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566

  “绝对有市场!”宋维扬肯定道。
  杨信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再说话。公司几乎等于是宋维扬的一言堂,宋家那两位就不说了,郑学红和陈桃也站在宋维扬那边,杨信顶多也只能提出些疑问和建议。
  宋维扬只知道旭日升冰红茶很牛逼,几年就做到30亿产值,但他忘了旭日升是哪年冒头的。
  旭日升恰好比宋维扬早了一步,此刻已经研究出冰红茶的配方,正在兴建厂房,也是决定在今年夏天投放市场。
  到时候,两款冰红茶同时问世,相信一定厮杀得非常激烈。
第081章
民族品牌之殇
  在春节过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央再次强调改革、发展和稳定: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保持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
  今年高考的时事政治,应该可能会考到这段话。
  宋维扬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新闻联播的时政要闻必看,就算当天错过了,第二天也会买报纸补上。重生虽然重生了,大方向清楚,但许多细节早已遗忘,他必须坚持看新闻读报纸。
  中央的会议结束没多久,宋维扬便明显感觉到地方风气的变化。
  关于兼并茶叶厂的谈判突然加快速度,政府和国企方面咬死不松口的茶场,一下子就愿意全部出让了。不仅如此,茶场周围的数百亩山林,政府还打算以15元每亩的价格,租给罐头厂长达30年之久,只要不放火烧山、挖洞开矿,宋维扬想在山上干什么都可以。
  范正阳本来就属于改革积极派,现在没了束缚,立即放开手脚想要大干一场。
  黄市长在省里的老领导,也从改革保守派慢慢脱掉“保守”二字——主要是正在实行税制改革,地方政府突然财政窘迫,恨不得把地方国企的烂摊子全甩掉,亏损企业全部卖完了才开心。这样既能摆脱财政包袱,又属于响应中央号召的政治正确。
  虽然宋维扬没有让郑学红冒充台商搞合资,这个做法有点出乎黄市长意外,两人之间也没有再直接联系。但就在4月初,黄市长突然牵线搭桥,主动给罐头厂送来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
  不知何时,黄市长已经把银行系统拉到他那边,范正阳败退得有点迅猛。
  宋维扬拿到这3000万贷款,居然不知道该怎么用……
  又是一个周末,杨信突然找到宋维扬:“董事长,不如我们也做保健品吧!弄一个配方,把这3000万全部用来打广告,一年有可能纯利润就破亿。”
  宋维扬翻了翻白眼:“别把喜丰的牌子搞坏了。”
  杨信兴致勃勃地说:“不用喜丰的商标,另开公司,弄一个新品牌。卖保健品太赚了,跟捡钱一样,不做保健品总感觉亏得慌。”
  “保健品市场虽然满地黄金,但沾着毒药,”宋维扬劝说道,“而且,现在是公司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专注于食品饮料市场。搞多元化经营可以,但得做大以后,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了。”
  杨信见宋维扬主意已定,只能叹气说:“唉,放在地上的钱都不捡啊,太可惜了。”
  杨信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因为今年中国的保健品行业突然大爆发,但凡有钱的公司,要么做保健品,要么搞房地产。
  由于巴统组织解散,西方向中国出口电脑的禁令失效,中国的诸多计算机企业全部凉了。包括辉煌一时联想公司,现在也是举步维艰,柳总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搞股份制改革。
  而靠卖电脑汉卡发家的史育柱,也感觉生意做不下去。他去年建造巨人大厦,靠卖楼花在港城卷了一个多亿,竟然拿着这些钱全部投入保健品行业。
  史育柱宣布将斥资5个亿,在一年内推出上百种保健品。他亲自挂帅,成立三大战役指挥部,下设华中、华南、华北等八大方面军,下辖的30多家分公司改为军、师,各级总经理改为“方面军司令员”、“军长”和“师长”,预计投入数十万人进行军团作战。
  三株口服液和奉天飞龙也在疯狂扩张,三株的广告甚至打到了西康省,农村的墙壁上到处写着“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三株振兴民族工业”等标语。
  三株还开创了“专家义诊”模式,聘请医生到农村义诊,请不到医生就随便让人穿白大褂冒充。由于中国已经有20多年没出现医疗机构下乡的情况,每到一地,农民们都疯狂来看病。而义诊的结果,往往是全村老少都有肠胃病,必须掏钱喝三株口服液才能治愈。
  靠着这种歪门邪道,三株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从1亿销售额直接猛增至20亿元。
  现在整个中国市场都被保健品搞疯了,三株口服液、奉天飞龙、中华鳖精、太阳神、红桃K……还有史育柱即将推出的脑黄金,简直是群魔乱舞。
  别说杨信想要去保健品市场掺一脚,就连吊打可口可乐的健力宝,都在往保健品靠拢——健力宝已经乱了阵脚,被保健品逼得销量有所下滑,于是开始宣传健力宝也有保健功能。
  乐百氏也来凑热闹,从“马家军”那里买来“生命核能”配方,就跟去年的“马家军”教练宣传的“中华鳖精”一样,一举打响名气,销量逆天。
  看着生命核能和中华鳖精疯狂卷钱,临州的一家保健品公司眼红了,居然直接把“马家军”注册为商标。马骏仁见到“马家军”牌保健品畅销,立即把这家公司告上法院,而对方的辩诉理由是:我们公司的几位领导,不是姓马就是属马,要么长得像匹马,为什么不能叫“马家军”?
