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姬妖且闲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540


“在上次占卜之后,你可曾见过什么特别之人。”大巫开口问道,声音不大不小,但整个大殿中都能够听得见。
妫清呆呆的道,“我整日都呆在后/宫之中......并未见过什么特别之人啊”
一个原本怀有后命的人,身上的后命忽然没了,有两种可能。
所有人都听过这两个传说:命格天生是后土(皇天后土)的女子,会吸取自身散落在天地之间的后命,一旦占据后命的女子,遇到了真正的后土命格,便会被其吸取,为了报答她们对后命的保存,这些女子即使失去后命,也会一生荣华富贵,还有极强的旺夫命。而传说得到这个后土命格的女人,便能统一天下。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极端:有些女子,命格并非后土,却怀着奇异的魅骨,这种魅骨能够不断吸取不属于自己的后命,甚至遇上身怀后土命格、后命还不强的女子,能将其命格夺取过来,因她们这种体制不但能吸取后命,也会吸取天地之间的邪气,所以这种人一旦为后,必然都是妖后。
比如有名的妲己、褒姒,便属于后者。
大巫问出的这句话,令在场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都是眼中一亮,纷纷都竖起耳朵等待妫清的回话。
妫清脑中很乱,想了许久,才忽然想起来,她在那天卜算完命格之后,去凤栖殿见了白苏,向她询问伏翛大巫的去向
“是了,是她,是她夺了我的后命”妫清声音高亢,显得突兀而凌厉,“是白氏”
妫清喝出白氏二字之时,七王和顾风华心中微动,若是白苏真的有后土命格,恐怕又是一番争夺。
顾连州微微拧眉,看向站在神像前一袭红衣的宁温。
宁温的面色依旧若温玉一般,声音温润若水的缓缓道,“既是如此,便算一算白氏的命格吧。”
卜卦并不需当事人在场,只需问出这个问题,由大巫来占卜即刻。而宁温的问题是,“白氏素女之命格,是否是后土。”
卦象是不会说谎的,然而宁温的问题却有疏漏,他问白苏是不是后土命格,如果不是,所有人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她是身怀魅骨,却不会怀疑有其他可能。
然而,即便顾连州觉得宁温是故意这么问的,除了那则传说之外,却也想不出,究竟还有何别的原因。
这一次的占卜,所有人的态度不似前一次那般漫不经心,毕竟无论是后土还是妖后,都是几百年难出一个的,若白苏真的是后命,那么他们是无论如何也要抢到手的,反之,则杀。
顾连州定定看着宁温,想来毫无波澜的眸子,在此刻却显得极是坚定,仿佛在告诉他,无论白苏是后土,还是妖后,都只能是他顾连州的妇人,宁温则回以一个春风和煦的笑容。
两人这样的一个对视,立分高下,顾连州动了心神乱了心,而宁温守住了自己的理智。
方才的两盏茶时间分明飞快,而此刻却显得尤为漫长。
顾连州定力如此过人,却在此刻不安起来,也不知道举善堂的人有没有把白苏救出来,又或者,宁温是否把白苏带到了太平城......
这次大巫采用了不同的占卜方法,他用用烧红的金属棒在龟壳上烫烧,然后根据烫烧后的小孔边缘的裂痕确认凶吉结果。
片刻之后,龟壳上已经初现了三排烧焦的洞,洞周围是向四周扩散的裂痕。
众人看不清遮掩在斗篷下之下的大巫是何表情,却明显看见他颤了一下,然后将那块龟壳举了起来,以示众人。
反正大家伙谁都看不懂,一些卖弄的士族便出声分析,卖弄才学,但说来说去都是描述小孔周围的纹路,也没能总结出个所以然来。
顾连州看着那块卜,眸色微变,但很快的垂眸掩住。
只是顾风华身后那个少年谋士却不淡定了,脸色煞白,顾风华不用问也知道结果了,白苏不是后土命格,不是后土,那就是身怀魅骨了?
顾风华摇着扇子,目光在宁温和顾连州面上来回转,但这二人的面上功夫一向好的很,一个淡漠依旧,一个温润依旧,丝毫看不出任何情绪,顾风华也不急,反正白苏又不是他的妻,也不是他的心上人。
但顾风华猜测,按照今日之事来分析,宁温很有可能是抵不过群臣的施压,将两名后位人选都带来了,想由大巫来判断谁更合适做他的皇后,若着实是妫清合适,大不了就让白苏做皇贵妃嘛,反正男**妾成群也是常理,但出现这个结果,恐怕也不在宁温的意料之中。
说到底这也都是顾风华的个人揣测而已,至于真相如何,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明白。
“大巫说,卦上明示,白氏素女并非后土命格。”寺人尖细的声音再次响起。
宁臣立刻骚乱起来,吕相十分和时机的抹了一把辛酸泪,摇头叹息道,“老朽就说,此妇惑人,果然应验了如今竟还将我宁国皇后的后命给夺取了,该杀该杀啊”
原本出现身怀魅骨的女子,便应该灭口,吕相此话一出,顿时提醒了众人,所有人立刻都借口道,“对,杀妖后杀妖后”
其实所谓妖后,光身怀魅骨也没用,关键是看她有没有可能做上皇后,依着宁国臣子来看,他们的新皇对白苏真是迷恋的很,如果不杀,早晚可能会成为宁国皇后。
“妖妇乱世,杀妖妇”
“妖妇乱我朝纲,必杀之”
.......
这些人越说越没个谱,情绪也越来越激动,顾连州紧紧拧眉,雍国一方也很激动,因为白苏先迷倒雍国的大圣人,又迷倒宁皇,果然是个妖妇
坐在顾风华身后的少年谋士一脸颓然,面色惨白,在一哄乱的声音中喃喃道,“我三姐,怎么可能是妖妇......”
原来这十多岁的少年,竟是白苏那个七岁就精通《易经》的弟弟白子荇。
任他太平城闹的天翻地覆,白苏却是什么也不知道,怀着欢快的心情,在举善堂杀手们的带领下翻山越岭,往府中赶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