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566

  周正宇就算家里有人当大官,他回家哭鼻子告状,多半也会被爹妈两耳光扇回学校。
  烈日炎炎,宋维扬全身冒汗,但依旧腰杆挺直的站着军姿。他虽然体力跟不上,可耐力和定力却足够,再站几个钟头都可以。
  “嘭!”
  有人倒了。
  教官终于说:“原地解散,去阴凉处休息十分钟,昏倒的同学立刻送往校医室!”
  “呼!”
  好些学生直接瘫坐在地上,动都不想动,也顾不得地面太热烫屁股。
  休息时间还没结束,周正宇就垂头丧气的回来,走到教官跟前说:“对不起,是我错了。”
  教官板着脸问:“哪里错了?”
  周正宇道:“我不该花钱请人叠被子,不该骂教官,不该违背教官的命令。”
  教官点点头:“叠被子去,完不成任务,今天就别睡觉了,我陪你叠一个通宵。”
  “是!”
  周正宇眼角划过泪水,他是真哭了,心里委屈。这大概是他出生以来受过的最大挫折,刚打电话给母亲抱怨,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还说什么军训不合格,就永远断绝母子关系。
  教官也走到树荫下乘凉,远远看着周正宇叠被子。
  宋维扬递烟道:“谭教官哪里人?”
  教官笑着说:“趁我没发火之前,把烟收起来。你表现不错,最好别改变我对你的看法。”
  “习惯了。”宋维扬连忙把烟放回去。
  “社会上的习气,别带到这里来,”教官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都是天之骄子,前程远大。以前我在石门陆军学院搞军训的时候,北大经济学院的石院长曾来看望学生,他当时讲了个笑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王波非常敬佩军人,连忙问:“什么笑话?”
  教官笑道:“石院长说,北大旧称京师大学堂,学生们都是有官衔的。上体育课的时候,教员对学生发令要喊‘大人’,比如‘大人,请向左转’、‘大人,请开步走’。当时北大的学生在军校里半年没笑过,听了这个笑话立即开怀大笑。”
  宋维扬笑呵呵说:“教官太谦虚了。”
  “不是谦虚,”教官摇头道,“我就一当兵的,你们都是‘大人’。可能十年以后,我退伍转业到地方,你们当中的一些人还是我的领导。但那是将来,而现在,我是你们的教官,我的命令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别以为军训无用,复旦、北大前几年的学生,当时被训哭了不少,留遗书打算自杀的都有。但现在呢?四大陆军学院每年都能收到感谢信,全是复旦北大的那些学生寄来的。当年我手下有个学生叫翁宝,刺儿头一个,还敢动手打教官。他入校时风吹都能倒,一年军训下来,八块腹肌,单手50个引体向上,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变了。这就是蜕变,男子汉气概!”
  翁宝,汇志传媒的老总,原来也被这位教官给训过,而且还敢动手打教官……
  教官又说:“你们这算什么?以前给大学生军训的时候,一天踢12个小时正步都有,踢不标准就别想吃饭,别想睡觉!”
  梦想着去军事学院参加军训的王波,顿时面如土色,一脑子阿弥陀佛。
  “我跟你们说啊,”教官指着天上,“复旦的军训,中央盯着呢,别想着偷懒。十分钟到了,给我立即归队!”
第121章
大汉显
  短短半个月时间,周正宇被训哭了好几回。
  而且社会系的学生数量少,男生单独分出来也没剩几个了,被直接扔到法律系的队伍里挂边。于是,周正宇流下的眼泪,被寝室里的几个哥们看得清清楚楚。
  聂军对此的评价是:“怂包一个,哭个蛋啊!”