  中国似乎进入了全民保健时代!
  真的,如果同意杨信的建议,在这个时候投身保健品行业,以宋维扬的营销手段,纯利润有可能半年就破亿,到明年做到30亿的销售额都有可能。
  但有意思吗?
  上面说的那些保健品公司,十年之后还剩几家?也就一两家在苟延残喘而已(脑黄金不是脑白金)。
  反观做饮料的,除了健力宝生不逢时、旭日升自己作死,哇哈哈可是越做越大。
  嗯,还有个天府可乐,那是被美国佬坑死的。
  曾经的国宴饮料啊,天府可乐一度占有中国可乐市场份额的75%,吊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下属灌装厂就有100多个,还在莫斯科有灌装厂,在美国世贸大厦设立销售公司,日苯企业主动寻求代理权,仅1988年就上税6000多万。
  天府可乐是怎么死的?
  这年头流行搞中外合资嘛,于是就在今年,1994年,天府可乐和百事可乐合资了。
  百事可乐一入股,立即雪藏“天府可乐”这个品牌,天府可乐在中国市场瞬间消失,全部变成了百事可乐。
  这样的例子太多,比如“美加净”,中国最大的家化品牌,曾生产中国第一瓶摩丝、第一支防晒霜、第一支护手霜,牙膏出口量占全国总额的70%。四年前,美国庄臣和美加净合资,很快雪藏“美加净”这块牌子,只用两年时间,美加净的销量就从3亿元降到600万。
  还有雪花,还有香雪海,当年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全都是这样被弄死的。
  多年以后,天府可乐、美加净、香雪海重出江湖,但已经只能卖情怀,90后的新一代根本就没听说过。
  这些企业,其实都盈利极佳,为什么非要搞合资呢?
  往往是地方政府牵头的,理由是引入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事实恰好相反,技术和经验都没引进来,反而把自己给搞丢了。
  雪花和水仙都是被美国惠而浦搞死的,其中有个故事让人很绝望:水仙的滚筒洗衣机经常玻璃罩破碎,中方基层员工汇报说,这种损坏是物流工人暴力操作导致,只需在包装箱里多加一层2块钱的海绵即可解决。但美方人员却不认可,需要通过研发和产品部门多次试验,来重新检验洗衣机的产品质量,光是上报、研发和讨论就用了好几年时间,最后发现果然是物流工人搞的事,而那个时候牌子都毁掉了。
  国际先进经验没见着,美国的大公司病倒是深刻认识了。
  “既然不搞保健品,这3000万贷款准备用来做什么?”杨信忍不住问道。他是总经理,职责在身,必须问个清楚。
  宋维扬笑道:“去一趟鲁省,买一家工厂,作为生产冰红茶的分基地。”
  杨信问:“为什么非要去鲁省?”
