信笑道:“海霸王跟汕州罐头厂的合资就快谈成了,可能过了元旦就能签合同。哈哈,本来设备早就该运回来的,但必须等到台商派人来验收工厂和设备。我估摸着吧,等他们元旦把合同签完,台胞到罐头厂一看,嘿,罐头生产线咋不见了?估计要气得跳脚。”
  “汕州罐头厂的胆子真大。”宋维扬说。
  杨信说道:“其实也没啥,只卖了两条水果通用生产线而已,还有几条食品罐头线呢。就算汕州罐头厂把机器全卖了,台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他们准备投资1亿多元,总不能因为几个机器就翻脸吧。”
  这年头,在中国做生意不讲道理。
  外国人不讲道理,各种乱来。中国人同样不讲道理,让外商和港台商人哭笑不得。
  “老张呢?”杨信问。
  宋维扬说:“出差去了,新品罐头即将上市。”
  张国栋没有联系任何经销商,他跟宋其志碰头之后,就分别带头前往各地搞宣传。
  两人还划分了地盘,宋其志负责长江以北,张国栋负责长江以南。
  宣传大方略由宋维扬拍板决定,但具体执行方案却是张国栋制定的。由于人手不足,渠道欠缺,他们打算先攻破各省的省城,在省城打开局面之后,再吸引地方经销商主动上门求合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