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好时代(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321

  我这个人对钱没有兴趣,我从来不碰钱。
  我不喜欢戴表,我已经三十年没有戴过表了。
  ……
  太多的装逼金句了,苏望都觉得自己有些整理不过来。
  “其实国内我算是最早一批做互联网的,从1995年的时候,我就建立了一个网站,我跟我的同事们说,未来肯定是属于互联网的,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但不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能不能做成功,其实我心里是没有保障的,好在的是,我们现在还算成功了。”
  ……
  听着老马的话,苏望心里也是有些感慨,这就是老马语言强大的地方啊,先在大局上面肯定,然后把自己放低,一副谦虚模样,两者一对比下来,听众就会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充满了煽动性。
  五分钟的时间,老马演讲完毕,现场掌声雷动,和先前老王的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坐在嘉宾席位上的老王,面色又尴尬了几分。
  “好,感谢马先生的演讲和分享,提到互联网,大家都会想到BAT,但是在今天,我们邀请来了一位嘉宾,这位嘉宾呢,也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但是按照他自己所说,他和传统互联网行业不同,他说自己从事的是新型互联网,那么现在让我们有请他上台,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什么叫新型互联网。”
  撒北宁介绍起来了苏望,而现场掌声在他话都没有说完就响起了,甚至还有好几位学生高呼出声。
  这就是主场优势,苏望毕竟是水木大学的学生,学生们自然是会捧场。
  苏望面带笑容站起身走上台,而在苏望走上台的时候,老王和老马也都注视着苏望,当然,两人的眼神中陌生又带着一缕好奇。
  毕竟,对于这位他们了解的少,也想看看这位能够说出点什么来!
第293章
当面剽窃
  演讲台上!
  看着掌声热烈的同学们,苏望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这一次的演讲虽然是临时安排的,但他也不怯场,至于演讲的内容,他也是想好了。
  “很高兴能够成为开讲啦的嘉宾,刚听了王总和马总的发言深受感悟,说实话,在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就看过两位老总的不少演讲还有经历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在创业道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
  苏望的话让得坐在嘉宾席位上的老王和老马脸上露出了笑容,嗯,这年轻人还是挺会做人的嘛,话说的很有道理。
  “其实相比起两位前辈,我在创业这路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提供给大家,说实话,我一直都觉得,我的成功有些幸运,幸运到连我自己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在做梦。”
  苏望的话引起了下面一阵善意的笑声,一旁的撒北宁也是感慨,这位看来也是一个语言高手啊。
  作为一个主持人,主持过不少节目,也采访过不少厉害的大佬,但大佬们在自己领域厉害,真不代表在演讲上面也厉害。
  很多大佬的言语甚至可以用平淡无趣来形容,但因为身份的原因,所以观众们勉强能够听得进去这些话,但要想引起观众们的共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苏望呢,这开场的一句话,便是拉近了和观众们之间的距离。
  不到二十岁,身家数十亿,这不就是许多人做梦幻想的场景吗?
  甚至有些人可能连做梦都不敢做这样的梦。
  以一种观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言语来开场,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这份能力不比他们主持人差了。
  苏望不知道此刻撒北宁心里所想,他在说完这话之后,目光看了眼老马,而老马则是被苏望看的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年轻人干嘛要看自己。
  老马当然不知道,苏望之所以将目光给看向他,是因为苏望的演讲方式,就是照抄他的。
  在前世的时候,苏望就研究过老马的多次演讲,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老马会找到一些观众共鸣的地方,然后以自黑的形式快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所以,很多次睡醒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是打开手机,一看,哦,美团这个软件有的,我不是做梦,就放心了,然后继续睡。”
  “对于我,对于美团来说,我们是一家很幸运的公司,为什么说它幸运呢,因为我们这家公司站在了时代的风口,马总先前有句话说的对,未来是属于互联网的,但互联网也有划分,我认为是,未来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
  “在场的很多都是我的学长和学姐,我相信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点,那就是手机对于我们来说,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手机原本的通话和短信功能将会慢慢被淡化,我大胆的语言,未来五年之后,手机的通话功能,将会成为最不重要的一个功能。”
  哗!
  苏望的话,让得现场一片哗然,因为苏望抛出来的这个观念太颠覆了。
  手机不是用来打电话的,那手机用来干什么?
