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谋(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288

  宋初一摇头,“秦国不适合他。”
  砻谷不妄喜欢练兵,希望有一天能像庞涓那样带出无坚不摧的魏武卒。
  无坚不摧的军队需要信仰,需要规则,而秦国的黑甲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规则,他们也有如磐石不能移的信仰,砻谷不妄入秦,就只能成为遵从这种规则和信仰的人,这不会是他所求。
  楚国自吴起之后,便没有一个能凝聚军心的主将,这些年来,兵力也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但是它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有实力打造出一个媲美甚至超越魏武卒的军队。
  甄峻说过不止一次,宋初一知道他一直担心的是什么,索性说开了,“大争之世,这世上就这七个邦国,就算同时效命一个国家,也未必能站在同一立场,想不对立都难。谁都不能阻碍别人的理想,唯一能做的便是看开些吧随心所欲,畅快淋漓,才不枉来人世走这一趟。生死不过小事耳”
  宋初一笑道,“别穷担心了,指不定那臭小子正准备与我较量一场呢。”
  “先生洒脱。”定心丸一吃,甄峻这才把心安下一大半。
  事实上,他根本不担心师徒为敌那日,谁心里难受不难受,只是他压上全部身家来扶持宋初一,便不能容许出任何差错。万一她一个不忍心导致失手,在秦国地位岌岌可危,那压在她手里的甄氏一族该怎么办?
  宋初一也明白,接受一个家族的扶持也就同时担负起了那个家族的责任,因此对于甄峻一再的追问此事,并未放在心上。
  两人聊了几句,在甄峻起身告辞的时候,宋初一嘱咐道,“近段时间注意巴蜀那边的消息。”
  “喏。”甄峻道。
  漫天繁星,廊上点起了灯笼,随着夜风轻轻晃荡,宋初一的身影在石板上拉出长长的身影。
  回到房内时,赵倚楼已经睡了。
  宋初一脱了外袍躺上床榻,闭眼休息。
  安静了许久,赵倚楼忽然道,“那公子疾知道你是女子?”
  “嗯。”宋初一应了一声,道,“有什么想说的?”
  听见她这么无所谓的询问,赵倚楼咽回原本想要说的话,嗤道,“他能看出来还真不容易连我原本知道的,都渐渐不相信你是个女的了。”
  宋初一嗤嗤笑了两声,翻身把手脚压在他身上,顺手摸了两把。
  黑暗中,赵倚楼的脸颊发烫,硬着嗓音道,“热。”
  “你的意思是……想脱?”宋初一拍拍他道,“我不介意。”
  “你就不能安分些?以往我还曾见你穿着嫁衣偷偷哭泣,如今却越来越不正经了”赵倚楼伸手抓一把她的脸,“你不会是鬼怪吧”
  宋初一抖了抖,穿着嫁衣偷偷哭泣这样的事情……她估计几辈子加在一起没有此等细腻且高级的情怀。
  “你抖什么?”赵倚楼奇怪道。
  宋初一伸手抱住他,“你说的事情太他娘的吓人了,我渗得慌。”
  赵倚楼无语。
  害怕算正常,但是一般正常女人在此时此刻至少该说“好吓人,我好怕”之类的话吧?
  赵倚楼想不到的是,宋初一所谓的可怕,指的不是鬼怪……而是穿着嫁衣偷偷哭泣这件事情曾经发生在她这具身体上……她一直认为,长成这样就不应该捏着帕子矫揉造作。
  秦国的夜晚比白日要冷许多,两人凑在一起安稳的睡了一夜。
  翌日天色破晓。
  寍丫来唤宋初一起身准备上朝。
  宋初一动了动,发觉身边已经没有人了,遂起来问寍丫道,“倚楼呢?”
  “回先生,公子走了,留了一封书信在案上,您瞧瞧?”寍丫说着,将案上的书信取了过来。
  宋初一打了个呵欠,抖开白帛,将上面的内容仔细的看了几遍。只是说他师父归期将至,他要早早赶回去迎接。
  果真如此吗?
  宋初一咂了咂嘴,她算是有识人之能的,但大多时候赵倚楼在想些什么,她还真是猜不透。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莫说生离,便是死别都是家常便饭,这点事情早已不能触动她伤怀。既是猜不透,宋初一也就不再去想它。洗漱整理好衣冠之后,天色已经微亮。
  早朝的议论依旧离不开新旧法的争端。刚开始赢驷暧昧的态度令老氏族觉得抱有一线希望,但经过小半年的努力,赢驷都不动声色的压下,他们也渐渐意识到,他从一开始便没有要废掉商君之法的意图。所以殿上的争论渐渐平息下来,只有一些人做着无关痛痒的挣扎,那些真正要恢复旧法的老氏族势力开始冷静下来,图谋他法。
  风掀起波浪已经转变为湍急暗涌。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越来越迫近爆发。
  在大殿之上,宋初一还是跪坐在柱下做透明人。因着争论归于平缓,朝会也散的早。
  宋初一忙着汇集各方的消息,找出详细地图,分析巴蜀的地形、路线、守备等情况。虽则,她主张用诈术智取巴蜀,但这一次必要吞掉巴蜀,所以必定做好万全准备。
  半个月后,宋初一才得到樗里疾已经抵达巴国的消息。
  进入巴蜀的路途多是艰险山路,有些地方甚至不能跑马,根本做不到八百里加急。消息一来一回要消耗寻常两到三倍的时间,宋初一深深觉得,坐在这里等候实在不是个好对策。
  “寍丫,备马。”宋初一合上竹简,穿了外袍,准备进宫去面见秦公。她须得亲自去巴蜀一趟。
  “喏。”寍丫应了一声,一溜小跑出去了。
  
