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谋(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288

  蜀王听说有画像,眼睛一亮,立刻道,“去请秦国侍卫”
  谷寒作为宋初一的侍卫,绝不会解剑,因此只能将东西送到大殿门外,由一名美婢呈上来。
  宋初一将竹筒打开,取出画像在距离蜀王七步远处展开,让两名婢女持画两角。
  一副云雾萦绕的美人出浴图呈现,灯光从四面照射过来,白帛微透,越发仙气飘渺。
  “因王上之故,外臣有幸得见没人。这副图是外臣所绘,无奈笔拙,难以勾勒出其神韵之分毫,实在惭愧。”宋初一叹道。
  这图画技新颖,图中的女人曲线柔美,也算是名美人,但倘若没有宋初一那番形容,见惯了美色的蜀王倒也不会有太多惊艳。可是此时此刻,蜀王瞧着那人当真是乌发如瀑、肤白似雪的画中仙。
  “使节为何说因寡人之故?”蜀王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
  蜀王好色归好色,却没有被冲昏头脑,宋初一心下有了计较,“此女目下正在咸阳宫内,名唤子朝。君上自从得了此女,旁的女子在他眼中皆为尘泥,后宫仅有此一人而已。君上听闻您爱美人,便欲将此女献予您。”
  “当真有此美人,秦公竟肯割舍?”蜀王狐疑道。
  宋初一哈哈一笑道,“王上可知秦国新君是何人?”
  “太子赢驷。”秦蜀之间虽道路不通,但秦国新君继位已经一载有余,蜀国自然早就得到了消息。
  宋初一点头,“正是。不瞒王上,公实不如您解风情,子朝在他眼中纵是风华绝代,亦不如秦国百姓吃得饱穿得暖重要。”
  这一点蜀王倒是相信,不知道是秦国太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赢氏的男儿似乎对女人都不甚感兴趣,历代国君中从未听说有哪个特别爱好美色,他们后宫的女人实在少的可怜。
  宋初一观他神色,便继续道,“秦自商君变法以来,渐渐有了点起色,但是秦国男儿多战死沙场,土地荒芜,却是一时难以改变。我们缺粮,但山东六国却视秦为蛮族,只在秦做奴隶生意,不愿卖予粮食。君上得知蜀国有沃野千里,谷物丰富,便想与贵国通商,以买卖粮食为主。”
  这些蜀王都有所耳闻,但他不知道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也接纳了许多外入人口,鼓励农耕。当时秦国满目荒地,商君便做出一项国策,不管是哪国人,只要有意入秦国户籍便可以开垦荒地,土地便归其所有,并且前三年税负全免。因此秦国从十年前便脱离了缺粮的困境。
  秦国被山东六国视为蛮族,巴蜀又何尝不是?虽然巴蜀也一向不屑与山东六国往来,但被人排挤的滋味不好受。宋初一这么说,多多少少让蜀王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蜀王沉吟片刻,道,“通商一事,待寡人与百官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如此……”
  宋初一拱手正要告辞,却被蜀王打断,“使节请坐,再与寡人说说子朝美人。”
  言罢兀自笑道,“朝、朝,好名甚美。”
  宋初一弯起唇角,寻了个坐榻跪坐下来,“那外臣便与王上说一桩关于朝的趣事。”
  “善。”蜀王拢起衣襟,往扶手上倚了倚。
  “据说有一回公得了一件白狐皮裘,便送给朝。秦国多风雪,一日,朝着白狐裘去踏雪,侍女遍寻不见,侍女慌忙禀于公。”宋初一身子微微前倾,挑眉笑道,“王猜如何?”