  “很惊讶是不是,但这就是未来的趋势,当然,我说的是通话功能不是他最重要的功能,不是说这个功能没有了,我指的是,未来我们使用手机,假设一天使用十个小时,但用来通话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半小时。”
  看着还是有些不认可的同学们,苏望在心里感慨一句,还是太年轻了,等再过个五六年,你们就知道我这话说的对不对了。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这是某国产手机未来打的广告词,不过后来变成了网友打趣的段子。
  我缺的是充电五分钟的手机嘛,我缺的是通话两小时的人。
  现在的我们拥有了充电五分钟的手机,却再也找不到通话两小时的人。
  充电两小时,通话五分钟,这才是真实情况。
  以前去办电话卡套餐,都是办那种通话时长有优惠的,现在去办卡,永远是问的流量优惠情况。
  ……
  “未来我们的手机会越来越智能,我们需要用电脑来操作的事情,通过一部手机都可以完成,相比于电脑是固定的,而手机是大家随身带着的,所以我把未来十年,称之为移动互联网时代。”
  “未来一定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美团现在发展的很好,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厉害,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站在这个风口上,只要是在风口上,就算是一头猪也都可以起飞。”
  苏望的话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哄笑,而嘉宾位置上的老王,目光却是看了眼老马,因为他怎么觉得这位年轻人和老马那家伙说话的方式有些像。
  老马此刻也是有些纳闷,他听着怎么感觉有些熟悉,当然,不是对方的话语,而是对方这种说话的模式。
  半响后,老马终于知道为什么会熟悉了,这种说话方式,不就是自己平日里演讲的风格吗?
  自己这是被人给剽窃了,而且还是当着自己的面去剽窃。
  ……
  五分钟的演讲,苏望很快也是讲完了,在观众鼓掌结束之后,撒北宁开始宣布进入下一个环节。
  太上出现了三张嘉宾椅子,老王和老马加上苏望三人依次坐着,面对着台下的众多观众,而撒北宁同样也是坐在了一侧。
  “先好奇的问一个问题,三位私下里认不认识?”
  “马总我和他还是见过面的,我记得第一次和马总见面时候应该是2005年吧,当时有个朋友跟我说,浙江那边有个搞电商的,很厉害。”
  王健森是第一个开口的,最后目光落在苏望身上,“这位我就不认识了。”
  作为国内首富,王健森说这话的时候,倒是没有人觉得他托大。
  “我和王总见过好几次,至于这位很年轻的苏总,听说过,但这也是第一次见到真人。”
  老马笑着开口,他当然不会真的没听过苏望这个名字,开心网的上市他也是关注过的,伴随着开心网上市大火的,并不是开心网的创始人陈炳浩,反而是另外一位创始人苏望。
  有了这两位的回答,撒北宁也就不需要询问苏望了,当下又问了几个问题,而苏望和老马三人也都纷纷回答,各自从不同层次来回答。
  眼看着几位嘉宾之间交流的很平和,撒北宁有些着急了,这是新节目的第一期,肯定是要有亮点的,虽然说这三位大佬能够到来,就已经说明节目的底蕴了,但观众要看的还是精彩的地方啊。
  想到这里,撒北宁故意问道:“刚刚我听王总说,万达已经在抓紧线下文旅方面的布局,所以王总觉得线下才是最重要的,而马总刚刚提到,未来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会取代许多传统行业,而苏总又说移动互联网会取代互联网,不知道各位对对方的观点是怎么看的。”
  听到撒北宁的话,苏望、老王和老马都在心里暗骂了一句主持人要搞事,不过他们也没有太在意,到了他们这个身家,已经是不需要去奉承谁了,说的都是自己想说的话。
  王健森第一个开口了,“我知道马运的电商做的很好,但电商其实只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小块,甚至连线下零售的一半份额都不到,所以电商是不可能取代零售行业的。”
  听到老王开口了,老马自然不甘示弱,立刻反驳道:“在这里我要告诉王总一个好消息,电商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行业,同时我要告诉王总一个坏消息,电商将会基本取代零售行业。”
  两位大佬开口了,现场观众也是兴奋起来。
  “电商确实是厉害,但在我看来,洗澡、捏脚、修耳朵,这些东西电商是没法弄的,所以许多线下的东西,电商是没办法给它电下去的。”
  “在机关枪面前,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老马的话让得老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毕竟在打嘴炮这一项上,老王绝对不是老马的对手。
  “两位看来是互相都说服不了对方,那我们来问问苏总吧,苏总你对电商和线下零售是什么看法?”
  撒北宁将话题给转移到了苏望身上,也是看出了老王有些词穷了。
  “电商和线下零售,在我看来,电商将会挤压线下零售的大量生存空间,至于王总说的洗澡、捏脚和修耳朵,这些马总的电商确实是做不到,但是我们美团可以做到。”
  苏望的话引起了现场一片笑声,老王的面色又黑了一分,至于老马则是朝着苏望竖起了大拇指。
  “哦,你们美团可以做到,我倒是好奇,你们要怎么做到?怎么,你们要自己去开洗澡堂,要让你们的员工给人修脚去?”老王嘲讽问道。
  “那当然不能,我们可没有那么多资产。”
  苏望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美团的定位是o2o模式,是做的本地生活化服务,用户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开发什么功能,用户要修脚,要掏耳朵,在软件上预约,就可以有人上门去服务,或者到和商家预约好,价格透明公道。”
  “那还不是需要实体,说白了,你们做的就是一个消息聚合,这东西商场的一个导购图就可以做到。”老王不屑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3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