  第150章与赢驷僵持
  
  
  咸阳宫。
  比之前几日,赢驷案头上的奏简依旧堆积如山,都是前半个月没有看完的。
  “君上,柱下史宋怀瑾来了。”内侍声音轻柔的禀报道。
  赢驷飞快的翻阅奏简,头也不抬的道,“请他进来。”
  内侍退出去须臾,赢驷再次听见脚步声,开口道,“来的正好,过来帮我把议论法制废立的奏简挑出来。”
  宋初一把方要问礼的话咽了下去,答了声“喏”,便在案侧跪坐下来,挑里面关于议论商君之法的奏简。边挑边咋舌,这竹简薄厚适中,打磨光滑均匀,做这样一卷竹简,从劈竹、磨片,再到穿成简,需要花费一个人一整天的功夫,可想而知有多昂贵。这些老氏族光是为了劝谏废新法这一件事情,便成百上千卷的用,真是挥金如土“君上可真是不容易。”宋初一道。
  内侍武山道,“柱下史不知,隔壁库房里已经积了满满三大箱子呢”
  “去唤景监。”赢驷吩咐武山道。
  “喏。”
  武山退出去,赢驷端起茶盏饮了几口,才问道,“所为何事?”
  宋初一放下竹简,直身道,“君上,臣想请命去巴蜀一趟。”
  “不可。”赢驷想也未想的便果断回绝了。从《灭国论》的侧重来看,宋初一擅长的还不是邦交,而是在幕府中协助主将统军,他怎能允许大秦的人才有所闪失?
  “君上……”
  赢驷打断宋初一的话,“寡人说所言,从未有收回。”
  宋初一咬牙,长得这么俊怎么这么不善解人意呢她调整一下心态,道,“臣不去也行,但公子疾虽有将才,行邦交之事却有些勉强,故而臣举荐一人。”
  “何人?”赢驷幽深冷硬的目光稍有缓和。
  “张仪”宋初一道。
  赢驷略顿了一下,“从未听说。”
  “此人乃是鬼谷子门下,学的纵横之道,极善邦交之事,倘若有他去巴蜀,此事方能无虞。”宋初一是从心底里觉得即便真是自己去,也未必能比张仪做的好。
  因赢驷与商鞅颇有过节,所以对用别国人才心存顾忌,当初若不是宋初一毫无预兆的把《灭国论》呈在他眼前,他亦不会用她。
  考虑到这是非常时期,秦国内忧外患,但又正是图谋外扩的大好时机,赢驷也就放下心中这点结,“此人目下何在?”
  “半年以前,臣曾在卫地遇见过他,当时闻他话中意思,颇有入秦之意,君上可令人先在秦国寻人。”宋初一道。
  “善。”赢驷颌首。
  宋初一肃然道,“此事君上要紧着些,巴蜀之地对于秦国的意义非同一般,相信君上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倘若寻不到张子,还请君上允臣入巴蜀。于秦来说,哪怕用几个宋怀瑾去换巴蜀之地都值得”
  赢驷眉心微微拧起。他方才已经说过,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绝不可能收回,宋初一却再次提出这个要求,虽然明知道不是刻意挑战他的话,但难免令人不悦。
  四目相对,两人均能看见彼此眼中的坚持,气氛一下子僵持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武山的声音打破僵局,“君上,景监大人来了。”
  赢驷收回目光,淡淡道,“让他进来。”
  宋初一亦敛了神色,继续挑奏简。
  “见过君上。”一个温雅敦厚的声音传来。
  景监是先君身边的内监,颇得先君信任,还曾经作为秦国使节出使他国。现在他虽然已经不再管理事务,但赢驷却如先君一样对他十分信任。而且据说当年,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向先君举荐商鞅,才使秦国没有错失这一人才。
  宋初一对景监十分感兴趣,便抬头看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2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