  “莫非踏雪飞仙不成?”蜀王亦笑道。
  宋初一摇摇头,“公不慌不忙循着朝所去方向寻去,他对身边侍婢道: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休要慌张,在雪地里等待一朵芙蓉花开即可。侍女不解。”
  宋初一停顿了一下,见蜀王眼睛发亮,笑了一下,赞道,“王上想必已经猜到。朝肌肤莹白如雪,白狐裘将乌发遮掩便能隐于白雪,在寒风里略站一会儿便双颊妍妍,粉白娇媚如桃花,再隔一会儿便艳丽若芙蓉。”
  “哈哈哈”蜀王抚掌大笑,双眸亮的惊人。
  “虽只是一则逸闻而已,但臣下所见,的确冰肌玉骨,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宋初一很配合的咧着嘴。
  “好个冰肌玉骨啊”蜀王赞叹,手掌轻轻抚着扶手上雕刻的虎头,不知是何心思。
  子朝是美人不假,却绝不是宋初一口中所说的这么绝世倾城,不过她被深藏于咸阳宫,蜀国最多也只能打探到秦国的确有个子朝,并且在秦公大婚之前,后宫也确实只有她一个人。
  “先生说通商,不知如何通法?”蜀王问道。
  宋初一注意到他的称呼变化,略一思忖,还是把原意隐去七分,“其实两国通商,只要王上点头同意,其他一切不过是小问题。而秦国给王上的谢礼也绝不止子朝一个美人而已。”
  两国通商的目的是在秦蜀之间建立一条道路。蜀道难,易守难攻,没有道路和缺乏对蜀国地形的了解,军队再强也是枉然。
  宋初一淡淡的将目的绕了过去,谈到谢礼上。蜀王不是傻蛋,不可在他面前过早的暴露意图。
  “先生不是秦人吧?”蜀王忽然问道。
  宋初一笑道,“王上慧眼如炬,外臣是宋国人,近半年方才入秦。”
  “齐楚魏皆雄国,先生少年英才,应不少去处,因何入秦?”蜀王笑望着宋初一,目光中有审视。
  宋初一没有错过他细微的表情,心中一动,顺势道,“王上有所不知,外臣出自道家,道家学说在中原倒也十分受推崇,只是我们提倡的无为治国不被各国当权者看重,外臣也不过是混口饭吃罢了。”
  “道家前些日寡人才见了道家高人庄子,道家逍遥,寡人甚喜。”蜀王说到庄子,语气中满是赞誉,显见与庄子的会面令他十分愉快。
  宋初一心底某块地方酸楚缓缓蔓延开来。上辈子在她心里留下痕迹的三个人,一是生父,一是闵迟,还有一个便是师父庄子。
  对于父亲,除了血脉亲情还有更多的心疼和感激,至于闵迟,早已经爱过随风过,但庄子是陪伴她成长的人,亦师亦父,她的性子有一大半是受到他的影响,不相遇倒也罢了,可如今亲耳听闻了他的消息,心绪如何能不起丝毫波澜?
  “王上可知他现下身在何处?”宋初一问道。
  宋初一将情绪掩藏的很好,蜀王并未发觉,只道,“王城附近有天境,寡人令人领他寻去了。”
  庄子一生寄情山水,哪里有奇景,哪里有好景,他总要流连一段时间,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三五载,一旦有了音讯,宋初一不愁找不到他。
  蜀王披起战甲是一头狼,可平常性子却有如闲云野鹤,道家的做派和部分学说很对他的胃口。在他印象里,道家人基本都是清心寡欲,没有什么野心和名利欲望,因此连带着对宋初一也多了几分柔和。
  与蜀王交流了一会儿对美人的心得,宋初一游历各国,每一个国家的女人可爱之处迥异,说起来自然丰富精彩。没想到蜀王竟听上瘾,硬是拉着她说了一夜。最后还热情的邀请宋初一与他同榻而眠,吓的宋初一落荒而逃。
  天色朦胧,带着一肚子茶水回到驿馆。
  宋初一草草洗漱了一番,吩咐谷寒倘若没有急事不许打扰,然后便一头栽倒在床榻上,睡的昏天黑地。
  外面细雨沙沙,光线昏暗,正是睡觉的好天气。
  不知过了多久,宋初一恍惚听见急促的敲门声。
  缓了缓神,发现是真有人在敲门,便哑着嗓子道,“何事?”
