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傻白甜(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340

  他们家能找到这么一个好媳妇儿,真是太幸运了。
  她越想越火热,心里由衷的感叹:“还是得对小六子媳妇儿更好一点才行!这么好的媳妇儿,我们家可是行了大运了!”
  姜甜甜:“哈切。”
  她揉揉鼻子,有点小迷茫:“最近总是打喷嚏,不是要感冒吧?”
  陈清风倒是笑呵呵的说:“我看是娘在背后念叨你了吧?”
  知母莫若子,陈清风觉得,他是他们家最了解他爹娘的人了。真的,旁人还是不行。
  他凑在姜甜甜的耳边,以只有两个人的音量说:“我娘八成在背地里说你的好。”
  姜甜甜挑眉,嘟囔:“真的假的啊!你莫不是骗我。”
  陈清风凑近了她的脸,与她近在咫尺,两个人的小嘴儿都要碰上了,他认真:“你看我的眼神,是不是特别漆黑明亮?这是我说真话得保证!”
  姜甜甜向前一倾,吧嗒。
第54章
一条绳蚂蚱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
一大早,陈家人就忙碌了起来。
  虽然只是小年儿,但是该准备的,
一点也不少的!一大早,
苏小麦和陈二嫂就在厨房里忙碌,几个孩子也都眼巴巴的趴在门口,
等着吃饭。
  同样趴在孩子们附近的,
是一样嘴馋的姜甜甜。
  一串脑袋从门上看过来,
乍一瞅还挺吓人的。
  陈二嫂没忍住,
说:“你们进屋去,
别看了。”
  姜甜甜哎了一声,
坐回了炕上。
  陈二嫂笑了笑,索性进了里屋,她盯着家里几个小的,说:“不许打扰你们小婶干活儿。”
  大家赶紧齐刷刷的应了好。
  炕上放着小方桌,桌上是纸笔,姜甜甜坐了回去,开始继续她的工作。
  是的,
工作!
  要说起来,
虽然是猫冬儿,但是村里人也不是什么都不干的。自家的活儿那就是修补家具,
编一些明年种地要用的篓子;要说挣钱,那就是搓草绳了。公社这边的厂子每年都会放出来一批这样的活儿,
各个大队都有份儿,搓五根草绳一分钱,
看起来很不值当。但是这在这个时候确实难得的好买卖,各家都铆足了劲儿去大队登记呢。像是老陈家也是一样的,
他们家也拿了一些回来干。
  这活儿不分男女的。往年几个儿媳都也都跟着忙,但是今年不同了,今年家里有了肥皂的营生。所以只有陈二哥和陈三哥参与了这个。
  陈四嫂太毛躁,干不了做肥皂这个活儿,陈四哥倒是细致,所以他们这一房是陈四哥干活儿。不过也正好了,陈四嫂负责看顾家里的其他事儿,打扫喂鸡什么的。
  而姜甜甜则是揽了一个大活儿,抄写语录。
  自从上次主动帮忙给大家登记了工分换钱,大队长发现姜甜甜的字写得好,规矩工整又娟秀,就把主意打到她身上了。现在各种运动数不胜数,人手一本红宝书,更是很必须的。
  要是没有这玩意儿,去县里买东西都费劲咧!
  你不说语录,说卖给你啊!
  当然,他们村里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大家吃都吃不饱,谁管这个那个的!但是,他们又不是隐居避世的村子,不定就有什么领导下来检查。这东西就没几家有的就还是不行。
  而且,秋天的时候听说外面儿又闹了起来,好像每次过年过节,都会严重一点。
  大队长总归也是担心大家都太松散,不当回事儿,容易惹麻烦。所以就想着,不说人手一本,最起码一家得有一本。没事儿学一学,偶尔遇到人也不吃亏。
  但是要是单纯的买,这东西还买不到咧!
  没办法,城里需求太强大,几乎要人手一本,所以那是常年买不到的!有一些农村的,就开始自己手抄了。而且手抄也显得更真诚不是?
  他们村里就属于后知后觉买不着的。
  人家城里的人,一到货就能发现,也下手的快。他们就更艰难了。
  所以大队长就决定,直接买纸笔,找村里人抄写。大队长原来看中的是陈清风,虽然没有拿到高中的毕业证只能说是初中生,但是他都念到二年级了,所以大家心里都是把他当成高中生的。
  这可是村里最高学历了。
  只不过,陈清风运气不好没有赶上好时候继续读完罢了。
  大队长原来想让陈清风干活儿,但是想到陈清风这人也没个定性的。再加上他媳妇儿的字儿属实很好,所以就跟陈会计打招呼,找上了姜甜甜。
  写一本,一毛钱。
  这钱是村里出的。
  姜甜甜知道这个时候比较混乱,不太好动钱,但是陈会计保证这件事儿一定不会引来什么麻烦。而且,还是个好事儿之后,姜甜甜总算是放下心来。
  毕竟,陈会计在大队做会计,好些个事儿,他那边稍微处理一下,旁人肯定看不出来什么的。
  不管啥时候,一个老会计,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宝”了。
  姜甜甜感慨自己劳动力不值钱的时候,其实大家还是很羡慕她的。毕竟,这活儿那是一般人干得了的啊!而且,写字儿咋就能累呢?这可比搓草绳轻松多了啊!
