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960


贤王在皇帝面前坐下来,对施礼的大臣们随意的摆摆手。
“没有。”他一脸委屈的喊道,“如今国逢战事,娘娘们都削减了用度,我怎么能来给娘娘要钱。”
皇帝长叹口气,看着大臣们。
“以往不懂的事,这种时候都懂事了。”他说道,带着几分无奈,“以往人人都说明事理的,现在却还在跟朕闹。”
这说的自然是成国公。
大臣们纷纷点头。
“所以金人现在很生气。”一个大臣接着说道,“问我们到底有没有诚意和谈,如果没有就算了…”
算了自然是要接着打,皇帝顿时紧张,刚要说话,贤王探身先开口了。
“我听说是河间府那边兵马在霸州等地护送百姓南下。”他说道,一面比手画脚眉飞色舞,“把金人打的落荒而逃。”
大臣们点点头。
“是啊,明明已经说停战了,成国公却让其妻带人在河间鼓动兵将如此行事,实在是…”他们说道摇摇头一脸的忧心。
贤王嗨了声。
“这是好事啊。”他拍手说道,“显得我们多厉害。”
厉害?厉害的事成国公吧,连皇帝的话都不听,倒是显得皇帝窝囊。
大臣们神情似笑非笑。
“行了,现在什么时候,还厉害不厉害的。”皇帝没好气的说道。
“皇上。”贤王摆手说道,“不是啊,现在什么时候,议和的时候啊,咱们厉害点,不是能让金人更害怕,条件自然也就更有利我们…”
他说到这里嘻嘻一笑,凑近皇帝。
“陛下,不如让臣弟也去跟金人和谈吧,别的无所谓,岁币要多要一些。”
这个贤王眼里只有钱。
皇帝哼了声。
“原来你把钱打到金人头上了。”他说道,“真是荒唐。”
说着按了按额头。
“钱算什么大事,家国安康百姓乐享太平才是最要紧的。”他说道,对大臣们肃容,“告诉黄诚,金人有诚意,咱们也有诚意些,快些将这事了结了。”
有诚意,那就好办了。
大臣们施礼应声是。
走出宫殿,大臣们说笑离去,贤王揣着手笑眯眯的落在最后。
“陆大人还没走啊?”他还跟陆云旗打招呼。
陆云旗垂目施礼。
贤王从他身边走过,脸上的笑散去,看着巍峨的宫殿。
“家国安康,百姓太平。”他喃喃说道,眯缝的眼慢慢的睁大,露出慢慢的嘲讽。
……
“当然是为了家国安康,百姓太平!”
深州府衙内,朱瓒说道,伸手环指厅内诸官将。
“这是你们所为所为。”
又伸手一指自己。
“至于我当然是戴罪立功了。”
他说着摊手。
“大家都知道,我现在是被通缉的,我也知道我有罪,但我觉得我与其在京城浪费米粮,还不如做些有用的事,哪怕死在金人手里,多杀几个金贼,也算是赎罪了。”
厅内的诸人对视一眼,其实观望这么久,看着河间府的兵马在霸州所向披靡,以及成国夫人说的那些大功德的话也传开了,大家都动了心思,就差一个契机。
这契机自然是有个发号施令的,也就是将来出事担责的。
毕竟成国夫人还没来他们这里下命令。
现在好了,成国公世子竟然来了,且也说出请他们去保州救护百姓撤退。
至于成国公世子是朝廷通缉犯的事,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吧。
深州操守姜成神情肃穆的点头。
“我们正要如此行事。”他说道,“既然世子爷愿意戴罪立功,那就一起行事吧,但世子爷要听从我们的指挥,不要私逃,毕竟你现在是待罪之身,待我们报告朝廷等候发落。”
现在是非常时期,报告来回时间久一点也是情有可原的。
朱瓒点点头。
“谨遵大人安排。”他整容说道。
姜成神情略柔和,又想到什么看向朱瓒。
“原来世子爷已经定亲了?”他问道。
朱瓒哈哈笑了。
“是的。”他笑声一收,神情郑重,“我定亲了。”
第二十七章
不弃不退山不倒
真的定亲了,看来不是假的,姜成等人最后一丝疑虑放下。
朱瓒的话却还没停。
“……还没来得及跟大家说,毕竟大家也知道,我这样才貌出众玉树临风,北地女子们倾心,如果说了定亲,不知多少人要伤心,这对于北地的安稳有影响……”
干笑声在大厅里响起。
“是啊是啊。”
“世子爷您还没吃饭吧?”
“您这样长途奔来,一定累了吧,先去歇息吧。”
将官们的声音接连响起,但这并没有打断朱瓒的话。
“不急啊,我也不累啊。”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你们知道吧,曾经有女子为我上吊自尽啊,这可是很吓人的……”
“像我这样丰神俊秀的人,是不能轻易说定亲的……”
“当然你们从来没有这种体会,理解不了这种烦恼的…”
……
朱瓒到达深州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霸州。
这并不是因为朱瓒带着兵马做了什么厉害的大事,事实上保州这边比霸州安稳的多,因为成国公大军在长城口到拒马河一带,严守死防阻挡了五万金兵主力。
朱瓒说服深州将官之后立刻写了信让驿兵送去河间。
河间府接到信立刻马不停蹄的送去霸州。
虽然田尧极力的想要郁夫人留在河间府,这样更能保证安全,但郁夫人还是坚持跟随君小姐等人,虽然不上战场,但会留在距离他们最近的城镇等候,帮忙安置救回来的难民。
接到朱瓒的信,郁夫人很是开心。
“我家二小果然来了。”她说道。
二小!君小姐失笑。
骄傲自恋得意洋洋的朱瓒竟然有这么个土的小名。
还有明明只有一个儿子,怎么总是以行二称呼?
“在生他之前,我还生了个,只可惜没养活。”郁夫人说道,“但好歹也睁眼看了一眼,在家里也有他的位置,所以后来生了朱瓒是为二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9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