  “先生,该起榻用晚膳了。”谷寒道。
  宋初一顿了一下,倘若真的只是用晚膳,也没有必要用如此急促的敲击,“进来吧。”
  
  第168章突然的相遇
  
  
  谷寒带着一身潮湿推门进来,低声道,“您的信已经交给公子疾,公子回口信,今夜回秦。”
  “嗯。”宋初一应了一声,揉了揉满头乱发。
  “昨日之事,有辱我大秦颜面。”纵然谷寒已经意识到要无条件服从宋初一的命令,但那是在为了秦国牺牲的基础上。今日蜀王在那等场合,以如此荒淫的姿态接见秦使,着实是个不小的侮辱。
  宋初一张口正欲说话,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她到了嘴边的话,化作一个呵欠,接着懒洋洋的道,“我只答应君上来谈通商之事,可未曾答应过维护秦国尊严。”
  “先生……”谷寒明显感觉到她转瞬间的变化,他比宋初一的听觉更灵敏,旋即明白这是在做戏而已,便配合的冷哼一声,“枉君上如此信你原来竟是个小人”
  说罢,愤然起身离开,在他转身的一刹分明看见了宋初一咧着嘴冲他笑的正欢,心中无力感顿生。
  谷寒出了门,正与蜀国权臣朱恒和接引使俞承迎面,于是拱手,“先生方才起榻,仪容不整,恐怠慢二位大人,还请正厅稍候。”
  俞承哪里敢和朱恒相提并论,听闻谷寒如此唤,不禁吓的一身冷汗,在一旁极力的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朱恒注意力却不在称呼上,他方才也听见了屋内的对话,此时谷寒如此说,总觉得言下之意是:你们蜀国不守礼节,可我们秦国不能不守礼。但碍于对方没有点明,他也只能淡淡应了一声,和俞承一起进了正厅。
  朱恒盘膝坐下,“你也坐吧。”
  立于他身后侧的俞承道了一声谢,在原地盘膝坐下来。
  等候少顷,宋初一便脸上带着歉意走了进来,拱手道,“恒大人久等了。”
  谷寒不清楚朱恒身份,才会称“两位大人”,宋初一却是知道俞承区区一个接引使根本不能同朱恒比肩。
  朱恒是蜀王异母弟,原本按照规矩可以封一个侯或君,但自从开明氏五代分出一个苴国,之后的历代蜀王对这件事情便慎重起来。尤其是到十代以后,苴国渐渐脱离掌控,分封这件事情就更得思虑再三了,因此朱恒年逾三十,还只是呆在这王城里做个没有实权的高官。
  “无碍,见使节容光焕发,我就放心了。”朱恒笑着回礼。
  坐定之后,宋初一问道,“恒大人暮色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王上召见先生,命我来接先生入宫。”朱恒不得不重新审视宋初一。他总是第一时间把有趣的见闻说与蜀王听,昨日,本不过是当个笑话来讲,也很了解蜀王只是存个看热闹的心思而已,谁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竟然挺有本事,这么快就博得蜀王的欢心。
  更让朱恒不悦的是,以往蜀王寻得什么美人,总是会先找他一起去观赏一番,但这一次却只故作神秘的说秦使送给他一个绝色仙姬,却没有再透露任何信息。
  这很不寻常。
  “既然是王上召见,事不宜迟,走吧。”宋初一说着已经起身。
  朱恒与她相让着走出主厅,立刻便有侍女过来为三人撑伞。
  雨比昨日略大了一下,打在伞上有轻微的啪啪声。走了没几步,朱恒忍不住问道,“听说先生献给王上一名绝色仙姬?”
  “正是。”宋初一礼貌的回意一笑,没有多说一个字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2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