  搓二十五根草绳是五分钱,姜甜甜写一天字也是五分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怎么可能不羡慕呢。
  姜甜甜:“……”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要靠写字赚钱。
  这活儿她已经干了快一个月了,以两天一本,雷打不动的速度进行着。
  不管啥时候,就算是世道乱了,但是大家对读书人,对能读会写的人总是多了几分尊敬的。像是陈二嫂就再三的叮嘱自家这几个,千万不许闹,要是写错一个字儿,那可就浪费一张纸了!
  纸啊,那是多么金贵的东西。
  姜甜甜开始写的时候,还有几次写错,不过后来倒是都好了,机械工作,错误率几乎没有。
  陈会计和陈大娘的意思是,不管是搓麻绳还是抄写语录,他们赚了钱,都交给家里一半儿,剩下的,就归他们自个儿了。听到这个,陈四嫂有点着急,他家是独独没有外快的。
  哦对,苏小麦家也没有,不过陈四嫂又觉得自己跟苏小麦不一样。他家还有俩娃呢。
  不过陈四嫂也没上火两天,因为她很快的发现,陈四哥做的肥皂比其他几个人都多。似乎是为了弥补他家是没有“外快”的,一般情况下,有点什么活儿,陈大娘会指挥陈二嫂陈三嫂,但是不会指挥陈四哥。他们是按照数量算钱。所以他家结算的时候就多的比较明显了。因着这个,她的心倒是放下了一些。
  大家都觉得陈家的日子过得好,却不晓得,过得好,那是因为人家勤劳。
  上上下下,即便是大冬天也都在干活儿。
  其实他们家这一片儿,不管是土地还是物资,都算是不错的!还是重工业基地,城里厂子多,偶尔一些活儿都活在冬天承包给各个大队。
  如果这样都过不下去,那么大多还是本身家里懒。
  只要勤奋一点,在困难也能说一句,吃不饱,但是绝对不至于饿的昏头转向。过年过节,多少也能吃上一点点好的。
  像是老陈家,大年三十儿就闷了二米饭,还蒸了玉米面饼,这可不是平时粗碴子的玉米面儿,而是精细的玉米面儿。差距大了去了。主食好了,菜也不差,酸菜炖肉片,还有蒸咸鱼,炒蘑菇,白菜粉条。
  菜色很硬!
  姜甜甜抄写语录的时候闻着外屋传来的香气,使劲儿吸了一口。
  这该是苏小麦在做汤了,苏小麦久居山城,做菜习惯一把干辣椒,又呛又香,就算是做汤,也不例外。
  姜甜甜闻着这样的味道,真是一点也写不进去了,她低头瞅瞅这一本的进度,想了想还是把纸笔收了起来。大妞儿带着几个妹妹正在编花绳,看到她收了东西,好奇的睁大了眼睛。
  姜甜甜抬头看了一眼,说:“满脑子都是菜香,写不进去了。”
  这么一说,小孩子们都十分懂的点头,别看他们都在玩儿,但是心思都在吃饭上边儿呢。他们好久好久都没有吃这样的好东西了呢。虽然别的也好吃,但是哪里比得上与和肉呢?
  比不上的呀。
  “不写了?”陈大娘抱着一个大包袱进来,乐颠颠的。
  姜甜甜:“总是走神,与其浪费纸,不如下午再写。”
  陈大娘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她将大包袱打开,里面是五双羊皮靴子,还有一副大手套,姜甜甜看了一眼,锁定其中一双,着一定是她的了。她翘起了嘴角。
  陈大娘:“喏。你试一试。”
  果然,陈大娘把小靴子拿给了姜甜甜,姜甜甜喜笑颜开的接过来。纯手工制作的小靴子,当然和百货商场买的完全不一样。可是,这样的纯手工制作,看起来又让这东西仿佛更多几分价值。
  现在的人都喜欢机器制造出来的而不是纯手工。
  但是姜甜甜却晓得,几十年后,这样的纯手工才是最值钱的呢。
  她低头换上了小靴子,她穿上之后觉得有一点富余,陈大娘低头摸了摸,说:“里面垫上一副厚鞋垫,就正好了。”
  姜甜甜伸手摸了一下,说:“垫上鞋垫,会更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3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