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酷巨星(校对)第6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0/665

  “那可是三十亿啊……这合理么?”
  此时,比赛的评委们看着太空舱内还在进行的考核,蛾国的评委有些遗憾的摇摇头说道:
  “杜小笙的情况虽然特殊,但是遗憾就是遗憾,既然发生了……”
  蛾国专家还没有说完,华国的航空院士脸色已经阴沉了下来:“杜小笙不是我华国邀请来参加这项任务的,邀请他的是你们蛾国,但是既然他来了,他就应该得到真正的待遇。”
  “这是选拔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当时我们华国坚决反对,是你们将他们两个人接到航天城进行训练。训练的艰苦自是不用说明,两个人的技术可以代表他们的努力,现在,就是因为一些人质疑他的强大,导致这两年的任务白费,我们华国坚决不会同意!”
  摩多耶夫明显一愣,华国的宇航员都极为优秀,如果没有杜小笙,华国仍旧拥有多名实力强悍的宇航员,相比之下他们更加的没有争议,更加的职业化,这对素来行事注重沉稳低调的上邦之国来说,无疑更符合要求。
  然而,令摩多耶夫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开口为杜小笙讨还利益,据理力争的,也正是当初最为反对他们的华国太空级专家!
  “当任何一位华国人,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他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支撑着他。”
  白发苍苍的老者,推了推沉重的眼镜片,一脸坚毅的看向摩多耶夫:“杜小笙可以被打败出局,但是他的失败,只能是因为技不如人。”
  摩多耶夫正要说什么,场地之内,突然传来了记者激动的声音:
  “杜小笙在干什么,他还没有放弃!”
  “这不可能,杜小笙他在制作……”
  安静的太空之中,漂浮的碎屑已然成了‘宇宙’的残骸,然而杜小笙没有放弃,他仍然在努力进行着修复。
  “杜小笙虽然算不上顶级,但以他的水平应该明白,这没可能修好!”
  “放弃吧,错不在他,没有必要这样继续下去……”现场的记者有些不理解,忍不住说道。
  然而,站在她旁边,刚刚介绍完采访的凯瑟琳却沉默了。
  她的眸子如星辰般命令,看着仍然在操作台上试图尝试着抢救的他,轻轻说道:“不,你错了。
  你不清楚那意味着什么,哪怕只是徒劳的尝试,身为一名合格的宇航人,杜小笙也仍要去做。
  因为,在太空里,它是回家的希望,它是凝结了无数劳动者的辛苦,是人类迈向宇宙的勇气。”
  所有考核完比赛的宇航员,目光都集中向了杜小笙所在的位置。
  摩多耶夫屏住了呼吸,他的目光此时已经飞快看向杜小笙的教练根纳迪·帕达尔卡,瞳孔似乎缩小到了极点,锐利无比问道:“帕达尔卡,杜小笙对于机械臂的研究已经深入道这种程度了?”
  “你为什么没提起过,他可以在太空中,组装模块?!”
  此时此刻,杜小笙所做的一切,让所有宇航员都瞪大了眼睛。
  “这个数控的超级机械臂这么强大么?熟练掌握之后,居然能够进行,模块修复?”
  把两个损坏的模块拆开,组装成一个完好的新模块,这就是杜小笙的想法。
  一块块缓缓漂浮在空中的模块在杜小笙的机械臂周围悬浮着,它们轻微的移动着,飘荡着,似乎在等待杜小笙的召唤。
  机械手臂在快速的进行着集成维修,一个略大的螺钉,生生被杜小笙使用机械臂的磨钻,改成了尺寸略小,更加合适的尺寸。
  杜小笙的脑海里,无数的知识在拼凑成型。
  修改,安装,电路集成……
  杜小笙沉默,专注,他的动作时而停顿,似在思索,时而加快,似乎有些想好该怎么继续。
  渐渐的,谩骂和不认同的声音越来越少。
  他的专注,他的执着,他的智慧,他的技术,还有波澜不惊的态度,所有的一切,都足以称之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无比优秀的——宇航员。
第九百零四章
采访
  “火星近地日的登陆窗口,马上就要到来了,通过采访,我们邀请到了宇航员赵韵寒,请她为我们来解答一些关于人类第一次登陆火星所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距离宇航员选拔赛,已经过去了一年零四个月。
  从杜小笙和赵韵寒决定加入这个项目,已经过去了三年半的时间。
  自从去年杜小笙和赵韵寒完美通过各方面的严格考核,展现出了远超同批次宇航员的水平之后,确定成为宇航员的赵韵寒和杜小笙,落定成为了世界宇航员们所关注的焦点。
  而与他们一起去,兼顾负责火星返航的能源专家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以及生物工程学教授保尔·阿克曼也同样赢过了小约翰等人,与他们二人组成了世界第一支火星探险小队。
  因为近地日窗口还没有到来,这个筹划了长达十三年的项目,仍在紧张地进行着部署和测量。
  来自全球的目光汇聚于此,让华蛾这个项目越发的备受关注。
  眼看就要登陆火星,为了进行宣传,世界媒体对于杜小笙的采访邀请已经多不胜数。