  宋维扬解释说:“全都在西康生产,运输费用太高了。在鲁省建新厂,可以辐射整个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船运和铁路运输都很便利。当然,最重要的,是鲁省那边有个市的领导外号叫做‘陈卖光’。”
  “陈卖光我知道,找他买厂子,确实很方便。”杨信笑着说。
  “陈卖光”从1992年就开始卖企业,是真正的改革先驱,当时轰动全国,甚至传到了港城,“陈卖光”这个外号就是港城媒体给起的。
  而且,他不是随便乱卖,只把国企卖给内部职工,搞的是“股份合作制”。几年时间,那座县级市的生产总值就翻了接近五倍,可谓相当成功。
  当然,这些被内部职工买下的企业也有搞得不好的,宋维志只是过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接收一家饮料灌装厂——主要不是买工厂,而是看好那里的政策,政策环境在90年代比什么都重要。
第082章
分厂计划
  正好宋其志在东北开拓销售渠道,在长途通话的时候,宋维扬让大哥去鲁省探探路。
  宋其志很快传回消息,由于“陈卖光”是第一个喊出卖光国企口号的地方领导,惊动全国,闹得太大,如今正在被中央调查组详细调查当中。企业是不敢卖了,卖给内部职工都难,更别说卖给私人。而且“陈卖光”在当地的官声好坏参半,一些普通工人对其非常痛恨,宋其志不建议去那个地方投资。
  甚至,宋其志还在电话里抱怨,鲁省的罐头销售渠道很难铺开。
  全国罐头行业都处于衰退期,偏偏鲁省那边疯狂建新厂。这些新罐头厂,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厂房甚至直接搭草棚就搞定,遇到火灾肯定是一把火给烧个精光,生产安全性几乎为零。
  但这里的罐头就是卖得好,因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超低。小作坊大肆生产山寨产品,主打农村市场,也在部分大城市出现,正规罐头厂全都被逼得半死不活。
  宋其志还说,由于喜丰罐头卖得好,现在鲁省遍地是山寨喜丰罐头。这里的经销商也不愿做正品生意,全卖山寨货,因为利润极高,正品喜丰罐头只能在鲁省的两三个大城市铺开销路。
  打官司是打不赢的,山寨罐头已经成为某些县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都在帮着卖,甚至贴牌出口到东南亚。
  宋其志建议道:“我觉得应该放弃鲁省市场,这里太吓人了。别说我们外地品牌,就连鲁省自己的罐头厂都被逼死了一大片。平邑的有个小镇子,全镇都在做罐头,统共才几万人口,大大小小的罐头作坊有上百家。而且我们也别在鲁省打广告了,全是帮那些仿冒作坊打的,我们打广告,他们卖冒牌货,太亏了!”
  说起平邑,宋维扬终于有了印象,那里是中海食品公司的老巢。
  未来大名鼎鼎的中海食品公司,现在也是一家小作坊,其创始人的发家史非常有意思。
  在美国有个故事,旧金山掀起了淘金热。某人来到这里不淘金,专门做撑船摆渡生意,不管是前来淘金的人,还是淘金发财离开的人,全都得坐他的渡船。于是他渐渐搞起运输公司,并因此成为百万富翁。
  中海食品的老总也是这样的,由于当地到处是罐头作坊,他另辟蹊径,不做罐头,而是借来9000块钱,买了一台二手机床,专门生产罐头瓶盖。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镇上的300多家罐头企业死得只剩60多家,中海顺势进行兼并整合,踩着无数厂子的尸体迅速壮大。
  宋维扬想起来就头疼,平邑啊,未来一个镇的罐头年产量,就占到全国罐头产量的三分之一。
  “要不要放弃鲁省罐头市场?”宋其志再次问道。
  “放弃吧,”宋维扬突然灵机一动,笑道,“鲁省的正规罐头厂既然被逼死一大片,那正好可以兼并一家大厂,而且是有自主出口权的那种。”
  宋其志惊讶道:“现在就做出口吗?我们没路子啊。”
  “不是马上搞出口,但可以为以后做铺垫,”宋维扬解释说,“先把厂子拿下,专门用来生产冰红茶饮料。”
  罐头厂跟饮料厂很接近了,不仅拥有大量的熟练工,而且一部分机器还可以继续使用。哇哈哈就是在“蛇吞象”吃掉临州罐头厂之后,才迅速发展壮大的,罐头厂转型为饮料厂非常轻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