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校对)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960


“还不快滚。”
那几个乞丐愣了愣,虽然一时义愤冲动,心里还是害怕的,没想到官兵竟然不抓他们,于是忙扶老带小的急急走开。
那男人愕然。
什么意思啊?这警告谁呢?怎么把人放走了。
“哎你们……”他忙喊着要追上去,有人在后一涌撞向他。
男人猝不及防被撞的向前跌去,腿捧在桌角上,疼得他嗷嗷叫也顾不得说话质问。
“借过借过。”陈七喊着急匆匆的向外而去,“要晚了晚了。”
柳掌柜忍着笑跟上去。
兵丁们则冷脸看着茶肆的诸人。
“没事就都散了。”为首的说道,“不许传造谣言,惑乱民心。”
这罪可就大了,茶肆的人们吓了一跳,顿时都鸟兽散。
转眼就只剩下这男人自己在茶肆里抱着脚留着鼻血肿着一只眼,又是气又是羞恼的咒骂着。
对于身后男人的咒骂,陈七和柳掌柜回头看了眼,又相对一笑。
他们再看向街上慢慢走远的几个乞丐,同时又轻叹一口气。
“毕竟春天了,也不会总那么冷。”柳掌柜说道。
“成国公做了什么,京城的人看不到,北地的人都看得到。”陈七说道,“天地是有公道的。”
他的话音落,就听得马蹄急响,街上一阵骚乱。
不过大家也都熟悉了,这段京城的急脚信多。
陈七和柳掌柜避让在路边,回头看去,见一个兵丁疾驰奔来。
但与以往不同,这兵丁此时将原本放在身后的绢旗举在了手里。
“急报。”他高声喊着,声音激动,“成国公易州率军归来。”
成国公!
这喊声让街上一阵安静,旋即轰然。
成国公!成国公没死!
陈七握住了双手,神情有些惊讶。
“我就是随口一说,这老天还真有公道啊。”他说道。
第三十九章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急脚报信的令兵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大喊着招摇过市了。
按规矩大捷都是要沿途报喜的。
只不过年前年后这一段没有什么喜可报。
其实这严苛来说算不上大捷,但深入金人境内还能不死率军归来,对于大周的任何官兵来说,这足以称得上大捷了。
大街上因为这消息陷入了沸腾,高墙深宅里的九黎公主放下手里的针线,侧耳听着。
“外边怎么了?”她问道。
公主越来越喜欢问外边了。
但是她们怎么知道外边的事,丫头仆妇们低头。
“奴婢去问问。”一个仆妇说道,刚要走出去,陆云旗走了进来。
“外边,报捷。”他直接答道。
丫头仆妇们低头退了出去,九黎公主面露喜色。
“捷报?”她问道。
“成国公没死。”陆云旗说道。
比起急脚兵,他更早一步得到消息,就在成国公等人踏入定州境内的时候。
他得到消息自然第一时间报告了皇帝。
皇帝听了说不上什么心情。
“朕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呢?”他说道。
这话似乎是自言自语。
屋子里连个太监都没有,只有陆云旗一个人。
“他怎么就没死呢?”皇帝看着陆云旗,皱眉说道。
很显然这个消息并不让他高兴。
他的神情阴沉,毫不掩饰焦虑,并没有大臣们熟悉的温和慈面。
在陆云旗面前的皇帝,是不同于朝臣面前的皇帝。
“因为陛下还没让他死。”陆云旗答道。
皇帝看着他哈哈笑了。
“说得对。”他说道,“朕还没让他死,他就不能死。”
说罢外边传来太监尖利的欢喜声。
“陛下,陛下,大喜啊。”
皇帝对陆云旗摆摆手,陆云旗低头退后,看着殿内大开,太监举着奏报冲进来。
“…成国公没死归来。”
“……已经到了定州了…”
皇帝发出欢喜的问询声,又急急的吩咐唤召大臣们来。
位于官署的臣子们闻召而来,殿内变的更加嘈杂。
“…折损了万众兵马!这是贪战之罪!”
“…也不能这么说,金人到底势众,折损兵马也是无可奈何……”
“……那也都是成国公的错,养兵不易,耗损容易,陛下一再让避战,他偏偏抗命不听……”
听着官员们义愤,皇帝神情几分欢喜几分激动不安。
“不管怎么说,人活着就好。”他说道。
“陛下真是太仁慈了。”一个大臣立刻说道,“就是因为陛下这样仁善,成国公才越发的有恃无恐。”
“好了,不要吵了。”皇帝拍了拍龙案,“人既然没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善后。”
“是啊,有什么事等成国公回来再说吧。”一直沉默不语的黄诚也说道。
提到善后,要有很多关系很多功劳赏罚,大殿内的官员们再次纷纷发表意见。
陆云旗已经退出了殿外,示意太监关上殿门隔绝了这些吵闹,转身走开了。
这些事他自然不会说给九黎公主,而只听了陆云旗说成国公还活着,九黎公主脸上已经浮现笑容。
“好人就该长命。”她说道。
“其实都一样。”陆云旗说道,“早晚都是死。”
“虽然早晚都死,但死和死可以不一样。”九黎公主说道。
“没什么不一样。”陆云旗淡淡说道。
九黎公主没有再争辩,低下头继续做针线。
陆云旗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站在原地看着她绣着的一朵似乎永远也绣不完的花。
“公主不问君小姐的消息?”他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9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