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960


“她以为她是谁!”她喝道,“她凭什么!”
这次可以凭借圣旨了。
屋子里的其他人心中同时冒出这个念头。
宁大夫人显然也想到了,她的面色僵硬。
“圣旨,圣旨也不能让我们宁家娶一个他人妇。”她说道,“就凭那胡编乱造的什么神医治病,就想把一个拜过天地入过洞房的妇人再变成一个黄花大闺女塞给我们,天理难容。”
“是啊,简直太欺负人了。”宁三夫人愤愤说道,“把我们云钊当什么了。”
“无须担心,他们方家编编故事哄哄民众们玩也就罢了,不信他们敢自己当真跑来我们的家门闹。”宁四夫人说道,看向宁大老爷,“大哥,你说是不是?”
宁大老爷倒没有宁大夫人这般愤怒和紧张。
“当然。”他笑了笑说道。
当家人说的话让女人们心里稳下来,气氛也缓和了很多,叮嘱那仆妇继续注意着城里方家的动静,摆手让她退了出去。
“那,给哥哥的信上还写这个吗?”宁云燕忽的又问道。
原本面容缓和下来的宁大夫人再次大怒。
“给你哥哥说这些做什么!跟他有什么关系!”她喝道。
宁云燕被陡然喊的哆嗦两下,一脸委屈的低下头。
自从她定亲后,母亲对她也不似先前那么宠溺了,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己还没嫁出去,家里人对她就不那么亲近了。
虽然家里人都没说,但她也反应过来了,之所以突然给她定亲肯定跟三月三缙云楼事件有关。
大概是她唬弄林瑾儿的那些事曝光。
林瑾儿这个贱婢临死还拖上她。
而林瑾儿之所以能拖上她,自然是因为君蓁蓁这个贱婢害人。
她今日的灰头土脸,君蓁蓁反而成了奇女子了。
宁云燕又是委屈又是愤恨,被母亲这么一喝低下头,但倒没有生气,反而心安了很多。
奇女子又怎么样?也休想跟他们家攀上关系,在母亲和哥哥眼里,她还是一只癞蛤蟆。
第九十九章
汝南为证
不管怎么说,提起这个君小姐屋子里的气氛就不好,宁三夫人笑着起身解围打圆场。
“好了,走吧,我和你一起去给你哥哥写信。”她揽着宁云燕的肩头笑着说道,带着宁云燕下去了。
宁四夫人也起身告退,出了屋门丫头仆妇们忙跟随。
阳城里的茶楼酒楼说书人天天不断,街头巷尾也到处在说,北留镇上宁家的仆妇们自然也都知道了。
“还神医。”宁四夫人对仆妇撇嘴,“不知道还开堂坐诊不?让大家也见识见识她的神技。”
仆妇们都笑了。
“她哪里敢啊。”她们说道,“还是躲在家里做奇女子容易。”
宁四夫人哈哈笑着带着人而去。
而此时的阳城也正热闹的很。
方德昌救先帝的故事的新鲜已经过去,而方家少奶奶君小姐的故事则又掀起新的一波热闹。
“那要这么说君小姐来到咱们阳城并不是孤苦无路投亲了?”
“是啊,说是本来要回汝南的,汝南有家有业还有名,就是为了替方家少爷治病才来的。”
“那也就是说拿着婚约啊跟宁家纠缠不清啊都是假的?”
“婚约倒不一定是假的。”
“什么?那君小姐为了给表弟治病,为了助方家报仇,连婚约都放弃了?”
“是啊,要不然说是为奇女子呢。”
“我觉得这是胡说八道。”
城门口的茶棚下坐满了歇脚避暑的人们,高谈阔论的自然是最新的故事,既然故事就有各种看法。
“编故事也要有个度,现如今他们方家不同以往,想要个体面的少奶奶也可以理解。但按个别的名号也好,哪怕只说来这里忍辱负重是为了协助方家少爷治病也好啊,何必说是神医呢?”这人说道,一面摇头,“他们到底知不知道神医是什么意思?”
这个论断自从玲珑人玲珑计第一天讲了后就存在了。
故事是精彩曲折离奇,但其中神医二字也没有被众人忽略。
所以说方少爷不是被冲喜冲好的,而是被这位君小姐治好的?
其实这话方家在拿出圣旨被马知府在街上质问的时候就说过。不过大家只是认为这是方家对官府的推搪之言。
十年间那么多名医宣判不治活不过十五岁的方家少爷。就这样被这位君小姐治好了?
是这十年间这些名医们也跟着做戏,还是这些名医都医术不精?
开玩笑嘛这不是。
“开没开玩笑,去找君小姐看看病不就知道了。”有人笑道。
这话也引来一通白眼。
“开玩笑呢。你去找找试试。”
“那可是方家,手里有圣旨呢,治不好也说治好了,你能怎么样?”
茶棚里说笑的热闹。咯咯吱吱的大路上从远处来了一辆车,停在了茶棚前。
赶车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顶着大日头赶路满头满脸的汗,晒着脸色通红。
“掌柜的,来三碗茶。”他大声说道。
掌柜的应声是,一面盛茶一面招呼小伙子。
“进来坐。”他说道。
那小伙子却没有进来。而是小心的掀起车帘。
“娘,爹怎么样?”他问道。
掌柜的也正端茶过来,好奇的往车里看了眼。吓得不由叫了声,也让茶棚的热闹停下来。大家都看过来。
那小伙子面色更加通红,带着几分讪讪放下车帘子。
“对不住,我爹病了。”他说道,看着后退的掌柜,犹豫着没有伸手接茶。
掌柜的已经回过神了,连连道歉将茶水递上来。
“是我大惊小怪了。”他忙说道。
小伙子也是渴极了,也没有再推辞将茶水递进车里给父母两碗,自己也端着一碗大口大口的喝了。
“小伙子,听你们的口音是河南的?”掌柜的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小伙子憨厚的笑了。
“是,我是蔡州府汝南的。”他说道。
汝南?
这两个字传出来,安静的茶棚里响起咦声。
“汝南的怎么来我们阳城?”掌柜的已经先问道,看了眼马车,“而且还带着生病的老人家。”
他问出这句话,小伙子反而露出奇怪的神情,似乎他的问题才是令人不解。
“来看病啊。”他说道,“君九龄君小姐现在不是来阳城她外祖家嘛。”
茶棚里一阵安静。
小伙子并没有在意,放下茶碗给了钱。
“请问君小姐住哪里啊?”他问道。
没有人回答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9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