  没有办法,作为极为重要的驾驶专家,杜小笙连睡觉的时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倒是为了避免一些疾病的产生,刚刚做完阑尾和胆囊摘除手术的赵韵寒,抽出时间,在杜小笙旗下的‘极限’传媒公司中,进行了一次短暂的采访。
  此时,基本完成康复的赵韵寒,坐在演播间,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她微笑着说道:
  “难点和问题太多太多。不过第一个难点就是距离,我们都知道火星距离地球5000万-4亿公里,且这个周期每15年才出现一次。所以,想要到达火星,我们要尽量选在火星近地日出发。”
  “而即使是最近的距离,到达火星的航行也需要6至9个月,但只有等到火星和地球运行到相对太阳较一致的位置,才能返航。”赵韵寒轻轻翘起腿,双手十指交叉,思路清晰地回答说道。
  “至于第二个难点,就在于火箭的载重。
  我们大家都知道,火星的重力和地球相差不多,所以载人登陆火星比载人登陆月球要困难得多,宇航员要克服长途宇宙航行带来的生理、心理上的阻挠,并且飞船上要携带更多的食物以及其它必需品,像水与氧气……等等这些。”
  “除了这些我们熟知的之外,着陆和着陆点都是巨大的问题,我们知道,NASA的火星探测器——好奇者降落在盖亚陨坑附近,而我们则需要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这涉及到人类航天史上,此前从未用到过的着陆技术发动机点火反推的方式着陆……”
  听到赵韵寒侃侃而谈,记者也是相当的好奇。
  “这听上去相当困难,具体有多难你能为我们讲一下么?”
  赵韵寒略一沉吟,仔细组织语言后,回答说道:“耗能高就是要想把火星飞船和宇航员发射到火星轨道上,这需要极大推力的火箭,而且来回都需要消耗大量燃料。”
  “而我们这次前往火星,不止是插个国旗那么简单,携带的东西有太多太多,比如各种探测器,火星降落设备,返回设备,宇航员生活设备等。
  除此之外,我们火箭的发射并非像很多观众朋友想的那样,直接一个巨大的火箭,搭载全部的设施,直接飞往火星,而是需要先将太空飞船、返回设备、大量燃料以及宇航员所需要的东西。
  运送到地球附近的太空中,组装好之后再用自带的发动机加速,之后利用地球引力弹弓效应发往火星!”
  一边说着,赵韵寒眨了眨眼,形容说道。
  听到引力弹弓这么高端的词汇,主持人吃惊地说道:
  “半年前,我听说杜小笙又再次追加了40亿,投入的重型运载火箭,配有39个火箭发动机,高达106米、重约2.7吨。
  虽然其额外重量增加,但有效载荷能力也更强,这种火箭可以将73800公斤设备、货物以及乘客送出地球轨道,这是航天飞机能达到同样高度的有效载荷的3倍还多。”
  主持人的身体前倾,目光中露出探寻的光芒。
  赵韵寒没有避讳,这些资料,早在一个月前,蛾国航天城就已经公布过这些信息。
  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甚至还说了一些关于火星登陆的具体任务。
  “没错,一旦我们确定无误后,我们会按照计划,先建造一个小型火星基地。
  然后,将火星登陆舱,以及一辆带有科学实验室和栖息地的房车安顿好。
  在我们住下来以后,我们将组装好一座用于在火星的发电站,进而隔离辐射,以基地车为中心,搭建试验基地,尽可能地制造热能,种植食物……”
  说着说着,赵韵寒莞尔一笑,补充说道:“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得是顺利的话。如果登陆舱不能够顺利返回地球。我们将不进行登陆,只是把资源和货物投入到火星,然后在火星轨道上绕行一段时间就返程。”
  主持人点点头,对于赵韵寒的说法表示理解。
  “对于本次任务,很多星际探索的粉丝充满了期待和疑问,他们最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宇航员在到达后,将需要部署一个人工地球环境,以用来种植粮食,本次我们的火星登陆,能否将这样一个基地保存下来呢?”
  赵韵寒没有犹豫,直接开口说道:“这将是我们登陆火星重点尝试的事情。不过现阶段,空间站已经彻底试验成功,我们将会收集岩石样本,以便在其栖息地模块内的一个小型实验室进行分析,并且尝试钻到地下去寻找水和任何可能存在的生命。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将会尝试建造一个小型的安全基地,它为宇航员提供安全用水,进行水处理,以及过滤空气。当然,这需要充分的尝试,并且不在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清单里。”
  随着谈话慢慢结束,观众们更加期待起这次为期接近两年的火星任务,很多人甚至因为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登陆火星而感到兴奋。
  毕竟,这又将是载入人类历史的重要一笔,而杜小笙又将完成一项永载史册的大事。
第九百零五章
上天了
  火星近地日。
  这是人类载人航天史上,迎来的第一个窗口日。
  今天,全世界航天电视台收视率达到了定点。
  许多杜小笙的粉丝,自发地摆起了祈求平安的蜡烛,祝愿偶像能够顺利升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0/6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