  或许,军训对于305寝室的学生而言,收获最大的就是周正宇。这小子刚开始站10分钟军姿就不耐烦,跑几百米就大喘气,到最后半个小时军姿都能站下来,野外拉练时竟然也没掉队。
  并且,周正宇的狂傲之气被压下来,至少暂时被压下来,说话做事都低调了许多。
  法学院的迎新晚会上,宋维扬见到了那位院长大佬,瞻仰良久,可惜隔太远看不清。
  倒是聂军当晚露了一手,吉他弹唱《同桌的你》,引来台下阵阵欢呼。这首歌暂时只在京津、胡建、粤省和浙省的部分城市传唱,都还没发唱片,以至于好多学生认为是聂军原创的,把他当成了今年法学院新生当中的头号才子。
  305宿舍。
  录音机里正放着林依轮的《爱情鸟》,王波、李耀林、聂军和丁明都在自习。这是高中时期养成的习惯,没人监督,没人催促,至少能持续到大二,更牛逼的可以坚持一辈子。
  只有宋维扬和周正宇比较懒散。
  宋维扬抱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语言的逻辑句法》瞎看,周正宇则是蒙头大睡,他说要把军训耽搁的觉都补回来。
  没多久,彭胜利也从图书馆回来了,他进门就说:“聂大仙,你的传条。”
  “聂大仙”是聂军在宿舍里的外号,天天早晨练气功,还神叨叨的要去名山大川拜访仙人。不过整个法学院都称呼他为“聂大才子”,只因误会他原创了《同桌的你》,即便误会解除,聂军的这个外号也保留了下来。
  “烦死了,又是传条,都帮我扔掉!”聂军郁闷道。
  李耀林笑呵呵说:“既然你不要了,那让我看看。”
  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打电话都不方便的时代,写纸条就成了大学生最常见的通讯方式。
  复旦0号楼有个小房间,全校的信箱都在那里,校外来的自然是信封,校内直接用纸条即可。把一张纸折成条状,再打个结,外面写上“94(年级)xx(班级)某某(收件人)”,扔信箱里当天就能收到,谓之“传条”。
  传条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借书的,有约打球的,有通知消息的,更有纯粹蛋疼找人聊天的,可以当成原始版的微信。
  李耀林展开字条念道:“聂大才子,展信安好!迎新晚会上,我听了你弹唱的《同桌的你》,非常喜欢,但无法找到这首歌的词曲,能约个时间见面吗?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音乐上的问题……哟,聂大仙,看笔迹是个女生写的,约你明天下午六点半在图书馆见面。”
  王波羡慕道:“可以啊,这才开学几天,就有女生主动约会了!”
  聂军没好气道:“要去你们去,我整天上课、自习、看小说,练气功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哪有闲心跟女孩子约会啊。”
  “这话霸气!”宋维扬笑道。
  “你就生在福中不知福吧。”王波那个羡慕嫉妒恨。
  这几个家伙笑闹着,周正宇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对宋维扬说:“老宋,走,一起进城!”
  “进城”就是去盛海市区的意思,此时复旦所在的五角场,顶多能算得上城乡结合部。
  宋维扬问:“进城干嘛?”
  “买大哥大,”周正宇焦躁道,“这几天受够了,打电话要排队两个钟头,插队还特么要给人塞钱!”
  整栋宿舍楼就一部电话,还只能接不能打,每次接电话要给宿管员1毛钱的喊话费。而整个学校也只有三处可供学生打电话的地方,每部电话机至少有十多人等着,下课高峰期甚至几十上百人排队。
  每次打电话,还有一个老头盯着,要登记姓名、地址、打到哪里、打了多久,恨不得把你全家户口都查出来。经常几个电话打完,那里就变成了认亲现场——你也是xx的?真巧,我也是,老乡啊!
  宋维扬说:“你疯了吧?在学校用大哥大。”
  一部大哥大接近3万元,其中包含6000元入网费和1000元预存话费,周正宇要是在学校里使用大哥大,估计个把月就全校闻名了:看,那个腰上别大哥大的就是某某某!
  周正宇想了想说:“对,要低调,那就买一台传呼机。”
  “我陪你去看看。”宋维扬其实想要买一部手机,诺基亚2110大概就是1994年上市的。
  聂军把课本一扔:“正好我也要进城,一起去。”
  周正宇问:“你也要买传呼机?”
  聂军笑道:“我听说人民公园有个姓韩的大师,气功特别厉害,还能呼电引雷。”
  宋维扬:“……”
  三人结伴离开宿舍,地主家的傻儿子丁明并没有跟来。他虽然也是自费生,但学习非常刻苦,还要留在宿舍里预习明天的课程。
  学校外面的马路两边,到处铺满了地摊,都是卖生活和学习用品的。
  未来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所在地址,此时还属于另一所学校——盛海轻专,未来的旦苑食堂属于武装部地盘。这两个地方可以看录像,王波和李耀林已经去看了一回,都是些过时的美国、港城影片。
  三人从淞沪路坐车到福州路,就算是进城了,来到真正的大盛海。
  周正宇钻进邮电局,直接问:“有BP机卖没有?”
  邮局员工微笑道:“数字的还是汉显的?”
  “汉显的。”周正宇说。
  “摩托罗拉中文寻呼机3500一台,每月服务费300,我们邮局就可以帮你办理。”邮局员工说。
  周正宇打开书包数票子,分分钟搞定,豪气!
  宋维扬问:“有手机卖吗?”
  邮局员工不太明白,求证道:“你是说大哥大?”
  宋维扬比划道:“比大哥大更小,更轻。”
  “没有。”邮局员工摇头道。
  看来诺基亚2110还没上市,又或者已经上市了,但还没铺货到盛海这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